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参谋长走了进来,神色惊慌,手里拿着一份战报。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是平田君的战报吗?” 丸山房信急切地问。
参谋长点点头。
“念!”
“我军夜袭作战失败,突击队600名帝国勇士全体玉碎、平田少佐壮烈殉国!”
“什么!?”丸山房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劈手夺过电文,迅速扫了几眼,顿时呆住了,手中拿着战报,跌坐在椅子上,不知所措。
他觉得本来是该是一场经典的夜袭战,却不料是这个结局!
“是他!全是他!!” 丸山房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顿时咬牙切齿,命令参谋长“去把鸠山则夫押来!”
一见鸠山则夫来到联队司令部,丸山房信立即站了起来,眼里凶光,右手紧紧攥住佩刀刀把,左手拿着那封战报,一步步向鸠山则夫逼过去:“不是你说支那军人数稀少吗?不是你说支那军防备松懈吗??不是你说支那军自由散漫吗???那这是怎么回事!!!”
丸山房信将战报种种扔在鸠山则夫脸上,鸠山则夫拿过战报一看,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正待开口辩解,只见眼前刀光一闪,丸山房信已拔出佩刀:“巴嘎雅路!你这个支那军奸细!”
一道血光。鸠山则夫重重倒在地上,他手中还紧紧抓着那份战报,眼睛大睁着,充满疑惑,不知道他哪里出错了。
处决了鸠山则夫,丸山房信有气无力地指着桌子上报告,对参谋长说:“把这个报告上报师团部,追授平田君为中佐;命令部队,全线收缩,就地构筑坚固工事,坚守阵地。我预感,支那军马上要大举反攻了!”
此时,鲁雪华也带着一批军官,在视察激战后的战场。
中国军队主阵地前,横七竖八躺着的,全是日军的尸体。尸体一律头上扎着日本国旗,腰间缠满日式手雷,手里拿着44式步枪,或端着缴获的m3冲锋枪。
“长官,敌人清点完毕。有完整尸体540具,还有一些残肢断体~” 士兵报告。
“我方伤亡如何?”鲁雪华问道。
“牺牲15人,重伤27人,轻伤80人。”
所有的军官都情不自禁鼓起掌来。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以较小代价取得的一场辉煌胜利。而指挥这场战斗的,却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军官。
所有的军官都忘不了昨天下午的那一幕:
“今天我们演了一出‘蒋干盗书’。我们将所有的空罐头箱、弹药箱都集中在一起,故意让鬼子看到我们供给充足,防卫松懈。我估计,按照鬼子傲慢的性格,看到我的回信,结合他们侦查的情报,肯定会来偷袭,以夺取这些军需物资。我们即将面临一场恶战。雪华没有指挥过大战,经验不足,请大家来,主要是想听听各位长官的意见,开个‘诸葛亮会’!”鲁雪华态度谦和,言辞恳切。
中国驻印军很多连营级中下层军官都是从身经百战的老兵提拔而成,战斗经验极为丰富,对鲁雪华这个“生瓜蛋子”很不以为然。本来但这段日子相处,这些军官通过耳闻目睹,觉得鲁雪华作为没有“钦差大臣”颐指气使的架子,是个踏踏实实、想打胜仗的优秀青年军官,刚才那出“将计就计”,让这些老兵都心悦臣服。这些基层军官以前受够了上级长官的呵斥和专制,听到鲁雪华这么虚心请教,不禁大为感动,都纷纷出谋划策:
“夜战最怕火光暴露目标。鲁长官,我军可以尽量少开枪,多用美制大威力手雷消灭鬼子。”
“鲁长官,为了防备鬼子炮火突袭,减少我军损失,我军可以主动撤离第一道防线,并部署疑兵,诱使鬼子进入第一道战壕,然后发挥手雷威力,集中歼灭。”
“夜战最大的问题就是误伤,鲁长官,可以让前沿部队全部匍匐在地,不准站起和走动,对突然站起和走动人员,不加甄别,一律射杀。”
“鲁长官,如果敌人进攻受阻,主动退却怎么办?那样就达不到尽量消灭敌人的目的。”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费尽心机,引蛇出洞,却不能将蛇打死,让它缩了回去,大家都心有不甘。
………………………………
第219章 养精蓄锐
听着步兵军官讨论得如此热烈,重迫击炮连连长却一句话插不上,怎在着急之际,终于逮着说话机会了:“这个不难!我知道美军有一种炮射照明弹,可以将阵地完全照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只要炮弹足够,我有信心在鬼子后面筑起一道火墙,让鬼子有来无回!”
“如果能照明指示目标,我们重机枪就可以发挥威力,对鬼子实施点名!”机枪连长兴奋地说
鲁雪华边听边记,频频点头。这些宝贵经验汇总起来,就是一套完整、全面的作战方案。
在所有军官充分发表意见后,鲁雪华站了起来,一脸庄重:“各位长官,当面之敌,就是臭名昭著的日军18师团,凶悍残暴,从南京、武汉、广州一路杀戮,无数弟兄牺牲在他们刺刀下,无数百姓被这帮禽兽荼毒。现在,我们有了这么一个诱敌上钩,为死难兄弟报仇、为无辜百姓雪恨的机会,我们绝对不能放过!现在我命令!”
“刷!”全体军官笔直起立。
“二营撤离一线阵地,在二线阵地阻击敌人。多配置手雷,少开枪暴露目标!
三营二连负责掩护机枪连。
所有迫击炮归重炮击炮连连长统一指挥,由三营三连负责警戒掩护。
立即向师部发报,请紧急空投各种口径迫击炮杀爆弹和照明弹。
后勤部门将武器弹药和应急干粮全部下发,全体机关人员发放武器,进入战斗位置。
所有官兵,有退缩不前、不听指挥者,就地正法!”
“是!”所有军官回应的异常整齐响亮。
中国军队迫击炮阵地,由于连续射击,不少炮管都泛出暗红,冒着缕缕轻言,热气逼人。
后面的空炮弹箱堆得和小山一样。炮兵们一夜苦战,面带倦容,但依然坚守战位,观测手通过炮镜盯着对面日军阵地,观察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阵地前山脚下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士兵们正将鬼子尸体抬往坑边,准备集中掩埋。
两个战士正抬着一具尸体从鲁雪华身边走过,突然,一张照片从尸体上掉下来,正落在鲁雪华脚下。
鲁雪华捡起一看,是一张带血的全家福,一个硕大圆圆的弹洞,正好穿过中间端人的脸。傍边一个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前面站着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带着日式学生帽,女的穿着学生裙,看上去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但现在,就和照片上一样,这家人永远地残破了。
“等一等!”鲁雪华叫住了抬尸体的两个士兵。他来到这具日军尸体前,尸体双手很黑很粗糙,一看就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鲁雪华将尸体翻过来,尸体的脸上堆满皱纹,胡子拉茬,挂着上士的军衔,是日军的士官。尸体眼睛还是睁着,口微张,露出一口残破、黑黄的牙齿,显得很狰狞。胸口左胸上衣兜处明显有两个弹洞,是m3冲锋枪留下的致命伤口。
鲁雪华将照片轻轻放入尸体的右上衣兜,“抬下去吧!放进坑里的时候轻点!”
潜出侦察的侦察兵也回来了:“报告长官,侦查发现,日军前沿阵地已空无一人,日军主力不知去向。”
“长官,鬼子昨夜大败,精锐损失惨重,而我军士气正高涨,是不是乘胜追击?”二营长问道。
鲁雪华沉默一会,审慎地摇摇头:“鬼子放弃前沿阵地,就证明他们后撤到了工事中,尽管鬼子受到很大损失,但在丛林地带依托地形坚守,还是一个很难啃的核桃。我军没有攻坚重武器,是不会造成很大伤亡。等援军来了再说!”
“李长官,师部急电!”译电员将一份刚抄收的电报递给鲁雪华。
鲁雪华展开一看,电文只有短短几个字:“速报昨夜战况。孙”。
看来,昨天的反偷袭作战,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鲁雪华回到指挥部,在电稿纸上郑重写上:“孙长官钧鉴:凌晨3时起,我部受到日本突击队偷袭。经一夜激战,我部打退日军突击队三次进攻,于凌晨5时,全歼日军突击队,击毙540多人,重创当面日军;我军损失轻微,但弹药消耗严重,肯请及时补充”。
走出指挥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朝阳正照在鲁雪华年轻但刚毅的脸庞上,通过了今天凌晨这场血与火的惨烈考试,鲁雪华完成了由机关参谋到前线指挥员的升华。
天空传来隆隆的轰鸣声。
一队p51野马战斗机低空呼啸而至,随后,一队c47运输机隆隆地出现在河谷上空。许多花花绿绿的降落伞,从运输机庞大的身躯里滑落。降落伞下面系着沉重的铁箱和麻袋,按照中国军队的要求,满载弹药、罐头、饮水和药品,准确地落在中国军队的山头和阵地,现代化空中补给线再次大展神威。
运输机完成了空投返回后,一架p51战斗机又突然飞了回来,在阵地前做了几个灵活的翻滚,然后抛下一个盒子,扬长而去。
卫兵捡起盒子,递给鲁雪华,鲁雪华打开一看,是一封嘉奖令:
中国驻印军112团先头部队急指挥官:
在缅北战役中,你部英勇顽强、灵活机智,拖住了数倍于我的日军,并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为我军后续准备赢得宝贵时间,实为我中国驻印军之楷模。特通令嘉奖。
缅甸战区盟军总司令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
没有了当面敌人直接威胁,鲁雪华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养精蓄锐,加强丛林攻坚战的演练;孙里仁“明度陈仓、暗修栈道”计划也获得圆满成功,筑路兵团已经打通塔奈河谷,将公路推进到新背洋以西二十英里的南亚腊。
新修通的公路使得114团先头部队的供给得到进一步改观,38师师属105毫米榴炮营和军属155毫米重炮营,也随着新修通的公路来到了前沿,各型炮弹装备和工兵、喷火兵等部队也由公路源源不断运进了阵地。
各部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等一声命令,就会全力出击。
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
………………………………
第220章 全线出击
又是一个血色黎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当太阳还没完全露脸时,整个112团前沿阵地战壕里,蹲满了全副武装的中国官兵。
鲁雪华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新兵们个个神情紧张,但又有一种大战前的兴奋,最为突出表现,就是一遍遍检查弹药、枪支和应急包,再一次次举起水壶,不停地喝水,然后一遍遍去战地临时厕所。老兵们倒是气定神闲,一个个抱着枪,点着香烟,靠着战壕闭目养神,等候着进攻的命令。
突然,头上一群巨大的声音传来,就象是一群飞石,又象是一群黄蜂,“呼”的一声,鲁雪华抬头一看,一道道白亮的小点掠过头顶,然后狠狠地砸向了鬼子驻守的山头,
一阵巨响!简直是地动山摇!
112团阵地上所有的士兵都能感觉到那爆炸的震撼!
很多老兵曾经参加过多次战役,但也被巨大爆炸给吓了一跳,条件反射地扔掉烟卷,跳了起来,趴在战壕边向外观察。爆炸的剧烈震动,使得112团前沿阵地官兵本能地都把头埋进了自己的双肘之间,将身子离开地面,以减少地面传播过来的震动带给身体和内脏的冲击,“他奶奶的!这种爆炸威力只有鬼子飞机轰炸才有!这下够小鬼子们好好喝一壶!”
随着那滚滚的热浪,一片片黑烟升起,弹着点完全覆盖了鬼子的高地。
鲁雪华身边就是炮兵观测员,他们一边用炮镜观察日军阵地弹着点,一边迅速计算,对着步话机迅速报出一个个射击诸元:
“107迫加5;
105榴减10;
155榴右加3~
高爆弹,效力射!”
齐射!又是一个齐射!
好半天鲁雪华才听到了后方传来的炮声,那声音很沉很闷,像是天边滚滚的惊雷。
前方的爆炸声和后方传来的开炮声交替响应着,看着那黑红的炸点在鬼子阵地一处处开花,鲁雪华心里真有说不出的畅快淋漓! 这种畅快,只有饱受过鬼子炮火压制的老兵,才深有体会。
在前沿炮兵观察员的指引下,炮弹像长着眼睛,一发发准确落在鬼子的阵地上。所有的高爆弹都装定美国延时引信,可以避开在丛林中树梢的干扰,最大限度深入地下爆炸,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