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照样把丰臣秀吉的百战精锐杀得屁滚尿流!
天兵厉害!
天朝威武!
天朝这么厉害,一定要好好的“事大”啊!
不,不是事大!
天朝如此威武,日本自然应该以举国内附中华!
不得不说,日本人都有那么一点SM倾向,面对天朝的强大,阿部忠秋等人的心里,自然而然的涌现出“跪服”的念头,甚至恨不得现在就对大明张口叫“爸爸”,甚至还庆幸着日本的皇太子是明国皇帝的儿子。
“天兵如此厉害,自然不是胡虏所能挡的!”
瞧着阿部的毕恭毕敬的模样,朱和圳倒也没有在他那里寻什么优越感,对于这样的忠狗,是要小心爱护的。
“汉兵满万不可敌,天兵厉害,世人皆知,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对了,阿部,孤听说,有建奴投降幕府?”
岔开话题后,朱和圳看着阿部说道。
“是的,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大人物。”
“幕府那边可有什么打算?”
“酒井肯定是不敢收留他们的,殿下放心,他绝对不会激怒大明,惹恼殿下的。”
阿部的回答,让朱和圳笑道。
“酒井敢不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诉他,那些人留不得!”
殿下的话,让阿部忠秋的心头一震,轻声问道。
“殿下的意思是?”
“你说呢?”
朱和圳笑了笑,有些事情并不需要他去安排。
“臣知道怎么做了!”
就在阿部忠秋明白太子殿下的意图时,那边有人禀报“幕府的信使到了!”。
幕府的信使来的很快!
快的有些出乎意料,而更出乎朱和圳意料的是信使带来的消息。
“嗯!鳌拜、佟国器他们被幕府送到这边来了?”
“是的,殿下。”
“那么其麾下的建奴呢?”
“所有的女真人、蒙古人都被砍头了,其中朝鲜人被贬为奴隶,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汉人,将军询问殿下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人。”
信使的问题,让朱和圳愣了好一会。
在建奴所谓的十旗之中,绿旗就是所谓的汉军旗。旗下的人大都是汉人。那些汉人虽然说是汉奸,可却也是一群苦命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当年建奴入关时掠走的百姓,他们之所以为满清效力。恐怕相当一部分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仅仅只是汉奸的话,杀了倒也没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群苦命人,杀了他们是不是有些冤枉?
但如果不杀他们的话……他们毕竟也有过当汉奸的事实呀。
国法难容啊。
什么是国法?
即便是国法,也不外乎人情。
想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
“好,孤知道了,那些汉人虽说是汉奸,可总归也是汉人,把他们都流放到南洋吧!!”
那些人杀了委实太过可怜,如果留在这里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都放过汉奸。还是把他们流放到南洋吧。
他们到了南洋以后,只要认真干活,不出几年的功夫就可以重获自由,在南洋安家落户。这样的未来对于那些可怜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至少在那里他们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那孔有德、鳌拜他们这些人怎么处理?”
“当然是送到南京,献俘了。”
献俘!
像那样颇有名气的汉奸,当然是送到南京,送给父皇了,到时候父皇自然会有安排。
估计也就是拿他们的脑袋去告诉全天下的人当汉奸,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有些人当汉奸是迫不得已,但是有些人当汉奸,确实因为他们的心里压根儿就没有家国天下。从来只有个人的荣华富贵。对于这样的人,比如说杀头了,就是把他们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也不能解恨。
想到这儿,
“对了,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千万不能让他们在路上自杀了。”
朱和圳特意郑重其事的吩咐道。
“咱们要让他们活着到南京。毕竟那些人可是欠着咱大明百姓不少血债呢。要是让他们轻轻松松的死了,那岂不是轻饶了他们?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儿。”
第927章 鳌拜成了鸭子
鳌拜很郁闷!
那怕是他想到了一切,也算计好了,甚至在投奔幕府之后,都千方百计的避免落单被擒,可他还是被拿了下来,在江户德川将军府,他和国器等人一同被拿了下来。
至于他随行带着的一千多卫兵——全都死了!
幕府……可真他么的心黑啊!
居然拿老子献给了明人!
而更让他郁闷的是,他和其它人一样,都被人用皮子制成的皮衣给捆在椅子上那里动弹不得,非但双手不能动,甚至就连嘴里,都被塞了一个木筒。然后就这样,吃喝拉散睡都在这椅子上。
还要多长时间到大明?
被捆扎在椅上的鳌拜又一次对大明充满了期待,没办法,这样被捆在椅子上的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这么一捆连动都不能动。
别说是动了,甚至现在他都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
现在是什么日子?
上船多长时间了?
什么时候到大明?
就在鳌拜心里冒出这些个念头的时候,那边一阵金属的敲击声响了起来,只见一个水手提着铁皮桶,进了舱室的他,一边走一边用木棍敲着铁皮桶。
“吃饭了,吃饭了……”
一听到吃饭,鳌拜的心里顿时一紧。
我的额娘哟,又、又来了。
“呒、呒……”
挣扎声从周围传了过来,这舱里关着多少人?足足有上百人,这些人都是献俘给大明的。他们和鳌拜一样,被这身特制的皮束衣捆在特制的约束椅上,这身衣服瞧着有点像是另一个世界,美国电影那种给精神变态犯人用和约束衣,其实,这种约束衣本身就是那种衣服的“仿制品”,专门用于防止重犯自杀,甚至还有特制的嘴笼子,铁制的嘴笼子有点像类似牛笼嘴,但是与防止牛偷吃的牛笼嘴不同,这是专门用来防止人自杀的,嘴笼子里面有一个空心的木塞,木塞塞进嘴里,自然也就没办法咬舌了。
戴上这玩意怎么吃饭?
当然是靠人喂了,就像现在。这提着铁皮桶过来的水手,就是专门给他们喂饭的。
可每到喂饭的时候,对鳌拜来说,都等于一场噩梦,那滋味难受啊!比杀了他还难受!
“嘿,别挣,再挣你也就是那命!”
终于轮到鳌拜的时候,水手从铁皮桶里拿出来一个竹筒,把它塞进木塞里,然后用力推动竹筒里的木棍,一管饭食就被推到了鳌拜的肚子里,甚至都不到他咀嚼,直接一下子推到嗓子眼,然后再顶到肚子里头。你想不吃都不成。
这种竹筒活塞,其实就是……喂鸭子的玩意!
现在的大明朝,什么事情都讲究科学,就连对待重犯也是如此,有科学的办法去约束他们,喂养他们,总之一句话,他们想死,但肯定死不了,这身约束衣能约束他们的动作,让他们无法自杀,想不吃饭?没关系,直接用竹管子强制喂食就行。
死!
就再想死,那也要等到行刑的时候,才能死!
一管饭食被推进胃里,鳌拜忍不住哭出了声来,他堂堂“大清第一巴图鲁”什么时候被人这么羞辱过。
该死的大明朝,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抓了老子也就抓了,至于这么做贱人吗?
这,这是对待人的法子吗?
他们是把爷当成了鸭子喂啊!
一时间,心里无比委屈的鳌拜,哭的就像是他女人似的,还好,他的脸上带着嘴笼子,即便是哭,也只能发出“呜呜”的悲鸣声,其实,哭的何止他一个人,其它人大抵也都如此,那一个个自许悍勇的王爷、大人们,这会都有一种颜面扫地的感觉,哭着哭着,胯下一松,又拉了起来。
被当成鸭子喂了几天后,他们似乎也正在变成鸭子,一群任人宰杀的鸭子……
三天后,这艘从日本驶来的船,终于抵达了南京,而南京的人们对这些人那可是翘首以待啊!
早在几天前,报纸上就已经刊载了这些建奴、汉奸们将要被解送到南京的消息,或许,他们没听过什么鳌拜这个所谓的“大清第一勇士”的名声,可是孔有德这样的汉奸,那可是名声在外啊。
能不“热烈欢迎”吗?
于是乎这几天,什么臭鸡蛋啦、烂菜叶啦,这些东西大家伙早就备齐了,就等他孔有德等人的到来了。
说起来,在也就是孔有德声名在外,其实在这些汉奸里头,名声最知名的莫过于所谓的“三顺王”,这三顺王中,尚可喜死在逃亡的路上,耿仲明被部下砍了脑袋,只有孔有德被活着献了俘。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样的“大人物”自然要热情接待一下。
南京的人们一直在等着,等待迎接这些大人物。
船到南京了!
在听到船到南京的时候,孔有德的心里顿时一紧,曾几何时,他无数次想象过江南的繁华,也曾幻想过有朝一日随同大清国的满洲大兵杀到江南,杀到这片繁华地。
可他从来都没有这个机会。
而现在,他终于能够见识一下这里的繁华了,可现在他却没有丝毫见世面的激动,只有无边的恐惧!
恐惧!
发自内心的恐惧,让他忍不住想要挣扎。
放了我,我不想死啊!
不想死啊……
但是没有人理会孔有德,当然,嘴上带着一个嘴套子的他根本就喊不出声来。就在他被抬下船的时候,旁边有人大声喊道。
“快看,现在出来的就是是孔有德那个汉奸!”
突然的喊声,让码头上的群情激愤起来,臭鸡蛋、烂菜都朝着孔有德等人的身上飞了过去,那怕是这些东西砸在身上没有任何感觉,可却也让他清楚的感受到百姓的愤怒。
完了,完了,要死了,要死了……
被臭鸡蛋砸在身上的时候,鳌拜的心里是那个苦啊!
臭味薰人不当紧,当紧的是,我的小命哟,怎么这么可怜啊!
在这一瞬间,对于鳌拜来说,他的身上哪还有丝毫的傲气,他那么年傲气,早就被折腾得荡然无存了。
现在被扔了一身烂菜叶儿的他,心里甚至就像一个小娘们儿似的,除了抱怨之外,也就是嚎啕大哭而已……
第928章 世上再无小玄子
满洲第一勇士来了!
相比于孔有德那个汉奸,朱国强更感兴趣是反而是鳌拜!
毕竟,这个人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鳌拜来了,也不知道,韦小宝在那?嗯?韦春花生没生出韦小宝来……”
世上有没有韦小宝,这个人,朱国强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没有那个“小玄子”了,毕竟,“小玄子”他爹,早在二十多年前,在第一次攻进沈阳的时候,就和他的兄弟们一同被处死了。
至于他的姐妹们……现在应该在教坊司的某个官办妓院里为妓。
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啊!
感叹之余,朱国强倒是对那个“满洲第一勇士”有些好奇。
鳌拜!
没想到他居然成了“满洲第一福将”,这小子……有福啊!
所谓的“满洲第一勇士”,虽然在战场上失败多次,但是居然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
这可真不容易啊!
“说起来,可还真是一个命大的家伙。”
感叹之余,朱国强的神情的却变得有些严肃。
对于鳌拜应该怎么处置呢?
按常理,自然是要到太庙献俘,然后直接宰了。这是常规操作,而且朱国强都已经给那些准备好了大菜——凌迟的凌迟,砍头的砍头,总之一句话,绝对不会轻饶了他们。
可在另一方面,朱国强自然又想到了另一件事——西清!
东清的灭亡之快,远远超出了朱国强的想象,或者说,出乎他的意料,号称拥有兵马二十万的“东清”,居然连一搏之志都丧失了。这个“东清”简直就是深得“我大清”正统。
打仗我不行,议和、逃跑第一名。
这边仗还没打,志气先散了。
当皇上的面对外敌“入侵”首先考虑的是“议和”,是“量大清之物力,与友邦之欢心”。“议和”的希望破灭后,他们干了什么?
躺平了!
一把大火之后,“东清”的权贵们,死的死,逃得逃,比如那个裕亲王,豪格的兄弟,直接领兵逃到了海外。
逃到了海外什么地方?
朱国强并不清楚,但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船一出海,也就音信全无了。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东清”那边肯定一早就有这么方面的谋划,甚至可能就连同的那个豪格,也有可能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石,你一直觉得,东清那边是有计划的逃往海外?”
看着石磊,朱国强反问道。
“是的,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