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显德元年三月癸未,诏以刘崇入寇,车驾取今月十一日亲征。甲申,帝命冯道奉梓宫赴山陵;以枢密使郑仁诲为东京留守;以皇子宗谊为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西河郡侯,权大内都点检,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乙酉,车驾发京师。

………………………………

第二章 权大内都点检

    

    第二章 权大内都点检

    又是一个谷雨节气,郭炜却已经没空去田庄看种棉花了。

    幸好广顺二年棉花试种的成功,让卫伯在广顺三年春将棉花种植全面铺开,随后邺都的颉跌老爹也从郭炜手中接过了全面负责的指挥棒,这个老头儿现在正待在西河郡侯的府第呢。

    说起来颉跌老爹这老头也是挺有趣的。按说从这个姓氏看来,他也不是汉人,但是在移居中原上百年之后,除了姓氏有些怪以外,这老头和汉人就没两样,所以郭炜和他没什么隔阂。

    老头儿是世代经商的,不过可不是四民里面地位最低的商人,他家在邺都是有庄园的,从魏博镇时期开始就是一方土豪了。

    郭家是在刘知远当后晋邺都留守的时候与颉跌家发生联系的。当年郭威追随刘知远的时候地位还不高,月俸微薄,主管军队财计又不贪污,家业全靠柴氏的嫁妆支撑。跟着刘知远到邺都的时候,柴氏刚刚病逝不久,她带来的嫁妆也差不多快花光了,于是郭威就想着利用一下职权,去南方小政权那里做回图贸易赚钱。不过郭威对贸易没有概念,需要个合伙人,颉跌家便与之一拍即合。

    当时颉跌家出面的就是颉跌老爹,当然那时候他还是个中年人,不是老头儿。作为郭威代理人跟着颉跌老爹满世界跑的,则是郭荣了。他们常年奔波于邺都(后来是河东)与江陵之间,郭荣始终对颉跌老爹执晚辈礼。当时江陵属于荆南,是各地藩镇集中贸易的地方,中原藩镇就常常用潞绸、邢窑瓷和马匹去交易楚地的茶叶。

    有一次他们在江陵碰到个神神秘秘的算命人,硬是拉住郭荣说他将来要做天子,于是当晚老少二人住宿喝酒的时候,就以此为笑谈。

    二人自然没把这当真,郭荣就顺嘴开玩笑问颉跌老爹,若是自己做了皇帝,老头儿想做个什么官。老头儿当时就说了,自己从商有三十年,经常往来于京师洛阳之间,很羡慕那些税官坐而获利,他们一天的收入,可以抵得上我等商贾三个月的利润,太让人眼红了,如果哪天你当了皇帝,给我个京洛税院使当就行。

    却没成想十多年时间过去,郭荣居然真的做成了皇帝。老头儿这次来东京,除了汇报邺都的棉花种植以及加工、贸易的情况,还有接手东京的货源,恐怕多半是还记得当年与郭荣开的玩笑,心里面可能正想着郭荣怎么兑现前言。否则的话,和郭炜的联系可未必需要本人亲自来。

    这边郭炜却是忙得不可开交,只稍微招待了老头儿一下,问了些生产和贸易的日常性问题,之后就转交给仆人安排了。虽然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西河郡侯这些都是荣衔,没有任何事务性工作,但是权大内都点检还是要做不少事情的。

    原本东京留守郑仁诲是可以帮衬他的,郭荣的安排也是这个意思,但是郭荣这次亲征把大半个朝廷都带出去了,全面加重了留守人员的工作负担。

    四个宰相,冯道做了山陵使,去安排郭威的后事,范质、李谷和王溥都带走了;副枢密使魏仁浦也带走了,就剩下一个枢密使、同平章事兼东京留守郑仁诲,除了总理朝政坐镇后方之外,还要负责给前线输送军需,所以郑仁诲自己都忙得一塌糊涂。

    而大内的人员也差不多带空了,宫廷侍卫有一大半作为殿前司人员护驾,留给郭炜这个权大内都点检的人手也是捉襟见肘。

    更何况,郭炜要做的事情比权大内都点检更多,因为他不确定自己的存在是否会干扰高平之战的结局,所以他需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以便随时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

    “章肥猫……算了,今后你们都会是有职司的人了,不能老是叫诨号。我可以直接叫你们姓名,但是你们将来的同僚不能总是大郎二郎的叫你们吧,要不我给你们取个字怎样?”

    郭炜正待支使章瑜去跑腿,习惯性地喊出自己给他取的绰号,这才意识到不太妥当,以双方如今的身份,还是正式一点好。

    “那感情好,郡侯给俺们取字,俺们出去也是面上有光。”章瑜和王春异口同声地说,虽然两人性格迥异,很少有这么合拍。

    郭守文则是随着他们行了一礼,然后安稳地落在最后回答:“就依郡侯的意思。”

    “嗯……”靠在大堂的椅子上,郭炜托着腮帮子琢磨起来:“瑾瑜,美玉也,你又是行大……”

    说到这里,郭炜突然意识到什么,连忙住了口,轻轻扫了一眼章瑜。就见他平日里嘻哈憨厚无比的胖脸上,居然有几分凄苦之色,心中就是一叹——河北出身的人,怕不有一半都会和章瑜差不多的遭际,只不过他更惨一点,家中就只挣扎出这一个幼儿,真正在族里排行第几又有谁还知道。

    轻轻咳嗽了一声,郭炜接着原来的话题:“章瑜你的表字就是伯玉好了,望你不辜负美玉之名,今后都要努力隐身于市井之中,却凭着一颗良心去发掘事实真相。这段时间你且把侍卫亲军司留京的将校盯紧了,要什么人选你报上来,有什么开销也说出来。”

    “谨遵郡侯吩咐,章瑜敢不尽力。”章瑜脸上的凄苦神情已经换作了感动,连说话也变得有些文绉绉,不过话一多又现了原形:“等俺查探了军营各处,再把合计好的人数钱数报与郡侯。”

    “嗯,如此甚好。”郭炜点点头,心中略有些赞许,既是对章瑜的应对得体,又是对自己的识人之明。

    一转头,郭炜又看向了王春:“王春,你的表字嘛……春者,一年之始也,不妨就叫启年。你的脚程比较快,骑马也是一流,所以你最近的职司就是——把我从符卫王那里求来的鸽子,沿东京至泽州潞州的驿道布置,若是传驿有重大变故,立即以鸽传信。一切所需人手金帛,你自己算好了报来。”

    “是。”王春的回答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好了,你们都去办事吧,我的安全自有郭守文负责。”郭炜开始与身边最后一个人说话:“守文……这名字取得好啊,如今的年月,就是武的过分了,到处都是杀来杀去的,弄得田地荒芜、民生凋敝。止戈还需用武,安国应当守文啊!你的字就是安国,如何?”

    郭守文又是恭敬地一礼:“就依郡侯。只是郡侯身边只有我一人,却不敢担保郡侯的安全。”

    “无妨,在府中只要你跟着我就够了,出去的时候你再点几名同班殿直随同即可。大内安全系于我等一身,这剩下的有限侍卫切不可浪掷。”

    说完话,郭炜又翻翻面前摆在案几上的图册,上面正是泽潞等地的概要,可惜作图手法粗陋,测绘技术更是原始,以郭炜的眼光来看连草图都算不上。

    “现在朝廷大军已经到哪里了?刘崇会像记载中的那样,快速越过闭门守御的潞州,向泽州急进吗?我的一些建议,郭荣听进去了吗?”看看图册,又象征性地看看西北方向,郭炜默默地想着。

    魏博镇:唐末著名藩镇,以大名为治所。

………………………………

第三章 大战前夜

    

    第三章 大战前夜

    郭炜记挂着的郭荣此时正在泽州郊外阅兵。

    郭荣行军非常迅速,行营几乎带着满朝文武,于三月十一离开东京,三月十六就到了河内。在河内郭荣得知先期出发的部队已经会聚泽州,更是加速前进,两天时间走了一百二十里,其中还有狭窄崎岖的羊肠坂道,终于在三月十八与驻扎泽州东北马沟村的主力会合。

    敌前集结的最佳地点就是这里。从这里再往北就是潞州了,就随时可能遭遇敌军;而在怀州集结,则会造成之后数万大军需要集中翻越太行山,那险恶处只能一人一马通行的羊肠坂道,显然并不适合这种行军;更何况泽州护卫着天井关要隘,万万不能丢失,在没有得到潞州更新的军报时,军队分批前出泽州也是必须的。

    连续赶路让随从的大臣们都疲惫不堪,一个个都冲进民居歇息。郭荣却不顾饥渴劳累,顶盔贯甲检阅正在营中等待自己君主的部队,以振奋士气。

    骑马经过一座座营盘,看着经过养精蓄锐的军卒精神饱满腆胸凸肚都样子,郭荣相当满意。在宣布亲征之前,先期派遣宣徽使向训、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滑州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等领兵赶赴泽州,确实做对了,这就叫打有准备之战。自己一行兼程赶路疲惫一些无妨,作战的还是这些精神奕奕的军卒,接战前军卒们需要保持充足的体力精神。

    看看眼前士饱马腾的情景,郭荣就越发感觉当日朝议时冯道言语的荒谬。自己将要率领的是精锐的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部队,都是河北河南河东几地优中选优的,当年刘知远出镇河东招募的精壮也都在此,而刘崇带的是什么?全是刘知远进军东京时留下不要的老弱病残,还有刘崇在近期赶时间招募的新兵,这不是乌合之众又是什么?自己以王师击僭伪的乌合之众,那不是以山压卵又是什么?

    自己原先唯一所虑的,就是唐末以来将骄士惰,而且动辄卖主,一般的将帅未必压制得住。自己决意亲征,还有王溥与宗谊的赞成,也都是为此,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军卒们对皇帝还是有些敬畏之心的。

    今日天色已晚,全军埋锅造饭之后就此休整一夜,明天全军就要以战斗行军方式向潞州挺进了。

    守在泽州等刘崇上门,这种策略看似稳重,其实是消极懦弱,是完全将命运交给刘崇来支配。因为潞州目前情势不明,太行山的通道又不止天井关一个,潞州护卫着的壶关那里也有一个羊肠坂道呢,虽然从那里出来是河北的几个重镇,那边为了防御契丹已经驻扎了大军,可是没有自己压阵,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周军必须尽快赶往潞州,给李筠解围,然后在自己安排的另外两路大军夹击下,将北汉、契丹联军彻底歼灭。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领兵自磁州固镇路赴潞州,以镇宁军节度使郭崇副之;河中节度使王彦超领兵取晋州路东向邀击,以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这就是结束整个战役的两个铁钳。

    郭荣如此想着,结束了阅兵,吩咐诸将安排好守营斥候诸事,早早歇息。

    郭荣想到了自己即将遭遇北汉军,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会遭遇得那么早,因为他想不到刘崇会绕过潞州不攻。在郭荣想来,北汉军要攻下潞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李筠的能力还是有的,之所以最近已经得不到潞州的消息,多半是因为北汉联合契丹出动了大军将潞州围死了。

    郭荣万万想不到的就是,潞州的消息并没有彻底断绝,李筠通过壶关仍然可以绕路河北向东京传报。郭荣自己得不到潞州的消息,只是因为他现在正处于潞州的南面,和潞州的联系正好被绕过潞州南下的北汉军隔断。战场迷雾就这样产生了,虽然周军名义上是在主场。

    不过战场迷雾对刘崇更加有效,因为他根本就想象不到,在他心里那个只会贩卖绸缎瓷器和茶叶的郭家小子,居然敢领军亲征,而且行动如此迅疾。

    刘崇此时已经抵达巴公驿驻扎,临睡前还正在为自己的战略自得不已——先是在梁侯驿示弱伏杀李筠的部将穆令均,再以强大兵力配合新胜之势迫使李筠放弃太平驿而退保潞州,完成了示形威逼的目标之后,立刻放下潞州不攻,转而快马加鞭地直取泽州,整个战略运行一气呵成。等到自己率领汉、契丹联军出天井关的时候,就该是京师震恐,河南诸州县望风披靡,郭家小子颓然授首吧。

    郭炜对于泽潞地区当天的局势则是一无所知,一来他没有穿越移动硬盘,所以记不住曾经的历史中的每一个关键时间点;二来他真的不确定历史车轮会不会转偏,毕竟在郭荣离京之前,他曾经向其隐晦地建议,大军在泽州集结以后,可以持重缓进。

    既然安排出去盯着局势的章瑜和王春等人没有汇报异常状况,那么郭炜这一晚睡得还是很踏实的。

    第二天一早,郭炜照常去昭阳宫向符昭环省视问安,安慰了牵挂着郭荣的符皇后几句,然后便恭谨地退下,却不想刚出启运门就碰上了符氏姐妹。与以前一样的就是,符六娘摆出阿姨的架势,总要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