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李节留下
  船上的冯胜在打量着码头上的李节,李节也同样在打量着船上的冯胜,对于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李节也同样十分敬仰,只是冯胜比他想像中的要老一些,面容中也带着几丝苦闷,显然这几年他的生活并不怎么如意。
  冯胜与汤和一起下船,朱标也亲自上前迎接行礼,随后刘英与李节也分别上前,汤和更是亲自将李节介绍给冯胜。
  “下官李节拜见宋国公!”李节也很客气的向冯胜行礼道。
  “李伴读太客气了,我与义惠侯是亲戚,算起来咱们也都是一家人!”冯胜这时也笑呵呵的扶着李节道,其实他很想说他们冯家与李家是世交,真算起来,李节其实是他的孙辈,但是李家现在满门抄斩,只剩下李节等寥寥几人,现在说这些就不太合适了。
  客气了几句后,朱标就请冯胜与汤和一起乘车进宫,李节与刘英也一起陪着,不过在上了马车后,汤和却悄悄的凑到李节身边低声道:“小子,陛下召我们回京到底所为何事?”
  “陛下圣旨上没说吗?”李节闻言也是一愣道。
  “要是说了我还用得着问你?”汤和也没好气的道,这一路上他也是担惊受怕,虽然现在感觉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但他还是不放心。
  “大好事,陛下要让您和宋国公在武学中任职!”李节笑着解释道。
  “武学是什么东西?”汤和闻言再次一愣,现在知道武学的人并不多,只限于京城中的一些高层,像汤和他们居住在凤阳,当然没听说过武学。
  “武学这件事解释起来很复杂,等进宫后您就明白了!”李节再次低声道,武学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而且等下进宫老朱肯定会告诉他们,自己就不必费口舌了。
  汤和听到这里也终于放下心来,虽然不知道武学是什么,但肯定是好事,想到这一路上担惊受怕的,他也不禁为自己感到不值,没想到自己年纪越大,胆子却越来越小了。
  一行人很快进到宫中,然后来到暖阁参见朱元璋,老朱见到汤和与冯胜也十分高兴,当即给两人赐座,冯胜也从汤和那里知道了进京是好事,所以这时也放松下来。
  “陛下,不知召臣等进宫所为何事?”闲聊了几句后,汤和这时主动开口问道,虽然已经知道了武学,但他还要装做完全不知情。
  “这次来是有事要交给你们,朝廷最近在筹备武学,缺少精通兵法、德高望众的老将坐镇,所以朕就想到了你们!”老朱笑着解释道。
  “何为武学?”汤和终于问出了心中真正的疑问。
  “武学其实就是培养武将的地方,这件事是由刘英和李节他们甥舅二人提出来的,也同样是由他们两人筹办,不如就让他们来给你们讲解一下吧!”老朱说着一指刘英与李节道。
  李节闻言本想让刘英来讲,毕竟他才是学正,不过刘英却伸手把他推了过去,因为刘英觉得李节更加能言善道,比自己讲的更明白。
  李节无奈,只得开口将武学的由来,以及武学的规划详细的讲了一遍。
  汤和与冯胜刚开始听到武学只是由铁册军而起,两人都露出失望的神色,特别是冯胜,他儿子就在铁册军,所以他当然知道铁册军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随着李节的讲述,汤和与冯胜却越来越惊讶,不仅仅是惊讶于武学的重要性,更为李节他们能将坏事变成好事的能力而感到惊讶,明明铁册军只是一些变相的人质,可现在却成为了大明未来将领的摇篮,这可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现在的武学规模还小,也许还成不了什么气候,但两位请想,日后随着武学中毕业的将领越来越多,甚至整个军队中的将领,几乎都是武学一系,这对陛下来说,更容易掌控天下的军队,而对武将来说,也更容易沟通,别的不说,军队与军队之间的配合绝对不成问题!”最后李节再次总结道。
  大明的军队看似一体,但其实也是分成多个派系,特别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一套操练方法,所以同样是明军,彼此间的差距可能极大,甚至联合出兵时,可能都无法配合,而武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武学的出现必定会给军中定一个标准。
  “这个好是好,可我听说铁册军中有不少勋贵子弟无心操练,这些人家世丰厚,就算不入武学,同样也能在军中谋得一个不错的职位吧?”冯胜这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道,这些都是他从儿子写的书信中得知的。
  “这点不必担心,朕已经下旨,日后勋贵子弟想要从军,就必须进入武学,通过最后的考核后才能入职军中!”旁边的老朱这时开口回答道。
  “陛下英明!”冯胜闻言也立刻赞同的点头,有老朱这句话,就堵死了军中的一个漏洞,武学的前景也更加明朗了。
  “现在刘英任武学学正,李节任少学,只是武学中还差两个总教官,我觉得你们两个不错,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老朱这时再次笑着向汤和与冯胜问道。
  “朝廷有需要,臣自当鞠躬尽瘁!”汤和第一个表态道,笑话,老朱都亲自询问他们的意见了,谁敢说不愿意?
  “臣愿意前往武学任职!”冯胜也很快答应道,他这几年本来就不得志,甚至就像是被囚禁一般,现在有再次出山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更何况武学的前景相当不错,若是真办成了,那他和汤和必定也是大功一件。
  另外最重要的是,武学虽然重要,却不直接掌兵,从而避免了老朱对他的猜疑,另外他也能重获自由,这点对冯胜极为重要,所以他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很好,既然你们没有意见,那就回去准备一下,过了年就去武学任职!”老朱大手一挥再次道,今天就是除夕了,让他们马上去武学任职也没人情味了。
  汤和与冯胜答应一声,刘英与李节也纷纷上前相互见礼,毕竟日后大家都是同僚了,还需要能力合作才行,另外别看李节和刘英的职位好像比两位老将高,但其实武学中的总教官掌管着操练与学习,可以说整个武学他们才是核心。
  其实李节和刘英更像是武学中的行政人员,他们只负责给武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而真正管教学的还是汤和与冯胜,当然李节他们也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至于是否采纳,那就要看两人的态度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而且汤和与冯胜远道而来,根本没有来得及休息,再加上今天又是除夕,所以老朱挥手让他们下去了。
  李节本想跟着刘英一起离开,因为他早就说好了要去刘英家守岁,却没想到老朱忽然叫住他道:“李节你留下!”
  “我?是!”李节先是一愣,随即也停下脚步站到一边,刘英看了看他也只能先离开。
  朱标也没走,看到李节被留下也有些惊讶,想了想于是上前道:“父皇,这大过年的,要不要儿臣让人设宴,把允炆和允熥他们都叫过来热闹一下?”
  “不用,你那边也是一大家子人,现在就回去准备吧,别让他们久等了!”老朱却是再次一挥手道,摆明了让朱标离开。
  朱标闻言也面露无奈,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再也不过年了,甚至都没有和儿孙们吃过一顿年夜饭,这些年他也不止一次劝过,但父亲根本不听。
  “那李节……”朱标这时指了指李节,自己都要走了,李节留下来干什么,还不如跟着自己去一起过年,毕竟李节是他的准女婿,也是时候让他见一见自己的家人了。
  “他留着,我还有事让他做!”老朱却是再次说道。这下朱标和李节都是一愣,特别是李节,老朱该不会让自己陪他过年吧?
  “这个……是!”朱标无奈,只得向李节投了个自求多福的眼神,然后转身出了暖阁。
  别人都走了,整个暖阁只剩下李节和老朱,偏偏老朱这时竟然不理他了,反而开始处理书案上的奏本,自从他废掉宰相后,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也幸亏老朱精力过人,否则换做一般人,恐怕早就顶不住了。
  老朱专心致志的处理着奏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节却有种坐立难安的感觉,老朱刚才只说有事让他做,可自己都等了这么久了,他却什么都没说,这让李节也心中焦躁起来,甚至还有点忐忑,毕竟老朱的心思实在太难猜了,天知道他要留自己做什么?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老朱终于把书案上的一堆奏本给处理完了,随后终于放下手中的朱笔,然后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活动了两下后,这才抬头看向李节道:“听太子说你厨艺不错?”
  “启禀陛下,臣只是会做几样家常菜,厨艺远无法与宫中的御厨相比!”李节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不过心中也满是疑惑,老朱问这个做什么,难道是想让他做菜?
第192章 老朱要吃饼
  李节还真猜对了,只见老朱似乎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随即再次向他问道:“你会做饼吗?”
  “臣会!”李节闻言也是一愣道,怎么无缘无故的说到饼了?
  “很好,朕让人带你去尚膳监,你做好饼带过来让朕尝一尝!”老朱十分随意的道。
  李节听到这里再次一愣,这大过年的,老朱忽然提到要吃饼?
  不过紧接着李节忽然想到一个故事,当初老朱刚马皇后不久,曾经因得罪郭子兴被关了起来,一连饿了几天都没吃的,幸好马皇后将饼藏在胸口给老朱送去,因为饼刚做好,几乎把马皇后的胸口都给烫伤了。
  难道说老朱是想起了马皇后,所以才提出要吃饼?
  “陛下,不知您想吃哪种饼?”李节犹豫了一下再次问道,他现在很想知道马皇后当初给老朱带的是什么饼。
  “你会做多少就全都做出来!”老朱却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吩咐道。
  这下李节也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一声,随后有小太监带他出了暖阁,然后来到尚膳监。皇帝的饮食也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涉及到三个衙门,比如一般都是由光禄寺拟好菜单,然后交由皇帝过目,皇帝同意后,再交给尚膳监烹饪,最后再由尚食局服侍皇帝吃饭。
  所以民间所说的御厨,其实是属于尚膳监,尚膳监属于十二监之一,本来设有掌印太监一职,由宫中的内侍担任,不过现在的尚膳监却十分特殊,李节来到这里时,没有见到掌印太监,而是一个把胡子刮的十分干净的老头迎接了他。
  “陛下让你为他做饭?”只见这个明显不是太监的老头见到李节也颇为惊讶的问道。
  “李伴读,这位是尚膳监的总厨徐兴祖徐老,您有什么要求可以向他老人家提!”旁边的小太监立刻笑眯眯的为李节介绍道。
  “原来是徐总厨,在下李节,粗通几手厨艺,陛下忽然说要吃饼,于是让我亲自做给他吃,等下还要有劳徐总厨帮忙啊!”李节也十分客气的向徐兴祖行礼道。
  其实李节听说过这个徐兴祖,别看对方只是个厨子,但他却给老朱做了一辈子饭,老朱也只放心吃他做的饭,可以说光凭信任这一点,朝中的大臣都不及眼前这个厨子。
  “陛下又要吃饼了!”徐兴祖闻言也皱紧眉头,刚才他只别人禀报说陛下派人来做饭,却没想到陛下要吃饼,这让十分了解老朱饮食习惯的他也再次担心起来。
  看到徐兴祖的模样,李节也是心中一动,当即上前将对方拉到一边低声问道:“徐总厨,陛下吃饼是不是还有什么讲究?”
  “这个……”只见徐兴祖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低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陛下每次吃饼,心情都不太好,这些年我变着花样做了不少的饼,可陛下都不太满意,我伺候陛下几十年了,可到现在都不知道陛下喜欢吃什么饼。”
  李节闻言也是脸色一苦,连徐兴祖都不知道老朱喜欢吃什么饼,自己就更别说了。
  不过现在箭在弦上,也容不得他退缩,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下李节让尚膳监的人给自己准备好食材,徐兴祖也饶有兴致的站在一旁观看,李节先是把食材都处理了一下,看到李节熟练的动作,徐兴祖也连连点头,因为这证明李节真的会做饭。
  等到所有材料准备好后,李节也开始揉面做饼,最先做的饼名叫火烧,这是一种北方的小吃,需要把面揉开,再加上各种调料,最后还要将肥肉揉成面里,拍成扁圆形后,先将两面煎至焦黄,再放入烤炉里烤,这种饼最复杂也最花费时间,所以李节第一个做。
  尚膳监本来就有做烤鸭的烤炉,刚好可以用来做火烧。然后李节又做了烙饼和煎饼,煎饼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后世十分常见的煎饼,里面夹上青菜和酱料,另一种则是菜煎饼,其实就是把萝卜之类的菜切成细丝加入面糊里,再倒入平底锅里煎成软饼,吃的时候不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