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船的外表看和别的商船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一群彪悍的船工,佩带刀剑,在岸边来回走动,透露出船主人的身份与众不同。
刘靖一身富豪的打扮,站在船头欣赏落日下的河水和岸边的好戏,身后跟着一身便衣的蔡邕、孙嵩和武虹,三人一脸笑容。卫仲道派人汇报,郑玄答应前来叩见皇上。午后,牛车已经从郑里出,刘靖已派许褚和太史慈去迎接。
“大人,郑老先生的牛车来了”张成一路小跑的赶了过来。
刘靖突奇想,带着众人骑马赶到东武阳,把战马留在了军营,坐上商船,在十五艘楼船护送下,顺流直下,出海口,进入莱州湾,沿海岸慢行,楼船隐藏起来,五艘商船沿着遵水逆水而上。
………………………………
第二百十二章 制作火药(一)
第二百十二章 制作火药(一)
ps:码上一章叩谢老朋友说的来看法不昨日给本书投了一张月票
九月上。
郑玄到来的消息传遍洛阳城,大臣和士人们,还有三千多名太学生(放假一天),早早的赶到十里洛亭等候,一睹一代大师的风采。
郑大师来了……
叩见皇上……刘靖和郑玄同坐龙撵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众人跪伏在地。
“平身”
“谢皇上”
“拜见郑大师”
郑玄忙起身向众人作揖,眼睛里泪花闪闪。
刘靖带着年迈的岳父蔡邕、太尉孙嵩和卫尉武虹不远千里奔赴高密,令郑玄非常感动,之前的征召都是一纸诏书,完全是命令似的,有几次还是强迫的,不经意间伤害了郑玄这个学术权威脆弱的自尊皇上和太尉来请,这是何等的尊崇?再不出仕就是沽名钓誉,看不起我家皇上,洛阳士人必将群起攻击。
不远千里,礼贤下士,天下第一学术权威跟随皇上到了洛阳,接受西京大学校长之职,说明洛阳朝廷才是大汉的正统,彭城和襄平都是叛逆
刘靖瞟了一眼激动不已的郑玄,谁不愿意当官?不愿意出人头地?男人先是为了养家糊口才工作的,为了个人爱好而生活的男人是自私的
七十岁的郑玄头花白,面色红润,一家人的生活从此无忧,益恩拜为长安令,前途无量,儿子光宗耀祖难道不是一个父亲所希望的一直跟随身边几十年,早过而立之年的弟子赵商和王基也拜为博士,弟子公孙方、国渊、郗虑、张逸、刘琰、王经、程秉、任嘏和许慈(刘备担任徐州牧后,拜访了师叔郑玄,郑玄推荐弟子孙乾给了他),现在大概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带着家眷赶往长安出任博士,刘靖许诺二十名弟子出任西京大学博士,弟子们有了前途,作为老师也感到欣慰。
刘靖要的是郑玄的个人魅力和影响,一下子还得到了二十个人才这一趟值
坐在宽敞舒适的商船上,好酒好肉,又有蔡邕和孙嵩这两个老友相陪,欣赏沿途风光,不时听听刘靖语惊四座、高瞻远瞩的讲演,郑玄知道遇到了明君,敞开了心扉,谈笑风生。
这才是真实的郑玄历史上这个时候,一生坎坷的郑玄老年丧子之痛,战争夺去了他唯一的儿子益恩,益恩死后,生有遗腹子,郑玄痛不欲生,从此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四年后就死了
刘靖会让这个老头多活几年,等西京大学走入正轨,繁琐事务都交给他的大弟子赵商,郑玄只需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出席一下,成为学子们心中治学的偶像就够了。
刘靖心中的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土壤。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洛阳军械研究所。
武虹、张成和典韦在门口来回走动,焦虑不安,皇上已经吩咐太尉孙嵩,他要做一件大事,这段时间由他代理朝政,不是天大的事不要找他,带着众人住进了研究所。三人听说,皇上这次要亲自制作火药,非常危险,就他和郑浑两人进去了,其他人不准靠近。
华佗和封衡两位神医也是心神不定,抢救的手术台已经备好,跌打烧伤的药物准备齐全。
执金吾皇甫鸿的救火队整装待,随时准备救火。
刘靖内穿防弹衣,外套两层盔甲、头盔(面罩),戴着手套,把一罐芒硝放进文火烧热的铁锅内,用木铲小心翼翼的来回翻炒,他知道火药的危险,担心郑浑因它送了命,就得不偿失了,亲自操刀,小心一点为妙,缺胳膊少腿的,让一群如花似玉的夫人们在家守活寡
一身盔甲的郑浑在旁边当帮手,面色轻松,兴趣盎然,他按照刘靖的吩咐,从太医华佗的药房里取来一罐硫磺、二罐芒硝(碾碎),再从市场上买了一捆上好的木炭,碾碎后装满三罐。
刘靖上中学时就知道古代黑火药是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粉末的混合物,配方比例是一硫二硝三木炭。
纸上谈兵
上医学院后,刘靖知道古代黑火药中的硫磺和芒硝就是两味常用的中药,汉代医书《神农本草经》中有专门的介绍,他还跑到中药房去看过这两味不值钱的中药,当时还担心,要是坏人把这两味中药偷出去,按比例加上随处可得的木炭,不就是可以配制火药,做坏事吗?
但从没有听说谁偷这两味中药出去制作火药?
有一次刘靖和朋友从杭州回武汉,没买到直达武昌的火车票,只好买了到成都的车票,刘靖和朋友睡第一层和第二层硬卧。晚上到无锡站时,上来一群返回成都的四川人,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个人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孙儿(儿子媳妇送上车后就下去了,他们在无锡打工),老太太买的是对面第二层硬卧,看老太太带着孩子上下不方便,刘靖的朋友就把自己的下铺让给了她,不要她补钱,善良的农村老太太感激不尽。
第二天,周围的四川人对刘靖和他朋友非常友好,刘靖就跟一位睡他上铺的四川小伙坐在车窗旁攀谈起来,听小伙子讲他的打工经历,刘靖得知小伙子家在山区,猎人们在冬季常常用自制的火药枪打猎,就饶有兴趣的询问制作土火药的方法,小伙子毫无保留的告诉刘靖,森林深处的猎人制作火药的土硝就是从老屋的墙角、屋檐下或厕所里刮的,他们家制作火药用的硝和硫磺能从从市场上买到,木炭是自己烧的最危险是炒药的时候,不能沾上半点火星,不然会炸死人的这就是缘分刘靖记得清清楚楚。来到这是个时代后,刘靖想过制作火药,南征北战一直停不下来,后来变得强大,也没有迫切的需要,心里还认为提前明火药是对人类犯罪,就耽搁下来了如今天下三分,鲜卑人还很强势大汉的周围还有贵霜帝国和安息帝国,罗马帝国正在妄图称霸全球,由于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会不会生碰撞?国家没有统一,世界也不太平,世事难料,彭城和襄平正在厉兵秣马、虎视眈眈,自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明年一开年,重燃战火,不知道有多少**离子散家破人亡?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他都想到了,并挥到了很高的程度。
郑玄在洛阳参观一阵后,就由赵岐和蔡邕陪着,带着弟子和儿子一家人前往长安上任去了,他要去看看校舍,还要和刘表等人商讨一下明年春季招生的事宜。
朝中大事有孙嵩、荀攸和程昱,军中大事有贾诩、荀彧和黄忠,刘靖闲了下来,天气一天天变冷,冬季即将到来,战争不远了
造纸术早已明,如今正在扩大生产规模,竹简太落后,帛书又太浪费了
活字印刷术已经被刘靖“明”,他用的是方正排版系统明以前现代人常用的铅字
指南针对刘靖这个现代人来说太简单了,找一块磁铁就解决了。
四大明中就剩下火药了
………………………………
第一百十三章 制作火药(二)
第一百十三章 制作火药(二)
ps:感谢书友悔海※无漄打赏本书二百币
白色的芒硝变成微黄后,倒入三小罐木炭,来回翻炒,二十多分钟过去了,芒硝和木炭充分混匀,变成了黑色的粉末,刘靖的背后出汗了,紧张的缘故没有做过的事,心中没把握。(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估计炒好了硝和碳,刘靖倍加小心的倒入一小罐硫磺,轻轻的翻炒,锅内升腾一股臭味,臭味慢慢的变成了鞭炮爆炸后的味道,成功不远了,但危险也将来临,这时遇到火星,锅内的火药就会燃烧、爆炸刘靖镇静自若,推上面罩,端起装满清水的茶缸含满一口水,一边炒一边往锅内喷水,白烟腾腾,黑色的火药湿了变干,干了又变湿,刘靖知道三种原料正在锅内生化学反应,那个四川青年给他讲过,要炒两个多小时炒得越长,是不是反应越充分?会不会炒老?刘靖没有把握不时看看腕上的手表,一个时辰过去了,用空了缸子里的水,房内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刘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微笑,郑浑知道成功了,一脸的崇拜,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家皇上?
刘靖盖上锅盖,端下铁锅,放在台子上,郑浑迅把炉子提了出去。
“皇上,这锅内的黑粉就是威力无比的火药?”武虹、张成和典韦跟着郑浑走了进来,嘿嘿的笑着,围在刘靖的两旁,看刘靖翻炒,张成欣喜的问道。
“无云,朕以前没有造过火药,也不敢肯定成功了?等它冷后,试一试就知道了”
“请皇上歇息一下,微臣替皇上翻炒?”郑浑看见刘靖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心疼的劝道。
“文公,像朕这样翻炒,不要用力过猛”
郑浑做事稳重。
刘靖站了两个多小时,刚才注意力太集中还不觉得累,一放松感觉腰酸背痛,岁月不饶人,他的实际年龄已经四十七岁,但看起来就三十五、六岁。
“微臣遵旨”
张成接过刘靖摘下的铁盔,放到木案上,搬来靠椅,武虹和典韦帮忙脱下盔甲,坐到靠椅上,刘靖一身轻松,一脸的成就感,自己今天又改变了这个世界。
中国在唐代后期才明火药,刚开始是用于马戏团的焰火表演,在宋朝造出了大炮和火枪,不知什么缘故宋王朝没有大量装备军队?被成吉思汗的马刀打败了
有了黑火药,刘靖下一步就会制造火箭、土雷、炸药包和火枪只要他还活着,大汉朝就一直能保持军事优势装备大炮的的舰队出现在地中海,不知道罗马人作何感想?掠夺罗马人的财富,让大汉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火药会不会毁灭这个世界?刘靖管不了那么多了
是祸躲不过
张成端来茶水。
大家休息了一会,冷却的火药倒进木桶,刘靖用小勺把火药卷到棉纸内,卷成二尺多长的引线典韦小心的抱着木桶,跟着刘靖来到院子里,刘靖拿过木桶,往地上洒上一长条,安上引线,让武虹、张成和典韦退到门后面,接过郑浑递上的火绳,让他到门后躲起来。
嗤嗤……刘靖一扭身跑进了屋内。
轰……一条火龙在地面奔腾,黑烟腾起,空气弥漫一股熟悉的硫磺味。
众人没有听见想象中的爆炸声,似乎有些失望,但看见刘靖释然的微笑,火药成功了
下午,刘靖带着御林军来到城外的西苑,找了一块空旷的地方,挖了一个坑,倒上四分之一的火药,装上引线,盖上土,众人跑到五十米开外,刘靖亲自点火,轰地一声闷响,泥土飞溅,黑烟升腾,众人欢声雷动,空气中弥漫一股硫磺的味道,刘靖有些失望,就像放了一个 “震天雷”,威力太小了
刘靖又在一个坑里放上一半,装上引线,盖上土,踩结实,效果还是不理想
配方是没问题的,原料有问题?炒芒硝或木炭的时间过长、过短?还是炒硫磺的时间过长、过短?
刘靖吃住在研究所里,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十二天过去了,重复试验了三十三次,找到了原因,芒硝炒二刻钟后,再放入木炭,再炒二刻钟,再加入硫磺,继续炒一个时辰炭最好用松木炭
“叩拜太师父”郑浑带着郑闳、郑七、田纪、华子、赵彬、张虎、李涛、蒲元和马钧拜刘靖为师,能拜皇上为师是他们的荣耀郑浑、郑闳和郑七从许家庄就开始跟随刘靖,田纪、华子、赵彬、张虎和李涛是刘靖当年从童子军中挑选出来的孤儿,聪明伶俐,在子苑学习了四年的武功和文化,又跟随郑浑学习六年的锻造之术,早已出师,蒲元和马钧的潜力还没有挥出来,这十个人绝对可靠,刘靖把火药的配方传给他们,成立火器研究所,众人毒誓,宁死也不泄露火药的配方给第二个人
火器研究所严格保密
除了这十个人外,还有武虹、张成和典韦三人知道,加上刘靖,这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