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案迷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案迷踪-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校,你不要觉得‘不公平’;其次,听完你和其他中国军官的陈述,我觉得,你们对梅里尔将军有些看法,这些看法会导致两军在以后的联合作战中,会产生不信任感,不利于下一步的缅北作战。所以,我们要做一笔交易~”

    “交易?!”鲁雪华迟疑地问。

    军法处长点点头,深棕色的眼珠显得深不可测:“具体地说,就是你利用中国军官对你的好感,尽量做中国军官工作,不再控诉梅里尔将军,让他体面回国;作为交换,我低调处理150团团长,让他原职回国,其他中国军官我不追究。目前,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日军,我们不能内部出现裂痕~这也是史迪威将军的意思。”

    鲁雪华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麦克姆准将取代梅里尔准将担任密支那前线总指挥职务。第14师副师长许颖少将率第42团来到密支那。150团由团长李方正率领,奉命回国。

    正在中美两军在为初战失利责任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密支那日军防卫却得到了空前加强。

    美突击队对机场的奇袭,使日军一时间晕头转向,不知这么两支庞大的队伍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尽管日军一开始被中美联军这种新式的“空地一体”战术打得措手不及,导致密支那机场失手,后方门洞打开。但第18师团不愧是“常胜师团”,指挥部迅速从机场被突袭的慌乱中清醒过来,立即将所有兵力退守密支那城区,避开中美联军的空中火力优势,和中美联军开展巷战。等待增援兵力到达。

    日军第114联队第2、第3大队得知密支那机场失守、密支那城区告急后,迅速脱离战场,退入热带雨林,迂回进入密支那增援;友邻部队日军第56师团水上源藏团长所率领的增援部队第113联队1个大队、野炮兵1个中队及工兵第56联队主力等,顺利地自密支那附近渡过伊洛瓦底江,进入密支那,从而使密支那日军的兵力猛增2倍多,达到3600余人!

    中美突击队穿越20多天密林、用无数尸骨换来的稍纵即逝的战机就这么白白浪费,使一场可能的成功奇袭战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

第235章 折戟沉沙

    刚刚上任的麦克姆准将雄心勃勃:“命令麦瑞尔突击队全线出击,迅速攻占密支那火车站,并向纵深突破;让所有中国校级以上军官随同本人前往前沿指挥所观战,让我们英勇的美国部队给中国军官上一堂城市攻坚课!”

    麦瑞尔突击队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1943年魁北克会议上为部署反攻缅甸而成立的一支特别部队,由招募自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危地马拉等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地的美国志愿兵组成,共有2900人,分成六个小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麦支队在印度接受了2个月的游击战和丛林战训练后,于1943年3月正式进入缅北战区,任务是潜入日军后方,切断敌军的供应及交通线。

    作为美军地面精锐,麦瑞尔突击队装备精良,人手一支m1卡宾枪,而不是中国军队使用的廉价的m3冲锋枪。部队训练有素,突击动作连贯流畅。

    前沿指挥所本来是一处炮兵观测点,是在一个半山腰,距离前沿阵地4000米,视野开阔,在20倍望远镜下,整个战场情况一览无余。所有的军官都拿着望远镜,清晰地看着突击队展开,突击,一气呵成,不禁都啧啧称赞。

    500米!400米!300米!

    离密支那火车站越来越近,突击队即将开始最后冲击~

    突然,望远镜中出现一片闪光,紧接着,冲在最前面的美军突击队员都纷纷倒地,躺在地上或抽搐,或哀嚎~

    后面的突击队员连忙匍匐在地,用手中的m1卡宾枪还击,但300米已经是m1卡宾枪的最大射程,对日军基本没有什么威胁。'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只有勃朗宁轻机枪和60迫击炮才能有效还击。

    但对面的日军步枪手显然是训练有素,个个枪法精准,勃朗宁机枪手更是成为日军步枪手集火射击的目标,一个个血洒现场。

    美军精锐的丛林猛虎,竟被日军用三八大盖步枪死死地压制在300外!

    前沿指挥所里,军官们眼睁睁地看着这惨烈的一幕,个个目瞪口呆。

    麦克姆顿时气急败坏:“命令炮兵,对密支那火车站进行覆盖射击,掩护突击队冲击!”

    片刻,密支那火车站腾起朵朵火柱,75mm山炮炮弹和107mm迫击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密支那火车站。

    20分钟后,炮火停止射击,麦克姆抓起步话机:“继续冲锋!”

    美军突击队员纷纷一跃而起,冲向刚刚被炮火再次蹂躏的密支那火车站。

    密支那火车站空无一人。寂静得出奇。只有炮火引燃的木头燃烧发出“噼啪”声响。

    突击队员拿者卡宾枪警惕地搜索着,不时向可疑目标开枪射击。

    没有任何还击,也没有发现日军尸体,刚才还凶狠的日军似乎突然人间蒸发。

    前沿指挥所里军官们都长长吁了口气。只有鲁雪华心提到了嗓子眼,一切都来的太过于顺利,那就意味着巨大的阴谋。

    正当尖刀分队分队长拿起步话机,准备向麦克姆报告密支那火车站已经被攻占时,突然,从火车站旁边一个高高的水塔上,又闪起一片亮光,伴随着三八大盖那特有的“巴勾”清脆枪声,无数的子弹从水塔上倾泻而下,分队长身中数弹,哼都没哼一声,倒地牺牲。

    与此同时,突击队四周,想起了沉闷沙哑的冲锋枪声,那是日军缴获的美制m3冲锋枪的声音。

    11。43mm美制子弹无情钻入美军突击队员的身体,突击队员们在弹雨中无处可藏,横尸当场。

    前沿指挥所,步话机里传来带着哭腔的一片片急切呼叫:“突击队遭遇敌人伏击,损失惨重,请求撤离!”麦克姆准将却一声不吭,呆呆地举着望远镜,凝固在哪里。

    “将军,请立即下令,让突击队撤离!”许颖少将见状,不禁心急如焚,赶紧提醒麦克姆准将。

    麦克姆准将如梦初醒,赶快对着步话机喊:“撤退!立即撤退!”

    突击队刚一起身,从水塔高处,从火车站后面断壁残垣,又亮起一片闪光,一颗颗三八步枪子弹准确地钻入刚想后撤的突击队员后背,头颅,大腿,一个个队员又猛然栽倒在地,而且,日军重点射击戴着红十字标志钢盔的卫生兵,不让卫生兵进行战场救护,撤退行动严重受阻。

    麦克姆准将似乎对这些突发情况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

    “宁团长,立即让狙击连全部出动,压制日军步枪手;通知担架队,上前抢救伤员,”许颖少将一面果断命令42团团长宁伟,一边紧急建议:“将军,立即让山炮营集中火力,轰击水塔,让重迫击炮营打烟幕弹,掩护突击队撤退!”

    麦克姆准将恍然大悟,对身边的参谋长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快通知炮兵,按照许将军命令执行!”

    美军的火力优势再一次得到了发挥。一发发山炮弹落在水塔上,炸的砖石乱飞,直到最后,整个水塔轰然倒塌。

    许颖少将以狙击对狙击的战术也收到明显成效,中国狙击手手中的1903式狙击步枪发挥了威力,很快就压制住纵深的日军狙击手。

    107mm重迫击炮从远及近,打出了一道道白色烟幕墙,中国担架队冒着鬼子的冷枪,帮助受伤的突击队员迅速撤离。

    麦克姆准将自信满满的“城市攻坚课”狼狈收场。此战以后,麦瑞尔突击队伤亡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在缅北战场再也没有大的作为。而且,日军的三八大盖成了经历过这场战役突击队员们的梦魇,战后,有1200多名官兵接受专门的心理治疗。

    许颖少将心情格外沉重,在我方绝对火力优势下,一个小小的密支那火车站,就给中国军队一个加强营近千人全军覆没,也让美军精锐部队瞬间折戟沉沙;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许颖少将清楚对面的日军指挥官是一个厉害的对手,能利用一切条件,将手中的武器发挥到极致。

    他知道,接下来,该由他的中国士兵用尸骨和鲜血,一寸一寸地夺取眼前这座缅北重镇;更让他揪心的是,今天的战况表明,麦克姆准将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而且一意孤行,求功心切,自己还要听命于他,自己的指挥会受到这位自以为是美国将军的掣肘,想到这些,许颖少将不禁心烦意乱。
………………………………

第236章 改变战略

    “报告将军,盟军总部急电!”通讯主任将一份电报直接送到前线指挥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麦克姆准将拿过电报,匆匆扫了几眼,就将电报交给了许颖少将:“许将军,按电报命令执行吧!”说完,头也不回,就走出前沿指挥所,乘上吉普车扬长而去。

    电文是英文,许颖少将交给鲁雪华:鲁少校,请你翻译一下。

    鲁雪华接过电报,翻译道:

    密支那前线指挥官麦克姆准将并转许颖少将:

    为配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国军在滇西战略反攻,特命你部务必于10日内彻底攻占密支那,并肃清残敌,作为缅北我军据点,以进一步牵制日军18师团和56师团。

    另据可靠情报,日军已经收缩防线,并对密支那进行了增援。据悉,日军密支那守备部队司令为水上源藏,此人为九州煤矿总工程师,善于城市坚守作战,请务必重视。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中国驻印军总司令

    约瑟夫。史迪威

    许颖少将已经知道攻占密支那的重任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仔细收起电报:“命令!全体中国军官,立即返回机场司令部,召开战前会议!”

    战前会议的焦点,就是部队是否应该将攻击重点定在密支那火车站。经过中美军队两次攻击惨败后,每个军官都对再度进攻密支那火车站感到心有余悸。

    “许将军,我觉得,密支那火车站,是日军给我军留下的一个巨大陷阱”。经过深思熟虑,鲁雪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鲁少校,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许将军显然对鲁雪华的观点有兴趣。

    “无论是我军进攻,还是今天美军进攻,我们最初都没有遭遇到激烈抵抗,甚至连小规模接触战都没有,到了车站那狭窄空间里面,有一种‘请君入瓮’的感觉,部队根本展不开,密集队形都遭到敌人预先设置好的交叉火力射杀,致使我军火力优势和人员优势没法发挥,反而遭受惨重人员损失,也有效迟滞了我军进攻。”鲁雪华分析道。

    “那你有更好的办法吗?”许将军进一步追问。

    鲁雪华来到沙盘前:“从火车站东西两侧进攻,打乱鬼子的预先部署,在沿铁路往密支那城区纵深攻击。”

    许将军沉吟良久:“鲁少校分析得很有道理,具体作战方案也值得尝试。但对密支那‘中心突破、东西分割’的战术是中缅印司令部制定的,贸然更改是有很大风险的。鲁少校,你和我一起先去找麦克姆准将商量一下,毕竟,他才是密支那前线最高指挥官。”

    “不行,绝对不可以!”还没等鲁雪华将许颖少将的话翻译完,麦克姆准将就粗暴打断了他的建议,“‘中心突破,两翼分割’,是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部美军参谋精心制定密支那攻坚战术”、麦克姆准将语气特别着重了“美军参谋”两个字,“该方案经过史迪威司令官批准,任何人无权更改。”麦克姆准将口气非常强硬。

    许颖少将毕业于黄埔6期,性情秉直,身经百战,素以骁勇见称,人称“拼命三郎”,见早上刚刚吃了败仗时手足无措的麦克姆准将如此骄横傲慢,不禁怒火中烧:“将军!我不会再让中国士兵为了一个破车站、为了一个所谓的方案再去白白流血,我要对战士的生命和他们的家人负责!”

    看到许颖少将态度如此坚定,麦克姆准将顿时泄了气,因为早上麦瑞尔突击队攻击火车站被重创后,他手中已经没有美军步兵了。进攻密支那,要完全凭仗中国驻印军。“那好!既然许将军坚持要改变作战方案,我会将全部情况报告史迪威将军,厘清责任;另外,我还要提醒阁下的是,火炮弹药基数是参谋部为攻克密支那火车站准备的,阁下要更改作战方案,很难得到有效炮火支援!”

    面对麦克姆准将**裸地讹诈,许颖少将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带着鲁雪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鬼子布置下的防御阵地果然名不虚传:东西方面,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