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球从周军阵中抛出,迅速掠过两军之间的空地,然后或者直接砸进南唐步军的阵列,或者落在南唐步军的阵列前方。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些铁球多半都会从着地处反弹起来,然后蹦蹦跳跳地穿透十几排甚至几十排人,将数十人化成残肢碎末,就连前排那些面对铳子还多少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重型橹盾,在这些铁球的巨大冲击力面前也就像纸片一般脆弱。

    然而南唐步军还得继续忍受着,紧紧地盯着前方周军的位置,苦熬着这数百步的路程,等待着中军鼓令一变,可以加速冲刺的时刻,那个时刻大约就是他们获得解脱的时候了。

    只是铁球在人群中不断开出血路的场景实在是太血腥太恐怖了,申屠令坚能够忍受,经过了獐山战场磨练和慕容英武残酷操练的天德军可以勉强承受,神武军和神卫军却已经发生了动摇,哪怕这些铁球造成的伤亡主要发生在天德军的阵列之中。

    仅仅是那些残肢断臂血肉横飞的视觉惊悚,就足够让这两支唐主的禁军士卒心惊胆战了,想想这些铁球砸到自己身上的场景……后面传来的鼓令和指挥、都头们的呼喝鞭笞都有若浮云。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人做出示范,到底是应该加速前冲,还是应该转身向后脚底抹油,众人一时间还拿不定主意,此时也就只得麻木地随着鼓声亦步亦趋地向前。

    南唐水军很快也体会到了陆师兄弟的苦难,虽然船队比起步军要更自由一些,可以提前加速冲刺。

    周军船队的火炮使用的是链弹,射程比普通的球形弹要短一些,所以南唐的水陆军是在齐头并进,而周军船队开炮却比新林寨这边的金枪军稍晚。

    不过随着南唐水军船队加速冲刺,南唐水军在江面上逐渐超过了岸上的步军,两国水军船队的距离迅速拉近,南唐水军同样也进入了定远军火炮的射程。

    白鹭洲的东缘,随着一阵鼓声和令旗舞动,抛锚驻留在此的定远军船队中轰鸣声响彻天际,上百艘楼船在这一瞬间都被青烟所笼罩,上百枚炙热发红的铁球从烟雾中飞出,向快速逼近的南唐水军船队砸了过去。

    看着链弹在空中伸展开来,然后旋转飞舞着扫向船队,卢绛这才知道那些逃回来的和州水军水手所言非虚,周人水军船上重型抛石机投掷过来的铁球果然与陆师大为不同,这古怪的形状,绞断桅杆、撕裂篷帆、横扫甲板……那真是样样都比寻常的铁球更强啊……

    这上百枚链弹一如卢绛所料,绞断桅杆、撕裂篷帆、横扫甲板……样样皆能,此时江面上南唐水军的数百艘船只相当密集,这些链弹几乎有半数以上都找到了目标。

    桅杆被绞断的和篷帆被撕裂的数十艘船固然在一瞬间就瘫痪在水面上了,就是被链弹横扫了的那十几艘船,水手伤亡大半,却也是速度骤降,而且甲板上没有了水手战兵,其实就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能力。

    慕容英武精心研究出来的所有放铳子设施,在这些链弹的肆虐下都毫无用处。

    只不过南唐水军还可以寄希望于近身之后的缠斗,因为只要是没有被链弹击中的船只,此刻都已经飙到了最高航速,无论是勇敢者还是胆怯者,这时候却很奇特地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迅速接近周军的船队。

    只可惜现在南唐水军是逆流而行,也没有顺风,卢绛在这时候深切地体会到原先那些吴越水军对手的苦恼。

    没有顺风,必须逆流而行,那就拚人力,桨手们此刻一个个都是卯足了劲,邻近船只被链弹横扫之后的凄惨景象,让这些水手都知道应该怎么办。

    白鹭洲在望。

………………………………

第二十章 陈德诚的奋斗

    

    第二十章 陈德诚的奋斗

    在忍受了对面周军船队的三轮炮击之后,卢绛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白鹭洲已经在望,装载着重型抛石机的周军楼船就在眼前,而周军的炮击也终于停了下来。

    那些笼罩在青烟之中的楼船眼见两支船队越靠越近,重型抛石机已经难以发威,于是纷纷拔锚起航,而护在他们前面的艨艟走舸则早就已经顶了上去。

    两支船队的前列相距已经只有百步的距离,陈德诚的旗舰上面号角长鸣令旗舞动,卢绛等人强自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号令属下操作起了各自船上的抛石机。

    周军船上的火铳兵一阵攒射,又是打得南唐水军这边的艨艟走舸水手缩头,船只无力前行,只有楼船还能顶着铳子继续向周军的船队逼近。

    在这些楼船的顶层甲板上面,炮手们用网兜兜住了三四枚数斤重的震天雷,点燃了长长的引线,然后奋力拽动稍绳,将抛石机的连杆悠的一下甩起,连杆尾部的网兜就甩到高点,于是几枚震天雷带着燃烧的引线飞出网兜,向着百步之外的周军战船飞了过去。

    南唐水军中一共有一两百艘楼船,第一批接近周军船队的就有近百艘,近百架抛石机先后运作起来,参差地扔出去了三四百枚震天雷,在半空中黑压压的一片,然后又仿若雨点般地砸进了一片帆影之中。

    抛石机的命中率仍然极低,三四百枚震天雷最终命中目标的才不过四十多枚,其余的三百多枚全都洒入了大江之中。比起十多斤重的石弹来,数斤重的震天雷显然是轻了许多的,落入江中的响动既小,就连水花都激不起多高来,倒是真像暴雨冰雹在入水时候的动静。

    三百多枚震天雷就这么汩汩地沉入江底,周军的战船周围水花四起,一时间江中犹如开了锅的稀粥一般,看得卢绛好一阵心疼。

    慕容英武毫不吝惜地交与水军的数千枚震天雷,这一下就有多达一成打了水漂了。根据慕容英武转交这些兵器时所说的话,军器作坊积攒起这数千枚震天雷可花了好几年的功夫,除了库存了一半留着金陵守城之用,其余的半数都给了水军了,三百多枚……金陵的军器作坊那也要忙上两三个月的。

    但是这种浪费是必须承受的,就像水军已经付出了上百艘船只的损失,还有陆师在随后可能会招致的惨重代价,甚至是全军覆灭的结果,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周军在采石矶那里架设的浮桥必须捣毁,大唐命运在此一战。

    如果任由周军的十多万禁军从浮桥上安然地渡过长江进逼金陵,如果任由周人通过浮桥自由地补给身处江南的军队,就算到时候金陵围城中可以多出来几万步军、几百艘船只和几千枚震天雷,那于大唐又有何益?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l a
    与其眼下舍不得付出而到时候缩在围城当中后悔,不如就在此战当中不惜代价地去搏一个更好的未来,慕容英武在向水军转交这数千枚震天雷的时候,就一定是这么想的,而现在陈德诚和卢绛决心如慕容英武建议的这样使用震天雷,也一样是这么想的。

    确实,即便扔出去的震天雷有***成都直接打了水漂,那也算是卓有成效的,第一批落入周军船队中的震天雷,终究有那么四十多枚是砸进了周人的战船上。

    数斤重的铁坨坨,在冲力上终究是比不上十多斤重的石块,周人安装在船侧的布幔居然都有能力弹开了好几枚,落水的震天雷于是又增加了一点数据。

    木女墙也不会在它们的重击之下碎裂,反而又弹开了好几枚,被弹开的几枚震天雷,有的弹跳着落入了甲板、船舱,有的则在弹回空中之后落水,不过也有少量震天雷在将木女墙砸得变形之后慢慢地滚入了战船之内。

    当然也有倒霉的周军士卒被震天雷直接砸中,数斤重的铁坨坨砸下来,虽然还不至于让人的脑袋立即开瓢,也不会使人筋断骨折,但是砸在身上让人疼痛乏力,砸在头上将人砸晕,这却都是难免的。

    总之,挨了震天雷直接砸中的士卒,暂时性地失去了战斗力则是一定的。

    不过真正的打击还在后面。

    落入周军船中的这四十多枚震天雷,在船舱、甲板上面四处弹跳滚动,其中固然有几枚很倒运地被砸灭或者砸断了引线,从而变成了威力甚小的铁弹丸,比起寻常的石弹都大大不如,不过多数的震天雷还是在船上先后爆炸。

    轰隆震响在周军前沿的数十艘战船上激起了一阵混乱,虽然这些船只的甲板和舱板并没有被炸出什么窟窿来,但是震天雷爆炸的碎片和冲击波还是击倒了旁边一大片水手,那些火铳兵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了,那些落入船中的他们原以为威胁甚小的铁坨坨到底是什么。

    原来南唐军也有霹雳弹啊……原来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挨霹雳弹的炸啊……

    张令铎很快就得到了从前面传来的最新消息,当然,这个很快已经是南唐军进行了三轮投掷之后了,旗语能够传达的内容终究是非常有限的,像这种情报还得要专人乘舢板往回报信。

    只不过无论是张令铎还是前沿战船上的守捉,一时间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对付南唐军的这个战法,张令铎早知道或者晚知道这个情报,其实都不会显着地影响到战场局势。

    好在南唐军的霹雳弹威力并不大,只相当于东京军器监最早一批产品的水平,实际上在周军水手中造成的伤亡算不上多重,就是带来的心理冲击稍微大了那么一点。

    对于南唐军使用抛石机投掷霹雳弹的这种创意,张令铎也不得不感叹佩服一番。

    虽然这么做准头是极差的,浪费是极大的,但是总算可以扔上一百多步的距离,可以将爆炸物投入到敌军的战船上,能够给敌军造成一定的损失,多少可以帮助南唐军和周军的火铳抗衡。

    哪怕就连周军都很难接受这种战法的浪费率,哪怕南唐的霹雳弹应该不会很多,按照南唐军这么用下去,他们的霹雳弹肯定很快就会用光了,张令铎也不得不承认,在孤注一掷垂死挣扎的时候,在南唐军缺乏合适兵器抗衡周军的火炮和火铳的时候,这么用霹雳弹,很对。

    面前的这数万南唐水陆联军很显然已经是在孤注一掷了,他们肯定是针对采石矶浮桥而去的,对于那座浮桥的重要性,双方都看得很清楚,南唐军这一次孤注一掷的毁桥作战一旦不能成功,那就是垂死挣扎。

    周军确实不愿意承受这种战法的浪费率,虽然他们装备的霹雳弹应该更多,但是他们一直都坚持着用人来投掷,攻击距离当然比用抛石机投掷要近得多,然而准头极佳,效果很好。

    很难说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人想到过使用抛石机投掷霹雳弹,但是周军已经有了打得更远更准的火炮,还有打得差不多远却在准确度与火力密度上面大大优胜的火铳,这种鸡肋一般的战法也就没有被纳入禁军的操典了。

    不过今天却是例外,居然碰上了这么一个特殊的对手,这个几乎处处模仿自己的对手却在某个方面独出心裁,而且多少还取得了一点战果,张令铎说不得也要学一学对方了,总不能让敌军在某一方面占据上风吧?即使前沿的火铳手完全胜过了南唐军的抛射霹雳弹战术。

    定远军的楼船上面是已经取消了抛石机的,如今都全部改装上了火炮,走舸太小装备不了抛石机,但是艨艟斗舰上面还留着有抛石机啊,幸好还没有全拆了。

    船上的水手每人都装备有好几枚霹雳弹,少则两三枚,多则四五枚,看具体分工和其他负重而有所区别,为的是一旦与敌船发生接舷战的时候,单靠着全船水手投掷几波霹雳弹过去,就可以将敌军歼灭在船上了。

    现在只需要每个水手腾出一枚霹雳弹来,应该就足够和南唐军对射了。

    我大周禁军那就是应该全面胜过你唐国弱旅的,不管是装备、训练、士气还是其他什么,都应该胜过,火炮和火铳的全面压制都是不够的,哪怕你南唐别出心裁搞出来的东西,我大周禁军只要想,那也是可以马上胜过你的。

    这就是张令铎的想法,也几乎是这些年禁军将士屡战屡胜养出来的傲气。

    随着小舢板传令四方,周军和南唐军展开了全面对抗,抛石机、火箭、犁头镖……只不过周军这边还多了一样火铳,霹雳弹比南唐军的震天雷更小更轻,从而发射的数量就更多,但是单枚的威力却要更大,这样的对抗,换来的就是对南唐水军的全面压制。

    而且就在数百艘艨艟走舸压制着南唐军更多数量的楼船加艨艟走舸的时候,从白鹭洲拔锚起航的上百艘楼船也即将加入战场。

    在南唐水军这边,陈德诚的旗舰带领最后一批楼船已经加入了战场,战船数量比周军有优势,震天雷勉强与霹雳弹相抗衡,没有可以对抗火铳的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