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为了报复行动失败,对她进行了最残忍、最无耻的刑讯和蹂躏,即使被xx至孕,也丝毫不肯放过。就在鬼子准备准备将“蔷薇”剖腹虐杀的前夕,“军统”按照总裁严令,在共产国际日本共产党的秘密配合下,以牺牲数十名骨干精英的代价,将“蔷薇”从南京日军警备司令部救出,并沿途护送至后方。
蒋夫人看到“蔷薇”那凄惨模样,不禁潸然泪下:“孩子!感谢万能的主,及时让你出现,救了先生和我,救了一大批军政军员,也救了中国!你不是散落的‘蔷薇’,你是冰清的玉梅!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
当然,鲁雪华自然不会知晓刘倩雪的这些内幕。只不过,他感觉到,这个老同学身上,一定有惊心动魄的故事。
其实,在刘倩雪心中,鲁雪华也充满著谜团。他一个富家少爷,身边有着如花似玉的青梅竹马恋人,怎么一下成了国军的中尉,并进入了这么严格的培训班深造?从那天模拟刑讯看来,鲁雪华对日本鬼子是有着刻苦仇恨,从那天在刑场面临生死时的肺腑表白,她知道哪个经常来中央大学给鲁雪华送点心的表姐肯定不在了,那在他身后,又是一个怎样的令人泣血的故事?
刘倩雪和梅霞的认识,倒不是因为鲁雪华的关系,而是两个人都是当时南京大学救亡剧社的成员。
“9。18”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大高校蓬勃兴起,救亡剧社等演出团体更是层出不穷。由于在首都的缘故,南京大学生救亡剧社最为有名。
剧社成员很多,也不是每个人都熟悉,刘倩雪和梅霞本不熟悉。但一次话剧排练,有两个底层妓女的角色,既是小配角台词又俗气,所有女演员都不肯出演,只有梅霞和刘倩雪自告奋勇,一人挑选了一个角色,而且都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演技,将底层妓女的风骚、泼辣和粗俗演绎得淋漓尽致。当他们两个卸妆谢幕时,谁都不敢相信那样两个粗鄙的女人是有这么两个看上去冰清玉洁的女大学生扮演,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两个小配角风头甚至盖过了男女一号。甚至当时的街头小报都为他们写了专题报道。因为这个缘故,梅霞和刘倩雪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也是因为这层关系,作为同班同学,鲁雪华没少受刘倩雪的揶揄,不知不觉中,鲁雪华和刘倩雪之间关系也逐渐亲密起来。
当倩雪和雪华在医院里呆在一起时,彼此间也会说一些以前经历。倩雪告诉雪华,她外祖父、父母都在当年南京沦陷时遇害,她九死一生,逃出了金陵;雪华也告诉倩雪,他也是全家遇害,投奔了游击队,并且南渡长江,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还有在湘雅医院遇到了美丽的护士张红梅。但说道最关键的地方,两人都不约而同,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唯恐触动心底的伤疤。
………………………………
第175章 玉梅再生
刘倩雪来医院次数越来越少了,她已经完全脱离了“军统”,留校做了特训班的教员,同时担任梅校长的助理。此时,原校长王聪慧已经离职去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梅光迪教授接任校长。
刘倩雪帮助梅校长准备第二批培训班开学工作,收集整理教材,寻找联系老师,初审学员入学资格,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医院医治,鲁雪华外伤好了差不多,但那招“天地同寿”留下的内伤,医院治疗也无济于事,只能靠他自己慢慢运功调理。
经过那次拼死一击,鲁雪华真气损耗很多,所以很多经脉淤阻根本冲不过,强制意念冲关,也往往会因为刺痛难忍而被迫放弃。
又是一次冲关失败!鲁雪华大汗淋漓,心跳加速,满脸通红。精疲力竭的他不得不再次沮丧地躺下。要是师父在就好了!他一定能帮助自己度过这难关。鲁雪华心想。
此时此刻,躺在病床上的鲁雪华真心地想念起李让梨来,也深深思念一直关爱着自己的孙里仁将军。在特训班最后阶段,鲁雪华知道孙将军带领由先遣旅扩编的中国远征军,前往缅甸出国作战。
惺忪朦胧中,鲁雪华似乎又回到了77军军部,外面是猛烈的炮火。
他高喊:“长官,我回来了!”
但没人理他,军部所有的人都带着英式钢盔,往外面奋力拼杀。
在中国部队后面,还有一群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跟着中国军人,冒着日军炮火,拼命向外冲杀,此情此景让鲁雪华倍感奇怪。
最后,他看到了师父李让梨,他正抱着一挺布伦轻机枪,疯狂射击,他的前面,是一波又一波的鬼子。最后,李让梨没有子弹了,他操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就要和鬼子拼命。一阵密集的弹雨扑面而来,李让梨那高大的身子轰然倒下。
“师父!”鲁雪华大叫。从梦中醒来,他的心在怦怦直跳。这种梦境,在宜昌等船入川时,他遇到过,那时梦境主角是梅霞;在黄梅五祖寺时,他也遇到过,那时梦境主角是自己父母。而且,残忍梦境都变成了严酷现实,这一次又是梦见了师父李让梨,一种强烈的不安顿时涌上鲁雪华心头。
就在鲁雪华在医院思念他的长官和战友时,他的战友正在缅甸北部和日军18师团展开浴血奋战。他所梦见的,正是著名的仁安羌之役。
这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惟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中国远征军在劣势情况下,以800多人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军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军的友军!此次战役,十足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坚强,充分发扬了中国军人舍己救人和不背盟信的美德,一扫中国军队“恐日症”的阴霾,获得国际社会普遍尊重。
正当鲁雪华胡思乱想的时候,门被轻轻推开了,进来的是刘倩雪俏丽的身影。今天是刘倩雪最后一次来医院,目的是接鲁雪华出院。
刘倩雪没穿军装,穿的是普通的家常蜡染蓝布旗袍,普通的带襻布鞋,短发随意地用木质头钗别着,古典而简朴,背影婷婷若曦,温柔乖巧,别有一番风致。只是旗袍襟处,那方精致苏绣荷花真丝手帕,证明她的主人是品位不俗的淑媛。
恍然中,鲁雪华眼前似乎晃动着梅霞的影子。两个女子“小家碧玉”般的款款的身着,一样水一般的柔情,荷一般的雅致。鲁雪华突然想起,那天在医院里,柳云龙喊刘倩雪叫什么?
“玉梅?”刘倩雪正弯腰在为鲁雪华整理出院的东西,忽然听到鲁雪华这么喊她的“代号”,她停止了收拾动作,楞楞地站在那里。
“玉梅!”鲁雪华又喊了一声,声音热切而真诚。
刘倩雪缓缓转过身,不解地看着他:“雪华,我已经正式脱离‘军统’了,这个代号已经和我无关了!”
鲁雪华调皮地笑了:“这个代号真好听!想不到肃杀的‘军统’,还能取这么优雅的代号。‘倩雪’太过于冰冷清傲,‘玉梅’既柔美又坚韧,更适合你的气质,我以后还是叫你做玉梅吧?刘玉梅小姐?”
刘倩雪半天不语。眼睛直直地望着窗外,眼神空洞寂寞,“玉梅”似乎勾起了她无穷的心事。
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上:“好不好呀,我的小姐姐!”
鲁雪华这几分顽皮的举动把刘倩雪逗笑了,她收回了思绪,真的向对一个淘气的弟弟一样,无奈地看着鲁雪华:“好吧,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玉梅?!你是想你心中的那个梅了吧?”
一提起梅霞,刚才还嬉皮笑脸的鲁雪华笑容瞬时凝固了,变得沉默不语。
刘倩雪见他这样,知道触动了他的伤心事,忙将他拉着一起在床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款款深情,幽幽地说:“好了!我答应你,从今往后,我就叫刘玉梅了,的确,那个刘倩雪,早已经死了~”
鲁雪华伤愈出院以后,学校第二批学员已经进入学校学习了。
“刘玉梅?!”梅校长看着刘倩雪递上的“教师聘任登记表”,语气中充满疑问。
“老师,是我替倩雪改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更适合她。”一旁的鲁雪华解释道。
“雪华,玉梅!这两个名字倒真的很般配。”梅校长似乎是自言自语,深邃的目光中意味深长。
鲁雪华和刘玉梅相互对望了一眼,两朵红云顿时都飞上彼此的脸颊。
梅校长的确太忙了。除了教学,还有繁多的行政事务工作。另外,他还是国内最权威的英文翻译大师,国民政府很多重要外事文件、条约,都需要梅校长最后审阅。每晚,他窗前的台灯都亮得很晚,甚至通宵达旦。本来就消瘦的身体更显得单薄,时不时还传来几声咳嗽。
作为他的学生,鲁雪华和刘倩雪尽量多承担教学工作,全身心扑到教学和翻译之中,儿女情长根本无暇顾及。
………………………………
第176章 黑室探秘
“雪华,玉梅,你们晚上跟我一起到‘黑室’,有要事商量!”梅教授一脸严肃。
“黑室”其实就是特训班的资料室,孤零零位于学校最偏僻的里面,所有学员的个人资料以及所有教学材料都存放在那里,是学院最核心的机密单位,平日里守卫森严。因其外形古旧,墙壁、梁柱年长发黑,再加上笼罩在它头上的种种神秘色彩,所以号称为“黑室”。
从特训班学员到特训班老师,鲁雪华和刘玉梅都只是远远看过“黑室”,从来没进去过,甚至没有接近过。这次校长让自己去“黑室”,肯定有重大事情。
两位学生自然不敢怠慢,匆匆吃完晚饭,就往校长办公室走去。
梅教授早已在校长办公室等着他们。一本厚厚的《牛津大辞典》和三本崭新的保密本正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看到两个人进来,指了指桌子上的物品,简单地说了声“走吧”,师生三人一起前往“黑室”。
“黑室”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走近“黑室”,只见小楼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镶嵌磨砂玻璃,涂饰深板栗色,由于年代已久,油漆脱落发黑。
“黑室”门口是一道双岗,宪兵荷枪实弹。尽管是校长前来,宪兵也是严格地按照规定,一个个认真查验证件,验明身份,再让他们填写表格。
鲁雪华见梅教授在“资料室”一栏填写的是“天甲”。
一行人在宪兵一前一后武装护送下,进入了“黑室”。走在昏暗的楼梯间,廊灯下拖着长长的黑影,踩着空空作响的楼梯,更显得“黑室”神秘和阴森。
“天”字资料室位于二楼,到二楼转弯处还有一道门岗。梅教授再次办理手续后,两个管理人员陪着他们来到标着“天甲”的资料室。
资料室门口是一道沉重的密码铁门。
一个保管员上去,将手中钥匙插入锁孔,输入密码,转动钥匙。
第二个保管员上去,再将手中钥匙插入锁孔,输入密码,转动钥匙。
密码铁门应声而开。
师生三人走了进去。两个保管员打开电灯,再把门带上,在外面反锁上。
鲁雪华环视资料室,房间不到20平方米,放了一张很大的八仙桌,周边摆着四张椅子。房间一角,是一个硕大的保险箱。
鲁雪华将字典和保密本放在八仙桌上。梅光迪走向保险箱,拨动着密码盘,用随身钥匙打开保险箱,从里面小心翼翼拿出一份标着“绝密”的卷宗,放在八仙桌上。
“这是今天下午,从开罗传来的密电,译成英文不久,就武装护送到这里来了。本来,这个密级的文件,按理说你们是接触不到的,但王部长亲自找了夫人,特许你们两人参与这份文件的研讨工作,并翻译成中文,对你们进行历练考察。你们现在可以打开看看!”
鲁雪华慢慢抽出卷宗纸张,是一份翻译过来的英文电码稿纸。文件内容不长,也不很艰涩,鲁雪华和刘玉梅很快就看完,里面的内容顿时让鲁雪华、刘玉梅激动不已,原来这是中英美三国政府联合对日宣言的一个草案,翻译成中文是这样: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邱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