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大将军府。
“大将军,大事不好,左将军在回府的路上遭遇刺杀!”司马蒯越急匆匆的跑进来,何进和何颙惊得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左将军是否有性命之忧?”何进急忙问道。
“回禀大将军,据说伤亡了三个侍卫,幸运的是左将军毫无损!”
何进松了一口气。
“今日殿堂之上,左将军当面呵斥了赵忠、张让之流,大快人心!本官猜测是奸阉报复。”何进接着说道。
“请大将军明日出府要多带些侍卫!”
-------
第二天上朝,文武大臣纷纷向左将军问候,对中常侍们一脸冷淡。赵忠、张让等人一脸委屈。
---------
“大人,大事不妙,大长秋(赵忠)的驴车在回府途中突然被一群刺客袭击,手下和驴车被弩箭射成蜂窝,幸运的是赵大人临时留在了宫中,侥幸逃过一劫。”左中侯吕布急匆匆的跑进来向执金吾丁原禀报。
月中,丁原进京就职时,把身边最得力的武将-武猛都尉吕布(举荐自己的门生张杨为武猛都尉)也带来了,做了个六百石的左中侯兼司马,巡视京城,负责城内的治安。
“奉先,这次要是左将军派人报复,做得也太显眼了,本官猜测皇甫大人不会这样做,你如何看?”
“回禀大人,以下官拙见,可能有人想挑起大臣们自相残杀,渔翁得利。”
“那依奉先之见,将如何相对?”
“回禀大人,以下官拙见,一面增加人手保护大臣,另一面在城中四处布控,只要抓住一个活口,下官就能有办法让他开口,查出主谋!”
“奉先多费点心!”
“请大人放心!”
-------
德阳殿。
文武百官为是否派兵前往安平国救驾争论不休,已经五天没有皇上的消息了!大家心急如焚,心里都知道出事了,只是不敢承认而已。
突然,大殿外传来八百里急报,大家的心提到嗓子眼,骠骑将军董重一路小跑的接过信使递上的文书,看了一眼,面色大变。
平原太守邹靖急报:右中郎将(阴宇)带着圣旨突出重围,冀州刺史王芬叛乱!
-------
西河郡,美稷城。
大军进入城内,一片狼藉。
于夫罗和众匈奴人一脸欣喜,终于又回家了!
使匈奴中郎将刘资和部下也一脸喜悦,终于收复了失去一年半的辖地。
刘靖避免黑夜追赶遭受伏击,晚上就在城外安营扎寨。
半夜,孙嵩、荀攸率着步卒赶到了。
天色泛白,早饭后,带着一天的干粮和水囊继续追赶。
刘资和于夫罗率领一万四千骑兵作为前队,他们轻车熟路。
黄忠、阔鹰和吾雉为左翼,辛曾、零虎和蛾遮塞为右翼,我亲率义从营、长水营(刘民)、虎豹骑右营(黄天霸)、虎豹骑前营(马腾)居中路,余夫罗的长子左谷蠡王挛提豹为向导。
挛提豹,二十五岁,高大强壮,浓眉大眼,使一把大刀,一看就是位猛将,对刘靖也一脸敬仰,一口并州汉话,但他从心底不喜欢他,这小子就是历史上俘虏蔡琰,逼她在大漠生活了十二年,为他生下二个儿子的左贤王刘豹(后来自称阏氏王昭君的后人,以汉家子孙自居,改姓为刘)!
历史上,刘豹及其后人还是忠诚于汉室的!
当刘姓在中原失鹿亡国,沦为庶民的时候,刘豹之子刘渊,文武双全,雄居并州,控制着整个匈奴部族,以复兴汉家天下为己任,自称为汉王,永嘉二年(公元三零八年),刘渊在蒲子(今山西陧县)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元“永凤”,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刘渊的儿子刘聪后来灭亡了西晋,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匈奴汉国(前赵)。
屯骑中郎将皇甫鸿、步兵中郎将段毅、射声中郎将武虹和辎重校尉韩琦为后队。
十几万大军,三千多辆大车在辽阔的草原上行进,浩浩荡荡几十里,旌旗招展,气势宏伟。
天眼在空中盘旋。
--------
中午时分,大军绕过曼柏,直接向武都城进军。
人马都出汗了,刘靖想找个有水源的地方歇息一会,让马喝点水。
挛提豹说还有二、三里。
一边奔跑,一边从褡裢里摸出皮囊喝了一大口。
“大帅,叛逆会不会早就过河跑了?”许褚赶上来担心的问道。
“大帅,仲康的手早就痒了!”张成一脸笑容,嘴唇上不知不觉长出了浓密的黑须,显得成熟了不少。
“小子们憋得慌了?这次有你们杀的!叛逆可以骑马跑掉,但牲畜能飞?叛逆敢丢掉几十万头牲畜?”
“大帅英明,除非叛逆这个冬天不想活了?”
哈哈……
一队斥候疾驰而来。
“禀报大帅,刘中郎将和大单于在榆林子追上了叛逆的后队,离这里二十里!”刘资手下的军司马李柏上前禀报,声音洪亮。
“李军司马在前面带路,命令大军快前进。”
轰隆隆……
………………………………
第三十八章 心事重重
ps:衷心感谢老朋友午后时光、新朋友玉龙1st昨日分别打赏本书五百八十八和七百八十八起点币!
----------
榆林子。
匈奴叛逆看见黑压压的骑兵席卷而来,斥候在远处来回跑动,报警的号角声此起彼伏,牧民和漫山遍野的牛羊向后移动。
鲜卑人列队迎战。
大军席卷而下,摧枯拉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全歼匈奴叛逆,叛逆背水一战,鱼死网破!得不偿失!刘靖的心已经不放在这里了,他们已是秋后的蚂蚱。
刘资、于夫罗、呼厨泉、去卑、呼衍阔和丘林津等众将前来迎接。
“刘中郎将,那就是武都城吧?”刘靖指着远处清晰可见的一座小城问道。
“回禀大帅,正是!”
“刘中郎将,看到鲜卑人没有?”刘靖预感拓跋诘汾不会袖手旁观!大军奔跑了二天,人困马乏,一旦陷入混战,鲜卑人突然出击,后果不堪设想。
“回禀大帅,斥候在河水南岸现了鲜卑大帅扶罗韩和阙机的旗号,帐篷绵延十几里,他们来接叛逆盆落过河。”
“河面上有几座浮桥?”
“回禀大帅,因鲜卑大营驻扎在河岸,斥候无法接近河水,具体数字还不清楚。”
“大单于,这里离咸阳渡口有多远?”
“回禀大帅,不到七十里!”
七十里,羊群要走二、三天,骑兵一个多时辰就够了!鲜卑人来了多少也不明?贸然出击,弄不好两败俱伤,鲜卑人得了便宜!
刘靖有的是时间!冲动是魔鬼!
“大单于,前面都是你的族人,本帅不想杀戮太多,大家先扎下营寨,你派人去和须卜德林、丘林国联系一下?”
命令于夫罗带人冲上去和盆落厮杀?然后我带人上去,匈奴人的问题就一下子解决了,一劳永逸!
于夫罗、呼厨泉和挛提豹等都是人群中的精英,这种一石二鸟之计他们还看不出来?
现如今,大汉内乱不可避免,得到匈奴人的心,比消减他们的人口对大汉更有益,西疆需要匈奴人和羌人,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有他们生活在这里,可以阻挡鲜卑人南下。
于夫罗、呼厨泉和挛提豹在历史上都是忠于大汉的,只是当时大汉内乱,顾不上他们,美稷单于庭被叛逆盆落掌控,才导致于夫罗带着族人四处流窜,先后依附郭太(白波贼)、董卓、张扬、袁绍、张燕、袁术,最终归顺了曹操,风云变化之间,于夫罗靠抢掠维持生计。大汉灭亡后,于夫罗的后代们以复兴汉家天下为己任,孙子刘渊自称为汉王。
“末将遵令!”于夫罗和众匈奴将领一脸感激。
“刘中郎将,你多派斥候,盯住前面的叛逆,弄清楚有多少鲜卑援军?”
田英和薛中的特种斥候营对这地方不熟悉,他们只能在大军周围五里范围内探听情报。
“末将遵令!”
-----
武都城。
“父王,刘云天安营扎寨了。”右贤王挛提敬威跑进来禀报。
盆落舒了一口气,消瘦的脸上露出血色。
“大单于不必惊慌,大帅扶罗韩和阙机率三万骑兵渡过河水前来接应,在河面上架设了三座浮桥,这里离渡口也就六十多里,战马一个时辰就能赶到!扶罗韩大帅说,要是汉人敢袭击我们,他亲率大军前来救援。”白马铜王一脸欣喜。
“那就好,等天黑后,让族人赶着羊群先行!本单于和将士们一起断后!”盆落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
------
军帐。
“宾硕,水师几时能赶到咸阳渡口?”
张允和孙威率水师主力驻扎在朔方水寨,巡视从朔方到河阴之间的河段;贾诩、徐荣和黄光荣率一万五千步卒和五千骑兵在河阴城内驻守(河水以南没有了鲜卑人)。河对岸就是西安阳、成宜、宜梁和九原城,九原为五原郡治,拓跋洁汾的主力就驻扎在九原周围,防备汉军渡河。
都尉吴志昌率五千步卒驻守朔方城,和河阴城呈掎角之势,扼守从朔方至河阴间的河水。
为迷惑拓跋洁汾,贾诩在河阴城外搭建了十几里长的的帐篷,旌旗招展。
“回禀大帅,水师对这段河道不熟,只能白天赶路,末将估计,明日巳时前(上午九点)能赶到!”
---------
九原城。
“大人,斥候回报,午后,汉军有二十一艘楼船向河水下游而去。末将怀疑它们可能去袭击咸阳渡口,赶紧报告扶罗韩和阙机大帅。”军师秦升一脸担忧。
“军师,汉军的桥船是否还在原地?”
“回禀大人,还在原地。”
“军师,要是刘云天就这样和我们对峙下去,最后谁先退却?”拓跋洁汾舒了一口气,突然转变话题。
“回禀大人,刘云天手握十万大军,就是朝廷不给粮食,他缴获的牲畜也能坚持到明年开春!末将担心,我们可能维持不到明年开春就被迫撤退,以下官之见,晚撤不如早撤。大人的意思是想让刘云天和匈奴人、扶罗韩、阙机三败俱伤,也趁机消弱东部大人和鲜卑王庭的实力?”
“军师高见!本帅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朔方一战,吾儿力微和轲最大帅阵亡,我部损失了三万多人,加上在定襄郡和雁门郡的损失,阵亡了五万多人,还消耗了六万多匹战马、近二十万头牲畜,丢掉了四处草场,损失惨重,二、三年内很难恢复!本帅担心魁头趁机联合弥加、贺拔对蹇曼不利!”
“大人想退出北方五郡?”
“本大人早有此打算,但也不能就这么白白的便宜了这个刘云天!再说吾儿力微和轲最大帅的仇还没有报!”
“大人,汉人有一句古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汉国如今叛乱不止,民不聊生,天要亡大汉,神仙也救不了!到时,刘云天不得不回中原平叛。大人回到大漠后重整旗鼓,一旦时机成熟,联络鲜卑各部再回来报仇不晚。末将担心,要是扶罗韩和阙机大帅大败,刘云天趁势强渡河水,攻占咸阳、云中,切断我部的退路,大人应加派一部人马驻守云中城。”
“军师高见,命令轲比能率一万大军赶往云中城驻守!”
“属下遵令!”
------
洛阳,嘉德殿。
有了皇上的亲笔圣旨,出兵合法了(虽然没有加盖玉玺),但钱粮没有着落,大司农府无钱,太尉、大将军等决定从少府借钱,但大长秋赵忠、中常侍张让、中藏令周旺坚决反对!大家争吵了两天,最后双方妥协:少府借出五亿钱作为军费,陈留郡、汝南郡、南阳郡、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和弘农郡出粮草。
左将军皇甫嵩为主帅、右将军朱儁为副帅,率振武将军袁绍、奋武将军袁术、奋威将军曹操、下军中郎将鲍鸿和右中郎将淳于琼共三万大军前往冀州救驾,冀州兵马受左将军节制。
太尉府、大将军府开始调动人马,准备军械和粮草,正准备出京。
徐州、青州急报!
----------
郴县军营。
“这是太守大人(吴春)刚刚又接到的二封八百里急报,一封是徐州贼刘辟、昌豨突然聚集十几万流民在东海郡起兵叛乱。另一封是青州贼管亥、司马俱也聚集十几万流民在北海国叛乱了!”程昱忧心忡忡,大前天刚接到冀州刺史王芬叛乱,挟持太后、皇后和皇子的消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