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的位置选了地势稍有起伏的一块地方,临着泾河,将建筑土方作业完成后,他又依着地势在附近弄出了一个面积很大的矿石厂,这里他准备存放转运的铁矿石。
这个工业区中将同样拥有一个电厂,而且规划得和西峰新城那个一样大,因为可以就近利用资源,其实比西峰新城更方便。
水泥厂、玻璃厂其实附近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多,但充足得原料供应地也离得不太远,虽然这样把选矿和生产分割了开,但总比全建到最远处来得方便。
将这些完成后,吴安平稍微做了些掩饰,便直接去了澳大利亚的珀斯,他要在钢铁厂建立起来前,先完成铁矿石的转运。
………………………………
第四十三章 大盗在行动之西澳
珀斯这个地方位于澳大利亚西南角的斯旺河畔,始建于1829年,是当时自由屯垦殖民地──天鹅河殖民地的首府。
1850年之后,天鹅河殖民地改名为“西澳大利亚”,并开始成为被英国放逐海外的囚犯所寄居的第二故乡,以补足当地农业与商业发展过程中非常欠缺的人力资源。最初这块新殖民地发展缓慢,但1885年在斯旺河上游的卡尔古利发现了大量黄金,吸引了大批的新移民。
而新移民的流入,也使西澳首府珀斯迅速发展了起来。
珀斯的建筑最高不过三层,但吴安平穿行在显得乱糟糟的街道中,反而清晰感受到了这里蕴藏的活力和生机,而这种生机正是此时民国所缺乏的,或许只有西峰新城会有些不同。
这里新移民很多,西洋人之外,亚洲的黄种人也不少,而从这些黄种人中,吴安平轻易就分辨出哪些是自己的同胞,哪些又是东洋人。根本就不用听他们会说什么语言,只凭精神面目区分就足以做到这一点,但与国内民众不同的是,即便在这里他们仍承受着歧视,眼睛中却已经在闪烁希望的光芒。
或许是因为吴安平的衣着、气质有异于一般中国人,昂然行走在街面,并没有从那些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脸上看到什么歧视表情,但迎面而过的中国人脸上的生硬笑容和谨慎目光,却让他感到分外尴尬和沉重悲哀。
吴安平拦住了一个面相朴实的洋人,他正开着一辆空载的卡车。简单交流之后,吴安平知道了他叫布莱特,是来自英国的新移民,虽然也是被黄金潮引诱而来,但显然他没有上帝赐予的幸运,只好买了一辆载重卡车,以为淘金者运送物资谋生。
吴安平花两倍价钱买下他的卡车,并趁上车检查的档口,将在珀斯的道标转移到了卡车上。而后,他以周薪一百美元的价格,成功雇佣到了这位前英国淘金客,这超出平均水平五倍,足以使任何人动心。
在布莱特引领下,吴安平去了珀斯市政厅,在这里,他以六百万美元的价格,取得了西澳皮尔巴拉地区一百年内的独家矿产勘探权和开采权。当珀斯当局因为将那片不毛之地卖了个天价而狂喜时,却浑不知自己已将整个澳大利亚最大的宝藏拱手让与了吴安平。即便日后他们想反悔,但那时吴安平的实力也将轻易打消他们的念头。
这种交易在当时看来,吴安平确实很傻。
很难想象,作为日后铁矿资源的超级大国,澳大利亚此时却对皮尔巴拉地区存在的无与伦比的铁矿宝藏茫然不知。所有专家、学者、澳大利亚政府都确信这片大陆的铁矿储量不会超过两亿吨,基于这种认识,澳大利亚甚至在1938年发布了禁止铁矿石出口的强制命令,并一直将这种禁令保持了22年。
而吴安平通过后世的资料了解到,在2010年时,整个澳大利亚探明的铁矿总储量超过350亿吨,其中百分之九十集中在西澳的皮尔巴拉地区。2010年时,整个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量为3亿多吨,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产自皮尔巴拉的哈默斯利盆地。这才真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更为难得的是,这里铁矿石纯度之高甚至超过当前所有国家的冶炼标准很多,这意味着可以直接送入冶炼炉中成为钢铁。所以在长庆桥、新庄附近的钢铁工业规划中,吴安平连选矿厂都没加入。
不过取得皮尔巴拉的勘探权和开采权,并不意味着吴安平就要在这里开发铁矿。他的如意算盘是,第一步转运几千万吨到长庆桥,第二步当取得西北部分区域的控制权时,将整个皮尔巴拉最集中的富矿,全部移入控制区域内铁矿分布区,硬生生造出几个庞大的矿山。第三步则是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皮尔巴拉将剩下的残羹剩饭也开采出来。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在理想条件下,利用d-7引擎,吴安平每小时能转移六百万吨的土石,而这样的强度,他每天能坚持两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每天他可以转运一千两百万吨,照这样计算,不到十年就是350亿吨。
当然,追寻矿脉要花时间,而且也不可能每次转运全是铁矿石,必定有其他无用的土石掺杂在内,但他同样也只是针对皮尔巴拉最集中的富矿,并非全不放过。所以用七八年时间转移两百多亿吨铁矿,并完成山体掩饰工程,大致是可以达成的,而这是为将来预备的,经过几十年沉淀,那些人造山想必也会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更自然许多。
而建设期所需铁矿,他就没必要造山了,直接转运矿石就行,用十几二十年时间,又可以转运几十亿吨矿石,这足够用到二十一世纪了。
吴安平当然不可能告诉布莱特自己的目的何在,而是编了一个弥天大谎。
他对布莱特说,在荒凉的绝无人烟的皮尔巴拉地区,有一个他的挚友隐居在那里,就为永不见人避世独居。但他很想念这位挚友,想知道他是否还平安,所以按照两人约定的信号,他会安排布莱特用写着这位挚友名字的旗帜,前往那里与挚友取得联系。当然,他没忘记提醒布莱特,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将这辆卡车带去那里,而且为防止那位挚友避而不见,到指定区域后,布莱特需要在夜晚离开卡车,到一公里外等待,第二天再去看卡车上有无消息传回。这样进行三天,如果还是没有消息,布莱特便可以返回珀斯。
布莱特难以想象,世界上还有像吴安平所说挚友那样的人,不过吴安平既然愿意为此支付巨额费用,又不限制他到达皮尔巴拉的手段,车、船、铁路随便他如何,只要在七天后带着这辆破卡车赶到指定区域就行,这样的美事他还是愿意的做的。
吴安平将首先支付给布莱特三千美元,当带消息回珀斯时,会再另外支付七千美元,有这样的诱惑,相信布莱特不可能拿着三千美元跑路。说定之后,布莱特问了那位挚友的名字,吴安平脱口说了个“乔治”,布莱特便找面绿旗子,用油漆写上了这个名字,然后他便拿着美元喜滋滋地出发了。他要带车上船,沿海岸线赶往临近海域,这样才有可能在七天内到达。
等布莱特离开,吴安平将4号基地道标抹去,在珀斯住所重新设置了道标,便悄然又回到了西峰新城。
趁这段时间,他要做另一件大事,将抗生素制备出来。
………………………………
第四十四章 磺胺的先生产
有过在广州医治余大成、余铁鹏的经历,再预想到战争的残酷性,吴安平迫切需要生产一种高效抗感染药物。但这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在机械制造方面,技术工人已经很奇缺,那么在医疗及制药领域,就更难找到合格的人,尤其是合格的质检人员。
毕竟,参考后世的工艺及设备,或许能生产出某样东西,但合不合用就很难说了。药物还与机械产品不同,机械产品试运行就能看出问题,药物如果出了问题再去改进,那不知道要冤死多少人的。
现在随着新城每日数以千计的人口流入,再加上陇东集团在各大城市的不断招聘,西峰终于凑到上百名医药相关人员,其中八十多名是中医药铺及药堂的学徒,还有二十多人在西医诊所或医院工作过。按说凭这些人的工作经验,顶多能开个水平不高的医院,但吴安平仔细考量后却认为,生产制备抗生素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治疗效果看,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将来肯定要两者并举,但此时衡量中药与西药的制备条件,再结合目前陇东集团的特点,吴安平还是将突破点放到西药上面,而且选定磺胺类药物为第一批制备目标。
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类抗生素,乙-酰苯胺是合成磺胺最主要基础原料,苯胺又是合成乙-酰苯胺的最主要原料,苯胺用硝基苯制备,硝基苯又由苯经硝化而得,而这个苯便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不但可以从煤炭工业的副产品煤焦油中提取,更可以从石油产品中大规模提取制备。
无论苯、硝基苯、苯胺还是乙-酰苯胺,都是化工行业必不可少的中间体及原料,在塑料工业、染料工业、合成农药、合成橡胶等许多领域应用广泛。而陇东集团由于徐复郭的加入,在制备这些原料及中间体上完全没有障碍。在为制造轮胎确立的合成橡胶项目中,需要乙-酰苯胺做为橡胶硫化促进剂,单因这一点需求,由苯至乙-酰苯胺的整条制取路线就早被徐复郭串了起来。
设备其实更不是问题,合成磺胺类药物与制备其他化学原料相比,并不需要很特殊的工艺。人员也不是问题,由徐复郭那里抽调一些负责管理,再由关岭东那里抽调一些负责生产,那二十几个接触过西医的人员,从中挑出一两个有化学基础的,专门负责质量检验,这就一切齐备。
吴安平将生产磺胺的事,告知徐复郭、关岭东后,两人除了对发明人是谁抱有疑问,对这件事都是极为赞同。如果磺胺真有吴安平说得那么好,那对普天下许多病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福音,这是积阴德的事情,只要有条件上,那当然不容半点退却。
不过,徐复郭倒是问吴安平,相关专利需不需要申请,吴安平想了想,决定暂时先不申请专利。无论怎样说,短时间内的磺胺产量,仅够满足自身发展所需,想要卖到全世界,造福更多的人,只有等控制甘陕,全面规划医药工业后才有可能,那时候再申报专利不迟。至于销售获利,吴安平暂时没这个打算。
关岭东汇报的好消息也很多,除了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机械被仿制成功,有得已建厂并即便或已经投产外,连锁加盟商号的事情进行得也比较顺利,目前已超过了两百家,而且在美国和英国已经小范围铺开了网络,第一笔收益高达八十万美金,才四十家店已经与国内二百家持平了。
其实现在新城的工厂已经远不是当初的仅仅几个。
徐复郭主持的化工厂就有好几个,而后榨油厂、面粉厂、糕点厂、调料厂等副食品加工厂也陆续投产了几个,而集团直属的各类机械厂也在分门别类的兴建,还有一系列依托仿制设备和后世二手设备成立的炼油厂、电厂、燃油机厂、自行车厂、塑料厂、合成橡胶厂也陆续在安装设备,再加上规划中的拖拉机厂、汽车厂、飞机厂等一系列高技术工厂,连同长庆桥工业区、西峰油田在内,可以说,很快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链条。
副食品工厂一般是其他商人投资,其他则都是陇东旗下的北方工业公司直属企业。这些工厂很快就能陆续投产,因为西峰建筑早已经完工了大量的各类厂房建筑,这些厂房及附属办公建筑、宿舍等都在空置中,只要简单做些改建,再安装调试好设备,就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出各类商品。
关岭东也已经将各公司管理人员选定,投产的不说,没投产的也在招收员工提前培训,而且有些已经使用暂时安置在各仓库中的设备试制出了产品,可以说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他由现在起在陇东集团的重要性,也终于能和陶玉山比肩,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总经理了。
谭根的研究所也有了成果,制造出了几台飞机引擎和几套完整飞机部件,只是现在并无条件组装试飞,但依谭根经验来说,其性能不比国外的次。不过这成果往深了想也没什么,前些年他在广州设计制造的飞机也很不错,现在他参考吴安平给出的资料,自然可以造出更先进一些的飞机。
其实谭根造出的这几架飞机离吴安平的要求还差得很远,那几种飞机的图纸他还没有完全吃透,甚至这些飞机根本就不是图纸上那些飞机的实验型号,谭根目前只是熟悉一下制造过程,并让由机械厂支援的那些工人了解一下制造程序,顺便练练手而已。
燃油机这块因为没有专家指导,只能由培训出的技术工人摸索着来,目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