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慕容英武已经找到了更便利的熬硝方法,而且说不定在吴越这里也能发现硝石产地?
………………………………
第二十九章 衣锦军
第二十九章 衣锦军
千秋岭,山高三百丈,岭道险狭,人迹罕至。山岭属于天目山的西麓,南面五十多里地是杭州於潜县(已经并入了浙江省临安市),东面六十多里地是杭州安国县衣锦军(今浙江省临安市),也就是钱镠的故乡,西北一百多里地是宣州宁国县(今安徽省宁国市),北面二百多里地就是宣州广德县。
天目山高峻盘郁,林木森森,是杭州西面的天然屏障。天目山得名于它的左右两峰,这两座山峰的顶部各有一天池,左右相对如目,故而称之为天目山、这天目山的左右两峰又被称之为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而千秋岭就属于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不如东天目山高耸,山中岩壑却是更多,虽然多数岩壑周围林木葱郁难以通行,却还是可以伐树强行开路的。而就在此时,千秋岭上就有一群人正在以斧钺开路,完全不顾及隐藏目标,将里面的飞禽走兽惊扰得四处乱窜,彻底打破了山林间的寂静。
这是自后梁乾化三年杨吴的行营招讨使李涛出千秋岭攻打吴越衣锦军以来,数十年来又一次有大股人马穿越山岭。
李涛当年翻越千秋岭用了两万人马,而眼下的这支军队差不多也是这个数,领军大将却是南唐的镇南军节度使林仁肇。
这就是李弘冀隐而未发的南路军,除了中路军使用的火药之外的又一个秘密武器——杭州路行营。
杭州路行营的大军一共两万人马,以镇南军之一部和宁***之一部组成,林仁肇担任行营都统,作战目标就是越岭奔袭钱氏故里衣锦军,然后再东向直取杭州。
为了这个目标,林仁肇率军从南都赶到宣州之后,即将新军交给了慕容英武带去广德县,然后以镇南军剩余兵力和宁***之一部组成杭州路行营,并且在湖州路行营大张旗鼓地进驻广德县以后才悄悄地到达了宁国县。
等到苏州和湖州如期开打,基本确定吴越和周人的目光都已经汇聚到了太湖两岸之后,林仁肇即率领行营大军自宁国县出发,试图在吴越军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杭州的西部平原,打钱弘俶一个措手不及。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杭州路行营的军事目标至少已经达成了一半——大军在穿越千秋岭的时候,也就是惊动了几个猎户樵夫而已,林仁肇只是命令属下将他们掳了随军,於潜县和衣锦军的吴越军与当地官吏就对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一无所知。
从宁国县到现在这个位置,虽然算起来只有一百多里地,但是盘桓山路达两三百里,一路上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用了五天的时间,他们就把千秋岭走通了。
林仁肇站在岭上看看山下,只见衣锦军布局状如棋盘,钱镠执掌吴越一方政权之后才修的城墙平缓低矮,南溪从城西北绕城而过,勉强可以充作城壕,不过在林仁肇的眼里当然是不值一提。
城中和山下的其他谷地之中,袅袅的炊烟在初夏的山风中飘散,以这样的城池和这样的警戒水平,只要林仁肇一声令下,大军冲下山去,城池在转瞬间就会易主。
不过在看到了山下的炊烟之后,林仁肇就想到了此刻正是晡时已过黄昏将至,翻山越岭一整天的部下也需要休息、饮食,而且等到他们下得山来,太阳也已经落山了,到了夜间难以攻城,反而会提前惊动了吴越军,如此急切殊为不智。
挥了挥手,刚刚穿透了千秋岭的大军悄无声息地隐入了山林之中,他们将会多忍耐一晚,初夏时间露宿山林倒也不算是什么苦差事,只是为了减小目标而不能生火吃热食,让疲累了一天的将士们微觉辛苦。
…………
“王兄,唐军来得太过突然,而且选在了值更的士卒尚未换哨的时间,衣锦军又不是什么前线,城头上值夜的士卒多半是睡眼惺忪,竟然无一人发出警报,唐军就从山上冲了下来。而且南溪虽然水涨宽达十余丈,河床却是甚浅,不足以阻敌徒涉,所以唐军很快就进了城。”
杭州王府之中,知衣锦军钱弘信衣冠不整地站在钱弘俶的面前,身上一片汗湿,口鼻之间犹自呼呼急喘,正在哆哆嗦嗦地述说着那天逃离衣锦军的惊恐。
“幸好小弟素来晨起,并无酣睡懈怠之病,听到了唐军入城的喧嚷,出门一看就知道已经是事不可为,这才夺了两匹马,奔来西府(吴越国以杭州为西府,越州为东府,越州即浙江省绍兴市)向王兄报信。”
钱弘俶瞪着狼狈万状的亲弟弟,心中有惊恐,有震怒,却是完全发作不得。
衣锦军殊无戒备,值夜守城的士卒肯定有责任,知军府事的钱弘信固然也有责任,他自己又何尝没有责任呢?毕竟吴越国主臣上下就没有人真正防到了这一点啊……其实说起来衣锦军会成为金陵势力的进攻目标,那是有前例的,可是偏偏事到临头却是一个个都忘记了。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那些攻击都失败了吧,而且还不是失败在衣锦军城下,那都是在进袭的路上就被挫败了,所以大家想当然地以为唐军不会再重蹈覆辙,千秋岭实际上是此路不通,攻打衣锦军其实根本就难以成功?
梁乾化三年三月,吴国行营招讨使李涛领兵两万出千秋岭攻打衣锦军,钱镠以钱元瓘为北面应援都指挥使率军直奔千秋岭,派兵伐木阻塞吴军的后路,然后自正面发起攻击,大败吴军,俘李涛以下三千人。
同年的五月间,吴国宣州副指挥使花虔又屯兵广德县,选择从东天目山的方向进犯衣锦军,结果不光是被钱元瓘挫败,更被吴越军顺势反攻广德县,吴军在此的屯兵全军覆没。
从那以后,不管两国在苏州、常州一带打得如何热闹,宣州方向的敌军就始终没有打过翻山越岭奇袭衣锦军的主意。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吴越上下居然都已经忘记了千秋岭的山路其实是可以通过大军的?
衣锦军可是钱家的祖籍啊……安国县衣锦军的衣锦乡勋贵里,那是唐昭宗为了对武肃王表示优宠而特别颁诏改的名,就这么被唐军轻松占领了,而且西府的西大门就此向唐军彻底敞开。
过了衣锦军往东,那可都是一马平川,连像样的河流都没有一条,南溪过了衣锦军是往北流的,正是浔溪的上游。
本来北面已经传来了喜讯,朝廷在王师主力伐蜀难以迅速班师的情况下,仍然是极力抽调了一部分水陆军,从通州出发走海路驰援杭州。
在得到了这个喜讯以后,自感吴越国生存无忧,钱弘俶原本还打算把留在杭州的三万机动兵力派出去投入湖州战场的呢……现在这么一闹,那就只能是把这支部队留下来了,或者坚守西府,或者向衣锦军方向反击。
至于苏州和湖州,现在已经完全不必想了,自己抽不出兵力,王师也没有余力,只好听天由命。
不过也好在这个知衣锦军的弟弟没有睡懒觉,而且反应也是相当的快,发觉大事不妙马上就跑了回来,而且一百里路就跑死了两匹马,总算是及时给自己报信了。
“李弘冀胆大妄为,西府文武竟无一人能够预料,孤也不曾想到唐军会有这样的惊人之举……此事也就怪不得你了……”
钱弘信这弃城而逃,一路跑死了两匹马,跑得如此的狼狈,钱弘俶还真是不便深加责备,不过作为衣锦军的守将,责罚肯定是要的。
“……你就暂时到上直军任职指挥使吧……对了,依你之见,越千秋岭而来的唐军辎重是否足以支持其长期作战?我西府守军主动西出阻截可好?”
钱弘俶的一番话把钱弘信又说得满脸通红,当即低下了头期期艾艾的:“这个……唐军一路开山而来,辎重本该是相当不够的……”
说到这里,他越发愧悔起自己在衣锦军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来了:“若是衣锦军能够闭城而守,唐军缺乏攻城器具,仓促间定然难以破城……不光是攻城器具,唐军随身携带的箭矢也不会太多,只能寄希望于突袭,攻城与正战应该都不行……可惜如今衣锦军已经落入敌手,当地的军资粮草都很多,唐军再无匮乏之虞,就算是攻城器具也可以从山上伐木慢慢打造。”
“也就是说西府守军主动出城阻截并非上策了?我军就要这样被唐军的一支偏师压制在城中,只能坐待苏州和湖州的守军苦战,等着王师前来解救?”
说到这里,钱弘俶不由得万分失望。
朝廷确实挺重视自己的求援,王师确实会尽力调兵驰援,至少为自己保住西府。只要守得住西府这个底线,等到伐蜀的王师回军,李弘冀就算是功败垂成了,哪怕他之前已经夺取了苏州、湖州等浙北膏腴之地。
但是王师的援助又岂是那么好承受的?
………………………………
第三十章 短暂的宁静
第三十章 短暂的宁静
轻取衣锦军的林仁肇并没有乘胜直下杭州城,而只是派出其前锋继续东出五十里,又轻取了位于杭州城西北六十里的清平军(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杭州路行营的大军主力则驻兵于衣锦军,就地进山伐木,大举打造攻城器具,做出不日即兴师攻城的样子,实则留在进可攻退可守的衣锦军,等待湖州路行营大军前来会攻杭州。
“大帅,在清平军的左近也有大山巨木,甚且杭州城外即是群山环绕,攻城器具大可以兵临杭州城下以后再行打造,却又何必停在衣锦军多此一举?在衣锦军打造这些,士卒劳累不说,运到杭州城下也是麻烦。”
衣锦军城北的南溪北岸,镇南军节度使都押衙庄友直正陪着林仁肇四处巡视,看着在南溪边上干得热火朝天的镇南军兵士们,庄友直不禁有些困惑,好在大帅林仁肇对他一向宽厚,所以就放心大胆地发问了。
林仁肇闻听此言,却只是温厚地笑了笑,转头看向这个得力的属下。
庄友直于他有救命之恩,如果广泛地算起来,又同属闽地乡党,两人之间的关系那是没得说的。而且庄友直为人颇有才略,现在的年纪尚未满三十,正是大有前途的青年才俊,他并不介意在平日里多教导一番,现在就着庄友直的问话,当然也是一个机会。
于是林仁肇没有直接回答庄友直的问题,而是迂回着问道:“那么我军在轻取衣锦军之后,却并不迅速进抵杭州城下,叔益以为这是为何?”
“我军人马总不过两万,又是连日翻山越岭,开山到了此地已经是颇为疲惫,能够轻取衣锦军,那都是因为出其不备,衣锦军守军自身溃乱所致。不过我军难以围死衣锦军,吴越守将知机逃窜,此时应该早就到了杭州,所以杭州城显然已经有备了,城中兵力也多过了我军,若是此时兵临杭州城下,既不能有效围城隔绝敌内外交通,我军又难以获得休整。”
对于林仁肇的问题,庄友直回答得毫无滞涩。
“嗯……还有呢?”林仁肇却还是在缓缓地做着诱导。
“还有……”
庄友直只是略微踌躇了一瞬,马上就接续了下来:“还有就是我军为了尽快穿越千秋岭,行前极力轻装,已经省去了许多军器辎重,短兵只有刀盾枪矛,长兵弓弩备箭不过一胡录,以之突袭衣锦军尚可,若是要与敌军展开堂堂之阵,则仅堪一战。”
听庄友直说到这里,林仁肇却不再问话了,只是饶有趣味地望着他。
“原来大帅在占据衣锦军之后,命前锋急取清平军,却不是要打开通路迅速进军杭州,而只是为了夺取其中的军资粮草!”
庄友直至此才是真正的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地说道:“清平军和於潜县两地不光是和衣锦军一般无备,而且守军也是极少,我军取之甚易,正可以补足我军所缺的辎重。而既然无需速攻杭州,我军之后进兵杭州城下又需要运送这些辎重,却也不会怕多了新造的攻城器具要运。”
“嗯,不错!”
对于庄友直的这份明悟,林仁肇大为满意,不过他还是要做一些补充的:“面前的南溪虽然连雨积潦则水势奔腾,久晴则磷磷石涧,并不利于行船,但是用作顺流放下攻城器具却是不妨事的。而且衣锦军乃是钱氏故里,当地百姓多心向钱氏,我军驻扎在此若是过于闲暇,只怕会骚扰民户激起大变,所以不如让儿郎们伐木造车梯,以困乏其身,使其无心滋扰民间。”
“如此一来,我军既可以与民秋毫无犯,从而渐得民望;又可以誓取杭州城的威势慑服宵小。而吴越军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