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侯惇,文丑,曹纯等人,也全都凑了过来。
  当诸人看到帛纸上,书写的几个大字时,神情都变得古怪了起来。
  蓟门关虽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但如今却已然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曹家军这两月连战连捷,如今又在蓟门关下击退了田楷的数万骑兵。
  他们挟大胜之势,想要攻破蓟门关,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让诸人万万没想不到,郭嘉却只是让他们这十数万大军。
  仅仅只是屯在蓟城之外,吸引公孙瓒的兵力而已。
  面对这样匪夷所思的策略,别说夏侯渊,夏侯惇,文丑等人,心里一时间无法理解。
  即便当初颜良初看到锦囊里面的这句话,也是被惊得许久没缓过神来。
  “屯兵蓟城,围而不攻。”
  “军师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这次决定胜败的主战场,并不在蓟门关。”
  “我们只需佯装全力进攻蓟门关,吸引住公孙瓒的主力即可。”
  颜良望着了眼夏侯渊等人, 声音低沉而缓慢的说道。
  曹家军阵营,有贾诩,郭嘉,戏志才,荀彧四位军师。
  其中荀彧,贾诩,精于内政。
  郭嘉,戏志才,足智多谋。
  夏侯渊,夏侯惇兄弟,作为曹铄的叔父,对这些自然无比的清楚。
  曹家军一统北方,最大的阻力就是幽州的公孙瓒。
  然而!
  曹铄却将主导幽州战局的大权,交给了郭嘉来负责。
  这份信任有多重,即便是一名曹家军的普通士卒,也能看得十分清楚。
  夏侯渊可以质疑颜良的决策,但却绝对不敢违逆郭嘉的意志。
  “谨遵大都督将令。”
  夏侯渊,夏侯惇,文丑等人,暗暗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抹深深的失落。
  此行诸人平定了冀州,豫州,虽是大功一件。
  但是相对于攻克蓟门关,夺下幽州各州郡,就明显要差上一筹。
  原本他们还想大刀阔斧的在幽州大干一场。
  谁知汇聚敌我双方近二十万大军的蓟城,居然不是决定这一仗胜负的战场。
  面对这个结果,夏侯渊等人的心中,全都充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
  “军师围而不攻的计策,意在用我军拖住田楷这支主力军。”
  “李肃,田楷,单经等人,极善用兵。”
  “若是我们懈怠,必会被他们看出军师围困蓟城,攻取辽东, 幽州北部的意图。”
  颜良扫视了眼麾下一众将领,见诸人脸上写满了失落。
  他眉头微微一蹙,神情肃然的提醒道。
  夏侯渊,夏侯惇,文丑,曹纯等将领闻言。
  他们每一个人脸上的神情,全都变得郑重了起来。
  正如颜良所言,若是他们这支军队,忽然失去那股势如破竹的士气。
  以李肃,田楷,单经等人的智慧,必然会能够看出其中的端倪。
  郭嘉在数月前专门给颜良的这个锦囊,除了消弭他们将帅意见不合之外。
  最主要的一个用意,恐怕就是提醒他们。
  屯兵蓟城,围而不攻,这句话的深意了。
  夏侯渊,夏侯惇,文丑等人,无声的互望了一眼。
  他们全都无比羞愧的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军师这么简单的用意。
  可是除了颜良这个主将,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面对这个结果,曹将军一众将领,简直羞愧的有些无地自容!


第259章 颜良的骄傲(一)
  “夏侯渊听令!”
  颜良没有在意诸人心中复杂的情绪。
  他扫视了诸将一眼,目光最后落在了夏侯渊的身上。
  “末将在!”夏侯渊闻言,连忙拱手回应道。
  “命你领本部将士从前方林中砍伐木材,日夜兼程赶制攻城器械。”
  “十天内,必须做好冲车七架,投石车八十驾,云梯六十架,渡壕器具五百件!”
  颜良淡淡的看了夏侯渊一眼,直接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冲车也叫临冲或对楼车,乃是一种与城楼对高的攻城巨塔!
  这种东西至少需要五千人合力才能推动。
  主要用于冲撞城门,破坏城墙的重型攻城器械。
  以夏侯渊所部一万多人,再加上随军的木匠要赶制出七架冲车,并不算什么难事。
  然而!
  若是再加上八十驾投石车,六十架云梯,五百件渡壕器具!
  那这个任务就着实有些太艰难了!
  即便是他将自家麾下一万多精卒全部派出,日夜不歇的配合木匠一起赶制。
  恐怕到最后,他们也未必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颜良给他下达的这个命令,简直是想要自己半条小命啊!
  夏侯渊没有说话,想到刚才自己当众一再违逆颜良的命令,心中不由得阵阵发苦。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铁面无私,以德服人的大都督。
  居然这么快就给自己小鞋穿。
  “怎么了?”
  “难道夏侯将军想违抗本都督的将令不成?”
  颜良见夏侯渊迟迟没有回应,面色不由一冷。
  “夏侯渊……谨遵大都督将令!”
  夏侯渊被颜良看的脊背一阵发寒,不敢迟疑连忙抱拳领命道。
  七架冲车,投石车八十架,云梯六十架,渡壕器具五百件!
  夏侯惇听到这个数目,望着自家兄弟的目光,也不由得露出一丝同情。
  不过想到刚才挑衅颜良威严的人,自己好似也同样有份。
  他脸上的这丝同情,很快便转化成了惊恐之色。
  夏侯惇不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又会是怎么艰难的任务。
  “大都督……”
  夏侯渊乃是曹铄的亲叔父,文丑见自家大哥拿他开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担忧。
  七架冲车,投石车八十架,云梯六十架,渡壕器具五百件!
  这个任务确实有些太强人所难了!
  他们现在虽受曹铄重用,但毕竟是刚从袁绍麾下投过来的降将。
  如此不留情面的刁难夏侯渊,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叔恶,难道你跟随本都督这么久,也像其他人一样认为某是那种心胸狭隘,公报私仇的小人不成?”
  颜良望着欲言又止的文丑,声音低沉而缓慢的问道。
  文丑听到自家大哥这句话,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羞愧之色。
  以颜良的胸襟,别说夏侯渊,夏侯惇兄弟,并不是有意冒犯于他。
  即便是他们在没有私心的情况下,真个触怒了对方。
  以颜良高傲的性格,恐怕也做不出,这种小人行径的事来。
  “大哥,我……”
  文丑想说点什么,但是当对视自己大哥那双乌黑深邃的眼眸。
  他到嘴边的话,顿时又硬生生的咽了下来。


第260章 颜良的骄傲(二)
  夏侯渊,夏侯惇,曹纯等人,被颜良的目光一扫。
  他们一个个全都满脸羞愧的低下了头。
  说实话刚才在听到颜良的军令时,他们心里也同样生出颜良公报私仇的想法。
  不过想想颜良这些天,在军中的所作所为。
  诸人心里清楚,以对方高傲坦荡的心性,是绝对不屑做这种小人之事的。
  “田楷,李肃,单经等人,都不是泛泛之辈。”
  “我们想牵制住幽州军的主力,必需要让他们感到,我军誓死攻破蓟门关的决心!”
  “让妙才将军日夜兼程赶制这批攻城器械,乃是配合军师实施围而不攻计策,最为重要的一环。”
  “十天……”
  “若妙才将军能够在十天内,赶制出本都督要求的这批攻城器械。”
  “此战过后,本都督必记你大功一件!”
  颜良见文丑,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全都一脸羞愧的低着头,不敢与自己对视。
  他神情肃然的开口,向诸人沉声解释道。
  “此次赶制攻城器械的任务事关重大,若有懈怠必军法处置!”
  “不知妙才将军,可敢接受这个任务?”颜良目光炯炯的望着夏侯渊,声音低沉而缓慢的询问道。
  “有何不敢?”
  “若末将未按时在十天内,赶制出冲车七架,投石车八十架,云梯六十架,渡壕器具五百件!
  “大都督斩下夏侯渊人头便是!”
  夏侯渊闻言,心中那丝不快也顿时烟消云散。
  他本不是容易受激之人,但是此刻听了颜良的话,却是想都没想就应承了下来。
  “大都督,叔恶愿为妙才将军副将,若是此次不能赶制出来这批器械,愿与妙才将军同罪!”
  文丑见夏侯渊领了军令,没有丝毫犹豫与迟疑,当即上前请命道。
  “我等愿携本部人马,全力协助妙才将军完成大都督的任务。”
  “若不能在十日内赶制出,投石车八十驾,云梯六十架,渡壕器具五百件!”
  “愿与妙才将军同罪!”
  夏侯惇,曹纯,魏续,曹性,宋宪等人,也纷纷驾马上前向颜良请命道。
  “好!好!好……”
  “只要我等将帅万众一心,平定区区一个幽州,必指日可待!!”
  颜良望着在自己面前,齐声拜倒的一众将领。
  他那张脸上淡漠的神情,也不由得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冲车七架,投石车八十架,云梯六十架,渡壕器具五百件!
  这个任务若是只由夏侯渊所部,带着木匠去赶制确实很难完成。
  颜良指派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夏侯渊,其用意就是凝聚诸将之心。
  文丑跟随颜良多年,虽然因为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误会了自家大哥的真实用意。
  可是当经过颜良提点之后,他当即就醒悟了过来。
  第一个站出来,担当起了自己的角色。
  夏侯渊望着明知道可能要掉脑袋,却依旧站出来力挺自己的文丑,夏侯惇,曹纯,魏续等人。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顿时蒙上了一层水雾。
  这些天随着他们杀入冀州,豫州,幽州境内。
  诸将之间的竞争,明显比在防守司州的时候,激烈了许多!
  即便是夏侯惇,曹纯,他们这些本族的兄弟。
  心里一时间,也生出了一些互相较劲的心思。
  然而!
  此刻随着颜良的这条命令,诸将心中连日来的那丝隔阂,顿时消弭不见了!
  万众一心!
  正如颜良说言的一样,只要他们曹家军一众将士能够万众一心。
  别说区区一个幽州,即便是一统天下,恐怕也是指日可待!


第261章 引火自焚(一)
  光熹元年,十二月初八。
  受封幽州牧,辽东侯的公孙度,在得知公孙瓒精锐尽出,后方兵力空虚的消息。
  没有丝毫犹豫与迟疑,当即集结自己麾下七万大军,直向公孙瓒的老巢北平郡杀了过去!
  面对前有颜良十数万大军,兵临蓟门关下。
  后有公孙度倾巢而出,气势汹汹,杀来的辽东军。
  公孙瓒知道自己,败局已定。
  整个幽州九郡的总兵力,一共有近八万人马。
  其中步卒一万五千,骑兵大约六万左右。
  这次为了抵抗颜良北上的十数万大军。
  公孙瓒几乎在蓟门关,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兵力。
  原本以为凭借着那些新制的马具,能够与曹家军一战。
  但是让公孙瓒万万没想到,那个与自己相约永不犯界的好邻居。
  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在他的背后捅刀子!
  如今公孙瓒手里可用之兵,连一万兵力都没有。
  他知道以如此微弱的兵力,根本没法与公孙度的七万大军抗衡。
  因此在接到公孙度挥兵南下的第一时间,公孙瓒就立即向驻守在渔村的田楷派去八百里加急!
  只是这一次公孙瓒还是远远低估了,自己的好邻居公孙度攻打幽州的决心!
  公孙度能够以辽东一地,开疆扩土,打下一个疆土不低于幽州的基业。
  兵贵神速,痛打落水狗!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心里自然无比的清楚。
  幽州兵力空虚,很多城池驻守的军队,甚至连一千人守军都没有。
  面对气势汹汹,百倍于自己的辽东军,他们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因此在公孙瓒派出快马的第五天,公孙度就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大军。
  一路摧枯拉朽般,杀到了北平城下!
  ……
  北平城,太守府。
  公孙瓒的书房内,横七竖八的躺着十数具尸体。
  这些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都是公孙瓒的至亲之人。
  “嘀嗒……嘀嗒……”
  公孙瓒提着正在滴血的剑,一步步向角落里面的小儿子走去。
  他一头乌黑的头发,如今已经变得一片斑白。
  望着蜷缩着角落,身体瑟瑟发抖,却闭着眼睛一言不发的幼子。
  公孙瓒感觉自己的心,好似被万千把利刃切割一样痛彻心扉!
  这是他所有子女之中,最喜欢的儿子。
  虽然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