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面八方-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是舒雨霏听清楚了,所有的人都听清楚了。汪亦适说的是: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而战,为保卫我们的国家赴汤蹈火,直至流血牺牲决不反悔……

    肖卓然激动了,舒云舒激动了,两个人一起扑倒在汪亦适的身边,肖卓然抓过汪亦适的手,起劲地摇晃着说,亦适,谢谢你,你太了不起了!这是高尚的选择,这是伟大的选择!

    舒云舒说,好啊,这才是火线入党。亦适,让我们并肩战斗夺取胜利吧!

    肖卓然说,亦适,谢谢你,我代表医疗队党支部接受你的入党申请,如果我们能够活着回到祖国,我将向组织报告你火线入党的详细经过。

    汪亦适还是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看着天边,梦游一般喃喃地说,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将像一个共产党员那样去战斗,请组织上考验我。

    肖卓然登上一个高坡,挥臂高喊,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祖国人民在盼望我们胜利的消息,我们即将同凶恶的敌人浴血奋战,我们当中有很多同志将为我们的祖国英勇献身。也许,这就是我们最后的告别。我提议,不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共青团员,或者是非党团青年,让我们一起向我们亲爱的祖国宣誓——

    没有回声,大家用熠熠闪光的眼神回应着肖卓然的提议。

    肖卓然举起了拳头,“我是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我将英勇战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直至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响声骤起,如同闷雷,在黑暗的山谷里传播回荡——我是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我将英勇战斗,英勇战斗,英勇战斗,夺取胜利,夺取胜利,夺取胜利,夺取胜利……

    宣誓完毕,肖卓然宣布开始行动,汪亦适又说话了。汪亦适说,等一等。

    大家只好站住,回过头来看汪亦适。汪亦适说,这里有条小河,我提议大家都把脸洗一下。如果突围成功,让我们干干净净地面对明天的太阳。如果牺牲了,让我们的敌人看看我们有一张干净的脸。这张脸会让他们为之胆寒的!

    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肖卓然大声说,好!汪亦适同志这个提议很好!同志们,我们做好了必死的准备,那就从从容容。

    肖卓然虽然过去很少直接指挥战斗,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战争艺术可以说心有灵犀。一年多的耳濡目染,使这个踌躇满志的青年革命者不仅产生了直接征战的激情,也赋予了他异乎寻常的战争智慧。

    在这次战斗中,他创造了声东击西由西而东的战术。

    晚上十一点,肖卓然在处方纸上写了一句话,交给报务员密码发出:枪炮响,突围始。这是最后的希望,期盼得到一三五师主力部队的接应。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肖卓然一马当先,率领警卫排和机枪班从东北撕破口子,但是他们凭借的是骑兵的速度,并没有显示多少火力,而西南方向则传来隐约的嘈杂声,这就给敌人造成佯动的假象。本来西南方向就是敌人明松暗紧的防御重点,见东边行动可以,更加证实了西方可能的判断。就在敌人的炮火掉转基准射向之后,肖卓然抓住了紧紧十几分钟的间隙,率领三十余骑,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在敌人阵地上展开了混战。早已蓄势待发的李少君和警卫排长于声光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督促伤病员队伍快速通过。

    脱离封锁之后,敌人调集几个连的兵力从三个方向包抄过来,好在有夜色掩护,白天把地形研究得比较透彻,肖卓然率领人马边打边撤。一三五师离此地最近的一个营接到命令前来接应,多数人最终回到了主力部队,可还是牺牲或者失踪了三十多人,这三十多人里面有汪亦适和舒雨霏。
………………………………

该章节已被锁定


………………………………

第七章(上)

    01

    高栗营突围第四天,肖卓然率领705医疗队同主力部队会合了,这时候才知道,就在那次战略转移中,由于情况突变,过于仓促,友邻部队有两个团都被联合国军打散了,有的整营整连地牺牲了。按说,一支火力单薄、行动不便的伤病员队伍,能够在敌人的重兵围困之下脱离险境,保存了百分之六十的生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为此兵团在战略转移的总结表彰大会上,还表扬了705医疗队,给肖卓然记大功一次。

    但是肖卓然的心理负担依然很重。

    高栗营突围的后期,曾经两次遭到敌人的炮火拦截,一路上三次遇到追兵。殿后的警卫排人员伤亡过半,拿枪战斗的轻伤员也牺牲了三十多个。这些都是正常的战斗减员。让肖卓然心里放不下的,还有四十多个人被打散了。一三五师主力撤回到红河谷一线,才有十九个人衣衫褴褛陆陆续续地归队,还有二十多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程先觉是最后一个归队的。

    在高栗营突围战斗中,程先觉被指定负责一部分重伤员行动,在敌人的炮火中,这支行动严重迟缓的队伍被打散了。炮袭过后,程先觉按照预先规定的信号联系队伍,却发现身边连一个人也没有了。程先觉慌神了,拎着手枪在密林里像无头苍蝇一样来回转悠,直到天亮,东方露出晨曦,周围除了几具尸体以外,别无他物。

    那一阵子,程先觉恐怖极了。离开了队伍,他感觉到自己是那样的孤独无助。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凭借太阳判定方位,硬着头皮拖着软绵绵的双腿,醉酒一般摇摇晃晃向着他认为的正北方向运动。

    刚走了几步,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喊叫声和枪声。程先觉惊出一身冷汗,连滚带爬钻进一丛灌木,脸上又被荆棘拉出几道血口子。侧耳细听,他听出那是掉队的伤病员被敌人的搜山队伍发现了,敌人喊话,听声音好像是伪韩的军队。伤病员还击,里面夹杂着咒骂。打了一阵子,枪声停下来了,程先觉估计那几个伤病员牺牲了。

    他不敢轻举妄动了,猫在灌木丛里,心脏狂跳不已,一阵阵几乎晕厥。半个小时后,周围复归寂静。程先觉稍微稳住神,开始考虑下一步路怎么走。

    这时候充斥在他心里最大的情绪就是后悔,他不该到朝鲜战场上来。想当初,当肖卓然跟他说要报名参加志愿军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一百个不情愿,但是他没有马上表示退缩。因为那个时候他必须像肖卓然一样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他内心却存有侥幸,但愿这只是组织上的一个考验活动、一次思想动员、一次表态行动。后来命令果然下来了,医疗队真的成立了,他依然心存侥幸,寄希望于抗美援朝战争很快结束,也许他们还没有出征就凯旋了。可是,一道出征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705医疗队跟着一三五师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身不由己,他只好安慰自己,自己是个医务人员,不直接到火线打仗,危险相对要小得多,到前线也是有惊无险。根据他的判断,如果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而又完整无损地回国,那他无疑是新中国的功臣之一,他的人生历史将留下光荣的一页,未来的前程从此铺下一条坦途。他的胆怯一次又一次地被侥幸心理掩盖了,同时,这种侥幸心理又一次一次地把他拖到战争的险恶泥淖。他哪里想到抗美援朝战争会这样激烈,705医疗队会承担这样的风险。上次在红河谷,他已经魂不守舍了,已经乱了方寸,好在没有单独行动,好歹有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有肖卓然这样的文张飞首当其冲,他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虚张声势,侥幸身还。红河谷之后,他天天在心里祈盼,早一点结束吧,这该死的战争。以他入朝半年多的经历,没有死掉,没有受伤,而且还数次完成了抢救伤病员和突围战斗的任务,至此已经功德圆满了,回国之后,他也有了光荣的资本了。他太不热爱战争了,哪怕这战争无上荣光,哪怕这战争千秋功德,哪怕这战争正义得可以拯救全世界。他不是肖卓然,他对肖卓然既不欣赏也不理解,尽管他对肖卓然唯命是从。站在人的立场上,他甚至认为肖卓然是个疯子,头脑发热,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不计后果。什么理想,什么革命,理想和革命关他什么事情?他才二十多岁,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如果就这样让他葬身异国他乡,哪怕把全世界的荣誉都送给他,又有什么用处?他是无神论者,他既不相信神灵,也不相信轮回,甚至不相信人有灵魂。人的生命的唯一的存在方式,就是这具活生生的肉体,纤维、神经、细胞、骨骼、毛发、碳水化合物……

    身陷绝境之中,程先觉甚至痛恨肖卓然。都是这个疯子,出了风头出馊主意,一步一步地带着大伙儿走到了战争的深渊,走到了生与死的风口浪尖上,命运之舟已经完全无法驾驭了,是直接驶向死亡的深谷还是漂泊在仍然深不见底的恐惧之中,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然,在他对肖卓然的痛恨中,还有一件让他耿耿于怀而又难以启齿的疼痛,那就是舒云舒。他当然知道,无论是作为一个国民党的军人还是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军人,无论是从生活的角度还是从事业的角度,他都逊色于肖卓然。但这只是从表象看、从眼前看。肖卓然树大招风,可以得意一时,未必得意终身,未必能笑到最后。他甚至在内心赞成郑霍山的论断,肖卓然不过徒有其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肖卓然是个花花公子,是头脑发热的时代的弄潮儿,最终会被时代的海洋淹没。舒云舒为什么会爱上肖卓然?是目光短浅,是女人的虚荣心在作怪,是缺乏理智的盲目选择。

    但是,程先觉越是在心里把肖卓然贬低得一无是处,越是渴望自己就是肖卓然。肖卓然风光过,战斗过,爱过。这就够了。他已经拥有了那么一个美丽高贵的女人,他死而无憾了。一想到肖卓然同舒云舒结婚,一想到在朝鲜战场上肖卓然和舒云舒的恩爱,程先觉的心就隐隐作痛。

    有一次,肖卓然和舒云舒一起搭建帐篷,居然还指挥程先觉给他们搬炮弹箱。那炮弹箱是用来充当床板的。程先觉扛着炮弹箱,就能想象出当天夜里发生在炮弹箱上面的事情。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过**的经历。但是,他是学医的,他对男女之间的欢乐并不陌生。他满脸堆笑、满头大汗地扛着炮弹箱,帮肖卓然和舒云舒拼凑着夫妻生活的舞台,就像听到了舒云舒幸福的**和肖卓然粗鲁的喘气,就像看见了舒云舒美丽的**的身体在歌声中扭曲痉挛。那天夜里,他躺在距离舒云舒和肖卓然只有十几米距离的另一个帐篷里,辗转反侧,身体像火一样地燃烧。那时候他甚至产生过一个恶毒的念头,他甚至希望敌人在这个时候炮击,他希望看到肖卓然抱头鼠窜,他更渴望看见赤身裸体的舒云舒从帐篷里蓬头垢面夺路而逃。他希望那个时候他大显身手,他冲上去,他用他的毯子裹上舒云舒,抱着她冲出火海,冲出战地,冲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山冈。他幻想裸体的舒云舒依偎在他的怀里,给他一个深情的吻,把肖卓然还没有来得及进入的美丽的身体展示给他,然后呼唤他来吧来吧让我们走向极乐世界吧……

    梦中惊醒,他的内裤已经喷满了黏黏糊糊的稠状物。

    他没有感到羞耻,他只是感到了屈辱。

    还有饥饿和寒冷。朝鲜的深夜,露水很重。程先觉的军装在突围之前被撕开绑担架了,只穿着一件衬衣,突围的时候一身冷汗,现在经过夜风一吹,硬邦邦的冰凉。

    他就这样冷飕飕地抱成一团,在灌木丛里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挨到天亮。

    林子里有鸟雀鸣叫,阳光从树干树梢的缝隙里射下来,在落满树叶的地面上溅射起一团一团扑朔迷离的光斑。这情景让程先觉受到了鼓舞。来到朝鲜战场之后,他们大都是在寒冷的冬天度过的,难得见到春天的阳光。这阳光似乎格外明朗,好像很长时间没有如此明媚了。这阳光使他突然有了冲动,他想起了另一个女人,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她不是舒云舒,但是她跟舒云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没有舒云舒的矜持,但她比舒云舒更有活力、更有激情、更有朝气。她在给他们作家乡形势报告的时候,她的眼睛顾盼生辉,洋溢着清澈的光芒。她的声音虽然还有点稚嫩,但是活泼清纯,富有感染力。前年秋天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还是个懵懵懂懂少不更事的小女孩。仅仅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她就似乎长大了许多。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就女杰。程先觉大致计算了一下,舒晓霁今年应该十八岁了,正是妙龄时期。她对工作的热情,甚至比舒云舒还要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