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终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三国终结者-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明早出。

    云儿

    正月初四

    ------------------------

    天眼一路飞了二天!

    “大夫人、二夫人、三小姐、四小姐前日就出了!”

    “大帅,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接?”韩丰一脸欣喜,有些担忧。

    “你们不必担心她们的安全,年良(张允)亲自带一千士卒护送到襄阳,本帅已派元功(韩琦)到襄阳迎接!你们再玩五天,就带着士卒开始训练,大战还等着我们,不能松懈!”

    “末将遵令!”

    -----------------------

    正月中。

    冰雪溶化,河水带着冰凌向远方流淌,白色的世界逐渐露出绿色,大地开始复苏。

    刘靖带着义从营、特种营共二千四百多人奔驰二天赶到狄道,一路崎岖不平,山峦起伏,树木繁密,好在大家久经沙场,这点困难难不到大家。

    “叩见大帅!”陇西太守赵岐、郡丞李相如、南部校尉华雄,陇西都尉赵戬、长史黄零和狄道县令、县尉等闻讯出城迎接。

    “赵太守,灾民是否安置妥当?”

    “回禀大帅,下官都已安置妥当,但粮食不够,灾民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粥。下官已禀告傅州牧,但傅大人也无能为力。”赵岐面露愁容。

    “赵太守,朝廷没有多余的赈灾钱粮,皇上要傅州牧自己想办法解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能让灾民冻死、饿死。”

    “下官明白了!”

    “公伟,你从军中拨出五万石粮食给赵大人用于救济灾民。”

    “末将遵令!”华雄拱手答道。

    “多谢大帅!”

    “公伟,打造了多少桥船?”

    “回禀大帅,共打造了五十艘桥船,可以搭建两座浮桥!”

    “河对岸的烧当羌活动情况如何?”

    “回禀大帅,羌人每天派几十个斥候在洮水南岸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好像很警觉。”

    “你们每天带着大军在河岸上训练,大造声势,告诉他们,我们要攻打他们!让他们惶恐不安!”

    “末将遵令!”

    在华雄的侄儿华明(军侯)的引领下,沿着洮水北岸,缓缓而行,实地考察,四百多里的路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对洮水北岸和河水东岸的地形了如指掌。

    正月下。

    华佗和许明回来了,马车上下来一名陌生的中年人和二个童子。中年人瘦长俊雅,一身布袍,高帽。

    “庶民张仲景叩见征西大将军!”

    “快快请起!”

    “多谢征西大将军!”

    “本帅久闻张仲景的大名,走走,进屋谈话,外边寒冷。”

    “征西大将军先请!”

    二个童子,高一点叫张明、十六岁,瘦一点叫张德槐,十五岁,两人一脸的机灵,是张仲景的二个徒弟。

    一行人进入屋内,分左右坐下。

    牛威、魏延、庄兴和许浩端上热茶。

    “元化,一路是否顺当?”

    “回禀大帅,一路还算顺当,但一路上难民的队伍不断,北面的叛乱不小。”华佗面色严峻。

    “子纲的赈灾情况如何?”

    “回禀大帅,末将看到城内有三、四万难民,陈县令都已安置妥当,难民对征西大将军感激不尽。”

    “仲景的家眷是否安置妥当?”

    “庶民回禀征西大将军,都已安置妥当,家师能得到征西大将军的赏识,感激不尽,但年事已高,不能远行,叮嘱庶民为征西大将军效犬马之力,以报征西大将军知遇之恩。”

    拜张仲景为郎中营军司马。

    “大兵之后有大疫!本帅猜测今年可能爆大范围的瘟疫和伤寒,元化、仲景,你们先把日常琐事交给众徒弟,潜心研究瘟疫和伤寒,要是研究出几付行之有效的方剂,你们将功德无量!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有花费由征西大将军府负责。”

    “属下遵令!”

    晚上为张仲景接风洗尘。

    由于我的横空出世,伤寒论的研究提前了二十年,意义深远。

    从二月初开始,凉州、三辅境内的士卒和民夫陆续返回。

    徐荣、麴义和辛曾也从长安回来了,徐荣、麴义赶到榆中来看我,三人面色红润,高高兴兴的,给我带来了不少土特产。

    大军展开了训练。

    --------------------

    二月上,皇甫鸿、段毅也一起回来了。

    幽州下起了暴雪,大军施展不开,皇甫嵩在渔阳和叛逆对峙。居住在上谷郡的乌桓大人难楼也蠢蠢欲动,官军将面临两面受敌,形势不容乐观。

    二月中,荀攸从颖川回来了。

    一路风尘仆仆,他身后除了四位熟悉的义从外,还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英俊青年,瘦长,气度不凡,和荀攸的长相相似,一看就是一家人,荀攸对他毕恭毕敬。

    “叩见大帅!”

    “公达,快快请起,外面风冷,到帐内说话。”

    “多谢大帅!”

    刘靖拉着荀攸的手进了暖和的军帐。

    “请大帅恕罪,末将未经容许,就私自带来了末将的叔父大人。”荀攸急忙引荐跟在他后面的青年。

    “荀彧、荀文若。”刘靖脱口而出。

    “征西大将军知道庶民?”年轻人一脸惊讶,神采飞扬。

    “本帅早就听说颖川荀彧、荀文若有王佐之才,今日有缘相见,真是三生有幸!来、来,坐下说话!”刘靖不容分说,拉着荀彧的右手到木案前并排坐下。

    荀彧受宠若惊,有些手脚无措。

    “叔父大人不必拘束,大帅和属下们在一起非常随便。”荀攸忙解释。

    荀攸比荀彧的年龄大一截,还要喊他叔父大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辈分,长幼有序。

    荀家是颖川名门,荀彧的祖父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的名士,他有八子,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历史上虽然荀攸出道比荀彧早几年,但最后还是荀彧向曹操举荐荀攸的,今日历史转过来了!

    中平元年(一八四年)黄巾叛乱后,颖川太守阴脩同时举荐钟繇、荀攸、荀彧、郭图等郡中名门子弟为官吏。荀彧后来在许县当了两年从事,不受重视;一年前,以父亲有病为由,弃官闲赋在家,这次荀攸回家,一番劝说,就跟着一起出来了。

    这就是天意!

    荀攸回乡时,刘靖并没有特意安排去招募他的叔父荀彧,担心名门才子招募太多,会招致别人的怀疑和妒忌。

    历史上,荀攸、程昱和荀彧都是曹操身边的左膀右臂,但历史生了蝴蝶效应!由于刘靖的建议,刘宏提前一年组建了西园军;曹操提前一年当上了典军校尉,现在他带着大军跟随征北大将军皇甫嵩北上征战去了,他一身的文韬武略也提前有了用武之地!一旦在军中建立了威信,是祸是福?谁也不知道?

    拜荀彧为征西大将军府从事中郎、司军司马职,和荀攸、张辉等一起谋划收复陇西和金城郡的计划,一来就得到了重用,叔侄俩感激不尽,以为刘靖是伯乐!哪知道他熟悉历史?他们这些谋士也要经历时间的磨练才能独挡一面。

    《三国演义》把军师的谋略吹上了天,“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天大的笑话!结果如何?卧龙凤雏都被刘备得到了,蜀国还是最弱!后来,诸葛亮独断专行,蜀国成了一言堂,资源耗尽,人才匮乏……

    诸葛亮成了智慧的象征!好像羽扇一摇,敌人就会灰飞湮灭、土崩瓦解!只要敌军进入他的八卦阵,纵然你人多势众,武功盖世,只要不懂此阵,必死无疑!无往而不胜!刘靖小时候也佩服得五体投地,长大后才知道是是好事者借八卦一说,给简单的军事队列,披上了一层玄妙的外衣而已!

    历史上,士人鄙视武人,降低了将军的作用(编写历史的都是士人)。

    打仗是拼实力(军队和钱粮),还有统帅的才华和军师的谋略,缺一不可。冷兵器时代,胜利是靠将士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士卒们只敬佩将军!就算诸葛亮篡权,当上了蜀国的皇帝,蜀国也必败无疑,和魏国、吴国的实力相差悬殊,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成为案例。

    荀彧和荀攸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曹操!

    ------------------------------

    黄昏,大家吃完晚饭,正坐在军帐外欣赏晚霞,李金带着一队士卒快马跑了过来。

    “禀报大帅,令光、令明带着贾诩、贾文和一家到了河水对岸,孙大人派船过去了!”李金欣喜的禀报,这段时间,刘靖让他派人多注意河对岸的动向。

    “走,我们去迎接!”

    两艘楼船乘风破浪向东岸驶来,楼船别部司马孙威,军司马秦可、马洪,征西大将军府从事庞柔、庞德和一个瘦长的中年汉子站立船头。

    船一靠岸,五个人从船头跳下,向刘靖急奔而来。

    “叩见大帅!”

    “禀报大帅,这位就是贾诩、贾文和!”庞柔急忙引荐。

    “下官叩见征西大将军!”

    贾诩是董卓身边的谋士,司军司马职。

    “文和,快快请起!”我急忙上前搀扶,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令光、令明一路上都告诉下官了,下官一个文弱书生,能得到征西大将军的赏识,三生有幸,下官愿跟随征西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得文和如得千军,从即日起,拜贾诩、贾文和为征西大将军府右司马(荀攸为左司马)、护军都尉。”

    “叩谢大帅!”

    贾诩的母亲马氏,六十多,满头白,饱经风霜,面色灰暗。

    夫人殷氏三十多岁,面容标致;大儿子贾穆,字德舒,十九岁,瘦长;小儿子贾访,十七岁,结实。女儿贾敏,十四岁,身材高挑;还有一名中年女佣,五车的物品,贾诩的家算是中户人家。
………………………………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

    中平五年(一八八年),二月中。

    陇县。

    从一月下开始,每天都有信使来报,射声校尉武虹、长水校尉刘民和一帮军司马、军侯的家眷陆续到了陇县城,他们陆续带着义从离开了榆中大营。

    二月初,刘靖命令黄忠、黄天霸带着虎豹骑押着四万多俘虏和家眷赶往陇县城,春耕了,他们也该劳动改造了,开垦荒地,不能吃饭不干活。

    蒯明禀报,荆州来的家眷已安全到达长安大营,他亲自带人护送赶往陇县城。

    刘靖带着义从营和贾诩一家赶往陇县城。

    春暖花开,青山绿水。

    想到马上能见到两位娇妻,心潮荡漾,思绪在早飞回虎啸山,时光如梭,已经是出山的第四个年头了,一个大学老师竟然成为大汉的征西大将军,真像做梦!虽然一路充满荆棘和艰辛,男人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

    梦寐已求的贾诩就在身畔,还意外得到了荀彧,他们都是三国时期与卧龙凤雏不相上下的一流军师!假以时日,领军打仗都能独当一面。

    一路上有说有笑。

    还没进城,前来迎接的蔡瑁就高兴的告诉我,许褚的爷爷昨天来了!许褚高兴的一打马,冲进了城门。

    在陇县城击败王国、韩遂后,刘靖就下令水路、陆路开放,嘱咐傅燮奏请朝廷免除凉州一年的市租(营业税)和缗钱税(所得税)。一时间,南来北往的商人赶着堆满货物的牛车、马车奔驰在回中道上,载着粮食、布帛的商船穿行在渭水上,北地郡的牛羊也成群结队来了,城内的商铺重新开张,长安的醪酒、宛县的丝绸、成都的蜀锦、淄博的瓷器、东治(福州)的漆器……

    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座凉州最大的古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商人无利不起早!

    无商不活!这时代不重视商业(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士为,商为末。

    母亲许氏、妹妹许晴,许年、许国及家眷、丫环和护卫五十多人,二十多辆马车,许褚结婚需要的东西都已备齐。

    “这次本帅突奇想,劳烦许老庄主一家不远千里跑到凉州这荒凉的地方。”

    “征西大将军言重了,大人是为了仲康,庶民也有机会再来看看凉州的山色风光!”

    “小妹半年多不见大哥了,大哥又长高了,但脸变黑了!爷爷和母亲常常念叨大哥,但大哥好像忘了我们,连家书都不写一封!”许晴黑着脸问罪。

    “小妹,都是大哥不好!大哥不懂事,让爷爷和母亲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