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大明太凶猛- 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分明是给他们“归正大明”的机会啊!
  对此,李文锦又岂能不知。
  联系到这些年朝廷明知道他们在南京,却不曾为难他们半分,这时李文锦才意识到,“寇亦是赤子”绝不是随口一说,分明是在悄无声息的做着,想到这,他立即感激涕零道。
  “朝廷待我等罪人实在是恩重如山!不记我等昨日之罪,邀我等夹击土酋,如此大恩大德,我等罪人即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记住你说的话就行,大明不需要你们粉身碎骨报答!赤子,朝廷视尔等为赤子,可赤子总归是在报效赤子之心的!”
  朱和域正色道。
  “反正即为良民,既然令尊有意归顺大明,那即为大明良民,如今巴格达已复,倒也没有必要再用旧名的,嗯……就叫安西吧。册封令尊为‘安西宣慰使’。”
  这个宣慰使,说白了就是世袭土官。这个官职是几品的,品级没有固定,但往往都是正三品起步,而且大明对于海外土司的赐官一直都很大方,搞得像正一品武职好像不要钱似的。同样的,海外官职也很乱,级别也都很随意,眼下的这个宣慰使。看似品级不高,可是对于李来亨来说,这个官职却意味着他的“合法身份”,意味着他摆脱了“流寇”这个身份,非但再不用担心大明算旧账,甚至将来还能以“安西宣慰使”的身份回陕西老家祭祖,光宗耀祖莫过如此了。
  所以,别说是正三品的武职了,那怕就是从六品,李来亨也会欢天喜地的接受。
  明白其中利害的李文锦大喜道:
  “多谢太子爷!”
  朱和域抬手道:
  “不要谢孤,当谢陛下,要是没有陛下恩典,尔等之罪,理应当诛,既然陛下法外开恩,尔等还需认真报效才是,待到功成之时,孤再将尔等功劳禀明陛下才行。”
  “理应如此!”
  李文锦连忙对着东边大明的方向磕头。
  朱和域又叮嘱道:
  “你带来的银子和礼物就拿回去吧,孤不收礼的,你要真有心报效朝廷,待回到安西后,多多移民壮大安西,多建几所书院,于美索不达米亚宣扬我华夏教化,让那些天方人沐浴华夏圣教之风,令其生入华夏,抚夷归夏,才是我大明征服四海八荒的本意啊!”
  李文锦连忙答道:
  “下官必定不负太子爷所托!”
  朱和域挥手说道:
  “去吧,只要你们尽忠报效,大明必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对此,李文锦当然不会怀疑,毕竟自从乾圣皇帝继位以来,大明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人。他当即欢天喜地的拜谢离开。


第1061章 争先恐后
  有时候,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甚至在离开太子府的时候,李文锦还有些恍惚,良久都未能回过神来。
  见小公爷出来,一直在外侯着的李明辉急忙上前问道。
  “小公爷,情况如何?”
  “同,同意了!”
  李文锦恍惚道。
  “太子爷封父亲为安西宣慰使!”
  闻言,李明辉就激动道。
  “哎呀,如此一来,公爷大事可定了,咱,咱就是大明的臣子了!”
  说罢,李明辉显得极其激动,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李来亨成了大明的臣子,那他麾下的将领官员,可不也就是大明的臣子,将来势必有机会荣归故里啊!
  在陕西老家他李明辉是什么?
  不过就是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童生,可现在呢?晋国公……不对,那是伪号,现在他是安西宣慰使府中官员。
  宣慰使是正三品的官,按照大明的传统,海外的宣慰使是可以自封官员的。此行之后,国公肯定不会薄待他的,怎么着也得给了正四品的官身吧!
  等过几年,再讨个贡使的差事,趁着万寿节到南京给皇帝老爷过寿的时候,再祈个回乡祭祖的差事。
  那可不就是荣归故里!
  想到这些,李明辉又如何能不激动。
  昨天他虽然是“官”,可那个“官”却是自封的,而今天,他却是真正的“官”啊,那怕是这个官比大明的官要低上一些,可再怎么着也是官,而不是贼,再不用担心大明那边派兵清剿了!
  心里如此念叨着,李明辉激动的险此没流出泪来。
  瞧着李明辉那副模样,李文锦自然也能够体谅几分,其实,他的心里想的大抵上也和其差不多,毕竟,他心里头可是念念不忘着秦淮啊。
  这下好了,将来有机会光明正大的去大明了,就在他这般寻思着的时候,那边突然有话声传来。
  “逸臣?李逸臣,永铭兄怎么到了这边!”
  突如其来的话声中带着惊喜,而李文锦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时,心头更是一阵激动,这是他在南京时的化名。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一个身影就冲到他的面前。
  是他!
  刘震!
  安定侯刘文秀的长子,当年秦淮河的“刘大公子”,也是李文锦在南京少有的几个朋友。
  “哈哈,果然是永铭兄,永铭兄不是回了唐国嘛,怎么到了耶路撒冷!”
  他口中的唐国指的是朱聿键的那个唐国,当年李文锦就是以唐国留学生的身份去的南京。
  “啊,原来是刘贤弟,你这是?”
  瞧着钱磊身上的军装,李文锦说道。
  “贤弟怎么到了?”
  话到嘴边,李文锦才想起来,面前这位刘大公子的另一个身份——安定侯长子,人家勋臣之后,从军出征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瞧你说的,好不容易抓着打仗的机会,能不来嘛,到是李兄,怎么到了这?难不成是随唐国勤王兵过来的?不对啊,我和领队的将军打听过你,他没听说过你啊!我还寻思着,待到将来凯旋还师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去泗水与兄台把酒言欢呢?”
  刘震的话让李文锦的眼眶一热,心下极为感动的他,急声道。
  “何必等到大军凯旋,今日你我兄弟就能把酒言欢,他乡遇故知,人间乐事也莫过于此了!”
  “哈哈,可不正是如此,李兄,我知道一个好去处,”
  刘震也没有继续追问其怎么到了耶路撒冷,而是直接与他离开了太子府,就在他们一行人离开时,刚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却愕然的看着他们。
  “那,那不是晋国公府上的小公爷吗?”
  “可不就是小公爷,他旁边的是李明辉,李子度嘛!”
  刚下马车的徐即达,这位“唐国”礼部侍郎,有些诧异的瞧着刚离去的一行人,目光中充满了疑问。
  “徐侍郎去打听一下,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盯着李文锦一行人离开的方向,陈永福这位唐国的文水侯吩咐道。
  当天晚上,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一座曾属于天方富人的大宅内,在摇晃的油灯下,陈永福面色冰冷的坐在那个。
  他是唐国的文水侯,可他还有一个身份——曾是大明的开封总兵,在孙传庭败退后,他投降了李自成被封为文水伯,当年李自成进军京城时,他领兵万余紧守太原,李自成兵败后,他随即北撤出关。这次李过派他来求见太子,未尝不是拿他将探路石。
  他是大明降将,要是大明记旧怨的话,肯定会杀了他。对此陈永福也是心知肚名,可他还是来了,既是为了唐国的将来,同样也是为了他自己。
  此时的他,看似面色冰冷,可实际上心情却复杂的很。
  晋国公李来亨居然降了!
  不对,应该说是归顺了大明,而且被封了安西宣慰使,这……这如何是好?
  那怕陈永福是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归顺了大明的,可李来亨的归顺,却让情况变得极其复杂。
  “侯爷,如此一来,那晋国公可不就是大明的外藩封臣?”
  “你是礼部侍郎,这事可不比我清楚!”
  看了眼徐即达,陈永福说道。
  “哎,国主知道此事后,必定会雷霆大怒的!”
  安西宣慰使……大明这么一封,就等于把大唐给分成了“两国”,从此之后,李来亨就不再是唐国的臣子了。
  这事……其实也是好事,毕竟,任谁都清楚,国主现在对晋国公有了异心,一旦没有了外患,指不定刀就落在他身上了。
  见侯爷没说话,徐即达又问道。
  “侯爷,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李来亨已经降在他们之前,现在他们的处境就尴尬了,到底是不归不归顺大明啊?
  这归顺之后,又该怎么处理与李来亨之间在关系?
  沉默片刻,陈永福突然说道:
  “既然我们已经到了这,就不能空手而归!”
  说罢,他又起身微笑道:
  “明天跟我去一起去见见太子爷吧。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太子爷那边肯定已经给咱们准备好条件了,咱们要做的就是答应他……”


第1062章 生入华夏
  太子爷给李过他们准备了什么条件?
  首先,李过要去除所谓的国号。“唐国”,大明已经有了一个唐国,为什么还要再留个唐国?
  况且,李过也没有资格当一国国主啊。对于大明来说,他不过是一个罪人,是大明的叛逆,是乱臣贼子!
  所以他还必须要向大明请罪,请求大明责罚,当然大明会慷慨的赦免他们的罪过。
  然后大明就会赦免他,大明对外藩是很宽容,但是并不意味着纵容,或许册封朝鲜王啦、暹罗王啦,但是到最后,这些王肯定都是在废的,况且他们是土人,你李过是汉人,当然不能称王了!
  国主也不行。
  想用国主蒙混过关?
  更是连门都没有!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成为什么土王的。国号肯定也是没有,就像李来亨那样,也就是封个宣慰使而已,至于他李过,也高级不到那里去。
  在李文锦进了太子府的次日,陈永福终于见到大明的皇太子。
  作为降将的他,一见到皇太子,就直接磕头长拜,这动作近乎五体投地,高呼:“罪人陈永福,叩见太子殿下!”
  “免礼。”
  朱和域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当年之罪,陛下已经无意再加追究,你就无须如此了。”
  闻言,陈永福心里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原本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毕竟,他和李过他们不一样啊,他曾经是明军的将领,拿着朝廷的俸禄,最后却降这些人才是明军中最优秀的成员,过去做明军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纵兵劫掠、杀良冒功的劣迹。其中有一部分也曾经卖力去镇压农民军,那也不过是尽忠职守。后来他们加入闯军,有的是因为绝粮无饷,要给自己和手下弟兄谋一条生路,有的是因为大明朝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流寇,朝廷会放过李过,可是他们这些降将呢?万一要是朝廷追究的话,那性命十之八九是保不住的。
  其实,陈永福他们并不知道,对于像他们这样的降将,朱国强早就原谅他们。他们当时只是做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仅此而已,而且在历史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面对满清入侵的时候,都抵抗到了最后,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们于大节无愧!
  这也就足够了!
  “陛下皇恩浩荡,小人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陈永福小心翼翼爬起来。
  朱和域问道:
  “李过,真的愿意取消国号,向大明请罪?”
  “此事千真万确,李过原名李锦,改名李过,就是叮嘱自己牢记当年过错,上至李过下至小民,无不悔愧当年逆乱之行,无不渴望重归大明。”
  “嗯,”
  朱和域点点头,问道:
  “李过的书信在哪儿?”
  陈永福立即呈上李过的书信,这确实是李过的亲笔信,信是几经润色的,反正是一句话,表明自己的罪过,祈求大明原谅。
  为什么不能递国书,因为唐国是伪唐啊,当然不能递国书了。而是降书。
  微微看了一眼李过的降书。
  朱和域微笑道:
  “其实,这些年,李过在波斯那边干了什么,陛下也是看得见的,孤也是了解的,李过虽然当年有罪于大明,可总归是大明子弟,反正即为良民,今日幡然醒悟,为时未免,既然有心改正,且自愿派兵勤王,孤便赦免其昨日之罪,封其为大明波斯都督府都督,设置疾陵。”
  波斯都督府,那是唐朝时册封的外藩,唐朝时,天方人入侵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王子俾路斯远赴长安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大唐要求提供军事协助。大唐于是设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都督,位置就在波斯的疾陵城。
  而现在,朱和域把波斯都督府拿出来,就是认同了李过对波斯的统治,至于疾陵城在那?可不就是李过现在的王城。
  其实,对于朱和域来说,他对李过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可以作为“世袭土官”,也就是如此了,至于将来会不会“改土归流”,那就要看时局的发展了。
  时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