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奖励:地元丹一颗!”
  “嗯?寡人居然只排在第八名?”嬴政眉头一皱,内心有些不解。
  要知道他嬴政自小习字,熟读各种书籍,对各家学派都有所了解。
  可现在在这榜单上,他别说前三了,就是前五都没能进去!
  这一刻,嬴政不禁有些怀疑人生了。
  当然,他更大的顾虑还是担心王莽成为榜首!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王莽并没有文学作品,他应该没有多少文采!”
  嬴政沉着脸连连摇头,否认自己心中的这个想法。
  可是,这个念头一出现,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而这时,金榜已经公布了下一个名次: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七名——大唐王朝李世民!”
  “奖励:地元丹一颗,乱石符一张!”
  “什么……朕……朕只能排在第七名?”
  李世民长大嘴巴,瞪大双眼,露出一副吃惊的样子。
  他还以为自己就算不能成为第一名,也绝对能进入前三,没想到现在居然才弄了个第七名,这叫他如何服气?
  “这……这……”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不敢说话了。
  刚才的信誓旦旦,在名单出现的瞬间被击碎了。
  倒是王莽此刻也微微有些诧异:“咦,居然连李世民都只能排在第七名,看来前面的人还挺厉害的嘛~”
  要知道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其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不但如此,李世民还留下了许多诗词:
  《赐房玄龄》《饮马长城窟行》《帝京篇十首》《正日临朝》《幸武功庆善宫》《过旧宅二首》《还陕述怀》《入潼关》《辽城望月》《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出猎》《冬狩》《春日望海》《临洛水》《咏司马彪续汉志》《首春》《初晴落景》《度秋》《望终南山》《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原本在王莽的心中,也是觉得李世民应该能进入前五的,没想到最后却只捞到一个第七名。
  这让王莽对前面几人的排名更加有兴趣了。
  反倒是原本就对自己上榜还抱有希望的刘邦,此刻是彻底绝望了!
  后面四个名额他没有上,前面的名额就更不用想了。
  何况他在看到秦始皇嬴政和唐朝皇帝李世民都只能排这么低的名次之后,彻底断绝了自己会上榜的想法。
  毕竟他刘邦原本也是个普通人家出身的,也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要说文采,那压根就没多少,更不要和秦始皇嬴政,以及李世民这等贵族相比。
  “难道我大汉,就没有一人能上榜吧!”刘邦很不甘心,也很愤怒。
  这都排到第七名了,他们大汉一个人都没有,这让刘邦开始慌了。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六名——大宋王朝八贤王赵德昭!”
  “奖励:地元丹一颗,狂风符一张!”
  “哈哈哈哈,我大宋王朝终于上榜了!”
  赵匡胤看到八贤王赵德昭成为第六名,顿时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赞叹。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八贤王赵德昭交出地元丹和狂风符。
  有了这两样东西,他赵匡胤的寿命就能得到延长,大宋的实力也会增加!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五名——大唐王朝临淄王李隆基!”
  “奖励:地元丹一颗,狂风符一张!”
  李隆基的名字一出,太极宫内的李世民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被自己的晚辈排名在自己的头上,奖励还比他的要丰富,他李世民脸上无光啊!
  倒是一旁的袁天罡察觉李世民神色不对,立即开口说道:“陛下,临淄王上榜,对我大唐也是好事啊!”
  “好事,不错,确实是好事!”李世民几乎是强忍心中的怒火说出这句话的。
  当然,他也打定主意,一定要让李隆基交出地元丹,他李世民也想延长寿元!
  李隆基作为皇室后裔,他出身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接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此人从小天资聪慧,学什么的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在文采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他留下了许多诗词。
  其中有《喜雨赋》《鹡鸰颂(并序)》《答贾曾令》《将行释奠礼令》《受禅制》《襃魏知古进诗手制》《赐魏知古手制》《命张说等与两省侍臣讲读制》《授姚元之兵部尚书同三品制》等等。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四名——大汉王朝武王刘彻!”
  “奖励:地元丹一颗,溺水符一张!”
  能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种霸气言语的刘彻,自然是有文采之人。
  何况刘彻自小便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在文采上还得到过东方朔的指点,能排在第四并不奇怪。
  而刘邦看到刘彻上榜,他着急的脸色一下子就缓和了不少。
  “哼,此次我大汉终于占据了一个好的名次!”
  刘邦的双眼,死死盯着第四名的奖励不放。
  很明显,他也看上了这些奖励,想要占为己有。
  这可是能增加寿命的丹药啊,他刘邦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不想要这颗丹药呢。
  倒是王莽看到第四名是刘彻,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呵呵,刘彻啊刘彻,这奖励你最好还是早点用掉。
  否则以刘邦的性格,怕是要逼你交出来了~”
  当然,这是刘彻应该操心的事,王莽的心思还是放在了接下来前三的榜单上!
  他倒想知道,谁的文采比秦皇汉武还高!
第93章 前三出人预料,大量奖励
  文采榜的出现,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欢喜的人当然是那些已经公布了名次的,而且对自己排名很满意的人。
  而忧愁的,当然是那些没有上榜,以及对自己名次不满意的人。
  当然,现在要说谁最忧愁,当然是波斯王朝和罗马王朝了。
  这两个王朝在文采榜上,那可谓真是全程打酱油,压根就没有上榜的可能性。
  看到其他的王朝得到那么多奖励,他们心痒痒,却又无能为力。
  毕竟这是金榜发放的奖励,他们又不能左右金榜的排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王朝的人获得奖励。
  虽然接下来还有三个名额没有公布,但这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已经宣布了无法上榜。
  他们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连最后几个名额都没能上去,前三就更不可能了!
  前三的奖励如此丰富,金榜排名也是越发谨慎!
  “哼,朕倒要看看这前三究竟是谁!”
  不满意自己排名的李世民冷哼一声,双目如鹰,死死盯着榜单的名额。
  原本他觉得自己有机会进入前三,此刻却是连前五都没能进去,这如何让他服气、
  加上他还被自己的晚辈李隆基给压了一头,这更是让李世民内心烦躁不已,觉得自己今天这面子算是丢大了。
  而和李世民有同样想法的刘邦,此刻也是一脸冷笑着看着榜单。
  这次刘邦没有上榜,但武王刘彻取得了第四名,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大汉王朝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和李世民不同的是,刘邦知道自己没文采,所以他子还能是将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当然,他更想知道王莽是不是在前三!
  如果王莽在前三,那只要他这次灭了王莽,他就能得到王莽所有的奖励。
  “呵呵,王莽啊王莽,你所有的一切奖励,最终都会是寡人的,你在为寡人做嫁衣!”
  刘邦对自己这次征讨王莽十分有信心,甚至他已经想好了自己拿下王莽之后,一定要尝尝美人榜上那十位美人的滋味!
  而且,还是当着王莽的面凌辱那十位美人,一雪王莽带给他的耻辱!
  就在刘邦陷入自己的幻想之际,金榜放出了接下来的名额: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三名——大宋王朝康王赵构!”
  “奖励:地元丹两颗,溺水符一张,粮草十万担!”
  “居然是他!”
  王莽眼睛一眯,想起了这个赵构是谁。
  这不就是那位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嘛!
  此人乃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
  他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赐岳飞手敕卷》,《赐岳飞批劄卷》及《光明塔碑》等。
  从个人的气质来讲,赵构实际上是一位艺术家。他精通诗词与音乐,擅长书法、绘画,志趣一直在笔墨方面,是一位相当勤于学习书法的皇帝。
  他最初是学黄庭坚,中年学米芾,绍兴七年(1137年)书的《赐岳飞手敕》是典型的米芾笔法。
  宋高宗不仅有实际的书画创作,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著有《翰墨志》一卷,是他在退居德寿宫以后谈论书法的语录,在书法理论上有很精辟的见解,这是南宋前期书法理论的重要著作,也有人将它称为南宋书法理论的代表著作。
  你可以说此人昏庸无能,不懂兵马,不懂政治,但绝对不能否认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
  古代帝王能留下墨宝的人本就很少,而能留下书籍和诗词歌赋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赵构留下这些传世墨迹,足见此人的文采有多高,否则后世也不会保留此人的这些东西。
  普通的皇帝就算写了一些诗词歌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王朝的过渡而消失。
  只有那些传世之作,才能真正被保留下来!
  所以对于此人排名第三,王莽倒是没什么意见,甚至还觉得金榜很公平。
  而这时,在大宋王朝内,赵匡胤看到赵构上榜,他嘴角不禁露出了狂喜之色!
  一个八贤王上榜已经是意外之喜,现在又来一个赵构,这是天要兴他大宋啊!
  “好,好啊!”
  赵匡胤一脸兴奋道:“我大宋在这榜单上占有两个名额,此次的奖励如此丰盛,朕的寿命将会延长十五年啊!”
  八贤王赵德昭那边有一颗地元丹,现在赵构这边有两颗,加起来三颗,能延长十五年的寿命!
  延长了这么多年的寿命,他赵匡胤就能有更多的时间修炼功力,说不定能成为准帝级别的存在呢!
  这一刻的赵匡胤想了很多,甚至想还想到他一统所有的王朝!
  至于赵构会不会不交出那两颗丹药?
  有了赵佶的前车之鉴,现在他赵匡胤想要的东西,谁敢不给?
  不给的话,赵佶便是下场!
  就在赵匡胤沉浸在自己一统天下的时候,金榜给出了接下来的名额: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二名——大汉王朝兖州刺史曹操!”
  “奖励:地元丹两颗,乱石符一张,粮草五十万担!”
  到了第二名,奖励又提升了一个档次,粮草直接给到了五十万担!
  而王莽看到曹操这个名字的时候,脸上并未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在他心中,曹操本就是能进入前三之人。
  要说文采,在帝王诸侯当中,确实是以曹操为最。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传世作品更是有《让县自明本志令》,《龟虽寿》,《观沧海》,《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蒿里行》等等。
  陈寿《三国志》评价:“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评价:“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此人排在第二名,实至名归!
  就在王莽肯定曹操的作品之际,金榜紧接着又公布了文采榜第一名!
  “帝王诸侯文采榜第一名——元王王莽!”
  “奖励:地元丹三颗,撒豆成兵符两张,粮草一百万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