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远也眼眶湿润。
张思豪对通信员命令道:“立即向团部报告情况!”
通讯员对着话筒呼叫:“雷江雷江,我是老龙头。一营已到达指定位置,已经和抗洪指挥部取得了联系,目前正在进行抢险作业!”
天完全亮了。下了一夜的瓢泼大雨也渐渐停歇了。
站在指挥部门口,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工地上到处都有红色救生衣和绿色军装的身影,舟桥团的官兵不顾一夜摩托化急行军的劳累,全面接手了整个老龙头工地急难险重任务。
舟桥部队是担负渡河工程保障任务的工程兵,基本任务是构筑浮桥渡场、门桥渡场,保障部队快速通过江河障碍。对于抗洪抢险来说,应该是“专业对口”,熟门熟路。解放军带来的便携式汽锤、钢制管桩、反渗透工程布和土工布等特种抗洪装备器材,对迅速压制“管涌”、加固大堤起了关键作用。
解放军的到来,也极大提振了整个工地的士气。许多民工们不顾一夜抗洪的疲劳,主动帮助解放军搬运设备,运送土石方,军**手,整个工地群情激昂。
洪峰还在继续缓缓通过。但经过一夜严峻考验的工地平静了很多。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有条有理地展开。
通往县里面的电话也已经被紧急抢通。而且,部队带来了四部步话机和一台电报机,使得整个工地通讯大为改善。鲁思侠再也不用在工地上跑来跑去,靠扬声器来指挥了。
解放军关键时候的雪中送炭,有力的遏制住了老龙头的险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但随后,新的问题出现了:解放军在成建制施工时,本该在该地区施工的民工却在旁边没事可干;部队施工也没具体计划,只要哪里情况紧急,任务重,就往哪里支援,成了名副其实的“救火队”;而且,部队有严明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有的生活保障都靠部队自己保障,主副食品供应保障还不如民工。由于正值三伏,老龙头地区天气极为炎热,抢险任务又极其繁重,短短几天,就有不少解放军战士病倒累倒了,非战斗减员大增。
“这样不行”,鲁思侠对张思豪说道:“张营长,抗洪抢险是持久战,我预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战士们这样消耗也不是办法,我们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张营长回答得干脆利索:“我部出发之前,首长就交代过,一切从抗洪大局出发,听从地方政府的安排。指挥长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我们坚决执行!”
鲁思侠提议道:“现在军地双方,在工地上人员近万,如果不能统筹管理,整个工程反而会陷入混乱。针对这一新情况,我想组建一个‘军地联合指挥部’,更有效地利用好军地双方资源。”
鲁思侠这个建议得到张营长和于心远的一直赞同。
经过大家民主讨论,一致认为,鲁思侠虽然还不是党员,但行政级别是县团副职,为老龙头区域最高行政首长,应当继续担任“军地联合指挥部”指挥长;舟桥营的张营长、陈教导员和于心远任副指挥长。会上也对各自工作分工做了进一步明确:张营长负责江堤加固排险工作,陈教导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于心远则负责现场保卫和后勤保障工作。
在鲁思侠建议下,500多号人的舟桥营“化整为零”,除留下一个技术连作为攻坚预备队外,其他人员按照建制全部分散到个民工队,每个战士都担任“排长”,负责领导30~40个民工;这样一个舟桥班就能管理400多人,一个连能管理4000多人,整个工地由此按照军事化、网格化管理。
鲁思侠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忙碌了。他只要每天早上开个会,将具体施工计划布置给张营长就行了。张营长尽管一下变成了“张师长”,但他指挥这万人施工队伍,一样得心应手。因为部队的“班、排、连”架构还存在,张营长只要将任务分解到连长,连长分解到排长,以此层层下推。而且,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不会出现“抢活干”和“窝工”现象;在鲁思侠的坚持下,张营长经请示上级,同意将部队后勤保障纳入整个施工队伍统一管理,于心远和方正武做起后勤保障来,也只要按照“班、排、连”分配物资,既方便又井井有条。
“于队长,鲁副县长部队转业之前是哪支部队的军事主官?”一天,张营长突然没头没脑对于心远来了这么一句。
于心远笑了,回答道:“鲁副县长可是大知识分子!一直是当老师,做校长,提拔为副县长也没多久,根本没当过兵,更不是什么军官了!”
张营长顿时感到纳闷起来:“不对呀!于队长,你看我们这个‘军地联合指挥部’,明显是一个师团级的军事指挥架构。你看我们负责的各项工作,分明我是‘参谋长’,负责‘作战’业务;教导员是‘政治部主任’,负责宣传和动员;而你,则是‘后勤部主任’,负责物资调配;所谓的‘攻坚连’,就是直属分队。这完全是军队编制呀!
这种‘网格化军事管理’,则完全是战时部队补充新兵后‘以老带新’的紧急扩充模式。没在军队师团级以上机关工作过,根本不可能会有这些想法!从鲁副县长能熟练使用甘特图、具有项目管理经验来说,他应该是在工程兵部队或铁道兵部队服役过。”
于心远做过师、团首长的警卫员。经张营长这么一点醒,他恍然大悟,还真是这么回事!但他清楚,鲁思侠没有从军经历,那么,他这些军事化组织方式,还有偶尔显露出来的那种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危急关头的那份从容镇定,难道是他与生俱来的?一个中学文科老师,又怎么能够将近万人队伍指挥得这么井井有条?难道鲁思侠曾经有过不为人知的从军经历?
于心远自己也摸不着头脑!
………………………………
第89章 妙手神医
尽管鲁思侠工作轻松了很多,但身体却越来越不行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那天雨夜落下的病根一直未愈,还慢慢严重起来。整夜不停地咳嗽,还经常发低烧。而工地上除了一些赤脚医生和“阿司匹林”、红药水等基本药物以外,没有更好的医生和药品。方正武粗通中医,去挖了一些芦根、桔梗,为鲁思侠熬了一些清火宣肺的草药,但效果并不明显。于心远建议鲁思侠回县里住院治疗,但鲁思侠拒绝了:“现在还是在洪峰期,作为指挥长,我不能离开第一线。”
于心远只能通过电话,向县里详细汇报了鲁思侠的身体情况,请求县里派遣医疗小组到工地来为鲁思侠治病。
因工地上条件简陋,柴油发电机组电压不稳,故不方便携带x光机等检测器材,所以县长檀贵水特意派了一个以中医为主的医疗小组,前来为鲁思侠诊治。组长是县中医医院的院长,姓贺,年近7旬,鹤发童颜,长髯飘拂,一副仙风道骨。他是贺老神医的侄孙,尽得老神医的真传,在雷江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鲁思侠是分管文教卫的副县长,又长期担任雷江中学校长,更有祖辈的渊源,自然两个人非常熟悉。本来院长早已退休在家,已经很少接诊了,但闻听是鲁思侠病了,还是决定亲自出马。
鲁思侠看到贺院长,故交见面,大为惊喜,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贺老,一点小恙,怎么敢劳您大驾!”
贺老笑呵呵地说:“鲁校长不必客气,我是来向您道喜道谢来的!”
鲁思侠一脸疑惑,不知道喜从何来。
四目交汇,贺院长读出了鲁思侠的不解,笑呵呵地接着说:“鲁校长,高考成绩放榜了!这次雷江中学上榜率高达31%,位居行署各中学前列;你带的两个文科毕业班上榜率高达50%,更是稳居行署各中学第一!可喜可贺\雷江城内内涝不已,还是有不少考生家长划着竹筏将喜报贴在你宿舍的门上,墙上。不是因为路途不通,很多家长都要亲自来向你当面致谢。我小孙女这次居然考了全县文科状元,老朽不能不来,亲自感谢恩师啊!”
鲁思侠听了不觉精神大爽。暑假以后,他就作为防洪工地负责人,泡在工地上,真忘记了自己还兼着雷江中学校长一职。在80年代初,被**压抑多年的生源一下释放出来,高考录取率极低,一般仅有15%左右,雷江中学这次文理科都收了一个满堂红。听到这个消息,鲁思侠心情轻松好多,他长吁了一口气,似乎卸下一份千钧重担。
贺院长来到床边,按了按手,示意鲁思侠躺下,自己则把着鲁思侠的左手,闭上眼睛,四大皆空,心如止水,用心为鲁思侠号起脉来。
与传统中医按脉法不同,老中医采用的是“双指叩脉法”。“望闻问切”,是中医“四诊”之法,其中,又以“听脉”最为精深。一般中医师一指按脉,能听出“虚、实、滑、洪、细、弦”等二十四种病脉,但像老中医这样会“双指叩脉法”,既需要自身有聪灵悟性,更需要高人亲身真传,能掌握者寥寥无几。据说资深的中医,透过“双指叩脉”,能听出人体精气血随春夏秋冬时令的变化,进一步还能了解人的善恶本性。“双指叩脉法”修到极致,则能预测人的生死。
叩了三分钟左右,贺院长眼睛一亮,点了点头:“难得难得。想不到鲁校长竟是守身如玉的童男子,可敬可佩!而且,鲁校长任督二脉全部打通,大小周天通畅,鲁校长还是个武学奇才,功力至少半甲子!这让老夫万万意想不到!”
鲁思侠好像被人撞破了什么秘密一样,竟有点慌乱羞涩起来。连忙问:“贺老,我的病没什么问题吧?我现在还离不开工地!”
贺院长捻须哈哈一笑:“鲁校长尽管放心,你的体质极佳,脉象稍有一点弦涩,可能是操劳过度、外感风寒所致。我现在为你施针,取‘百会’、‘膻中’、‘涌泉’三穴,再用化瘀补气之药调养,三天之内,你将恢复如常!”
他的助手递过针囊,贺院长取出四根长长金针,不假思索就往鲁思侠头顶、胸前和脚底扎了下去。
于心远虽然不懂中医,但他也知道“百会”、“膻中”、“涌泉”都是人体大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看到贺老中医这么随意地针灸,不觉暗暗为鲁思侠捏一把汗。
扎上以后,贺院长再轻轻将金针往穴道里面捻。
奇迹般地,鲁思侠苍白的脸上很快就浮起了红润,身上也密密的渗透出一层细细的汗珠。于心远不禁暗暗称奇。
贺院长边捻金针边问鲁思侠:“鲁校长,身体感觉如何!”
鲁思侠回答道:“觉得头顶、胸口和脚底有四股热流向身体中间去,很舒服,很通畅!”
贺院长点点头:“这就对了,我用的是金针,金补银泄,采用的是‘补天火’技法,应该就是这个效果!”
半个小时过后,鲁思侠身上的汗越来越多。贺院长拔了针,让他徒弟用干毛巾沿着大小周天顺序为鲁思侠擦干身上的汗,再为鲁思侠换上干净的衣服。
鲁思侠说:“贺老,你真是名不虚传,我现在觉得浑身畅快多了!”
贺老摇头笑道:“关键还是鲁校长洁身自好,筑基扎实,从未身漏,因此体格异常强健。只是半年前,受了点内伤,才让风邪有机可趁。回去以后,我再叫人送两贴药过来,三天之后,你会完全恢复。”
医疗小组要回去了,鲁思侠执意要起身相送,贺院长拉着鲁思侠的手说:“目前你身上毛孔全开,不能惊风,就不必送了,记得按时服药,回县城后我要请你赴谢师宴!”
走到门口,贺院长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回到鲁思侠身边:“鲁县长,你内心好像还有一点郁结,命理有一劫难。特别是冬至过后,阴晦浓重之际,要注意心情舒畅,才能保证身体康健、安然无忧!”
鲁思侠笑了,一旁的于心远也笑了。心想:怎么神医变成了算命先生?
但出于礼貌,他们还是认真的点点头,目送医疗小组一行远去。
………………………………
第90章 风平浪静
半个多月过去了,随着军民的严防死守,长江大堤和雷江大堤经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峰考验。“立秋”节气一过,长江中下游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秋高气爽,降雨稀少,上游来水明显减弱,汛期也接近了尾声。
鲁思侠抓住这一个宝贵时机,组织雷江翻坝排水,清理内涝。经过10台大功率抽水机三天三夜不停工作,雷江县城终于解除了内涝,而且,雷江这条母亲河,也恢复了“黄金水道”的功能,交通“动脉梗阻”被打通,雷江立刻就恢复了活力,大量抗洪物资和给养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