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员转移以后,医护所顿时清净了很多。方天觉对小朱医生说:“去看看我们的‘福地’吧!”方天觉所说的“福地”,其实就是安葬烈士们的墓地。
358团开进雷江前线防御后,方天觉就着手开展两项工作:一方面,积极修筑工事,布置火力,训练士兵,准备迎敌;另一方面,他做了一件令大家想不到的事,就是在阵地附近寻找合适地方,准备开挖墓地。
方天觉的防区是江边低洼处,稍稍一挖,就会渗水。当地百姓得知他们的目的后,大为感动,一个德高望重的刘姓风水先生为他们精心勘选了一块“福地”:在这港汊沼泽密布的地方,一块方圆达20亩的黄土地。雷江百姓还自发为他们送来大量的木料、石灰和当时极为紧缺的洋灰。
方天觉大喜过望,战前动员会开完后,他亲自带头为自己挖坑,挖完坑后还自己躺进去量一量合不合适,再拔出匕首,在一块砖头上刻上“上校团长方天觉”,放到坑里。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全团战士的士气,战士们纷纷效仿,一种慷慨壮烈、为国赴死的豪情在358团上下弥漫开来。
………………………………
第79章 波田支队
当然,方天觉还舍不得用珍贵的木料、石灰和洋灰建设墓地,而是全部用在建设战壕和掩蔽部上。石灰和黄土混合后夯在战壕里,大大改善战壕里渗水和积水,木料和洋灰作支撑,大大增加了战壕的坚固性,这也是358团阵地能顶住鬼子飞机、舰炮和陆军炮火几番火力打击的原因。
更凑巧的是,正值《大公报》的一位著名记者来到宜城,准备采写前线报道。听说358团这一悲壮行为后,令他深受震动,于是他亲临358团阵地,通过实地采访,饱含激情,撰写了一篇战地通讯《封锁线外的雷江》,发表在《大公报》头版。因此,358团一夜之间,闻名全国。
南京沦陷以来,国军节节败退、丧师辱国,畏日恐日情绪蔓延,士气低落,投降论调盛行。358团这个决死行为使全国军民大受鼓舞。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都采用就地补给方式,军队筹集粮秣在哪里都是难事,但在雷江,却异常顺利,乡绅们踊跃捐粮捐款。
更令方天觉想不到的事,武汉行营得知358团事迹后,为提振士气,褒扬榜样,将358团老旧的“汉阳造”、“老套筒”甚至更加低劣的川造步枪,全部换装为崭新的中正式步枪,随枪配发150发7。92毫米尖头子弹,再加配500箱巩造24型手榴弹。对于抗战期间的非嫡系部队,这就是难得的“重武器”,鬼子情报只知道对面中国军队是杂牌川军部队,所以想当然认为武器低劣,士气低落。(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却不料这是一支从装备到训练都已经焕然一新的川军团,在白天进攻中疏忽大意,结果被358团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墓地里有很多人,但没有任何声音,只有忙碌的身影。看到方天觉走了过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默默地看着方天觉。
墓地里已经排列了不少的烈士。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很多烈士遗体,都缺胳膊少腿,尸骨不全,有的甚至更加惨烈,被炸得粉身碎骨,只能用麻袋收集一些尸块,放在墓穴里…
方天觉沉默无语,抬起手,端正地对着墓中安卧的烈士们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对身边的团附说:“记下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他们是为国牺牲,只有中国不亡,他们就应该享受到后人的祭奠和崇敬!”
安葬烈士的战士慢慢围拢过来。方天觉看到很多战士都用一段麻绳斜肩捆紧了腰,并在腰侧后挽了一个很大的结扣,不禁觉得大为奇怪,于是问道:“弟兄们,你们这是干什么!”
一位战士回答道:“我们在收敛兄弟们遗体时,常常需要抬手抬脚,既耗费体力,有时还会出现残缺的烈士手脚掉下来的事情~于是,我们就想出这么一个主意,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在腰间结一个结扣,可以插入竹杠,以方便战死后弟兄们抬尸用~”
方天觉顿时热泪盈眶。有这样抱着必死信念的战士,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什么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他不由得豪气盈胸:“来,给我也这么捆上!”
当战士们帮他将绳子捆绑好以后,方天觉郑重地向战士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周围的战士,也向这个可敬可亲的团长还礼。这根绳子,牢牢地将官兵的心拴在了一起,无论同生,还是共死。
突然,阵地后面雷江方向传来几声闷响。
不会是我们后防出现什么敌情了吧?方天觉心里猛地一沉。
急匆匆的有几个人向方天觉这边走过来。到跟前一看,原来是参谋长杜助国,还有特务连长。
“参谋长,后方发生什么情况?敌人迂回偷袭了?”方天觉问道。
“没有!”参谋长回答道,“倒是特务连去前沿搜索时,竟然发现一名活着的鬼子伤兵,于是就作为俘虏带回来了!”
抓到鬼子俘虏!方天觉心里一阵狂喜,因为鬼子奉行狂热的武士道精神,以被俘为最大耻辱,往往会和对方同归于尽,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极少能抓到鬼子活口。
“俘虏在哪里?”方天觉问。
“现已押在团部!”杜助国答道。
“好,我现在就过去!朱军医,你也陪我一道过去,当翻译!”方天觉叫上了小朱医生,整个358团,只有李天明这个洋博士精通日语,小朱医生作为他的助手,也略通日语,情急之下,就让他做临时翻译。
在团部掩蔽室昏黄的马灯下,一个鬼子正蜷缩的角落,满脸血污,左腿缠着绷带,鲜血渗出。两个战士正看管着他。
方天觉仔细的打量着这个鬼子,看上去不过20岁,满脸血污也掩盖不住清秀的书卷气脸庞,入伍前应该是个学生。看到方天觉一行进来,俘虏的眼睛本能闪过一丝惶恐。
方天觉对小朱医生说:“问问他,名字,部队番号?”
小朱医生连比划带说,磕磕巴巴地翻译了过去。
但鬼子俘虏一动不动。
方天觉知道鬼子那种顽固的本性,既然问不出什么,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他朝两名看守的士兵挥了挥手,说了声:“带下去!给他个痛快”。
两个士兵过去架起鬼子俘虏就往外拖,鬼子俘虏好像知道了他将面临的结局,拼命挣扎,情急之下,他叽哩哇啦说出了一大串话,一听,脸色大变。
“怎么,你是台湾人?”原来,俘虏在绝望中,下意识的说出了他的母语…闽南话。方天觉他们是川军部队,没听懂俘虏的讲话内容,但小朱医生确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对自己的家乡话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当俘虏用闽南话喊出“我是台湾兵,我也是中国人”时,他的心像是被鞭子猛地抽了一下。
方天觉听到小朱医生的声音,也吃了一惊。连忙摆摆手,两个战士又把俘虏架了回来。
“你他妈的又不是日本人,为何跑到中国前线来和老子拼命!你这个小崽子知不知道,中国自古就是台湾的母邦,你投奔日本人,就是为虎作伥,就是汉奸,就是伪军!一样的杀无赦!”方天觉暴怒。
小朱医生用闽南话翻译过去,俘虏听后,又是有气无力说了一大串话。
小朱医生听后,沉默不语。良久,才对方天觉缓缓道来:原来与358团恶战一天的,竟是由台湾新兵为主组成的“波田支队”!
据史料记载,“波田支队”前身是原台湾守备队,主要由在台的日本退役和部分现役军人组成,目的是为了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日烽火。随着台湾岛内群众性的反日运动逐渐平息,部分台湾人进入守备队,逐渐成为下层士兵的主体,但军官、士官还是清一色的日本人。侵华期间,“波田支队”赴中国大陆作战,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攻略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最终被派往南洋与美军作战,在瓜岛全军覆没,结束了其可悲又可耻的一生。
………………………………
第80章 身陷重围
方天觉这才恍然大悟:为何这次日军战斗力没那么强,很多士兵连钢盔都没有;为何拿指挥刀的军曹一旦被击毙,一群鬼子就很快溃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方天觉恨恨地问:“你们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
俘虏答道:“听长官说,我们配属大日本海军,一是冲破你们防线,如果不能,就死死缠住你们,让大日本陆军从背后消灭你们!”
方天觉不由得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沿脊柱直冲脑门。这也正是他的一块心病。但愿他身后的友邻部队也能像358团这样坚守阵地,否则,如果日军从背后插上一刀,358团只怕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了!
想到这里,方天觉命令道:“参谋长,立即将这一情报向师部报告,准备派人将俘虏押送师部。在我军侧翼、背后派出警戒哨,加强警戒!”
看着伤兵俘虏极度痛苦的样子,方天觉对小朱医生说:“朱医官,给他仔细检查一下,上点‘黑玉膏’;念他还是个孩子,尽管是鬼子帮凶,好歹也是中国人!”
“黑玉膏”是四川几位老神医利用四川特有的珍贵药材,并加以川西优质鸦片,为川军出川抗战特意研制的红伤药,对刀伤枪伤,有镇痛、止血和防止感染功效。在被日军全面封锁、各种药材尤其是抗生素极为缺乏的年代,与滇军的“云南白药”一起,“黑”“白”两种灵药,减轻了无数战士的伤痛,挽救了不少将士的生命。
当小朱医生给俘虏检查完伤口、上了“黑玉膏”重新包扎以后,俘虏的伤痛似乎减轻了很多,用用闽南话清晰地对小朱医生说了声:“谢谢!”眼中似乎还有泪光闪动。
“谢谢不需要!不要做汉奸,当民族罪人!”小朱医生没好气地说。
毕竟,小朱医生也是一个大孩子,一名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在校生。淞沪抗战爆发后,同济大学这个宁静校园也被日本飞机炸成一片废墟,不少同学和老师倒在血泊之中,小朱医生义愤填膺,在同济大学往内地流亡期间,毅然投笔从戎,成了李天明的助手,当了一名战地医生。
“你们?不会对俘虏剖腹挖心?”俘虏小心翼翼地问。
“放屁!日本鬼子才会这么做!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怎么可能做那些畜生之事!”小朱医生回应道。
忙了一天,小朱医生都没怎么吃饭。重伤员转移以后,现在他才发现饥肠辘辘了,从早上空袭开始,自己就和李医官一起忙着抢救伤员,已是一天水米未进了。
搪瓷碗里,有半碗面条,那是他的晚餐。尽管早已冰冷,面条已经成了糊糊,但小朱医生吃了一口,觉得异常鲜美。他知道,那是重伤员们将自己的病号饭鸡汤面留给了他。
战场之中,战友之间的感情朴实而真诚。
俘虏似乎也饿了,看着小朱医生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面,顿时眼发绿光,直咽口水。
小朱医生见状,再找来一付碗筷,将自己碗中面条拨了一大半,递给俘虏:“吃吧!”
俘虏接过碗筷,马上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就将半碗凉面吃完了,他放下碗筷,恋恋不舍地舔了舔嘴唇,再对小朱医生说了一声:“谢谢!”
听到这两声“谢谢”,望着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俘虏,小朱医生百感交集:毕竟还是炎黄血脉,尽管被日本洗脑了十几年,但骨子里仍然还有一份孔孟良知,知道感恩图报,不像崇拜武士道的鬼子那样丧心病狂。
突然,团部的大门被猛地推开,连滚带爬进来一个血人,方天觉他们吓得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护送重伤员和医护人员回雷江的八连长!
方天觉心里暗暗大叫不好。连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伤员和李医官呢?还有护士们呢?”
八连长哭诉着说:“团长!鬼子抄了我们后路,雷江沦陷了。伤员全都没了!医护所也全完了!”
小朱医生顿时放声大哭起来。
方天觉心里猛然一阵刺痛,本来是想安排伤员和医护所脱离战场险境的,但却不幸把他们送入了虎口:“那我们侧后的友邻部队呢?师部呢?”
八连长哭道:“全打散了,鬼子从小路后面包抄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动摇军心,遗弃伤员,临阵脱逃,未能尽责保护卫生队,按军法,每一条都是死罪!我枪毙了你!”方天觉眼露凶光,从腰间拔出勃朗宁手枪,顶在八连长的脑门上。
李助国连忙劝阻:“团座,让他讲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