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三分归晋时,五胡乱华,大汉的子民被胡人当作两腿羊的惨剧。
  曹铄的心里,就无比的愤怒!
  司马家这得多么的无能,才会让这些以前连一镇诸侯,都打不过的胡人部族。
  最后跑到华夏的疆土上,建立出十六个恶魔一样的国家!


第222章 计定辽东(三)
  “高句丽……”
  郭嘉在诸人无比期待的目光下,开口吐出了三个字。
  对于曹铄能够看透作壁上观的深意,郭嘉并没有多少意外。
  因为在他的心里,自己这位主公的心智。
  其实是与他们颍川三杰一样,都是当世最高深莫测的一群人。
  听到郭嘉说出“高句丽”三个字,包括曹铄在内的所有人,全都被他给震撼到了!
  诸人原本以为郭嘉让曹铄给公孙度请封幽州刺史,乃是想拉着他一起打公孙瓒。
  可转眼间,郭嘉却又说作壁上观于高句丽!
  这跳脱的思维,整个大厅内除了贾诩,戏志才,荀彧。
  其他人全都被郭嘉,给绕的有些晕头转向。
  “公孙瓒勇武过人,胸有韬略,麾下白马义从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公孙度虽有朝廷大义在身上,但他却依旧远不是公孙瓒的对手。”
  “主公落子高句丽作壁上观,一旦辽东公孙度战败!”
  “举时主公就可从辽东出兵,与颜良文丑两位将军,从冀州,豫州两地,对公孙瓒实施南北夹击!”
  “作壁高句丽乃是此战的关键,嘉愿请命说服高句丽王联手,自辽东出兵攻打公孙瓒!”
  郭嘉见诸人全都一脸迷惑的望着自己。
  他没有再卖关子,沉声解释道。
  曹铄听到公孙度远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心中并没多少意外。
  毕竟在公孙瓒巅峰的时期,可是坐拥过幽,青,徐,兖四州!
  让河北霸主,四世三公的袁绍,都为之胆寒的人物!
  公孙度虽然也算个枭雄,但是与公孙瓒一比,差的明显不止一星半点。
  “再过两月就要入冬,高句丽严寒,奉孝你的身体扛得住吗?”
  尽管知道有郭嘉出马,拿下高句丽王合击公孙瓒的战略,应该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但曹铄却依旧没有,马上答应郭嘉的请命。
  因为熟知历史的曹铄可是知道,郭嘉之所以会早亡。
  就是跟随曹操远征辽东乌丸,水土不服,舟车劳顿才活活的病死在路上。
  曹铄可不想这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神鬼莫测的鬼才,再重蹈前世的覆辙!
  荀彧,戏志才,贾诩,听到曹铄这句充满关切与担忧的话。
  他们脸上的神情,全都怔住了!
  此战高句丽的重要性,郭嘉已经说得十分的清楚!
  然而曹铄却因为担忧郭嘉的身体,直接将他的请命给搁置了!
  曹铄这种对自己下属关怀备至,将其生命安危重视到极致的做法。
  即便是生性淡泊的贾诩,心里一时间也不由得涌现出一丝深深的感动。
  “主公放心……”
  “嘉身体虽然赢弱,但却还没到弱不经风的地步!”
  “此战出使高句丽,嘉必助主公横扫辽东公孙度,幽州公孙瓒二人!”
  感受到曹铄发自内心的关切与担忧,郭嘉心里感动不已。
  他见曹铄神情满是迟疑,当即一脸肃然的保证道!
  “既然此战的成败关键在高句丽,那我便与奉孝同行!”
  曹铄见郭嘉目光坚定,也不好再劝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可!万万不可!”
  “主公身负社稷存亡,天下黎民百姓生死之任,怎可出使高句丽这等险地!”
  ……
  “主公万万不可冒险!”
  ……
  曹铄的话刚出口,顿时就被四周一片担忧的浪潮给淹没了。
  郭嘉,戏志才,荀彧,贾诩,吕布,马超,颜良,文丑,夏侯渊,夏侯惇……
  曹家军的一众文臣武将,全都被吓得满脸担忧的站了起来。
  “如今天下分崩离析,大汉江山有倾覆之险,天下庶民有倒悬之危!”
  “置身在这片破碎的山河之上,我们谁能保证自己绝对的安全?”曹铄扫视了下方诸人,神情肃然的说道。
  以郭嘉的心智,曹铄的那点心思,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
  然而正是看透了曹铄的想法,郭嘉心里才越发的愧疚。
  若是自己的身体再好一些,自家主公或许就不会跟着他一起去冒险了。
  “主公……”
  郭嘉本想再说点什么,可是当对上曹铄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眸。
  他到嘴边的话,只能又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好了……”
  “吾意已决,诸位勿要再劝!”
  “大家这两天都好好休整一下,三日后辰时一刻,我们于虎牢关外点将出征!”
  曹铄神情坚定的打断了诸人的劝阻,直接下达了点将出征的命令!
  “诺……”
  郭嘉,戏志才,荀彧,贾诩,吕布,马超,颜良,文丑,夏侯渊,夏侯惇,张辽,曹纯,高顺等将领。
  听到曹铄的命令,他们都不敢再劝,只能拱手齐声应诺。
  这支刚经历了大战的队伍,仅仅只有三天的休整时间。
  又要远赴千里之外的战场,开始继续征战四方!


第223章 子龙下山(一)
  常山郡,真定城。
  真定城三十里外,一处僻静的山巅上。
  一名身高八尺,面容俊朗,英俊潇洒的少年,正在挥舞着自己手中的长枪。
  少年身穿一袭白色的袍子,一头乌黑的长发,被白玉锦带高高束起,两鬓的头发披散于双肩之上,随着迎面吹来的轻风阵阵飘舞。
  给其原本姿颜雄伟的绝世风姿,更增添几分飘逸出尘的气质。
  “吼!吼!吼……”
  白袍少年手中的银色长枪,每一次刺出,都会带起一阵撕裂空气的爆炸声。
  整个人宛如一尊不可战胜魔神,身上散发一股摄人心魄的气势。
  白袍少年脚步轻盈,身形移动间,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如同一条游走在山巅之上的蛟龙,每一次腾挪都会带起一道白色的残影!
  白袍少年手中银枪挥动间,脚下步伐移动时。
  如同道道银色的闪电,耀眼至极!
  “吼……”
  白衣少年手中长枪舞动,周身一寸之地的草木枯叶阵阵乱飞。
  无论是前刺,还是横劈,都给人一种精神上无法抵御的压迫。
  山巅另一头的草庐下,静坐着一名须发皆白,鹤发童颜的老人。
  老者身穿一袭湛蓝色的袍子,手里拿着一杯正飘着热气的香茶。
  静静望着不远处练习枪法的少年,看得怔怔出神。
  蓝袍老者那双乌黑深邃的眼眸里面,闪烁着丝丝毫不掩饰的喜悦与自豪。
  他研习枪法一道数十载,三十三岁那一年,自创出威震天下的《百鸟朝凤》枪法,被世人尊为枪神。
  三十三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枪道,童渊的天赋与武艺,震惊了整个天下!
  即便是那些瞧不起武人的大儒们,也被童渊三十三岁踏入宗师境的天赋,给深深的折服了!
  然而!
  此刻童渊望着面前练枪的少年,想到他这些年创造出来的种种奇迹。
  童渊感觉自己以前取得的那些荣耀,简直不值一提。
  十六岁!
  仅仅只有十六岁的赵云,居然就悟出自己的枪道!
  在他《百鸟朝凤枪》的基础,自创出更加霸道刚猛的《七探盘蛇》枪法!
  十六岁的宗师!
  童渊有时候想一想,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感觉。
  “或许云儿能够打破,禁锢了我们数百年的枷锁,踏上武人们梦寐以求的绝世之境。”
  华夏自西楚霸王项羽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绝世境的强者。
  童渊虽然被世人尊为枪神,其枪法也达到已臻化境的地步。
  但是童渊心里却是清楚,自己离那虚无缥缈的境界,还有着一段极为遥远距离。
  随着对武道的理解越深,童渊心中就越发的无力。
  直到近些年见识过,自己关门弟子赵云的天赋后,童渊便彻底绝望了!
  他知道以自己的天赋,今生恐怕是无缘踏上那虚无缥缈的境界。
  三十三岁,自创《百鸟朝凤》枪法,达到武人们难以企及的宗师之境!
  童渊一直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天赋异禀的人。
  然而此刻见识到赵云的天赋后,童渊终于算是认清了事实。
  天赋异禀!
  这四个字无论对哪一个流派,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勤能补拙,这句话只适用于和你差不多的人身上。
  勤奋可以决定你的下限,但决定一个人上限的却是天赋!
  武人看筋骨,文人看悟性。
  天赋异禀者,只需苦练一天。
  往往就比普通人艰苦练习一年,取得的成就还要大。
  人的寿元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
  资质普通的人与天赋异禀的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师傅,云儿练得如何?”
  赵云将整套《七探盘蛇》枪法练完,踏着沉重而稳健的步伐来到童渊的面前。
  他那双乌黑深邃的眼眸,满是期待的望着自己师傅。
  “云儿,你很想下山吗?”
  童渊望着神情满是迫切的赵云,脸上浮现出一抹和蔼的微笑。
  这段时间,他明显感觉赵云练习枪法的时候,越发的刻苦了。
  师徒两人在一起生活了数年之久,赵云虽未明说。
  但是童渊却依旧感受到,自己徒儿想下山的小心思。
  “月前云儿下山看望家母,同村的人说冀州刺史韩馥在讨伐司州一战中身亡了。”
  “北方将逢大战,云儿不想错过这个建功立业的时机。”
  赵云闻言,神情郑重的点了点头。
  学得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这是师傅童渊教导赵云的,他一直谨记于心。
  大丈夫生于乱世之中,若是不能建一番盖世的功勋,如何对得起自己的恩师与父母?
  “哦……”
  “云儿既有建功立业之心,可有想好下山后投往何处?”
  童渊知道赵云耿直的性子,见他吐露心声也不奇怪。
  他深深看了眼自己苦心栽培,并寄予厚望的徒儿,眼中满是好奇的问道。
  “如今天下大乱,云儿也不知道谁是明主……”
  “月前下山的时候,我与同村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商议过了,决定追随实施仁政,威震幽州的公孙瓒将军。”
  赵云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将自己意欲带着同乡,投公孙瓒麾下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苍天为鉴,白马为证,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云儿,你此去投公孙瓒,不会是因为他麾下的白马义从吧?”
  童渊听到赵云要去投公孙瓒,目光不由得望向一旁,栅在草舍下的夜照玉狮子。
  脸上的表情,不由得变的有些古怪了起来;
  自家徒儿喜欢白马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
  公孙瓒麾下有一支全是白马组建而成的精骑队伍,更是天下人人皆知的事情。
  一个极为喜爱白马,一个用白马组建骑兵队伍,而闻名四海的诸侯。
  这两人好似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一样。
  赵云闻言,白皙俊朗的脸颊,不由得微微一红。
  心思被自家师傅一语道破,他有些窘迫的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当初同村的兄弟一起商议,选择自己等人要去投靠的明主。
  其中有一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实力强大。
  在司州一战中以一己之力,击败十数镇诸侯合围的曹铄。
  赵云对于这个和自己同年,且麾下猛将如云的大将军,心里并不是很喜欢。
  因此他力排众议,选择了以白马义从闻名于天下的公孙瓒。
  乡野之人心思都很单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赵云武艺超群,即便是同乡的二十个汉子一起上,也不是他的对手。
  尽管大家觉得公孙瓒无论是实力,还是其心胸与智慧都远不如曹铄。
  但是这些汉子还是遵从赵云的意思,决定跟随幽州的公孙瓒一起征战天下!


第224章 子龙下山(二)
  “云儿,你可还记得拜师时,为师曾经对你说过的话?”
  童渊见赵云心意已决,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端起桌案上的香茶,轻抿了一口,淡淡的询问道。
  “师傅……”
  赵云对童渊极为的敬重,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永远记在了心里。
  尽管现在距离当年拜师,已经过去了数年之久。
  但赵云心中对他说过的话,却依旧记得十分的清楚。
  只是让赵云有些担忧的是,自家师傅如今年事已高。
  两人若是全力出手一战,童渊必然会有所损伤。
  赵云这些年把百鸟朝凤枪,都已经给摸透了。
  自家师傅虽为枪神,但他却有九成的把握将其击败。
  然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