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终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三国终结者-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靖多了三、四万人!

    刘靖看能不能避免耿鄙被杀?

    愿望是好的!但黄攸和马腾迟早会叛变的,让他们早跳出来,一举杀掉,斩草除根!

    救下汉阳太守傅燮、傅南荣!他出身北地灵州望族,作为护军司马追随皇甫嵩平息黄巾起义后,任命为北地都尉;后迁为议郎,但太过耿直,今年初,受赵忠等人挨挤,派到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当太守。史书记载他为官清廉,正直能干,深得当地百姓和羌胡的敬爱,就是遭遇这次叛乱战死于冀城,被谥为壮节侯,

    “传令破虏将军亲率一万骑兵赶往陇县,如耿刺史不在,奉本将军命令接管陇县,派人前往渭水接应傅太守,一同坚守陇县城。”

    不能说明黄攸和马腾是叛逆(没有证据)!董卓奉命接管陇县,避免黄攸和马腾乘机占领陇县。

    董卓纵横凉州十几年,黄攸、马腾远不是他的对手!

    “传令步兵校尉(段毅)亲率本部人马赶往陇关、鸡头关,坚守陇坻道和鸡头道。只准难民和商人进关,严禁出关!”

    “传令南部都尉(华雄)、西部都尉(麴义)率部进入陇县。”

    “传令汉阳郡太守傅南荣率部撤退到陇县,会合刺史耿颂明(耿鄙)守住陇县,与陇县共存亡!密令:如刺史耿颂明不在,太守傅南荣接管陇县,破虏将军、西部都尉和南部都尉受其统辖。”

    “传令凉州刺史(耿鄙)放弃略阳、望垣和临渭,全力守住陇县,不得出战!”

    “传令屯骑校尉(皇甫鸿)率部驻守高平、朝那、络盘关(六盘关)、萧关,只准难民和商人进关,严禁出关!”

    “传令虎牙都尉(辛曾)率部驻守大散关。”

    先守住凉州郡治陇县这个反攻的桥头堡。

    陇关、鸡头关、络盘关、萧关和大散关是凉州通往三辅的必经之道,只要能守住三辅,刘宏就不会暴跳如雷。

    命令蔡瑁率部赶往澧县和黄忠、王国汇合,启程前往长安。

    孙嵩率镇南将军府、特种斥候营先行赶往长安,组建征西将军府,为大军到达作好前期准备。

    屯田营转为飞豹中营,重点驻守酃城和郴县。

    水师别部司马张允全权负责桂阳军事,张昭、和郑讯负责大军所需的辎重和屯田大事。

    水师的第三艘楼船已建成,命名为郴江号;正在打造第四艘楼船!现在有三艘大舰、二十多小舰守卫耒水和郴江,桂阳郡东西北三面有了屏障。

    张允驻守酃城。

    “年良,要是长沙郡出现叛乱,你如何应对?”

    “回禀大人,末将立马带兵会合长沙都尉程大人,平息叛乱。”张允不假思索。

    “错!桂阳郡的主力都已出征,剩下的屯田士卒守城还可以,出城作战恐勉为其难,到时就以这个理由推迟!一旦长沙郡真的出现叛乱,你立马派出楼船封锁耒水和湘江,阻止叛逆南窜!”

    “末将明白了!”

    “到时有事情不好处理,就派人询问右主薄张子布!”

    “末将遵令!”

    张允刚满二十三岁,不够成熟!有张昭和郑讯在郴县,家里暂时无忧。

    各地粮价暴涨!
………………………………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

    临湘城周围的谷价几天不到飙升到一百九十钱,一日一个价,还在上涨!凉州叛乱离这里二、三千里,荆州夏粮丰收(武陵郡除外),粮商们已知道刘靖将率部西征,需要购买大批军粮,这次上涨带有明显的炒作成分!

    要岳父在二百钱的位置抛出,人不能太贪,本来就是短线!所有钱物和人员撤离临湘城(私下嘱咐张允派人帮助押运钱物)。

    粮食涨价对刘靖来说利多弊少!刘靖手上预先囤积了三百四十万石军粮,刘靖以后给朝廷的上计是按照市场价计算的,一高一低……

    要是粮食继续暴涨,刘靖可以抛出一部分获利。

    最重要的是刘靖将少受别人的牵制,安心打仗。历史上有不少领兵的统帅都是因为粮草不济而兵败,因为粮草被别人卡住了!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

    郴县。

    “本官要走了,家里就交给王太守了!”

    “征西将军为大汉平息叛乱,家里就交给下官,请征西将军放心。”

    “王太守,朝廷去年免了桂阳郡一年税赋,今年又风调雨顺,在王太守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本官不担心,本官担心桂阳郡的精锐都随本官远赴凉州,要是周围的郡县生叛乱,不知王太守如何应对?”

    不能说是长沙郡;免得引起怀疑!

    “请征西将军放心,下官会奏请朝廷,桂阳郡的大军都随征西将军走了,本郡无兵可派!”

    “这下,本官放心了!”

    ------

    “蔡老先生,本官不能陪先生了,先生有什么难处?直接派蔡琰去找韩子宁,本官把新苑、子苑的事都交给他了。”

    “多谢征西将军照顾,庶民感激不尽,祝征西将军一路顺风,马到成功!”

    “多谢先生吉言!蔡琰,你每天到府上去玩,也和大夫人、二夫人做个伴!你要是想学些防身的武功,就去找她们。”

    “请大人多多保重!”蔡琰面带愁容。

    -------

    张竑和吴敦带着一队人留在了襄阳,在北门内设立仓库,作为征西将军府的粮草、辎重的中转站。

    -----

    六月上。

    冀城(汉阳郡治),位于渭水南岸。

    “禀报太守大人,征西将军八百里急令,命令太守大人放弃冀城、上邽和西县城,率部过渭水退守陇县。”都尉徐荣急匆匆的跑进太守府,脸上透着一股喜色。

    徐荣,字子云,玄菟郡人,三十多岁,身材高大,健壮。

    “败家子!征西将军该杀!放弃冀城、上邽和西县,陇县就能守得住?看来这个征西将军也想放弃凉州!”傅燮看也不看白绢,大声怒骂起来。

    徐荣一脸尴尬。

    “太守大人,征西将军也命令西部都尉(麴义)放弃豫道,和我们一起撤往陇县,并派破虏将军(董卓)到渭水接应,命令南部都尉(华雄)率部赶往陇县。征西将军命令我们坚守陇县,不准再退一步,违令者格杀勿论!大人,帛里面还有一封密令。”徐荣急忙提醒。

    傅燮急忙拿起密令看了起来,脸色大变。

    “子云,你快带人在渭水架设浮桥!王县令,你带着城中百姓赶紧渡河,马郡丞,你赶紧派人通知上邽、西县,带着百姓撤往陇县。”

    “大人,这么多百姓一路前行,是否……”徐荣欲言又止。

    “本官理解子云的意思,但这三万百姓不撤,把他们留下来,到时他们不想饿死,只有加入叛军,我们又会增加几万敌人!”

    “大人英明,属下亲自带人架设浮桥。”

    -----

    渭水北岸。

    “傅南容(傅燮)这家伙带着这么多百姓做什么?还嫌陇县的粮食多了?”破虏将军董卓坐在赤兔马上,用马鞭指着浮桥上浩浩荡荡过河的人群,一脸的不解。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今甘肃临洮),五十多岁,魁梧强壮,满脸虬须。

    董卓家境富裕,少时行侠尚武,常到羌族屯驻地漫游,广结羌族的领为朋友,武艺高强,力大过人,能备两只箭袋在纵马急驰中左右开弓。桓帝末年,被选拔为负责皇帝宿卫侍从的羽林郎,后跟随中郎将张奂攻打并州,立下战功,被提升为负责守卫京城皇宫诸殿的郎中,并赏赐白绢九千匹,但董卓接受了官职,却把所得白绢分给手下。历任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主管西域的戊己校尉,后被免。就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最后又召回京都,拜中郎将。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斗中吃了败仗,他被撤职以抵战败之责。中平二年末,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和韩遂在凉州聚众反叛,朝廷才恢复了他中郎将的职务,跟着车骑将军张温,因平叛有功,提升为破虏将军。'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奉命率二万边军驻守灵州,防备鲜卑人。

    “岳父大人,这位征西将军也真够胆大的,一下子就把陇西、汉阳郡的大片土地全让给了韩文约(韩遂)和王德明(王国),难道他不怕皇上震怒、天下士人怒骂?”左校尉牛辅笑着问道。

    牛辅,字徳庆,三十多岁,高大健壮,三绺短须,一双精明的眼睛,是董卓的大女婿。

    “岳父大人,小婿也好奇,这征西将军怎样猜到刺史大人会率部出陇县?还命令岳父大人接管县城?难道他会占卦之术?”司马李儒也一脸不解。

    李儒,字令武,四十多岁,身材伟岸,董卓的同乡,深得董卓的信任,把小女儿许配给他;因才智出众,为人稳重,拜为军中司马,出谋划策。

    “令武说得对,这位征西将军不简单,这下韩文约和王德明遇到对手了,我们有好戏看了!傅南容到了,我们去迎接一下。”

    “拜见傅太守!”

    “多谢董将军前来接应!”

    “董将军,陇县情况如何?”傅燮问道。

    “回禀傅太守,耿刺史昨日已带领大军前往平襄平叛去了,本帅在半路上碰到他们,本官告诉耿刺史,本官奉命到渭水河边接应太守大人,劝耿刺史不要去,但耿刺史说本官胆小!大家都在往回撤,耿刺史硬要往前冲,看来凶多吉少!后来,本官奉令接管了陇县,城内还有二千守军。”

    “这个耿颂明(耿鄙)就是不听人劝,现在凉州军民人心惶惶,将士无心恋战,唉!听天由命!走,我们进城去!”

    ------

    二天后。

    “太守大人,大事不好!刺史大人的手下跑回来禀报,黄德麟(黄攸)、马寿成(马腾)率部叛变了!耿刺史、程从事(程球)被杀,一万三千将士被胁迫叛变了!傅太守,我们是不是先把黄德麟、马寿成等叛逆的家眷全部斩杀,以儆效尤。”董卓说完,恶狠狠的劝道。

    “董将军,这是征西将军的军令!”傅燮说着递给董卓一小块白绢。

    董卓双手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面色一暗。

    “下官遵令!”

    “徐都尉,你派人把所有叛变将领的家眷关押起来!”

    “下官遵令!”

    “报,叛逆马寿成带着大队骑兵朝西门而来!”

    “董将军,你率部出城阻挡一下,把城外的百姓接进城来。”

    “下官遵令!”

    ------

    “董大哥,一向可好?”马腾端坐在马上面带微笑,亲热地问道。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四十多岁,高大健壮,脸庞宽大、高鼻、厚唇,有一半羌人的血统,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父亲马肃和羌女结婚,生下了他。

    “好你妈个屁?马寿成,你小子吃了豹子胆,竟敢杀死刺史大人,反叛朝廷,老子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凉州刚刚安静几天,你们就挑起事端,老子奉命千里迢迢从从灵州赶来接管陇县城,人困马乏,老子能好得起来吗?你小子见到韩文约和王德明?他们封了你什么大官?你小子图一时快活,祖宗的一世英名被你毁了不说,还害了手下将士和自己的家眷!”董卓高声怒骂,面带讥讽,心里痛快极了!

    “董大哥把在下的家眷怎么样了?”马腾堆着笑脸,恭敬的问道,面带担忧之色。

    “马寿成,依老子的性格,就应该把你们这帮叛逆家眷中的男丁枭、女眷赏给士卒享受!现在陇县归傅南荣负责,你小子的家眷暂时还死不了!征西将军刘云天到后就不好说了,听说他杀了十几万叛逆,再多几个也没关系!老子劝你小子现在下马投降,老子向征西将军求个情,饶你小子一条小命!”

    “董胖子,不要在这里说风凉话,你以为老子怕你?老子一人做事一人当!”

    “还算有点骨气!老子今晚就尝尝弟媳的味道!”董卓嘿嘿的淫笑。

    “你敢?老子杀你全家!”

    “给老子快滚!老子今天心情不错,不想杀人!再待在这里不走,老子把你这五千人都吃了!”董卓脸色突变,高声怒喝,杀气顿现。

    “董大哥,小弟也是身不由己,看在大家都是凉州人的份上,帮小弟照看一下家眷,小弟日后重谢!”马腾拱手说道,自己的家眷在人家手上,部下又比他少,只有低头了。

    “马寿成,你妈的快滚吧!不要在这里跟老子惺惺作态!滚得越远越好,不要让老子看见你这个叛逆!”

    马腾带着人马灰溜溜的向西疾驰而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