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刻曹铄的语气与神态,却是十分的笃定。
好似关东联军,进攻司州的事情,已经铁板钉钉子一样。
吕布望着主位之上,神情凝重的少年。
他雄俊的脸上,也变得郑重了几分。
自己这个义弟的本事,吕布心中比谁都清楚!
当时西凉军,并州军十数万铁骑,兵临城下的时候。
他都是云淡风轻,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在吕布的心里,曹铄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多么恶劣的情况。
他永远都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地步。
吕布从未见过曹铄,在谈及一场战斗的时候,表露出如此慎重的神情。
他虽然心高气傲,却也有自知之明。
能够让曹铄都感到压力的对手,即便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武艺,恐怕也改变不了战局。
貂蝉静立在一旁,悄悄的打量着主位上,神情忧郁的少年。
笔直挺拔的鼻梁,菱角分明的嘴唇,不浓不淡的剑眉,矫健修长的身躯。
英武刚毅的面容,略带着几分温文儒雅的气质,让人一见就想多看几眼。
曹铄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身上却有种完全不符合,他年龄的深沉与睿智。
那双乌黑深邃的眼眸,如同一道深不见底的寒潭,给人一种难以琢磨的神秘感。
貂蝉静静的望着,身前如神似仙一般的如玉公子。
她真的很难将这样一个人,与王允口中的大奸贼重合在一起。
“要打仗了。”
尽管曹铄只说了这么四个字,但从他的语气之中。
即便是不懂军事的貂蝉,也听出它们的沉重!
随着曹铄这句话说出,整个宴客厅内,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王允,吕布,貂蝉,全都沉默了下来。
“王大人若是没有异议,那中元河灯会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曹铄见王允沉默不语,他缓缓起身告辞道:“多谢王大人与貂蝉小姐的热情招待。”
“本将还有军务在身,不便在此久留,就先告辞了。”
“王大人,貂蝉小姐告辞。”
吕布见状,连忙也跟着站了起来,朝王允与貂蝉抱了抱拳。
“恭送大将军,温侯……”
王允,貂蝉不敢托大,慌忙起身还礼道。
曹铄朝风华绝代的貂蝉,淡淡一笑。
随即带着吕布一起,离开了王允的府邸。
貂蝉呆呆的静立在宴客厅,绝美的俏脸上,神情满是复杂之色。
她被刚才曹铄临别时,那略有深意的一眼,看得整个人都有些失神。
“婵儿,你怎么了?”
王允见貂蝉望着曹铄离开的方向,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他面色一沉,眉头微蹙的问道。
“没……没什么……”
貂蝉闻言,慌忙的摇了摇头。
“嗯?”
王允听到貂蝉明显是敷衍自己的话,神情顿时冷了下来。
貂蝉被他收做义女,连环计已经开始实施。
面对曹铄这种狡诈如狐,神鬼莫测的人物。
说实话王允的心中,并没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若是貂蝉不能全心全意,为这个计策献身。
那他的这个连环计,就真要成为一个笑话了!
“刚才……大将军离开的时候,看了貂蝉一眼。”
“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但那眼神却好似在告诫貂蝉,让我们不要玩火自焚……”
貂蝉被王允森寒的目光盯着,顿时吓得跪伏在地上。
声音有些发颤的将曹铄临别时,看了她一眼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身躯猛地一颤。
那张暗黄枯瘦的脸,顿时一片苍白。
只感觉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自己的脊椎位置,瞬间上涌至全身!
“莫非……他真的是仙人转世不成?”
王允望着曹铄消失的方向,艰难的咽了咽唾沫,声音有些发颤的低声自语道。
貂蝉闻言,那双星月般的美眸,亦是闪过一抹惊恐之色。
她那颗七窍玲珑心,对于那个神鬼莫测的少年。
亦是不可抑制的,生出一丝畏惧的情绪。
王允,貂蝉,父女两人静立在那许久,才神情复杂的离开宴客厅。
第110章 大封群臣(一)
光熹元年,七月初八。
距离曹铄册封大将军,录尚书事,统领百官已经过去半月。
太微宫,宣明殿。
卯时三刻,天色还未亮起。
上千名文武百官,便已分成两班肃立在大殿之外,静静的等候。
“咚咚……”
辰时一刻,当天空浮起一抹鱼肚白的时候。
乾坤殿悠扬洪亮的钟声,终于敲响了起来。
文官最前方领头的人,乃是杨彪,王允,张温,司马防等朝中的大臣。
武将最前列领头的赫然是吕布,马腾,韩遂,许褚,夏侯渊,夏侯惇,曹仁,张辽,曹纯,曹彰,乐进,李典,马超等曹家军的将领。
“百官排班上朝!”
随着一道道由远至近的声音,从宣明殿内传出。
杨彪,吕布等领头的文武大臣,带着百官踏步越过金水桥,缓缓朝宣明殿走去。
宣明殿内,刘辨弓着身坐于龙椅上。
神情忐忑的望着下方,身穿紫色武官袍,头戴王公珠冕,静坐在麒麟金椅上,不怒自威的身影。
这是他的亚父,当朝大将军,录尚书事,统领百官的曹子默。
曹铄虽然对他很好,但是刘辨不知怎么着,还是有些畏惧他。
“百官见礼!”赞官望着肃立在台下的一众官员,神情肃穆的大喝道。
“臣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肃立在台下的群臣,当即拱手向小皇帝行礼。
曹铄神情淡漠的俯视着,下方的一众文武百官。
他们虽然拜的是小皇帝刘辨,但是真正让这些人敬畏却是自己。
曹铄静坐在龙阶之下,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然而,他身上那股君临天下的威势。
即便是杨彪,王允,张温,司马防等人,也能无比清晰的感受到。
“众……卿……平身。”
小皇帝声音有些发颤的,说完这一句话。
就一脸慌张的低下了头,将主持朝政的事情,交给自己的亚父。
“袁氏祸乱天下,血洗宫廷,皇宫直至今日才修缮完成。”
“本将因为国建功,受封大将军,统领百官。”
“然而跟随本将征战沙场的将士们,却还没得到应有的封赏。”曹铄扫视了下方群臣一眼,声音低沉而缓慢的说道。
“宣读陛下诏令。”
“诺!”赞官闻言,神情恭敬的应道。
当即将手中的圣旨展开,神情肃然的开始宣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吕布助大将军平贼有功,特授吕布为镇北将军,兼任并州刺史。”
“臣吕布叩谢陛下隆恩!”
吕布闻言,快步走出队列。
单膝重重的跪在地上,朝小皇帝行了一礼。
“授马腾为镇西将军。”
静立在吕布身后的马腾,听到赞官的传唤,身躯微微一颤。
他们马家世代将门,传到他这一辈却沦为乱贼。
若不是董卓落败,最后投效曹铄麾下。
恐怕他这一生,都难再光耀门楣。
“臣马腾叩谢陛下隆恩!”马腾泪眼朦胧的走出队列,单膝跪地朝小皇帝拜谢道。
“授韩遂为镇东将军。”
“臣韩遂叩谢陛下隆恩!”
……
“授曹仁为镇南将军。”
曹仁闻言,神情微微一怔。
吕布,马腾,韩遂三人麾下,皆有数万大军。
他们封为四镇将军,理所应当。
但是!
曹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也受到四镇将军的封赏!
“臣曹仁叩谢陛下隆恩!”
曹仁眼中满是感激的望着,台上身穿紫袍,头戴王公珠冕的少年。
他声音有些哽咽的抱拳,朝小皇帝施了一礼。
“授许褚为奋威将军。”
“臣许褚叩谢陛下隆恩!”
许褚闻言,心中亦是大喜!
吕布,马腾,韩遂,曹仁四人,能够领四镇将军,实在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许褚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是第一个授五威将军官爵的人!
第111章 大封群臣(二)
“授夏侯惇为建威将军。”
听到赞官的宣诏,夏侯惇虎躯微微一颤。
吕布,马腾,韩遂,三人不用多说。
他们自身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即便不投效曹铄。
这些人在乱世之中,也能成为一方诸侯。
曹仁以不足三千的士卒,抵挡十万西凉军的进攻。
将董卓的勤王大军,死死钉在函谷关之外半月之久。
曹铄能够袭营成功,曹仁居功至伟。
他们四人位居四镇将军,乃是曹家军十数万将士,众望所归的事情。
虎痴许褚,他在没有投效曹铄前,就是名震淮汝的英雄豪杰。
曹铄的谯县子弟兵,其中宿卫营有一大半的将士,都是以前跟随他的游侠。
许褚在曹家军的威望,仅次于曹铄,吕布二人。
因此……
许褚官居五威将军,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让夏侯惇万万没想到是,自己镇守太谷关寸功未立,居然也获得五威将军的封赏?!
曹铄对他的这份信任与倚重,实在让夏侯惇心中感动不已!
“臣夏侯惇叩谢陛下圣恩!”
“叩谢大将军隆恩!”
夏侯惇一双虎目微颤,满是感激的望着,静坐在龙阶之下。
头戴王公珠冕,身穿紫袍的少年。
他先是领旨谢恩,朝小皇帝行了一礼。
而后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再次跪倒向麒麟金椅上的曹铄,行了一个君臣大礼。
吕布,许褚,曹仁,马腾,韩遂,刚才已经领旨谢恩过的人,全都目瞪口呆的望着他!
夏侯惇向曹铄行的这一记大礼,虽然于理不合。
但在这个时候,包括王允,杨彪,张温等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站出来说什么。
因为夏侯惇能够破格,被陛下封赐为建威将军。
他最该感谢的人,确实是大将军曹铄!
夏侯惇这种于理不合,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僭越行为。
让原本就威临全臣之上的曹铄,甚至有了与皇帝并驾齐驱的威势。
王允,杨彪,张温等人,暗暗互望了一眼。
最后目光全都望向,端坐在麒麟金椅上,不怒自威的少年身上。
他们很想看看,曹铄面对夏侯惇这种僭越的行为,他会如何去应对。
宣读圣旨的赞官,也感受到宣明殿内,好似因为夏侯惇的一句话。
四周的空气,都变得凝固了起来。
他整个人怔在那里,不知道是该继续宣读,还是等曹铄表态。
“爱卿免礼平身。”
就在赞官头冒虚汗,感觉自己快要窒息的时候。
麒麟金椅上的少年,忽然声音淡漠的开口吐出六个字。
见曹铄一脸淡然的接受,夏侯惇的僭越大礼。
杨彪,王允,张温等朝中旧臣,全都一个个面色气得铁青。
尽管他们心中十分的不忿,但是当目光望向高座在龙阶之下,仿若君临天下的少年时。
宣明殿内,包括王允在内的所有人,全都很识趣的选择沉默。
吕布,许褚,曹仁,马腾,韩遂等人,见曹铄接受夏侯惇的僭越。
原本升官的喜悦,顿时消失了不见。
他们很想走出队列,像夏侯惇那憨货一样,也给曹铄长长脸。
但是……
听到曹铄表态,如蒙大赦的赞官,却没有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赞官声音有些干涩的继续宣读道:“授曹纯为扬威将军。”
“臣曹纯叩谢陛下,大将军隆恩!”
曹纯有样学样,跪地谢恩的时候。
在皇帝的后面,同样加上曹铄的名字。
曹铄突袭董卓的西凉大营,曹纯独领一军阻敌有功。
夏侯惇都封赐建威将军,五威将军自然不能少了他。
对于这个结果曹将军一众将领,全都没有丝毫的意外。
有了夏侯惇为先例,赞官对曹将军一众将领,在叩谢圣恩的时候。
加上大将军一起,也变得淡定了许多。
“嗯……哼……”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宣读道:“授夏侯渊为振威将军。”
“臣夏侯渊叩谢陛下,大将军隆恩!”
……
“授曹洪为广威将军。”
“臣曹洪叩谢陛下,大将军隆恩!”
……
“授乐进为虎贲中郎将。”
“臣乐进叩谢陛下,大将军隆恩!”
袁术在洛阳领的就是虎贲中郎将,乐进能够从一介白身,一跃成为朝中大将。
他对这个封赏,自然欣喜万分。
“授李典为左中郎将。”
“臣李典叩谢陛下,大将军隆恩!”
……
“授曹彰为右中郎将。”
“臣曹彰叩谢陛下,大将军隆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