赵昕此时才想起,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终身清贫,死时身边只有一个外甥在旁,而且连安葬的钱都没有,还是且在长安的学生听闻后,才得以买上棺材,护送回老家。
“撇开一切不谈,朕问你,如若柳氏愿意嫁你,你当如何待柳氏?”
赵昕朝着张载问道。
张载恭敬地说道:“官家!若柳娘子愿意嫁给臣,必将为臣的正妻,三聘六礼,臣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凑上!”
赵昕满意的点了点头,朝着一旁红着脸的柳氏说道:“柳娘子,朕的意思,想必你也清楚了,此二人皆愿意娶你,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你!”
张载此时已经近四十岁,虽然也是相貌堂堂,但同年轻的程颢相比的话,还是要差上几分的。
柳氏看了二人一眼,忽然说道:“民女只想要一生一代一双人,敢问二位谁能做到?”
赵昕没想到柳氏竟然拿自己写过的词来考二人。
程颢皱着眉头回道:“还望柳娘子见谅,父母之命不敢违,程某是不会舍弃未婚妻的!”
“张郎君,你怎么看?”
柳氏转而看向埋头沉思的张载。
张载此时方才直视起面前的柳氏起来,二人大眼瞪小眼,柳氏的脸上渐渐浮起一抹红晕,张载不由得看痴了。
情不自禁的说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柳氏的嘴角忽然露出一丝笑容。
“好!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朕即刻下诏为你二人赐婚!”
赵昕顿时高兴地说道。
朝臣们怎么也没想到,一场闹剧竟然这样收场了,但不得不恭喜张载抱得美人妇归,错了,是老牛啃嫩草。
。。。。。。
话说张家张员外好不容易通过媒婆给自家傻儿子骗了一个娘子,好传宗接代,张员外私下里去看了柳氏,对柳氏的姿色很是满意,心想:如果自家儿子不行的话,那么他不介意亲自上阵。
但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俩程咬金出来,将自己的如意算盘都给打空了,他只好通过媒婆再去骗一个,但没想到媒婆刚有了目标将要付诸行动的时候,就被官府的人给抓走了,媒婆因为编造不实言语被开封府尹打了四十大板子,也仅仅只剩下半条命了。而张员外也因为伙同媒婆欺骗柳氏,被重重的处罚了。
众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宣武六年,四月十八日,赵昕给张载和柳氏举行了婚礼,而后当天下诏曰:儿女婚事,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无可厚非,但身为媒人必须道德高尚,诚实守信,不可随意编造,扭曲事实,若有发现身为媒人胡言乱语者,必将重罚,且其婚约无效。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无药可医
宣武六年十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袭击了京中,汴河比以往都要早上一月结冰,黄河改道的工程也被迫停工,好在北宋朝廷已不似以往那样没有行政效率。
不论是国库内,还是赵昕的内藏库,都储存了大量的棉衣棉被,严寒来得太突然,赵昕便从国库和内藏库中拨出大量御寒物资来,以半买半送的方式,发放给京中百姓。
京中百姓感念赵昕的恩德,由是乎,盛明天子的称呼也接踵而来。
若是放在以往,赵昕得此称呼,他必定会很开心,但眼下即便是被百姓称为千古一帝,他也丝毫提不起半点兴致。
原因很简单,赵昕的宠妃漪妃庞明月病重,有多重呢?赵昕将皇家医学院的顶级名医全都召集而来,商讨了三天三夜,试了几十种治疗方案,但效果都不怎么好,而庞明月的身体也越来越单薄,一天不如一天。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朕要你们有何用?”
漪芳阁内,赵昕看到庞明月又一次昏厥后,不由得怒火中烧,朝着底下的御医们大声斥责道。
王太医上前拜道:“官家息怒!娘娘的病情来得太突然,臣此生从未见过此病,也未曾哪本医书古籍上面见过,臣尽力了啊!”
“请官家恕罪!”
一众御医纷纷跪下请罪。
耶律寒香从里头走了进来,在赵昕的耳边轻轻低语了几句。
赵昕的脸色煞变,而后急匆匆地朝寝室走去。
寝室内,弥漫着一股难闻的中药味,为了让庞明月活着,赵昕用了大量的名贵药材,但也只能暂时吊着命而已,而且药材的效果越来越差。
“官家且看!”
耶律寒香将锦被打开来,只穿着粉红色束胸的庞明月便映入了赵昕的眼前,但赵昕此时实在是没心思欣赏那一份春光了,因为他正看着庞明月那胸前的一处红斑。
“香妃!你确定这是那个病吗?”
赵昕不敢相信的说道。
“官家!奴家前世看的第一本就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奴家那时还为轻舞飞扬的死伤心了好久,奴家便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红斑狼疮的信息,而今对比起庞姐姐身上的红斑,想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耶律寒香叹了一口气说道。
“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她才二十七啊!惜春也不过才五岁啊!”
“香妃!你是学霸,你一定有办法的,朕求你救救她可好?”
赵昕忽然拉着耶律寒香的手,苦苦哀求道。
“唉!官家!这种病即便是放在21世纪,也是无法治愈的,更何况医学水平不高的宋朝呢?生死有命,官家还是早做打算吧!”
耶律寒香无可奈何的说道。
“不!朕一定不会放弃的,朕一定会找到办法的!”
赵昕握着拳头走出了殿内。
宣武宣武六年十一月六日,宣武帝赵昕下亲笔诏书,言及若有人能治好漪妃之病,赏黄金万两。
第二日,漪妃庞明月病情继续恶化,宣武帝赵昕第二次下亲笔诏书,言及若有人能缓和漪妃之病,赏黄金万两,封万户候。
中书门下自然不同意这样的圣旨传达天下,为此一众朝中大臣都请求赵昕取消旨意,但最终赵昕不为所动。
第三日,御医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宣武帝赵昕第三次下亲笔诏书,言及若有人给漪妃续命半月,哪怕一时三刻,赏黄金万两,封万户候,赐予封地,世袭罔替。
三天,三道旨意下来,不但朝野震惊,就连开封的百姓也很是震惊,但同满朝群臣的反对相比,百姓们显然是对这个有情有义的皇帝心生好感。
自古帝王多是无情之人,但当今官家显然有请有义的,所以开封百姓们自发前往皇宫门前替漪妃庞明月祈福。
。。。。。。
漪芳阁内,赵昕看着昏迷不醒的庞明月,内心很是焦急,但又无计可施。
赵昕看了底下的几十位御医说道:“漪妃还有多少时间?”
王太医抱拳回道:“回官家!好的话,一两个时辰,不好的话,也就这片刻功夫了!”
“可有法子让漪妃醒过来?朕不愿让她就这样离去,朕还想再跟她说会话!”
赵昕摸了一下庞明月憔悴的脸庞。
“回官家!有!”
王太医本想说没有,但钱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出身言道。
“好!用药吧!”
赵昕朝着钱乙摆了摆手。
“怀吉!去皇后那,把二公主带来,记住!要快!”
赵昕朝着内侍梁怀吉说道。
“诺!”
。。。。。。
一记猛药下去,不出片刻功夫,庞明月的脸色开始红润起来,而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官家!奴家这病情倒让官家惦念了!”
庞明月看着焦急地赵昕安慰道。
“爱妃!你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
赵昕忙坐在床榻前,握着她的手柔声道。
“官家!让他们都下去吧!奴家想同官家说会话!”
庞明月看了一眼殿中黑压压地一片人说道。
赵昕摆了摆手,御医和内侍宫女们忙躬着身子出去了。
“爱妃!不用担心,朕下诏整个大宋境内,爱妃只要再坚持几日,定然会有名医前来!”
赵昕安慰道。
“官家!奴家先前虽然昏迷,但香妃妹妹同官家说的话,奴家都听到了!”
庞明月朝着赵昕露了一个笑容,只是那笑容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爱妃!你一定要坚持,朕再去下诏,这次,凡是能让爱妃多活几日的法子,朝廷的官爵,封地,任其选择!”
赵昕痛心的说道。
“官家!奴家此次能醒来就是为了见官家最后一面,好和官家道个别!”
庞明月虚弱的说道。
“母妃!”
一个打扮的精雕玉琢的小姑娘突然从外头走了进来,人未至,但稚嫩中却带着一丝焦虑的童声早已传来。
“昔春!来让母妃再好好看你一眼!”
庞明月强撑着身子要坐起来,赵昕赶忙将其搀扶起来,而后让其靠在蚕丝绣花枕头上。
“些许时日没见!昔春出落的越发水灵了!想来皇后姐姐定然是有心了!”
庞明月拉着赵昔春的手,欣慰的笑道。
。。。。。。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而今才道当时错
“爹爹!高娘娘说母妃生了重病,需要静养,所以不让昔春来见母妃!现今昔春能来见母妃,母妃的病是不是好了啊!”
赵惜春朝着一旁的赵昕问道。
“嗯!只要惜春乖乖听话,你母妃的心情就会好,心情一好,自然病就好的快!”
赵昕强忍住眼中的泪水,不让其滚落出眼眶。
“官家!你能否给奴家拿一把梳子过来!”
庞明月忽然有气无力地朝着赵昕说道。
赵昕不知道庞明月为何这么说,但立即起身走到梳妆台前,拿来一把金丝楠木梳子递给了她。
“昔春!过来床榻前做好,母妃给你疏疏头!”
庞明月接过梳子,朝着女儿说道。
“嗯!昔春最喜欢母妃给昔春梳头了!”
赵昔春忙坐在床榻一侧,为了让母妃能够不费力,她还费力地朝里面挪动着身子。
庞明月拿起梳子,看着女儿满头青丝,而后边疏边说道:“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赵昕的眼眶通红着,他知道庞明月为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要替女儿梳头,她已经无法亲眼看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所以她只能将梳头提前到了现在,希望长大后的女儿还能记住此时此刻。
“官家!”
不知何时,庞明月携带着后宫众妃走了进来。
“姐姐!请恕奴家卧病在床,礼数不周!”
庞明月脸色惨白的说道。
“妹妹!你有病在身,需要好些将养才是!”
高滔滔也是知晓了庞明月的病情,便带着众妃前来见其最后一面。
庞明月似乎有话想要同高滔滔说,但昔春在,又不好直言。
沐清婉见此,便走到赵昔春身边说道:“二公主,娘娘老家哪里有一个给人祈福的法子,只要把心中所想的写下来,而后找一颗年龄最长的树,将其系在上面,那么便会愿望成真!”
“真的吗?沐娘娘!”
赵昔春扬起小脸,朝着沐清婉问道。
耶律寒香也忙走上前来,说道:“沐姐姐说得都是真的呢?”
赵昔春显然更相信耶律寒香的话,因为每当逢年过节,特别是她的生日时候,耶律寒香都会送她一份新奇的生日礼物,而且还经常给她讲故事。
就这样,二人拉着赵昔春的手朝外走去。
几位妃嫔见此,也纷纷上前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朝着赵昕行了一礼,离去了。
庞明月依依不舍的盯着赵昔春远去的背影,似乎想把这一刻永远的记在心中。
赵昕知道庞明月有话要和皇后说,便起身朝着殿外走去。
。。。。。。
片刻功夫之后,高滔滔擦着眼泪,走了出来。
“官家!明月妹妹说她最后的时刻想要为官家唱一曲!臣妾已经替她梳洗打扮好了!官家进去吧!臣妾先行告退!”
高滔滔红着眼睛朝着赵昕行了一礼。
赵昕疾步来到寝室内,只见庞明月早已梳洗打扮好,而后拿着一把锦瑟笑语吟吟的看着官家。
“官家!奴家美吗?”
庞明月朝着赵昕说道。
“美!爱妃在朕心中是最美的!”
赵昕忙回道。
“奴家记得那年,太后召见,奴家第一次见到官家时,因不想入宫,所以挑了奴家嘴不擅长的绘画,今日,奴家想告诉官家,奴家最擅长的其实唱曲。”
庞明月看着赵昕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