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嵴偬炖住裁吹摹0呈窒碌亩擅浅哉庖幌牛桓龈龆脊瞬簧嫌Ω睹媲暗牡芯耍膊慌掳车木ùχ昧耍敉肪屯泵排埽彻烂乓桓鋈艘驳膊蛔〉芯。跃透排芰恕#ǎ S胺眩

    这个都头确实和他的模样一样沉稳,回话的条理十分清楚,不过那回答的内容就让刘继业狠狠地皱了一下眉头。

    他的回话倒也算是给足了答案,不过……李琼死了,这只是传言;那一阵雷鸣声是周军召来的天雷,这还是传言;在这些个纷乱的传言打击下,守军士气大丧,一个个只顾着逃命,所以关城迅速易主,这倒是事实。

    “只是几句传言就让你们惊慌失措到弃守关城?”

    刘继业刚要发火,忽然想到这事却也不能苛责守军,就算是侍卫亲军,也有过士卒梦中嚎叫引发营啸的事故,这些比侍卫亲军的军纪差得多的城寨守军碰到了传言纷纷的情况,而且的确是有异变发生作为由头,出现惊慌失措以至于战场崩溃的情况,还真是难免的。

    忍了忍心中的怒气,刘继业不再追究对方的弃守之责,而是缓和了语气问道:“你这只是听到了传言,除了城破之外,其他的一条都没有验证……你们当中有谁是守在南门附近的?”

    那个都头转头看了看身后的一百多个人,熊熊火把之下人脸还是很清晰的,但是他还真没有看到相熟的人,一直扫视了大半天,这才犹犹豫豫地指着一个人说道:“那个……那个……好像就是当时驻守南门方向的赵都头。”

    刘继业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过去,当下又是眉头大皱,只因为被他指着的那人此刻正站在那里哆哆嗦嗦的,一副似乎随时都会颤抖着瘫倒在地的模样。

    “把他拎过来让我问问。”

    刘继业扬了扬下巴,对身边的亲兵示意道。那个赵都头也不知道是因为天生胆小呢,还是被这一战给彻底吓破了胆子,但是眼下的这种表现也未免太丢脸了一点,让刘继业也是不自觉地蔑视了起来,吩咐亲兵去做的不是“抓来”,更不是“请过来”,而是“拎过来”。

    “你就是赵都头吧……石会关关城被周军攻破之前,你是奉命率部驻守在南门方向的,是么?”

    “……”

    “答话!”

    看着面前这个几乎抖成了一条鼻涕虫的赵都头,刘继业强忍着心中的不耐,和声问起话来,然而这个赵都头就只顾着在那低着头发抖了,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见刘继业的问话,当下气得刘继业几乎是七窍生烟,终于难以忍耐地大声喝问起来。

    赵都头闻声就是浑身一震,猛然抬起头来,毫无焦点的双眼茫然地对着刘继业:“……啊?是!小的是姓赵,是奉命率部驻守石会关南门的一个都头。”

    “那么……当时在南门方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的军使又遭遇了什么?”

    对方既然能够正常答话,虽然那副样子还是令刘继业大感厌恶,这时也只能耐着性子斟酌着词句问下去了。看样子当时在南门发生的事情很恐怖,这才使得赵都头与其他方向逃掉的溃兵神情迥异,不过从方才那个样貌沉稳的都头找人的样子可以推知,从南门方向逃出来的人很少,说不定很多事情都只能着落到这个赵都头身上去了解,问话当然得要尽量小心。

    赵都头抬头想了想,身子突然又是一阵剧烈的颤抖:“南门……天雷……周军先是用传说中的铁管子向俺们发射弹丸,让俺们在城头根本就没法露头,然后他们的橹盾手就大批地靠上了城墙脚,在那里引来了天雷,‘轰隆’一下子,南门没了……连城楼都没了……军使当时就在城楼上督战,当然也就没了……”

    刘继业目光凝注着赵都头,看着他在那里微微地颤抖着,口中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这段话,心中一下子就释然了。

    冲着赵都头的神情和他的言语,不像是在说谎,他也没有必要去说谎,而如果在石会关南门发生的事情真像他描述的那样,关城短时间内被攻破、驻守南门的军队生还逃命的少、逃出了生天的赵都头会被吓成这个样子、城内守军迅速崩溃……这一切就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刘继业挥了挥手,让亲兵把这些石会关的溃兵全部带了下去,自己则坐在大帐中苦思了半晌,这才用双手狠狠地搓了搓脸,长出了一口气。

    这一仗可真是不好打啊!

    周军的禁军当中有人使用一种铁管子,这种铁管子可以喷射出铁制的或者铅制的弹丸,喷射的距离很远,远过了普通的弓弩;弹丸的飞行速度极快,快得难以躲避;弹丸的杀伤力极大,寻常的盔甲橹盾都未必挡得住,能够完全防御箭矢的精良甲胄在这种弹丸面前也得被穿出一个洞来……

    这样的传说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北汉军至今都没有获得过这种铁管子,虽然早先和昭义军、成德军、建雄军作战的北汉军也没有碰上这种军队,但是相关的传言却是神乎其神,甚至契丹那边都有这种传说,说是南京道的丢失就是因为败给了装备了这种兵器的周军。

    最奇妙诡秘的一个说法,那就是当年的高平之战,其实世祖都要胜了,当时的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已经杀散了周军的右翼,第二次骑兵冲锋就要攻破郭荣的中军,结果张元徽在将旗下面遭到狙击,人死旗倒,终至局势逆转。多数人都说张元徽是被周军殿前司的箭术高手如马仁瑀之辈射杀,不过有少数侍卫亲军的旗牌官却是言之凿凿,说当时张元徽距离周人的殿前军超过了一箭之地,而且他们看着张元徽倒下的时候,并没有箭矢飞过,张元徽身上也看不到箭矢,相反他们在当时的一片厮杀声当中分明听见了一声特别的砰砰声,因此他们推测那是周军第一次试验他们的铁管子。

    换句话说,侍卫亲军当中有一批人不仅支持周人的禁军装备着特殊的发射弹丸的铁管子的说法,而且相信第一任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就是死于此物。

    弹丸比箭矢打得要远,威力还更大,绝大多数正常的武人是不相信的,有谁听过弹弓比弓弩更强的?就是用铁管子做弹弓也不行!即使是听多了老将旗牌官唠叨的刘继业,对此都是将信将疑的,但是今天听了赵都头的陈述,刘继业完全相信了。

    赵都头等驻守南门的军士为什么会被周军压制得无法露头?定然不是因为他们胆小,或者说并不纯然是这个原因。如果双方都是差不多的弓弩,城头的守军肯定要比城下的敌军占便宜,即使守军胆小一些吧,有女墙遮护着,他们怎么也不可能会被对方打得难以露头的。

    那些铁管子发射的弹丸才是关键啊……周军确实有能力引来天雷破城,但是根据赵都头的说法,周军必须得大批地靠上了城墙脚,才会引来足以轰开城墙的天雷,所以阻止周军靠近是防止天雷的前提。但是要怎么阻止周军靠近呢?

    。。。

    更多到,地址

………………………………

第二十一章 车驾离京

    

    第二十一章车驾离京

    显德十五年的十月初八,车驾发京师。

    这一天是立冬,东京封丘门外虽然说不上寒风料峭,城郊的荒草凋树和低矮的麦苗与谷茬仍然显出了几分肃杀,不过送行的皇亲与官员一点都没有受到气候的影响,虽然仍不免于神情肃穆,却也是信心满满。

    大周的三任皇帝都有过亲征,他们就从未出过什么岔子,最危险的一次无外乎世宗皇帝首次亲征高平,出征之前人言汹汹,朝堂之上支持者寥寥,最终也是大胜而还。当今的这位皇帝就更是了,从皇子随驾出征开始算起,亲征都已经有三次了,哪一次不是对阵强敌?又有哪一次不是大捷?这第四次定然是不会例外的。

    郭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终于将留守人员规划妥当,于是就在潞州、镇州等地待命的兵马奉诏向前出动的时候,自己也率领一干朝臣与随驾禁军踏上了征程。

    由于此战是大周的主动进攻,不需要考虑敌军的进攻线路,郭炜这一次就不像郭荣那样取道西面从河阳经天井关到泽州了,而是取道北面,在相州与磁州之间折而向西,经壶关抵潞州。和郭荣的行军路线比起来,郭炜这么走要舒坦得多,虽然两边都有一段羊肠坂道,但是郭炜这么走就省下了泽州到潞州的那一段黄土高原道路,而将其改换成了平原水路,不光是行军舒适,而且还更为便捷。

    就在七天之前,郭炜向潞州、镇州等地发出诏旨的同时,也正式颁诏决定亲征,并且任命左卫上将军、百胜军节度使、郑王郭熙训为开封尹,在皇帝亲征期间作为东京留守,左监门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判三司赵玭为东京副留守,枢密副使王赞留守枢密院,并为大内都部署,锦衣卫亲军副都点检潘美为大内副都部署,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柴贵作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以留守东京的少量侍卫亲军司和锦衣卫亲军司兵马卫跸京师。

    除了这几个留守人员之外,几个年纪较大的尚书也被留在了东京,至于其他的宰相、枢密使、两府干员和翰林学士、军咨虞候以及年富力强的环卫将军等人,则一起奉命随驾出征。(。赢话费,)

    最为特殊的就是,左千牛卫上将军周保权、秦国公孟昶、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李弘冀、右千牛卫大将军刘鋹将会随驾而行,这些年的降王当中,也就只有在任武宁军节度使的高继冲没有伴驾了。

    这些人打仗是根本就用不上的,哪怕郭炜不担心他们有所反复呢,那对他们的能力也不可能放心得下啊,即便是其中能力最强的李弘冀也就是那个样子罢了,将将或许还不错,将兵多半就不行了。不过郭炜也没有指望让这些人具体派上什么用场,自己手下战将多得是,哪里用得上他们?这一次把在京的所有降王拉过去,只不过是为了一方面向他们展示大周的军威,一方面用他们向刘继恩示威兼示恩。

    刘继恩啊刘继恩,反正你在这个位子上是坐不长的,而且肯定是被郭无为操弄的傀儡,而且你看看我这些年灭了多少国家抓了多少降王?你个区区北汉抗得住么?不如干脆利落地投降了吧,投降了就有糖吃……呃,不,是可以得到朝廷的厚待,绝不会有性命之忧,富贵也不会下于在晋阳这里当一个傀儡式的儿皇帝。

    郭炜对这场战争的最终获胜毫不怀疑。

    契丹肯定会出兵救援北汉,要想绝了北汉君臣的抵抗念头,多半需要彻底击败契丹援军,那又怎么样?当初北伐幽蓟的时候又不是没有和契丹的大股骑兵野战过,那还是属于契丹自己的南京道呢,是无数契丹贵人奢侈品的生产地,契丹人拚命的程度肯定要高过了救援这样一个儿子国,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丢下了城池跑掉了?

    这次的战法和那一次是差不多的,围城和攻城都是次要的,打援的结果才是关键,郭炜才不会心存侥幸地抢时间攻城,试图在契丹援军到来之前就破城呢。只要不能击退契丹援军,即便匆匆地破开了太原城的城墙,那残破的城池也无法抵挡契丹军与忻州、代州等地北汉残军的反扑;而只要能够将契丹援军彻底击败,郭炜就不相信枯守孤城的北汉君臣能有多大的决心坚守不降。

    晋阳的防御体系或许远远强过了幽州,但是刘继恩、郭无为这些人的抵抗意志真的就会远超萧思温?北汉军的战斗力真的就会强过了幽州的契丹守军?

    对郭炜和周军来说,现在的北汉与当初的契丹南京道最大的差别,是河东地区的复杂地形与幽蓟地区南面的一片坦途之间的区别,是军队机动难易程度与后勤补给车船支持前线难易程度的区别。

    好在河东地区的地形不光是限制了周军的后勤,同时也限制了契丹军骑兵的机动能力。比起当初契丹援军越过燕山的多个山口进入幽蓟地区的平原的自由度,现在契丹救援北汉的行军道路更加无法选择——其实唯有一条路,大股集结于云州的契丹军只能从应州(今山西省应县)、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之间越过雁门关,然后从代州经阳武谷到忻口寨,再取道忻州走石岭关进入晋阳北面的汾北谷地。

    对于后勤方面受到的限制,郭炜并不担心。

    自从攻取了幽蓟地区之后,这些年在河北与京畿地区的军储其实都是为了灭亡北汉之战做的准备,比起当初为北伐幽蓟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显然这一次的后勤准备十分充足。河东地区后勤运输的道路虽然比幽蓟地区差了很多,但是可以从东、南、西三面向心运补,和当初只能从南面向幽蓟前线运输比起来,倒是算得上略略相当了,再说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