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台最顶层。一个日军少佐左手拉着导火索,右手手举着军刀,看着步步逼上来的突击队员,一步步往后退。
“放下武器!举手投降,饶你狗命。”“小四川”高声怒喝。
“你们~都出去~不然,我把这里~全炸了!”日军少佐用中国话生硬地说道,一边将导火索紧紧缠在手中。
临行前,鲁雪华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尽量保护塔台及设备,肯定不能让鬼子从容破坏塔台;但如果不能一招制敌,鬼子临死前也会拉响导火索,“小四川”顿时左右为难。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你们都退下!让我好好和他谈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四川”回头一看,鲁雪华就站在他身后。
“长官,这些鬼子全都是狡诈、亡命之徒!他们的话不能相信!”“小四川”急切地说。
“你们下去清理战场,这里交给我!”鲁雪华轻松地说道。
“只要阁下放下武器,我保证阁下人生安全!并且给予军官战俘的待遇!”鲁雪华用流利的日语说道。
对面的日军少佐听到鲁雪华纯正日语,略为一惊,但他马上恢复了凶狠:你是支那指挥官吧。要我不炸塔台也可以,你放下武器,举手过来,我押着你出去,你为我们找辆车,到了安全地方,我就放你!”
鲁雪华满口答应,顺从地解下手枪、丛林刀,举起双手,慢慢地向鬼子少佐走过去。
鬼子少佐右手将武士刀架在鲁雪华脖子上,拿导火索的左手稍稍松开,准备搂住鲁雪华的脖子~÷
突然,他觉得一股极大的力量将他全身托了起来,身体轻飘飘的,
鬼子少佐顿时感觉大事不妙,徒劳地想抓住近在咫尺的导火索,可是再也够不着了,他身体迅速向塔台旋转楼梯飞去,伴随着一声绝望的嚎叫,重重落在地面。
等“小四川”带领士兵再次冲上塔台时,鲁雪华已经收住了招式,正站在塔台上,居高临下,看着机场的一切。
在两支强大突击队的沉重打击之下,鬼子机场守备队已溃不成军,只有少数鬼子趁乱向密支那方向突围。
我方部队已经控制机场及其周围要点,正在搜索残敌;跑道上,工兵分队正在忙碌着,一方面清理跑道上鬼子飞机残骸,一方面填埋弹坑,为我方飞机降落做准备。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通讯主任带着电报员奔上了塔台。
鲁雪华指着鬼子的大功率收发报机,对通讯主任命令道:“立即将电台调到我方频率,向军部报告:马可波罗顺利到达大都!”
………………………………
第229章 空中蛙跳
时机到了!
鲁雪华运足力气,用右胯猛地往鬼子少佐身体上一靠~
鬼子少佐顿时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全身托了起来,右手握住紧握的武士刀瞬间脱手而出,整个身体轻飘飘的,他徒劳地想抓住近在咫尺的导火索,可是再也够不着了。鲁雪华再猛地一个旋身,双手顺势一推,鬼子少佐迅速向塔台旋转楼梯飞去,伴随着一声长长的绝望嚎叫,身体重重落在坚硬的地面上,当场气绝身亡。
等“小四川”带领士兵再次冲上塔台时,鲁雪华已经重新佩戴上武器,正气定神闲,站在塔台上,居高临下,悠然观察着机场的一切。
在两支强大突击队的沉重打击之下,鬼子机场守备队已溃不成军,只有少数鬼子趁乱,慌忙向密支那方向逃窜。还有部分部队对鬼子进行追歼。
“‘小四川’;派传令兵下去,命令部队不要恋战,打扫战场,坚守机场,等待后援!”
突击队已经完全控制了机场及其周围制高点,侦察分队正在搜索残敌,跑道上,工兵分队正紧张忙碌,一方面清理跑道上鬼子飞机残骸,一方面填埋弹坑,平整跑道,为我方飞机降落做准备。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通讯主任带着电报员奔上了塔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看着塔台设备基本完好无损,通讯主任不禁大喜过望。
鲁雪华指着鬼子的大功率收发报机,对通讯主任命令道:“立即将电台调到我方频率,向军部报告:马可波罗顺利到达大都!”
新背洋基地。
史迪威一直守候在电报机旁边,心情忐忑。
派出7000多名精壮的战士,横穿莽莽原始森林,深入敌后夺取敌方机场,实现“空中蛙跳”,是史迪威军旅生涯中最大胆、最冒险的一场军事行动。他本身就是穿越原始森林徒步来到缅甸的,自然知道其中存在的风险和变数。
突击队出发后的20多天,他每天都在为这两支部队祈祷。尤其的缅甸雨季突然提前,更让他为部队的命运担忧不已。他多次派出空军侦察,试图发现突击队踪迹,并给予必要帮助。但空军每次都无功而返,飞行员报告说,从飞机上望下去,是一片绿色林海,没有任何大规模人类活动踪迹。
昨天,当参谋长韦恩拿着电报冲进他的帐篷,对他说:“天气晴好!基尼森支队到达了指定位置!”
听到这一消息,史迪威猛地一下子坐在了行军床上。(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左翼支队6天前就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等待基尼森支队到达后一起发动进攻。但6天来,基尼森支队却渺无音讯,眼看预定攻击密支那机场的最后期限一天天临近,史迪威如同热锅上蚂蚁,焦灼不安。
一方面他担心基尼森支队安全,毕竟那是3500条鲜活的生命!超过了这么长时间没联系,他们的粮食还够吗?他们能经受雨季森林的重重考验吗?如果右支队不能按时到达,仅仅用左支队3500人进攻密支那机场,胜算会有多大?如果不能迅速攻占密支那机场,后续部队和给养不能跟上,一但日军发动反击,只怕左支队也会全军覆没。更可怕的是,打草惊蛇后,日军会进一步加强缅北防卫,反攻任务将会困难重重,盟国内部意见也会再次出现重大分歧,自己和蒋介石、蒙巴顿等高层的矛盾也会更加突出~
史迪威终于长长出了口气。他从行军床上跳起来:“快!韦恩,马上电告陈纳德,让他做好明天空袭密支那机场的一起准备。电告左右支队,明天准时发起攻击。另外,明天多空投葡萄糖水和巧克力,这些小伙子肯定饿坏了!”
晚上,参谋长韦恩再次拿着电报找到史迪威:“我们再次收到右支队电报,他们已经对机场进行了实地侦察,这是日军防空火力、机库和兵营的方位坐标!”
“小伙子们干得漂亮!我要好好嘉奖他们!”史迪威赞许地说道,“告诉陈纳德,明天,让他对准这些目标,狠狠地打!”
从早上第一批飞机出发,史迪威就来到了指挥所,急切地等待着结果。到了中午吃饭时分,他依然守候在电报机旁。
突然,电台里传来一阵悦耳的滴答声,收报员迅速抄写电文,交给译电员。
史迪威和韦恩一起凑了过去:只见译电员在译电文稿上快速写着:“马可波罗顺利到达大都!”
等全部电文译出,史迪威不顾自己身份和年龄,紧紧抱住韦恩:“韦恩,我们成功了!空中蛙跳成功了!让蒙巴顿那个老顽固见鬼去吧!”
三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第二批早已进入跑道的战斗机立刻升空,风驰电掣扑向密支那。
一个营的美军士兵背着伞包,迅速分别登上引擎已经发动的c47运输机。
一刻钟后,第一梯队一百架载人运输机和滑翔机相继起飞,浩浩荡荡飞往密支那。
过了两小时,又有三百架载人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再次升空。庞大的机群在蓝天上排出整齐的队形,遮天蔽日地朝着东南方向飞去。空中场面蔚为壮观。
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对日大规模空降作战。盟军飞机满载空降部队,好像一柄高高举起的战斧,神速地越过崇山峻岭和激战正酣的孟拱前线,出其不意地劈向敌人后方的密支那。
“美洲狮美洲狮,白头鹰呼叫,地面风向风速如何?”塔台步话机理,里传来空中指挥官的呼叫。
鲁雪华仔细看了一眼塔台前那个红白相间的圆锥筒,那是勤务保障分队竖起的风向标。现在锥头向下,一动不动。
“白头鹰白头鹰,地面无风!”鲁雪华鲁雪拿起步话机听筒,用流利的英语回应道。
一架运输机首先轰鸣着进场,开始在机场上空低空盘旋。一刹那,飞机下方绽开无数朵美丽的伞花,在蓝天飘荡。
鲁雪华眼前起了一层水雾,一层激动的泪花。他和他的突击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重大牺牲,终于完成了夺取密支那机场的任务。他和突击队的使命已经顺利完成。
………………………………
第230章 彻夜运输
一架又一架运输机进场。500名全副武装的美国伞兵从天而降。他们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分钟,就从新背洋来到密支那,完成了突击队20多天艰难跋涉的路程。
美国伞兵的到来,接替精疲力竭的突击队,履行机场防卫任务。
随着美国伞兵一起降落的,还有一支由美军上校带领的空中管制小组和专业设备,负责整个密支那机场的指挥调度。
他们来到塔台,见到鲁雪华:“少校,我们奉史迪威将军命令,接管整个密支那机场,您和您的部队可以下去休息了!”
鲁雪华回首看了一眼热火朝天的密支那机场,恋恋不舍地离开塔台。
有了专业的空管员,机场起降密度增加了很多。
跑道上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尖啸声,一架又一架大型运输机降落在密支那机场,送来了急需的粮食、弹药以及发电设备和工程设备,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
客观来说,美军的战时保障工作极其富有成效,整个密支那机场在塔台的指挥调度下,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很多人员刚下飞机,就在跑道马上投入工作:有的忙着卸货,有的忙着检修。很多运输机是刚卸完货,再带上伤兵员,紧急起飞,返回新背洋,进行第二次运输任务。(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夜幕降临,柴油发电机组发出了强大的电流,将密支那机场照得如同白昼。塔台的“光枪”也亮了起来,射向夜空,给夜航飞机指示着着陆目标。
隆隆作响的c47运输机群不断冲破黑夜的壁障,不知疲倦地将成连成排的士兵还有武器装备卸在机场上。
在高空,p51夜航机严阵以待,防备敌机袭扰;后续部队全面接替了突击队的防卫阵地,在机场四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在机场西南一角,草坪上搭起无数红十字帐篷,一个大型美军战地医院已经建成。
机场广播不断播送:“请突击队官兵,前往机场西南野战医院体检”。
鲁雪华也被一个卫生兵请进红十字帐篷,按照规定,首先抽血,进行血液生化检测。然后,一个美国上校军医戴上听诊器,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在仔细看完鲁雪华血液检测报告后,军医满意地说:“这是我检查的所有中国士兵中,身体素质最好的一个。经过这么严峻的丛林行军,还能保持如此身体素质,真不可思议。年轻人,你是不是吃了传说的东方神丹妙药?”
鲁雪华微微一笑,不置可否。(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自己心里清楚,是因为李让梨传授给他的“炮捶”护体神功,还有内心深处为父母、姨娘和梅霞、玉梅、红梅复仇意志,使任何磨难在他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但别的士兵就没这么幸运,自己所在的整个右支队,除了阵亡、病亡和意外伤亡减员300多人外,患有疟疾、回归热和肠胃病的官兵竟达1千多人,其中很多病员病情严重,要送回后方医院治疗。整个右支队减员达30%!
鲁雪华走近病区,看望那些即将转运后方的伤病员。在雪白的白炽灯下,他才发现这些士兵个个脸色蜡黄,瘦骨嶙峋,但就是这些士兵,忍受着热带病痛的折磨,艰难地走完了那段丛林之路,并用战士的责任和忠诚,以赢弱之身,完成了对日军的致命一击。
看到鲁雪华进来,很多躺着、坐着打点滴的伤病员都挣扎着站了起来,纷纷敬礼,向这位带着他们走出困境、并取得胜利的年轻军官表达他们的由衷敬意。
鲁雪华表情庄重,向对这些伤病战士还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医院后面一角,是烈士遗体存放处。一排排雪白床单包裹着的,是早上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现在依然整齐地排列着,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