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为大都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为大都督-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听此话,折秀愣了愣,猛然掩嘴笑不可遏的言道:“你说的就是阿昭在国子监时候的老师,那个对阿昭无可奈何,唤她为混世大魔王的那个王正涛?”
  “是啊!”听到如此犀利的诨号,陈宁陌也忍不住露出莞尔之色,“王正涛这人学问精湛,脾气也好,让崔文卿去他那儿,正当其所,不过这老头儿因为阿昭昔日太过张扬顽劣,一直对她心存忌惮,若他得知崔文卿乃是阿昭之夫,也不知脸上会是何等表情?”
  折秀听她说得有趣,又是忍不住笑开了。
  待得知崔文卿娘子之名后,王博士一路行来彻底无话了。
  他的心绪是复杂的,心情是沉重的,更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昔年当陈学士让他教导折昭的时候,王博士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小丫头有何了不起。
  然才短短几天,折昭便凭借着在府州时称王称霸的作风,以及那几乎可以说是无人可挡的拳头,在国子监内横行无阻,无人能够与之抗衡。
  不仅如此,折昭天生是个闯祸精,整日大小麻烦不断,学问功课自然更不消提了,弄得王博士是焦头烂额不已。
  然因折昭之父乃是振武军大都督折惟忠,外祖父为枢密使杨文广,国子监上下自然拿她毫无办法,也只得劝慰王博士须得以大局为重,不要与折昭斤斤计较。
  其后折昭因其父亲阵亡,离开国子监而去,对此,王博士很是高兴了一段时间。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才过得没几年,折昭的夫君,也就是眼前这个崔文卿居然也来国子监入学,同样拜在了他的门下,如何不令王博士郁闷万份。
  这厮……该不会也如昔日的折昭那般,是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吧?
  心念及此,王博士朝着崔文卿偷偷望去,其后又飞快的移开了视线,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愈发沉重了。
  见状,崔文卿却是二丈摸不到头脑,暗忖道:这人怎么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我似乎也没乱说什么话吧……
  在一人郁闷,一人疑惑的气氛中,两人已是来到了广业堂门外。
  这广业堂乃是太学八间学堂之一,由王博士以及两位助教负责执教,在学堂中的排名不高不低,只能算作普普通通。
  站在台阶之下,便已是听到里面传来学子们朗朗读书之声,读的为《礼记》《大学篇》,这也是科举考试所考五经当中的篇目之一。
  王博士稍事整理了一下心绪,对着崔文卿淡淡言道:“崔郎,这里便是广业堂了,不管你家中有何高官,自己是何身份,在这里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子,犯了错误老夫会进行惩戒,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勒令退学,望你好之为之。”
  感觉到王博士对自己的态度忽然变得有些冷淡,崔文卿自然不知道原因,只得点头闷闷言道:“好,学生明白。”
  “既然如此,那走吧。”王博士轻轻一点头颅,带着他登上了三尺台阶,刚站在滴水檐下,入目便是堂内摆得整整齐齐的座案,以及坐的整整齐齐的学子。
  王博士也不等待学子们把这篇《大学》念诵完毕,就带着崔文卿大步而入,走上授业高台的时候,挥手示意道:“大家先且静一静。”
  话音落点,正在摇头晃脑诵读书籍的学子们陡然就安静了下来,大家睁大双眼望着高台上的王博士以及崔文卿,自然而然充满了好奇之色。
  王博士开宗明义的介绍道:“诸位学子,今日我们广业堂迎来了一位新生入学,名为崔文卿,大家认识一下。”言罢转头对着崔文卿吩咐道,“崔文卿,你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崔文卿也不惧怕,对着台下的学子们拱手一周行得一个士子礼仪,微笑言道:“诸位同窗,在下崔文卿,现年十八岁,乃府州人士,去岁科举获秀才之身,如今入学国子监是为了备战来年科举,还请诸位多多指教了。”
  一番话语落点,学堂内顿时一片轻轻议论之声,交头接耳不断。
  就是而论,太学堂内的学子多数为靠祖荫入学的官宦子弟,几乎个个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这些人一听崔文卿来自府州,且还是秀才的时候,便猜想他肯定是由地方报送而来的优秀学子,故而才议论不止。
  毕竟在这些洛阳出生的天潢贵胄眼中,府州几乎可以说是远在天涯,且为蛮夷之地,未开风华,这崔文卿能够被地方官府报送至国子监读书,可见其学问一定非常厉害。
  然,那又如何?
  即便学问再是厉害,也是一个没见过世面,只懂得死读书的乡巴佬而已,能有什么出息?
  就算他能够通过科举成为进士,最终也不过是获得一个九品官身,卑微之职,与权贵学子的高官家境,差得简直是太远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时之间,不少纨绔子弟望向崔文卿的眼神中都止不住有些鄙夷。
  对此,崔文卿却是浑然未觉,他心内暗自感叹,已是沉浸在了国子监浓厚的学堂之风内。
  虽则两世为人,但崔文卿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离开学堂够久了,此刻再次入学,自然而然生出了百般感叹。
  寻得一个空位落座,崔文卿开始专心致志的听王博士讲授五经之意。
  好在崔秀才从前学问根基打造得甚为牢固,学风也非常扎实,故此崔文卿听授王博士的讲解也是非常容易,基本能够明白他所讲的意思。
  及至一堂课结束,崔文卿这才从学问之海中醒了过来,恍然一笑,便提起毛笔,将自己的所想所得记录在书卷文字侧面。


第三一八章 贡生荫生之别

  便在这个时候,崔文卿眼前忽地多了一只胖乎乎的大手,错愕抬头,入目便是一张笑容可掬的胖脸。
  “阁下是……”
  未等崔文卿话音落点,那胖子已是忙不迭的自我介绍道:“崔同窗,在下名为高能,乃麟州人士,与出身府州的你也算是半个老乡,故而特地前来认识一下。”
  一听是麟州人士,崔文卿不禁笑了起来:“麟州与府州相邻,咱们的确是半个老乡啊,对了,还不知道高兄年龄?”
  高能笑呵呵的言道:“在下今岁刚刚二十出头,与崔兄一样,也是被地方官府保送至国子监就读的,而目的么,也是为了考取来年科举。”
  闻言,崔文卿正想说自己并非是由地方官府报送而来,而是走的关系,然见这胖子一副找到有着许多共同点知音的神情,话到嘴边却又有些不好开口了,只得颔首笑道:“原来如此,对了高兄,咱们广业堂由地方官府保送而来的学子多么?”
  高能轻轻一叹,苦笑道:“地方学子成绩再是优秀,想来国子监也不太容易,而那些达官贵族的子弟,不用太过努力便能进入国子监就读,故此现在学堂二十九名学子,连你一共也只得五名贡生,其余全为荫生。”
  崔文卿自然懂得贡生,荫生之意,这也是朝廷通俗的叫法。
  所谓贡生,便是由地方官府从未中举的生员中按规定名额挑选一些优秀者贡献给皇帝,当然,贡生的数目占据国子监学子的比重是很低的。
  而荫生,则是凭借上代余荫取得前来国子监就读的资格,也就是说,若为荫生,那家里面的父辈必定是做大官的。
  荫生往往只需要通过一场简单的考试,便能被国子监认可接纳,若是贡生,考试则要难上许多,可谓大浪淘沙。
  这名为高能的胖子以荫生进入国子监,不用问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学霸。
  作为崔文卿来说,其实他能够进入国子监就读,并非贡生,也并非荫生,而是彻彻底底的关系户。
  前段时间国子监诸多官员在进行议定的时候,本就质疑崔文卿入学的资格,不少讲究的老学究更是当场明确提出不能让这样的人物进入国子监。
  然当时陈宁陌只是说了一句“是官家让他来的之后”,所有议论自然而然悄然无息了,崔文卿入学之事也就此通过,再也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
  “对了,崔同窗,咱们一见如故,有件事不得不事先提醒你一下。”高能看上去有些忧心忡忡。
  崔文卿笑道:“高兄有话但说无妨便是。”
  高能轻叹一声言道:“正因为贡生、荫生入学的差距,以及身份的不同,两者之间一直是矛盾重重,冲突不断,然只可惜我们贡生因为在人数、家世上占据劣势,故而一直备受欺负,崔兄你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一定要尽量避免于这些家世权贵的贡生起冲突,免得吃亏。”
  崔文卿这才知道原来国子监内居然还有如此派系分化,不禁大感哭笑不得。
  看来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矛盾,存在冲突,即便是国子监也不例外啊!
  正在此时,一个蛮横无理的嗓音突然传进了两人耳畔:“喂,你这肥子在这里喋喋不休的说什么哩!”
  崔文卿愕然望去,却见来者是一个相貌普通的青年,同样穿着白色儒士长衫,只是脸膛隐隐有些苍白,看上去好似身患疾病一般。
  闻此话语,高能很明显吓了一跳,脑袋一缩望向来人,低眉臊眼的堆笑道:“原是吴天兄,没事,我就与崔同窗闲聊几句,这就走,这就走……”说罢,连忙跑了。
  “哼,真是一堆恶心的肥肉!”那叫做吴天的青年轻啐一口,眼中鄙夷之色甚浓,走到崔文卿面前冷冷言道,“你叫崔文卿?”
  “对,不知公子有何见教?”虽然感觉到此人来势汹汹,但崔文卿依旧端坐在案几前,脸上浮现着淡然的微笑。
  吴天看崔文卿的眼神如刚才看高能一般无二,充满了藐视之色,冷冷言道:“或许你还不知道本公子的身份,介绍一下,本公子吴天,乃当朝礼部侍郎之孙,广业堂的学子们都是尊我为老大,不管你在府州有何了不起,进入国子监后都给本公子老实一点,否者别怪我拳头无情。”
  此话听得崔文卿面露愕然之情,哑然失笑道:“听这位同窗之意,乃是叫我夹着尾巴做人,不要招惹是非?”
  “对,你明白就好。”吴天轻轻点头,语带睥睨的言道,“我们这些权贵子弟可不是你这种贡生能够招惹得起的,夹着尾巴做人始终没错,切记了。”
  崔文卿好气又是好笑,初来乍到也不便与此人争执,暗忖言道:没想到这国子监内还有校园恶霸,看来这半年的日子一定不会无聊了啊。
  中午放课之后,学子们在国子监食堂用餐。
  而且得益于朝廷尊重学问士子的缘故,这一餐乃是官家赐食,简单来说,就是不要钱的。
  不过就实而论,因为免费,午膳的菜品质量却是不高,味道也只是马马虎虎,许多荫生都会选择带上府中准备的食盒进行午膳,更有不少往来方便的荫生还会返回家中就食。
  然而,来自各地的贡生们却没有这种幸运。
  他们一来在洛阳并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二来也是因为不少人家中贫寒乃寒门学士,故此能吃一顿也就是一顿了。
  作为崔文卿,却不好意思要求杨家为他准备食盒,加之饭后须得前去宁一园听讲,往返杨府用膳时间不够,故而也只能在食堂用膳了。
  来到食堂,却见是一片相连在一起的宽阔青砖大房,其内一排排八仙桌整齐排列,约莫估计了一下,这间食堂至少可供数百人同时用膳。
  崔文卿询问了同路而来的高能,才知道像这样食堂国子内共有四间,而这一间因为离太学最近,故而太学八间学堂的学子们几乎都是前来此地午膳。


第三一九章 司马薇

  高能极为健谈,心肠热络的为崔文卿介绍不断,末了想起一事,这才沉声叹息道:“崔兄,今天吴天来找你可是有着一番交代?”
  崔文卿笑道:“能有何交代,也只是言语直接的威胁我一顿罢了。”
  高能苦笑道:“其实每一个前来广业堂的贡生,他都是这样威胁的,但贡生们摄于他的家世,都是敢怒不敢言,甚至都不敢告诉博士助教们知道。”
  “哦,为什么贡生这样害怕他呢?即便是家世了得,也要服从国子监内的管束吧。”崔文卿好奇一问。
  高能叹息道:“吴天的祖父乃是当朝礼部侍郎,礼部可是负责科举考试的衙门,而很多时候侍郎更会权兼科举考官,哪个不长眼的贡生敢去得罪此人?”
  崔文卿这才明白了其中缘由,不禁点头一叹。
  前去取食处打上饭菜,荤菜为一小块肥瘦均匀的蒸羊肉,素菜为简单的青菜萝卜,主食则是白面馒头,另外还有一大碗白菜汤。
  崔文卿对于吃倒是不太讲究,有得吃已算不错。
  正在崔文卿几人边吃边谈当儿,忽闻食堂传来一阵轻轻骚动,更夹着几声止不住的惊叹,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入口处望了过去,坐在远处的士子们更是站起身来引颈张望不断。
  崔文卿正在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