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三章 战云压城

    就在大周君臣为黄河水患而忧虑的时候,他们之前定策派出去的军队已经抵达了进攻出发地,又是一个南国的深秋,又是在南国的山林,两支大军相隔数百里聚成了两团。

    道州江华县,一个城周只有两里、民户只有数千的小城,在短短的十来天里面就聚集起了两万多人的军队,加上伴随军队行动的丁夫,外来人口一下子居然增加到了本地常住人口的好几倍。也就是好在这些军队都驻扎在城外,还有大量民夫随行从潭州、衡州等地运来粮草,才没有造成当地物资供应的紧张和百姓生活的烦扰。

    虔州大庾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这边集结的军队人数要稍微少一些,不过大庾县周边的山岭却要比江华县周边的更为高峻,也更为迫近县城,军队即使都被拉到了城外扎营,都还是显得相当的局促。

    好在南方山区的水源和柴草都不缺,在县城边上就有水量颇大的河流,足以保证数万人马的日常饮水而不至于断流,驻地旁边山上的薪柴尽多,虽然南国秋日里枯草和枯枝败叶并不算多,两支军队唯二不能由民夫从后方大镇运过来的补给,却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韶州道行营与贺州道行营的将佐早已就位,在伏波旅第六军和锦衣卫亲军金枪军左厢第二军分别到达两地之前,何继筠与曹彬就已经派遣当地的州郡兵往前探路,虽然南汉占据的贺州距离江华县有一百六十里,南汉的雄州距离大庾县有一百二十里,不过南汉边境距离两个县城却都只不过三十里之遥。

    这也就是南汉边备废弛,就连守边诸将都耽于逸乐,距离大庾县城只有二十五里地的大庾岭上,驿道荒废,梅关上面竟然无一兵一卒守御,让曹彬都不得不感叹自己是万幸。这大庾岭上的梅关可是扼守着虔州通往南汉雄州的唯一驿道,不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吧,那也是差相仿佛,即使南汉军的战斗力再怎么弱,只要有一都人马守在那里,韶州道的兵马要打通此路终究会大费周折。

    相对而言,从江华县绕过临贺岭进击贺州的道路要稍微宽敞一些,而且位于江华县西南三十里的冯乘城(在广西富川县境内)正当平路,倒是有数百人在此驻守。

    不过平路上的城池终究比不得崇山峻岭上的关隘,冯乘城的数百守军根本就没有被何继筠看在眼里。

    显德十四年的九月初一,两支禁军在经过数千里行船赶路之后,在江华县和大庾县歇息休整不到两三天,韶州道行营与贺州道行营的先头部队就分头袭占了梅关和冯乘城。

    这也得说运筹司的作战计划非常周详,几个转运使对大军的保障极为有力,而两支禁军也是训练有素,两个行营的军队在曹彬与何继筠的指挥下行动协调,运筹司预定的攻击发起日就是九月初一,而两支禁军都是在此之前就赶到了进攻出发地,所以曹彬与何继筠可以不约而同地按照计划在这一天率军攻入了南汉境内。

    九月初三,两路大军沿着前锋开辟的通路疾进,韶州道行营大军于次日攻克南汉的雄州,而贺州道行营大军则占领了贺州的富川县(今广西富川县),南汉守军在两座城池都只坚持了一天。

    九月初五,韶州道行营大军抵达韶州的始兴县(今广东省始兴县),贺州道行营大军抵达贺州的白霞(今广西富川县西北),南汉韶州刺史辛延偓与贺州刺史陈守忠方才获悉周军大举进攻的消息,连忙遣使向兴王府告急。

    …………

    兴王府的皇宫内,刘鋹在内殿急躁地走来走去,内太师李托、龚澄枢、内侍中郭崇岳、内中尉薛崇誉和内中尉慕容英武侍立一旁,一时间只顾得面面相觑,只不过刘鋹的惶急已经行于颜色,李托和龚澄枢也是面带惶然,郭崇岳和薛崇誉倒是有些跃跃欲试,而慕容英武却是面色平静。

    “众位爱卿,北军汹汹而来,数日之间我已连失数城,岭南咽喉雄州也告失守,贺州与韶州同时告急,此时该当如何是好?众卿平日多有为朕分忧之处,如今还要尽心竭力……”

    自从郭荣率军亲征,从南唐手中拿下了淮南十四州之后,刘鋹的父亲南汉中宗刘弘晟就一直在害怕有一天中朝王师越岭而至,也曾经治战舰修武备,临终之际尚以自己身免于为人臣虏而庆幸。

    但是到了刘鋹手里,他却似乎是根本没有其父那种危机感,而且控制不住自己享乐的**,于是不光是难以振作,还常常以醉生梦死来逃避现实,哪怕上一次周军在收取荆湖之后顺带着把郴州和桂阳监也收了,刘鋹还以周军是收复楚国故地而自我安慰。

    只是这一次,周军是明明白白地越岭而来了,而且是从东西两路同时南下,这个信号已经是明确得不能再明确了,其间根本就容不得刘鋹继续自欺欺人,也就难怪他如此惶急了。

    这时候的刘鋹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父皇晚年时候担忧的是什么东西。

    “陛下,北军来势汹汹,不过我国距离汴梁甚远,臣料定此番南来的并非北朝禁军,而是其南部州郡之兵。北朝的南部州郡之兵多是以原武定军和唐军改编,战力不强,军心不附,却也未必就胜过了我军,现在仓促间连失数城,只是因为边境疏于守备,而非两军战力悬殊……”

    见其他人都被这个消息震得说不出话来,即便是那两个跃跃欲试的少壮内官,战斗意志似乎比两个元老宠臣强那么一些,主意却同样是一点没有,慕容英武不得不越阶发言了。

    刘鋹眼睛一亮:“哦?!慕容爱卿有何见教?”

    这个慕容英武刚从唐国投奔过来,就毅然地进了蚕室,从而迅速跻身于内官行列,然后在一年多点的时间里面,只用了海贸的少许钱财,就给他弄出来不少稀奇古怪的兵器,不光是看着有趣,用起来也是颇为吓人。

    刘鋹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本来对花钱搞军备是毫无兴趣的,不过他还是一个喜欢工巧的人,慕容英武做的那些稀奇物事,即便不是用作兵器也相当有趣了,刘鋹对那些东西倒是颇为喜欢,因此对慕容英武就器重了许多。

    此时周军南犯,自己身边的宠臣一个个都是一筹莫展的样子,刘鋹已经是方寸大乱,结果这个新进的宠臣能够这么冷静地分析敌我形势,显见得除了有制作技巧兵器的本事之外,这人定然还有临敌指挥的帅才。

    不过想想也是,慕容英武那是从唐国逃过来的,当初在唐国也曾经领军与周军作战过,无论能力还是经验都不会太差。只是因为他得到唐主青睐的时间太晚了,能够按照他的意志编组和安排训练的唐军兵力太少,而周军又是几乎精锐尽出,周主领军亲征,众寡不敌之下败了也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这时候听到慕容英武的一句话,刘鋹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北军战力强悍全在其禁军,而禁军战力又全在火器,如今其南来之兵并非禁军,火器就应该没有多少,而我军近一年来装备了不少火器,在战力对比上其实已经是强弱易势了。只是臣汲取昔日唐军与北军作战的教训,在我国新制作的火器当中以守城为重,而没有侧重野战兵器,故此我军应当扬长避短,派出重兵驻守洸口与贺江口,而不是贸然驰援韶州与贺州。北军越岭而来,又一路攻城拔寨,军力自然会日益疲弊,加之其军资转运需要翻越五岭,定然难以持久,只要我军在洸口与贺江口坚守数月,北军定成疲兵之势,那时候陛下再以一员大将率兴王府大军扫荡,北军必败无疑。”

    慕容英武一边自信地向刘鋹分析着,一边为自己当初的保守而后悔。想当初自己投奔南汉,的确只是想借助南汉的力量恶心一下那个郭家小子,又总以为郭家小子还会像之前灭蜀灭唐一样派出禁军主力谋定而后动,而自己有能力造的火器野战能力必然比不上周军所装备的,所以这一年来他给南汉造的火器基本上是偏重于守城的。

    慕容英武是万万都没有想到,郭家小子居然只等了一年时间,就急不可待地派兵前来攻打南汉了,按照这一年来商旅方面的情报,周军根本就调动不了太多的禁军用于岭南,这一次南征的必然是以当地州郡兵为主,所以他前面的那些准备有些亏了。

    自己有能力制造出来的火铳固然是不及周军装备的火铳,但是比州郡兵使用的刀枪弓弩总是要强的吧,如果这一年来自己是大力制造火铳来着,这一次完全就可以和周军进行野战了啊!

    不过用防御策略也不妨事,只要能够在洸口与贺江口守住几个月,熬过了这个冬天以后,南国山林的雨季可就会给周军的转运车队好看了。

………………………………

第十四章 宫中决策

    

    第十四章 宫中决策

    “只能采取守势吗?而且还是退到洸口与贺江口防守,这么说朕只能对贺州、韶州弃之不顾了?”

    听到慕容英武描绘的胜利前景,刘鋹不由得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感觉到自己没有了亡国之忧,刘鋹又有些不满足于自己要靠坚壁清野消极防御而待时取胜了。

    按照慕容英武说的,周军如果在洸口与贺江口久攻不下,那肯定会陷于补给困难的境地,最终成为顿兵坚城的疲军,不过周军可未必会在变成疲军之后乖乖地等着自己再派大军过去扫荡啊……上一任周主围太原之战也曾经变成疲军过,他还不是当机立断班师了么?

    如果只是用坚强的防御迫使周军班师北返,那可算不上什么辉煌的胜利,而且贺州、韶州等地的失陷与残破终究会给这场胜利减色,这不能让刘鋹满意。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那是半点侥幸都不能有!在庙算之时就只能先求将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等待胜敌之机。我军兵器与战力均不弱于北军,可惜兵力数量有限,要分兵坚守洸口与贺江口,还要在兴王府留下一支大军以备不测,臣以为我军已经是无力驰援贺州与韶州了,若是舍不下这些而强行派兵增援,臣恐怕会因此而虚耗兵力。”

    原本只是为了在郭家小子的统一道路上给他添一点恶心,慕容英武为此都可以破釜沉舟到把自己的***给切了,不过在感觉自己有机会参与到一场战胜周军的战争中去的时候,慕容英武变得谨慎了。

    如果能够挫败周军的这一次南征,那么至少都可以消灭周人在南方的数万州郡兵,周人今后要填上这些空缺,没有过两三年应该是做不到的。如果能够给南汉争取到两三年的时间,自己在南汉这边显然就多了很多选择,到时候就不是简单地给郭家小子添一点堵的问题了。

    从自暴自弃地单纯想恶心对手,到看到了最终胜利的一丝曙光,慕容英武的心理状态显然大有变化,与之相应的策略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可是……”

    刘鋹还是有些不甘心,不过他懂得建造赏玩亭台楼榭,懂得宫中乐趣,懂得诸般奇技,却对军国之事说不出个一二来,此时想要表明自己的愿望,然而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此时的刘鋹无比思念躲在帷幕后面旁听的卢琼仙等人,这些女太傅、女侍中才是他的主心骨,在军国大事方面的主张比李托这些人还要明断,不过刘鋹还是不方便让这些女相与内相见面,虽然双方并不需要避忌太多。

    好在现在的这几个内官出的什么主意,对自己也仅仅是一种参考,其顾问能力比那些不曾进过蚕室的台省官员要强一些,不过真正决断还是需要自己问过了女相与女国师之后。

    说不过慕容英武就算了,聊备顾问嘛,听一听他们各自有什么见解就是。

    “陛下,诚如慕容内中尉所言,我军有火器而北军无,往常北军对蜀军、唐军都是以火器欺人,那么如今就该轮到我军以火器欺北军了。即便其中多数火器都是以守城为重,没有侧重野战兵器,却也不是没有,总会比那些北军更强吧?我军有如此优势,是地利之外尚有人和,如此岂能消极防守而弃贺州、韶州军民于不顾?”

    薛崇誉从刘鋹的这几声支应当中听出来一点味道,很显然,对于慕容英武的保守策略,刘鋹是不甘心的,这当然就是他进言的机会。

    薛崇誉从中宗时候的内门使兼太仓使做起,因为善《孙子兵法》和《五曹》算术,为两代皇帝计度出纳颇费心力,这才得迁内中尉,结果慕容英武这人刚刚从唐国投奔过来一年而已,就因为以奇技制作兵器而得到和自己相当的职位,薛崇誉是相当不忿的。

    当然,薛崇誉还有开府仪同三司的恩典,还有签书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