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对照一下笔迹,而且他的弟弟已经在我们的监视之中,随时可以抓过来与周伯正对质。”陶千户再次笑道。
  “这不对啊,他信上写的这些事我完全不知道,他怎么会打着我的名义去做这些事?”朱柏这时也有些慌了,虽然信上没写明白,但听陶千户刚才说的那些,特别是刺杀李节这件事,真要是坐实了,他这个亲王也扛不住啊。
  “殿下不必惊慌,这个王爷并不是指您,事实上我们已经查明,有人想借周伯正把罪名推到您头上!”陶千户立刻解释道,他可不敢在朱柏面前卖关子。
  “是谁?”朱柏听到这里也立刻愤怒的道,额头上的青筋都跳起老高,他做梦都没想到,竟然有人敢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来,如果让他知道这个人是谁,他绝不会放过对方!
  陶千户闻言看了看左右,随后这才压低声音道:“我们已经查明,背后指使周伯正的人正是潭王!”
  “八哥!你们确定?”朱柏听到这个回答也再次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毕竟他和朱梓的关系相当不错,所以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八哥在背后暗算自己。
  “十分确定,我们已经调查这件事相当长的时间了,本来也一直怀疑是王爷您,可是前段时间驸马说服了对方一个关键的人物背叛,这才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幕后真凶。”陶千户再次回答道,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把李节搬了出来。
  果然,朱柏听到李节的名字也立刻信了几分,随即他就脸色阴沉的对陶千户再次道:“你把这件事详细的给我讲一遍!”
  陶千户也不敢怠慢,毕竟接下来还需要湘王的协助,所以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的讲了一遍,特别是着重讲了一下杨士奇这个人物。
  朱柏越听脸色越是难看,朱梓虽然没有明着造反,但他犯下的罪行却已经和造反差不多了,特别是截杀李节这件事,他竟然也参与其中,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事后竟然还想把罪行转移到自己头上,更让朱柏又气又怒。
  “王爷,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现在人证物证确凿,只差把潭王抓回京城问罪了!”陶千户最后再次道。
  朱柏听到这里长吸了口气,似乎平复了一下心情,最后又扭头看了看殿外的锦衣卫,这才开口道:“所以你们这次是来抓潭王回去的?”
  朱柏刚才还称朱梓为八哥,可是现在气的已经把称呼都改了,估计在他心里,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把朱梓当成自己的兄长了。
  “王爷您太瞧得起我们了,潭王手中也有数千精锐,光凭我们这点人,就算是有陛下的圣旨,恐怕也没把握把潭王抓回去,所以陛下想请您协助朝廷,抓捕潭王归案!”陶千户说着也终于把圣旨取了出来,然后双手交给朱柏道。
  朱柏看到圣旨也站直身子,整了一下衣冠接过圣旨打开,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命他与锦衣卫一起抓捕潭王朱梓归案,而且还要保证潭王的安全,绝不能出任何的意外。
  朱柏看完圣旨也明白了陶千户他们来找自己的原因,当即沉思了片刻这才向对方开口问道:“你们打算怎么抓潭王,总不会是让我点齐兵马直接杀到长沙吧?”
第779章 抓捕朱梓(中)
  朱允熥想让朱柏帮着朝廷抓朱梓,当然不可能让他点齐兵马直接杀过去,要是这么简单粗暴的话,那还不如朝廷直接出兵呢,根本用不着朱柏出马。
  对于抓捕朱梓这件事,李节和朱允熥也早就想好了一个万全之策,朱柏其实只是执行这个计划的关键人物之一,真正在幕后主使的其实是锦衣卫。
  也就在朱柏接到圣旨的第二天,西南一带就传出消息,古州蛮再次叛乱,据说声势浩大,已经一连打下数个州府,紧接着就有两道圣旨分别送到荆州和长沙,要求朱柏与朱梓联合出兵,讨伐叛乱的古州蛮。
  古州蛮的叛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大明刚建立时,这帮蛮族就不时叛乱,后来老朱派朱柏、朱桢这些儿子镇守南方,这才平定了不少的叛乱,这些年南方总体上虽然趋于平静,但一些蛮族的叛乱还是偶尔会发生。
  长沙潭王府,朱梓坐在几年前刚重建好的大殿之中,当初他放火自焚,结果关键时刻被圣旨救下,但却不小心烧了大半个王府,后来也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才重建了王府,比如这座大殿就是几年前才修建完成。
  朱梓看着手中的圣旨,眉头却微微皱起,旁边一个幕僚模样的人这时禁不住问道:“王爷,陛下的圣旨上写了什么?”
  “你自己看吧!”朱梓伸手把圣旨递给对方道,这个幕僚名叫孙世成,是朱梓最信任的人,虽然没在王府中担任具体的职责,但权势却比王府的两位长史还要强一些。
  孙世成当即接过圣旨打开,当看到上面的内容也是微一皱眉,朝廷竟然让朱梓带兵平叛,而且还是和湘王朱柏一起,这可有些太突然了。
  “古州蛮叛乱的事最近我也听说了,没想到平叛的事竟然会落到我的头上!”朱梓这时满脸不情愿的道。
  说起来朱梓虽然是亲王,但他在亲王中却一直声名不显,最有名的就是之前差点自焚的事了,除此之外,他也刻意保持低调,顶多就是有一个好文的名声,所以像平叛这种事,一般也不会落到他头上,这还是朝廷第一次让他带兵平叛。
  “王爷,这件事虽然有些突然,但也情有可原,以前都是楚王和湘王去平叛,但现在楚王去了交趾,朝廷又不放心让一个藩王领兵,所以也只有您最合适了。”孙世成看完圣旨后也再次开口道。
  以前平叛这件事,一般都是楚王朱桢领兵,但之前朱桢就去了交趾开疆拓土去了,只留下一个湘王朱柏,虽然朱柏也有善战之名,但朝廷对藩王一向很防备,所以藩王出兵都是联合出兵,很少让他们单独出兵。
  “我知道朝廷那边的想法,只是朝廷要我去岳阳和老十一合兵一出,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怕耽误了咱们的大事!”朱梓再次不情愿的开口道,他这边可是有不少的事情需要他坐镇,所以对于平叛这件事,他有一百个不愿意。
  “圣旨都已经下了,王爷您也不能抗旨不尊,毕竟陛下这几年一直盯着各个藩王,您要是抗旨,恐怕陛下那边会更高兴,另外我觉得这次平叛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孙世成说到最后时,也是得意的一笑道。
  “什么机会?”朱梓扭头看向孙世成问道。
  “王爷您怎么忘了,这几年朝廷一直想收回藩王手中的兵权,甚至连弹药物资都不能及时发放,导致王爷您手下的将士都疏于操练,但现在不一样了,打仗肯定要保证后勤,而您手下的兵将也需要实战来操练,这样的机会也不可多得啊!”
  孙世成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在打仗的时候,物资的调度也是由您一言而决,到时需要多少物资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甚至咱们可以借此藏起来一部分物资,这样一来,日后也就不用担心军中没有物资可用了。”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孙世成的话也一下子点醒了朱梓,所以他也是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更是一拍巴掌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朱梓说到这里也不禁看向孙世成,当即夸赞道:“先生真是大才,陛下有驸马李节,我看先生之才也丝毫不比李节差多少啊!”
  听到朱梓拿李节和自己做比,孙世成也是喜上眉梢,要知道李节的才名可是人人皆知,而且还深受陛下的信任,朱梓视自己为他的李节,显然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王爷,事不宜迟,湘王离京城近一些,他肯定比您先接到圣旨,现在说不定已经点齐人马赶往岳阳了,所以您这边最好也尽快动身!”孙世成再次道。
  他主要是想让朱梓早点去岳阳,这样也能早点接管军中的大权,毕竟还有一个朱柏,如果军中以朱柏为主的话,他们想做什么小动作就不太方便了。
  “放心吧,老十一虽然有些小聪明,但脾气暴躁,性格冲动,再加上之前我又刻意和他交好,所以只要到了军中,肯定能让他以我为主!”朱梓却是信心十足的道,他根本没把朱柏放在眼里。
  “对了,我这一走,德安那边你替我多盯着点,现在杨士奇还有用,他的家眷必须掌握在咱们手中!”朱梓忽然开口吩咐道。
  提到德安时,朱梓的脸色也再次阴沉下来,他也没想到杨士奇的家中竟然还会出现这种事,现在官府介入,他派去监视的人都不好插手,特别是安插在杨家的人竟然被打成重伤,这让他也有些不好的预感。
  “王爷放心,德安那边我会时刻盯着的,绝不会出任何的差错!”孙世成当即保证道,杨家那边的事虽然出乎意料,但在他看来也只是一桩意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查清楚,到时一切都会恢复如常。
  可惜朱梓和孙世成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杨家那边的人早就暴露了,而且这次的出兵也是朱允熥为他们设下的一个大圈套,只等着朱梓自己往里跳呢。
第780章 抓捕朱梓(下)
  岳阳城外的明军大营,这里本是驻扎着岳阳当地的守军,平时除了操练外,整个营地也严禁外人进入,不过这两天营地中却格外的热闹,因为湘王朱柏带军入驻了军营,据说是要平定最近发生的古州蛮叛乱。
  相比于朱柏,朱梓的行动要慢一些,毕竟他离的远,接到圣旨的时间自然也会迟上几天,再加上准备的时间,所以直到朱柏来到岳阳的半个月后,朱梓这才率兵来到这里。
  朱梓对岳阳并不陌生,毕竟这里是他的邻居,当初他刚被封为潭王时,也经常来岳阳这里游玩,那时老朱对自己的儿子比较放纵,也没有强制规定亲王不得离开自己的封地。
  不过后来就不行了,特别是老朱和朱标相继去世,朱允熥登基之后,各个亲王都能明显的感觉到朝廷对自己的管束越来越强,所以朱梓也好多年没来过岳阳了。
  当朱梓率兵来到岳阳城外的大营时,朱柏也亲自出来迎接,见到朱梓也立刻兴奋的上前道:“八哥你可来了,我可就等着你呢!”
  “哈哈,老十一你好像比以前更壮了,看起来越来越像父皇了!”朱梓见到朱柏也大笑着上前,抱着对方的双臂兴奋的道。
  朱梓对朱柏显然是虚情假意,只是以前朱柏不知道,现在再看到朱梓这么热情的笑脸,心中却只感觉到恶心,虽然他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至少是兄弟,所以朱柏也没想到以前朱梓竟然会算计自己。
  不过朱柏现在也同样一脸虚假的笑容,并且还十分热情的将朱梓迎进大营之中,至于朱梓带来的兵马,自然也有他手下的人安排。
  朱梓也根本没有任何的怀疑,毕竟他们来岳阳只是将两处兵马会合在一起,简单的操练一下才会出兵平叛,而且他也一向没把朱柏放在眼里,所以也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
  朱柏带着朱梓进到大营,营中也设好了为他接风的酒宴,一切看起来都十分正常,而且朱柏还借口兄弟二人多年未见,所以也没让其它人陪着,酒宴上也只有他们兄弟二人边吃边聊。
  朱梓也是毫无戒心,当即与朱柏相对而座,两人年纪相差不大,从小也是一起长大,所以这时聊起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倒也十分的融洽。
  不过就在朱梓享受着朱柏为自己准备的接风宴时,他手下的将士也被安排到军营之中,而几个主要的将领同样被朱柏的手下请了过去喝酒接风。
  朱梓手下有两个指挥使,一个姓白一个姓宋,另外还有几个指挥副使、佥事等,林林总总有十几个人,全都被朱柏手下的将领请到一处,一帮子武将也没什么规矩,热热闹闹的大吃大喝。
  不过酒宴刚喝到一半,却忽然只见一群锦衣卫闯了进来,这让朱梓手下的将领也都是吓了一跳,虽然军中也有锦衣卫,但眼前这帮闯进来的锦衣卫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显然不是为他们接风的。
  “你们是什么人?”身材矮壮的白指挥使第一个怒声质问道,他是朱梓的心腹,这次带来的大军也以他为主,现在忽然闯进来这么多锦衣卫,他也本能的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白兄不必惊慌,陶千户是受陛下的旨意前来公干的!”没等进来的锦衣卫开口,却只见旁边朱柏手下的一个指挥使率先开口道,这个指挥使姓王,是朱柏的心腹手下。
  白指挥使听到王指挥使的话也心中一沉,特别是看到朱柏手下的将领一个个都是老神在在,显然早就知道这伙锦衣卫要进来,更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见为首的陶千户并没有理会白指挥使的质问,而是迈步来到酒宴,随后拿出一道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