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以蜀王朱椿为代表,纷纷上书朱允熥强烈反对,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要进京找朱允熥讨一个说法。
  不过这些亲王皇族们虽然叫嚣的很凶,但老朱早就立下了规矩,他们根本不敢轻易的离开封地,所以朱允熥干脆就当没看见,反正政令已经颁布了,而且皇族的册封也需要经过宗人府,现在宗人府完全把持在朱允熥手中,所以他也不敢这些皇族能闹出个什么。
  说起来这些亲王也挺倒霉的,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一批已经出海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想要安心过日子的,结果朱允熥还给他们来了这么一手,现在他们人单力薄,手中的兵权也早就交出去了,根本没有和朱允熥讨价还价的筹码。
  另外这次的事也只关乎到皇族的利益,对民间和朝堂上来说根本没什么影响,甚至对于官员来说,限制皇族的爵位反而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地方上有太多的皇族,对当地官员的管理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许多官员对这件事反而十分欢迎。
  再加上现在皇族的数量还不算太多,要知道后世时,光是万历年间,皇族的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出头,到了明末虽然没有统计,但数量肯定更加惊人,当然历史上的明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尽量缩减了一部分,但皇族的数量依然给大明的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内部的皇族闹腾归闹腾,却没有什么实质的效果,最后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类似上面这样的改革,这段时间几乎一直在上演,在排除掉藩王这些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后,朱允熥也终于可以对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然这也是因为大明的变化太大,如果朝廷不主动进行改革,恐怕社会的变动会倒逼上层改革,到时引发的动荡只会更大。
  这天一早,李节又被朱允熥召到宫中,他本以为又是商议哪方面的改革事宜,却没想到朱允熥笑呵呵的将一份情报递给他道:“你看看吧,有炖和笛儿在大洋洲那边表现的还真是出人意料!”
  李节接过情报打开,结果只见上面详细的记录着朱有炖他们抵达大洋洲的所有行动。
  对于这种情况,李节早就见怪不怪了,朱允熥虽然支持各个亲王出海,但却也会在他们身边安插一些细作,倒不是朱允熥有什么坏心思,而是一种必然的准备,毕竟这些亲王出海时有兵有粮,万一他们出海后不安心在海外发展,反而想杀回大明怎么办?
  所以从最初的朱棣,到最后的朱有炖,他们身边都被锦衣卫安插了细作,对于这点朱棣等人也是心知肚明,不过只要他们没有异心,这些细作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算是一种双方的默契吧。
  李节把这份情报详细的看了一遍,上面记录着朱有炖他们在登陆点建造港口,而且还记录了其中的困难,比如着重提到的就是人手不足的问题,事实上这一点李节也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南洋去了那么多亲王,全都需要人手建造港口和城市,当然会人力紧张。
  朱有炖在位置偏远的大洋洲,人手不足的问题只会更严重,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终于穷则思变,开始派出船队四处劫掠土人为奴。
  本来在南洋一带,抢掠土人这种事也有许多人在做,只不过主要是以一些商人为主,而朱有炖则是第一个亲自下场的皇族。
  而且相比于那些商人,朱有炖显然更有办法,他很少亲自带人捕捉土人,而是让人挑拨土人之间的内斗,事实上土人的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许多都是世仇,所以只要稍有矛盾,双方立刻就会爆发冲突。
  有了冲突就会打仗,而打仗就会有俘虏,朱有炖就会从双方手中收购这些战俘,只需要付出一些布匹或瓷器,那些土人就会欢天喜地的把战俘送过去。
  “好办法,若是他连这个问题都无法解决的话,那还不如早点回来!”李节看完这份情报后,也是笑着点头道。
  对于那些南洋的土人,他可没有半点同情,特别是靠近大洋洲那边,后世的几场大屠杀,李节可都记在心里,现在不过是替后人收点利息罢了。
  “有炖看着斯斯文文的一个人,竟然被逼着去做了人贩子,我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朱允熥这时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人都是会变的,更何况在海外无依无靠,只能靠他自己,另外我怀疑这个主意可能是笛儿帮他出的。”李节却是再次开口道,正所谓长兄如父,笛儿更是他看着长大的,所以他对笛儿的性情也再清楚不过了。
  “笛儿?她一介女流能做出这样的事?”朱允熥听到李节的话也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在他的印象中,笛儿也就是个贪吃的小丫头,虽然后来跟着李节学了不少东西,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陛下可不要小看女子,而且你可别忘了,笛儿还是位母亲,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把大洋洲建造好一个据点,好把子堪接过去一家团聚,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她做出什么事来都不奇怪。”李节再次回答道。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理解笛儿了,毕竟上次文圻跟你去登州时,皇后可是提心吊胆,一直等到你们回来才放下心。”朱允熥闻言也再次笑道。
  其实朱允熥也知道,出海之后,无论是朱允熥还是朱棣等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朱棣现在囚禁了朱橚与朱权,强夺了两人的兵权,这件事传到大明时,许多人也不敢相信。
第829章 篡改历史
  大洋洲子堪港,短短半年时间,整个港口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完工的港口已经彻底完工,港口背后的堡垒也建造起来了,虽然规模还是不大,而且建筑也有些简陋,但已经具备一座港口城市的所有因素了。
  子堪港做为朱有炖在大洋洲西北方向的一个据点,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要,所以港口背后就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上面还架设有火炮,平时里面驻扎着三百士卒,看起来虽然不多,但以大明的火力,再加上堡垒的坚固,就算是遇到强敌也别想在短时间内打下来。
  当然以现在的情况,出现敌人的机率其实是很低的,周围虽然有不少的土人,但这些土人太过落后,有些连铁器都不会冶炼,面对拿着火枪的明军,他们根本就是任人宰割。
  所以这座堡垒主要还是防备海盗,不过现在海盗经过大明的几次清剿,存活下来的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活动了,更不可能对堡垒产生威胁。
  朱有炖在长史向善的陪同下,巡视了一下已经完工的港口,那些参与修建的商人也都等着他们验收,对于这些商人,朱有炖也十分大方,不但给了足额的工程款,而且给出承诺,只要对方来大洋洲,税收上就可以免除一部分。
  另外朱有炖还和这些商人签署了另一个合同,那就是把大洋洲后续的工程也包给这些商人,毕竟这个据点港口只是试手,后面他还有更大的城建工程。
  而这些商人也十分高兴,本来他们和朱有炖这些皇族打交道,还担心对方拖欠工程的尾款,却没想到朱有炖这么大方,毕竟他们本来预定的工期可是延误了不少。
  现在朱有炖不但结了尾款,而且还给出优惠,这让几个商人也十分感激,至于后续的工程,他们当然也是求之不得,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来大洋洲,就是因为在南洋等地竞争不过别人,现在朱有炖给出这么多活干,他们当然也愿意继续留在这里赚钱。
  别的不说,如果帮着朱有炖把城市建造起来,那这些商人也会成为朱有炖的半个自己人,日后他们如果愿意迁到大洋洲居住的话,那可就是权贵阶层了,比他们在留在大明做个商人可强太多了。
  忙完了外面的事,朱有炖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结果发现笛儿正在伏案写着什么,这让他也好奇的问道:“笛儿你在干什么,难道是给大哥写信?”
  “给大哥的信早就发出去了,不过我写的东西大哥肯定会感兴趣!”笛儿说着也抬起头对朱有炖得意的一笑道。
  朱有炖闻言也十分好奇,当即走上前观看,这才发现笛儿写的是一篇类似游记一样的东西,只是语言更加直白,主要记录了他们从登州出海之后,一路上的见闻,以及抵达大洋洲之后的所做所为。
  “你写这些做什么?”朱有炖有些不解的问道,他是王世子,而且日后还要独立建国,所以身边也有专门的人记录他的言行,虽然比不上皇帝的起居录,但也比笛儿写的这些东西详细多了。
  “你可不要小看我写的东西,我来问你,是三国志的影响力大,还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大?”笛儿却是向朱有炖反问道。
  “当然是三国演义,自从这书出版之后,读书人几乎人手一本,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听过书上的故事。”朱有炖立刻回答道,明明三国志才是正统的史书,可是三国演义却影响更大,哪怕演义中有不少的历史错误,但依然被更多的人接受。
  “那就是了,相比于干巴巴的史料,演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而我现在写的就是一本游记类的,主角就是你和我,主要是记录一下我们离开大明,然后在大洋洲扎根奋斗的故事。”笛儿再次笑道。
  “有这个必要吗?”朱有炖还是不理解笛儿的意思。
  “当然有必要,故事是我写的,当然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做修改,比如咱们抓捕土人做苦力这种事,传到后世可不怎么好听,但如果我在故事中美化一下,也就更容易被人接受了,毕竟我可不想在史书上剩下一个冷血女魔头的形象。”笛儿终于把自己的用心讲了出来。
  “你就为了这个要专门写一本书?”朱有炖还是无法理解笛儿的想法,毕竟他的想法比较实用,至于后世人怎么去评说,他也根本不怎么在乎。
  “你和大哥都是一样,只顾着做事,却不管日后对自己的影响,所以这种事还是得由我们女人来做。”
  笛儿闻言也白了丈夫一眼,她可是很在乎自己名声的人,而且她不但要写自己,还打算日后有时间了,给李节也写个传记,到时让后世的人更好的了解自己大哥不凡的一生。
  “可是你写这些真的有人会去看吗?”朱有炖这时再次提出一个问题道,写书传记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演义也很多,但能达到三国演义这样成就的却是寥寥无几。
  “当然有人看,我这些年的书可不是白读的,而且我坚信,咱们大明正处于一个改变世界的关键时期,日后肯定有许多人对咱们这个时代的事感兴趣,而且我还是个女子,在这个时代,能够识字的女子都不多,更别说写书了。”
  笛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所以我写的这本书肯定会吸引不少人,另外我会在书中增添一些对我们夫妻感情,以及儿女亲情的描写,普通人对这些贵族间的感情最感兴趣,所以只要我愿意出版,肯定不愁读者。”
  “这……”朱有炖听到这里也不知道说什么说好了,不过仔细想想,笛儿的话也很有道理,绝大部分普通人并不关心真实历史上发生的事,他们只愿意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而笛儿只需要在故事中美化一下自己,只要这本书传播的范围够广,说不定真的可以达到篡改历史的目的。
第830章 东南区域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笛儿以这句话结束了夫妻间的这场对话,至于这句话的出处,似乎是某个时候笛儿从李节那里听说的,至于具体的时间她自己也不记得了。
  子堪港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也满足了这个阶段港口的需求,至于日后会不会扩张,朱有事暂时还没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和笛儿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之前派出动的探索船队上。
  “按照之前的计划,船队应该已经完成了对大洋洲东南部的探索任务,算算时间也应该要回来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会在东南方向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做据点,到时我们就可以往东南搬迁了。”朱有炖看着桌子上的大洋洲地图道。
  子堪港只是朱有炖他们登陆大洋洲的前哨站,最终目标是迁移到更适合生活的东南区域,那里不但气候宜人,而且土地也比较平坦肥沃,十分适合发展农牧业。
  唯一的缺点就是距离大明远一些,需要绕过半个大洋洲,不过问题也不大,毕竟现在蒸汽船的速度很快,只要打通了航线,不过是多花几天的时间而已。
  “夫君,我想子堪了,咱们现在要不要派人把他接过来?”笛儿这时半依在椅子上,面带忧愁的对朱有炖道。
  他们来到大洋洲也已经将近一年了,这里的气候大部分都十分炎热,雨季时虽然凉爽一些,但却又十分潮湿,而现在正值雨季,也触动了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