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案迷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案迷踪-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枪手、神枪手准备完毕!”

    各部队纷纷应答。
………………………………

第73章 初战告捷

    方天觉把手抬了起来,猛地向下一挥。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特务连长早已接通电源,等得手都痒了。看到团长的手势,立刻将手中的遥控器压杆狠狠地压了下去。

    “轰隆隆!”远处的江边闪过一道道电光,接着,腾起一团团褐色烟雾,夹杂着阵阵红色的血沫和人的残肢,飞向天空。

    “土地爷”终于怒吼了。

    “打!”方天觉大吼一声。

    所有的步枪都发出了清脆的响声。所有的轻机枪都喷射出复仇的火焰。好像要发泄心中沉闷了很久的怒火。

    前面正准备进攻的鬼子被后面巨大的爆炸声吓了一跳,下意识扭头往回看,这时,对面暴风骤雨般的弹雨向他们泼来,拿指挥刀、戴钢盔的鬼子更是得到了重点关照,几发、十几发子弹从他们前胸后背横贯而去,这些鬼子指挥官顿时像触电一样猛烈地扭动起来,重重倒在地上。

    还没等鬼子完全反应过来,几十枚掷榴弹带着尖利的哨音向他们落下,掷榴弹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准确落在正在瞄准中国军队阵地的鬼子掷弹筒和重机枪阵地,伴随着阵阵爆炸声,鬼子阵地腾起一片烟雾和血雾,九二重机枪和**掷弹筒被炸的支离破碎,射手们也死伤殆尽。

    骄狂的鬼子没想到对面的中国军队在遭受空中和舰炮双重打击之后,还有先发制人的能力。正准备冲锋的鬼子突然遭此打击,刹那间就失去了一线支援火力,没有了前线指挥官,顿时乱了阵脚,像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进攻的勇气,纷纷蜂拥着后撤,正好进入了中国军队“捷克”式轻机枪编织的交叉火网之中。

    在抗日战争战场,不仅是在重武器方面,国军和日军有着天壤之别,就是步兵轻武器方面,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抗战时期,国军虽然也装备少量三十节、民二十四等重机枪,但是日军配有大量九二步兵炮、迫击炮等轻型火炮,国军的少量重机枪在战斗中很快就会被日军摧毁。这时候轻便、可以迅速转移阵地的“捷克”式机枪就成为中国士兵手中的法宝。在实战中,一个熟练射手能打出精准的“二三”长短点射,只要对手被瞄准射击,就无法躲闪。

    步枪、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从头至尾,反复射击,经过几轮镰刀般的火网收割,打的鬼子落花流水,就扔下许多尸体仓皇向长江里逃窜。阵地前沿已经没有站着的日军了。

    方天觉第一次与日军交手,就这么轻轻松松胜利了。他极其意外,也非常兴奋。很多战士也情不自禁跳出战壕,举枪欢呼起来。自淞沪会战以来,日军强悍的战斗力和凶残的武士道本性始终是中国军队的梦魇,“恐日症”像瘟疫一样在部队中传播。很多国军部队与日军一触即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一个鬼子中队击溃中国军队一个团的战例屡见不鲜,像川军这样的二流杂牌部队,能在鬼子空中和舰炮火力双重打击下,打退鬼子冲锋,简直可以作为国军经典案例了。

    方天觉毕竟是一个老兵,头脑还算清醒,知道鬼子不会这么轻易善罢甘休,一定会有报复措施。赶紧命令:“司号员,吹防炮号,命令部队全体隐蔽,防止鬼子炮火报复!”

    司号员号声刚落,方天觉觉得头顶上好像有一块块大石头要落了下来,发出凄厉的破空声,紧接着,一片片红光在前后左右升起,气浪伴随着白亮的弹片和通红的钢珠乱飞,人就和坐在狂狼中的小舟一样,颠晕的难受。

    虽然这次日军的炮火威力明显不如航空炸弹和舰炮那么威力大,但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对于方天觉这样职业军人来说,他能清楚的感觉到这是鬼子的步兵炮和迫击炮进行掩护性射击,鬼子的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迅速向我方阵地移动。果然,炮声刚刚停息,358团的官兵还未等抖尽身上的泥土,眼前已是敌人明晃晃的刺刀。

    川军在淞沪抗战中,吃够了鬼子这种战术的苦头,战后检讨时,前线官兵都纷纷提出了对策措施。川军在随后的军官短训班里,详细地讲述了鬼子的新战术和对策。作为一线指挥官,方天觉自然非常重视,认真研究、熟悉鬼子的这些战术,并在战前对士兵进行了针对性强化训练。

    此时,从中国阵地战壕里,立即飞出了一排排黑乎乎的铁疙瘩,落在鬼子中间,发出一阵阵巨响。这是国军装备的巩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是仿制于德国24型木柄手榴弹,投掷距离远,精度高,制造简单,是当年抗日战场的主要装备,也是我军少量优于日军的武器装备之一。

    伴随着阵阵爆炸声,战壕里落下不少残肢断体,还有鬼子的军装碎片,以及弯曲的刺刀,破烂的枪托等。

    在遭受中国军队第一轮手榴弹攻击时,冲到最前面的鬼子基本上都被手榴弹雨消灭,稍后的鬼子立即按照日军步兵战术操典规定,趴到地上,匍匐前进。

    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经过淞沪抗战洗礼过的中国军队也知晓了这些战术,给他们也准备了手榴弹大餐。

    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最前沿战壕里的士兵们站起身来,将已经拉出弦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与鬼子瓜型手雷的碰炸引信不同,中国军队巩造木柄手榴弹采用的是德式拉火延迟引信。训练有素的士兵有意识地拉火后延迟1、2秒再将手榴弹扔出去,手榴弹刚好在阵地前40米左右上空爆炸。

    空爆手榴弹的弹片像暴雨一样落在阵地前沿。

    趴在地面上鬼子绝望地看着飞过来的手榴弹雨和爆炸产生的无数弹片,无处可躲,也无处可逃,大字摊开的躯体、没有钢盔防护的头部,成了空爆手榴弹的最佳攻击目标,漫天的弹片享受着这顿“饕餮大餐”,纷纷钻入鬼子后背、扎入鬼子的脊椎,刺进鬼子的后脑。很多鬼子哼都没哼一声,就到靖国神社报到去了。

    在后面的鬼子被中国军队这种奇特战术吓破了胆,站起来拔腿往回跑,这下,又成了358团神枪手和轻机枪手的“移动靶”,一阵阵清脆的枪声过后,一个个黄色身影东倒西歪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358团阵地前又陷入一片沉寂。
………………………………

第74章 疯狂反扑

    两个小时不到,358团就打退了鬼子两次进攻,而且,令他们损兵折将,这个战绩连方天觉自己都没想到。

    这下358团的将士们更加兴奋了,纷纷操着川东方言骂道:“格老子的,日本鬼子也不是什么神!什么鸟武士道?不就是仗着武器好?有种再上来,让老子杀个痛快!”

    趁着目前高涨的士气,方天觉命令道:“传令兵,告诉兄弟们注意掩蔽,加强警戒;抓紧时间抢救伤员,补充弹药,喝水吃干粮,恢复体力,防止鬼子更猛烈进攻!”

    参谋长李助国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兴奋:“团座,这下,358团可给我们川军爽翻了!”方天觉尽管也很高兴,但他头脑依然比较冷静,“李兄,还不是高兴的时候,我们虽然胜了,但只是侥幸~”

    李助国闻言一惊:“团座有何高见?”

    方天觉拉着李助国在战壕里坐下,掏出“老炮台”,一人一支。李助国随手捡起一根燃烧的木条,给方天觉和自己点上烟,抓住这难得空隙,美美吸上几口。望着吐出的烟圈,方天觉问道:“李兄,你觉得我们这两次小小胜利,胜在哪里吗?”

    李助国回应道:“请团座明示!”

    方天觉一笑:“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不必拘礼。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我粗略分析一下,觉得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军准备充分,战壕挖的深,战壕侧壁挖了很多单兵防炮洞,掩蔽部工事坚固,所以鬼子的两次火力打击造成的毁伤不是很严重,最大限度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是士兵训练有素,尤其是针对川军身体特质,李兄你对投弹、射击训练抓得很紧,从3月份进入阵地以来,部队就从未停止过,这为打退鬼子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是因为鬼子在中国战场一直长驱直入,节节胜利,轻敌骄狂思想严重。也就是说,358团胜利,很大程度是借了鬼子‘措手不及’的光。”

    方天觉分析的条条在理,李助国听了频频点头。

    “但如果鬼子醒悟过来,认真对待,调整进攻方案,那358团会经受怎样的残酷考验呢?”方天觉像是对李助国说,又好像是自言自语。

    李助国看得出来,方天觉心里还是没底。

    “团座,敌人又在行动了!”方天觉、李助国听到战士大喊,连忙起身。

    方天觉举起望远镜,眼睛紧紧盯在目镜上,观察着对面鬼子的一举一动。

    一些鬼子将停在江边的汽艇推下水,汽艇发动引擎,离开了岸边,回到了长江,消失在视野里。

    “鬼子搞什么名堂?”方天觉自言自语。

    不一会儿,汽艇又出现在视野中,呈一字纵队,没做任何规避机动,直接向长江岸边冲击过来。

    显然,鬼子运来了援兵。

    看着鬼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运兵,方天觉恨恨地骂道:“格老子的,如果我有远程野炮,哪怕是大口径迫击炮,只要一个拦阻齐射,就可以击沉全部汽船,把这帮鬼子全部送入江中喂王八!唉,落后就要挨打呀!”

    汽艇冲上了岸,又跳下来很多黄衣服鬼子,在中午的日光下,有不少亮光闪动,看来,这次来的鬼子戴钢盔的人数比上次多得多。

    鬼子迅速成战斗队形,向358团阵地蠕动着。

    方天觉左手握着望远镜,镜筒中看得清清楚楚,戴战斗帽的鬼子在前,戴钢盔的鬼子在后。到了600米左右,快进入358团轻机枪射击最远距离时,所有的鬼子都快步冲击起来!

    不仅奔跑,而且鬼子的密集队形迅速散开,也不是惯常的散兵线,而是3、4个鬼子一起组成小组,成反三角队列冲击,步枪小组在前,机枪小组、掷弹筒小组在后,交叉掩护,时而卧倒匍匐,时而低腰突进,有章有法,如魅影,如旋风,速度极快。

    我方战士枪口准星开始还有瞄准目标,到最后,一个个眼花缭乱,都不知道枪口该指向何处。

    作为职业军官,方天觉和李助国看到鬼子如此战场机动阵型,更是觉得震惊不已。如果这个阵型不是阵地进攻,而是交替追击,三个小组轮番上来狠追死打,既可以压制对手左右机动意图,迫使被追者走追击者预想的路线,又能轻而易举把被追击者一路赶到绝路上去,可谓狠辣之极。

    “小鬼子的单兵、班排战术的确一流!”方天觉不由得由衷赞叹。

    大和民族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尊重强者,善于学习,实行完全的“拿来主义”。明治维新后,日本新式陆军,从普法战争中见识了德国陆军的威力,开始从部队编制、武器装备、战术指挥和单兵训练方面开始是全力模仿德国陆军,全盘德化,并且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展现了强大的威力。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青岛攻坚战中,将自己的师傅德国打得落花落水。

    但日本没有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一战后,立即向胜利者法国认真学习,从部队编制、武器装备、战术指挥和单兵训练等方面全盘法化,尤其是在火炮方面,大量吸收法国施耐德公司的成熟火炮技术和使用经验,在轻型步兵支援火炮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团座危险!”方天觉突然听到旁边一声大喊,身体立刻被人重重推向一边。

    嗝刺!玻璃的碎裂声。

    方天觉回身一看,一颗三八式狙击步枪子弹从望远镜左目镜直直穿过!

    身边的李助国惊魂未定。

    原来李助国看到鬼子后方队列中闪了一个火花,长期军旅的职业敏感觉得这是对方的狙击手在进行精确狙杀,他下意识地将正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的方天觉扑倒。

    显然,是鬼子的狙击手发现了方天觉望远镜的镜片反光,认定对方是一位指挥官,因此进行了狙杀。

    但要在400米以外,打中望远镜镜片这样的小目标,绝对是一流的神枪手。鬼子平日训练的严格,单兵军事素质的优良,由此可见一斑。

    方天觉扔掉破碎的望远镜,拔出腰间勃朗宁手枪,大声下达命令:“准备战斗!”

    话未落音,对面鬼子炮兵阵地已腾起一片硝烟,鬼子开始炮火准备了!
………………………………

第75章 白刃拼杀

    方天觉立即钻入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