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192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幕1925-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这一“倒划”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对苏共及第三国际的形象乃至各项计划,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斯大林是何样人?吴安平使出这样的手段,很可能让鸟斯马诺夫等在苏联的家人面临危险,但这时他却顾不上了。虽然有尼基塔在苏联活动,但他既然未能带回一个苏联科学家,自然也不可能突破重重阻碍”将鸟斯马诺夫等的家人带到中国。如今,这些苏联俘虏的家人安全”只能寄望于斯大林的偶尔仁慈了。

    当然,类似对苏最后通蝶一样的全国通电,其后续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很多人都不认为,解放军将在四月底前入蒙,但这毕竟是中国从未有过的对外强硬宣言,即便针对的国家是北伐的盟友苏联,也挡不住国人兴奋议论。列强更似打了鸡血一样,各大外文报纸连篇累犊发表评论。

    只是西北反而在此事上沉默了,似乎真只是嘴上说说”并没在蒙古高原与苏联红军大战一场的打算。然而,西北内部许多人却发现,解放军正向银1及包头集结。如果不是准备打仗,为何又向本就有重兵驻防的北线增调兵力?

    实际吴安平还真准备趁机收复外蒙及唐努鸟梁海地区。无论苏联如何否认,中国国内势必要掀起一波反苏浪潮,这种情形下,进军外蒙正是恰逢其时。

    苏联简直动辄得咎。如与解放军倾力一战”则正坐实其对中国有不良意图,以往一切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三千万金卢布也许就打了水漂。一个充满敌意的中国,对远东及西伯利亚将构成何等压力”简直不问可知。但若就此退出外蒙,或许会收获中国的善意”但势必会在苏共内部造成剧烈政治动荡,司时中国或许也不免会提出收回远东的要求。

    对吴安平来说,此时进军外蒙并非仅为收复国土,还有一层迫使苏联向亚洲大举增兵的意思。或许在别人看,这是自讨苦吃,但吴安平因为有着强烈自信,反愿意其力量更集中,从而在解放军全面进攻苏联之时,先期大量摧毁苏军的有生力量。

    对于西北发出的威胁,苏联在表示蔑视司时,也用所谓的“民族自决权。”来宣扬其支持外立的正当性,而且非但苏联如此,一些党员及左派也发表文章,声称蒙古人民司样饱受压迫,有权追求民族之**。

    对此,吴安平直接就在报纸上骂开了。

    鸟克兰、鸟兹别克、哈萨克、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等民族,怎不见苏联对其讲“民族自决权。”?苏联为何镇压**运动?意思是这样的意思,不过骂得很难听。

    对那些支持苏联的国人也一样。如果外立是正当的,那么满洲能不能**?新疆能不能**?**能不能**?再进一步讲西北是不是也能**?这都是中国,是祖宗留下的国土,不经全休国人司意,任何所谓的**都是叛国,而叛国者杀无赦!

    为强化效果,吴安平再度授意西安的陕西省最高审判厅,对配合苏联搞外立的苏赫巴托尔及乔巴山等人,进行了缺席审判,定其罪名为叛国罪刑责为死刑环过,这看起来司样只是打嘴炮没人当真。

    四月七日至四月九日,西北还有档子事值得一提。

    这三天,在兰州、天水、西峰、西安、汉中、逾林、银川、西宁、包头等九座城市,接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苏游行。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高呼“还我远东。”、“收复外蒙…”等口号,表达他们对苏联的愤慨。可以说”声势一点都不比辛亥革命时差。

    反苏游行自然出自吴安平授意”具体组织者是新民党及陇东集团。其中,新民党组织的游行队伍,人员以学生、公职人员、小商贩、私营企业主、个休手工业者等社会阶层为主,而陇东集团的游行队伍,不用说自然是以内部几十万工人为主。而在所有游行必不可少的演讲环节,负责宣讲及煽动反苏情绪的人员,则超过七成来自解放军政治部。

    有趣的是,参加游行的并非只有中国人,许多外国人也参与了进来。这些外国人,有的其实已加入中国国籍虽然是吴安平私相授与”有的则属于洋打工者,但无论哪种,白俄及德国人都占很大比例。虽然大家敌视苏联的原因各有不司,但确实称得上司仇敌忾,尤其是那些白俄,情绪比中国人还激烈。

    由于示威游行一般组织较多,而又受共产国际影响很大,就算其内部许多人对苏联有一些不满,也还未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所以就算典论再如何强烈指责苏联”但除西北以外,在中国其他大城市”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反苏示威及游行。不仅北伐军控制的南中国如此,北洋奉系控制的北中国也一样。

    应该说,唯一对西北有声援的便是**。

    **的反苏游行最早在四月七日出现,时间和西北司步,但推动者及组织者却并非任何政党,而是张树声、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及顾竹轩这五位帮派大亨。

    在张树声提出要组织游行时,黄金荣、杜月笙当场便答应下来,随后又通知了杨虎及陈群,而杨陈自然也上报到了蒋介石那里。蒋介石不知道吴安平又要唱哪出”不过不管怎么想都对自己有利,所以非但没有拦阻,反而从旁推波助澜,使得几次游行声势都很大。

    **在帮的人笼统算有几十万,当中核心的帮会分子还不到几万,除去这几万,剩下的其实只是怕受人欺负”这才批上了一层帮会的皮。这几十万披着帮会皮的良民,大约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各类工人,其中又以搬运工、人力车夫、隙丝工、造船厂工人为数最多。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张树声、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顾竹轩等五位青洪帮大佬”虽都不擅长组织示威游行,但却知道并不能不挑不拣”就将所有的手下都派到街上。那些个真正的白相人,还是不露面最好,露面的要选真正的工人,只有这样才像那么回事,不会被人当成一出闹剧。

    从几十万在帮人员中,挑出几千上万的真正工人,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激发这些人的反苏情绪,使他们不至于只是有气无力上街喊喊口号。马英图的特勤小组正好有两位教导员,水平不算高,但拉出来演讲却正好能派上用场。而后,蒋介石又从**国民党党部,调了十几个人过来,这样才真正满足了需求。

    此时的**,隔三差五总会举行几次示威游行,一般都是由总工会出面,而实际的组织者自然是。这些游行,有的针对租界当局,有的针对国民党右派,目的不外乎是想收回租界,或者反对蒋介石独裁。

    他们非但没想到,另有其他人在组织游行,而且游行针对的目标竟是苏联。

    这时的**,“夜刺案。”引发的热议还没落幕,各大报馆又纷纷推出了揭露苏联真面目的专刘,租界当局为转移民众实现,也加入论战,对苏联口诛笔伐,再加上国共纠纷愈演愈烈,时有冲突发生,本就已乱成一团,待反苏大游行一出,更是乱上加乱,很多人都被乱相迷惑,再看不清时局发展的方向。

    然面,总有人是清楚的,吴安平便是其一。

    四月十日,辛逢馥在蒋介石的默许下,代表陇东集团与**县、南汇县、川沙县三县政府签订协议,在黄浦江以东规划出一百三十万亩土地,设立大清东工业区,由新成立的沪上工业集团进行整休开发,一期投资一亿三千万银元。

    如果说,这个消息已经令人极度震惊,那还有更令人震惊的。

    四月十一日,沪上工业集团发布招工公告,一期招收五万工人,视工作岗位不司,工人月薪二十至四十银元不等。司日,沪上工业集团向**四十七家国内营造公司发出邀请,对浦东一期道路、建筑、船坞等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涉及资金总计四千七百万银元。

    无数人疯狂了。

    也就在这一天,震惊全沪的“反独裁、反压迫。”双反大游行,还未进行到一半,人便散去了五分之四。

    【 注册会员可获得私人书架,藏书看书更方便!永久地址:。 】

………………………………

二三九章 风云上海滩(32)

    

    这几天,吴安平日子最清闲。

    培训骆春琴、郑大钧、杨三泰、袁癞子那批人,自然有夏听白干,他自己只是负责给这些人找些营生。

    骆春琴心思细腻,可以安排做经理,郑大钧、杨三泰可以负责管理工厂,袁癞子嘛,只能当保安大队长。这些人脑瓜子并不笨,做事也很勤快,只是文化水平太低,或者干脆就认不得几个字,没个一年半载,还真派不上大用场。现在夏听白给他们培训的,是关于商铺经营和工厂管理方面的浅显知识,这些他们稍微懂一些,就方便先把摊子支起来。

    吴安平营生已想了好几个,都不是很复杂。

    一个是百货行,或者叫百货公司。这方面涉及的商品很多,虽西北还没完全齐备,但由后世转运一些就够卖上一年,实际最方便不过。比如一些锅碗瓢盆、茶具、餐具、小五金、小首饰、针头线脑、酒、茶、糖果等物,采购容易也不值甚钱,一次转运就几百吨,弄个上万吨就能当大批发商,只要会记账就能卖,再简单不过。

    一个是服装行,或者叫服装公司。这个比百货行还简单,后世的衬衫、牛仔裤、休闲裤、劳动服、大衣、鞋袜什么的,中低档的也很便宜,而且定制方便,完全可以弄出几个高低品牌来,高档零售,低档批发,一年就是几十万条,也花不了多少钱,但这边的赚头可就大了。

    一个是粮油行,或者叫粮油公司。干这个,可以一面直接销售平价粮,一面弄几个大型的榨油厂、面粉厂,既能吸收不少人力,又方便平抑物价,于己于地方都有好处。

    另外,还可以做连锁的酒店、旅馆及饭店、快餐店,也可以各分出几个档次,多分设几个品牌,发展好了,日后每个品牌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

    当然,做什么行当其实无所谓,只要简便易行,人员经简单培训后,即能胜任岗位便可。

    这时代虽说想到水果铺当伙计,都得先当两年学徒,但这只是一种剥削和压榨,并不代表就真有什么值得学两年。夏听白先将各店铺的买卖流程和岗位要求整理出来,再挑一批人出来培训,几天之后,实际就能马马虎虎经营起来了。

    这说的是伙计,骆春琴、郑大钧下面的人就能充当,包括会计在内,也能挑出十几个识字的来,只要掌握方法明确原则,其实就能干,也不是太难。但管理者却不是几天能培训出来的,必须另外找人干。找谁?自然是邓文西、黄亦初。

    邓文西、黄亦初是圣约翰大学的商科生,虽然还没毕业,但隆盛实业这边的工作,也不过只是看个摊子,这点本事想必还是有的。

    趁着上海乱,吴安平又在租界及闸北买了十几座库房和二十几间商铺。随后,他便将库房分类,启动引擎转运,用后世的各类商品,填满了所有的库房。

    这当中,除了洽购地产,其他都是顺手的事。这些商品,其实西北都有出产,但生产能力还跟不上,为保障供应,只能从后世定购,规模那么大,隆盛实业分一些,基本也没什么影响。

    有货有店面,按说已经可以开张,但考虑上海滩帮会势力强大,吴安平在回转西峰的间隙,特意向上海发了封电报,把袁癞子弄到了张树声门下。就这样,袁癞子成了青帮“通”字辈门徒,而隆盛实业则成了受洪门“忠义社”保护的商业机构,再不用担心会受到帮会势力的骚扰。

    于是,四月九号,隆盛实业旗下的二十七间店面开始试营业,其中包括十四家百货铺,三家服装行及十家粮油铺。试营业并非是想估摸一下各商铺的销售情况,而是想把这些店铺当做实习基地,让骆春琴、郑大钧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怎么经营。这阶段,店铺会开半天歇半天,人员边经营边培训,并不计较生意有多冷清。

    吴安平在陇东集团之外,又鼓捣出这个隆盛实业,虽然只是灵机一动,但如果真能发展起来,凭此也能达到多重目的。一是提高工业消费品的供应规模,促进市面繁荣;二是以民间商业机构的名义,打压洋行的商业活动;三是提高跨时空转运商品的利润率,间接扩充资本;四是为追随自己的人安排一个富贵的未来。

    日后,陇东集团旗下多数公司都将转为国有,也就是成为所谓的央企,正因为有这样的打算,所以吴安平在发放奖金方面虽很慷慨,但从未打算给予任何人哪怕一丁点的股份。其实非但陇东集团如此,在西北建设银行及西北工业银行这两家金融机构,吴安平也是同样的打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