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大明太凶猛-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听说大明舰队过来了,又怎么可能不害怕?
  不过,他们注定是要白忙活一场,毕竟,朱由彬的舰队是出访欧洲的,犯不着在为了一个小岛和葡萄牙人发生冲突。
  在经过马达加斯加岛的时候,舰队的航向微微发生了一些改变,朝着岛屿东部驶去,最终泊停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的多凡堡,这里是法兰西的殖民地,而且也是此次航行的重要补给点。
  按照朱由彬的计划,舰队将在这里和欧洲人进行接触,而法兰西是欧洲大国,自然是第一个进行接触,先敲敲门总是不错的。
  大明船队的抵达,在造多凡堡成难以想象的轰动。
  并不仅仅是因为多凡堡只是一个不大堡垒,港口内甚至没有战舰驻防,也就城堡里有几百个法国商人以及士兵而已。面对铺天盖地驶来的船队过来,自然一个个的被吓得龟缩在城堡里不敢露面,暗中通过望远镜观察具体情况。
  直到船队上的通译,向多凡堡表示了友好的,鸣放礼表,并且表示是出访欧洲,途经此地,希望在这里补给物资后,多凡堡的法国人才总算是松了口气,在松下口气的同时,他们也匆匆以礼炮回应。
  被这支庞大的舰队吓得有些不知所措的殖民者官员,甚至主动通过港口内的明商,向使团表示愿意提供物资。欧洲人从来都是如此,先敬实力,后敬人,只要对方够强,他们一个个肯定会乖乖听话的。
  不过因为多凡堡实在太小的关系,供应的物资中有不少是野味。甚至其中不乏在大明难得一见的渡渡鸟。
  “王爷,你瞧,这些傻鸟可真够傻。别瞧个头跟小羊羔子似的,我听那些法国人说,它们跟家养的鸡一样,只知道跑,而且还跑不快,被人一抓就是一个准。”
  李闻德指着笼子里的傻鸟说道。
  “是这个鸟啊,我在皇家动物园见过的,听说皇家动物园和大司农那边已经繁育了好几千只,指不定将来在大明随处都能见到它,听人说,它的口感还不错。”
  瞧了一眼,朱由彬惊喜道:
  “这一只得有好几十斤,像小羊似,难怪就连陛下,都觉得适合百姓养,授意大司农试验当成家禽来繁育。”
  其实,在1650年代,渡渡鸟虽然不再像一百年前那样岛上遍地都是,但是数量仍然不少。
  和那个年代被发现的许多新奇物种一样,欧亚大陆上的人们一直热衷于收藏几具标本,或捕捉一些活体圈养。在灭绝发生前,至少有11只渡渡鸟被圈养在欧洲;印度的莫卧儿皇家园林里有2只渡渡鸟生活过的痕迹。甚至历史上在1647年,就连正在锁国的日本,也有长崎的收藏家购买了至少1只活体渡渡鸟。至于大明,肯定也有好爱好者买过渡渡鸟。
  而早在十几年前,朱国强建立皇家动物园后,自然有航海家、商人进贡各国新奇物种,渡渡鸟就是其中之一。一次就进贡了几十只活鸟和几百只鸟蛋,因为它的个头大,重达数十斤,产肉量高,而且相比于猪羊之类的它的食量相对较小,所以朱国强才特别授意大司农繁育驯化,以便在大明推广养殖。
  “对了,好像叫‘愚鸠’……嗯,就是这名字!今个先杀上几只,让大家伙尝个新鲜!”
  一只愚鸠足有几十斤重,只要杀上几只,就足够一船人食用,当天晚上,一锅香喷喷的红烧“愚鸠”,就端上了桌。
  刚尝第一口,朱由彬就直接皱眉道:
  “这肉柴得很,口感比鹅肉还粗,真不知道陛下怎么瞧上它的……”
  其实,朱由彬并不知道,马达加斯加上的气候干湿交替,所以为了生存渡渡鸟必须在食物丰富的潮湿季节储存大量脂肪,以抵抗干燥季节的食物不足,这也造成了它的口感呈现出两极分化,旱季时肉又老又硬,雨季时又有浓腻的油脂,油腻难以下口。
  可是在人工养育的环境下,有了人类提供的充足食物,它非常容易变得肥胖,口感当然比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要好很多。
  而朱国强之所以会看重这种“愚鸠”,除了它过人的体重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禽肉是最高效、高产的肉食,产量高、吃得少,自然受到他的推崇。作为皇帝要考虑很多事情,当然也包括让百姓吃上的足够的肉食,无论是什么肉,只要能吃到足够的肉,就能够保证百姓的身体素,保证他们不至于像满清治下的百姓一样,因为营养不良而沦为东亚病夫……
  当然,这一切,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不过另一方面,嗯,在另一个时代,这种鸟已经在灭绝了,这不能说不是“大吃货帝国”的一种遗撼。
  现在来到了这个时代,作为皇帝的朱国强当然会发挥一下当皇帝的特权来弥补这方面的遗憾,不仅自己要吃到,还要让将来的大明子民们都能够吃到这些海外过来的奇珍,享受到大航海时代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第833章 一张饼,一个女人
  瑟瑟发抖!
  大明的出访船队上的官兵来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在海上航行时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压力,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任何敌人来说,面对它都会有种瑟瑟发抖的感觉。
  而朱由彬、张名振等人并不知道,他们在前往马达加斯加的半路上,曾遭遇过一次“我鞑清”的船只,不过因为那艘三桅商船悬挂的是大明旗帜双方也就是远远的打了一个招呼。
  对于远航的船队而言,这艘船不过只是半路上的插曲,可是对于船上的人,尤其是对于大阿哥富绶来说,他却意识到了危机。
  “大明来的好快啊!”
  “黑人国”是大清的退路,可眼下,就连退路上出现了大明的身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也许,应该向更远的内陆继续深入。
  富绶忍不住在心里这么寻思着,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范承荫时,范承荫想了一会,就说道。
  “大阿哥,躲总不是办法,咱们还得想法子,让大明的注意力从这边转移出去。”
  “转移?怎么转移?”
  “大阿哥,上个月,您不是派了人去唐国那边嘛,他们要是能从唐国那边和睿王取得联系的话,兴许,咱们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不得不说,现在的东亚,经过十几年的变化,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春秋”,各方比拼的不仅仅是实力,同样也考量着“外交”、“谋略”,尤其是面对大明这个实力强大到难以撼动的对手时,包括满清在内的所有人,都是绞尽了脑汁。
  甚至就连远在“黑人国”的富绶都知道“合纵联横”了,主动的派人前往唐国去联络睿王多尔衮。而他口中的唐国,其实,就是李过的“大顺”。
  乾圣十四年的大顺,就像十四年前破潼关一样,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去年南下波斯后,一路攻城掠地,尽管在波斯的都城伊斯法罕碰到了硬骨头,守卫这里的波斯大军一直坚守着城池,一步不曾退缩,期间甚至多次主动的反攻。
  其实,从波斯人选择坚守时,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之中,数十万大军,非但没有对唐军形成有效的威胁,反而被李过用数道长壕死死的困在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成了一座孤城、死城!
  与此同时,唐军却四处出击,不断的攻城掠地不说,而且还通过围点打援的方式,多次在野外重创或者全歼试图解救伊斯法罕的波斯军队。
  至于伊斯法罕,这一围就是整整八个月!
  乾圣十四年三月,在被围困长达八个月之久的伊斯法罕城中,最大的问题,早就不再是唐军的进攻,而是粮食和柴火,城里的供应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一般人家早就没办法维持生活了。官宦富人无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囤积粮食。越囤积,粮食越恐慌,粮价越上涨。粮商们因为粮食的来路已断,不愿售出粮食,往往借口没有粮食而把店门关了起来,如此一来,粮价就像洪水泛滥,不停地上涨。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粮食,普通小户人家甚至只有等着饿死的份。
  城内的数十万平民百姓既无钱买粮,也买不到粮,一个冬天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冻死在城在,在饥饿的面前,所有的礼仪道德都成了虚幻的事情,人吃人已经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在城内还出现了肉铺,卖的肉当然不是牛肉或者羊肉,而是人肉。
  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什么人过问,毕竟,这个时候,所有人绞尽脑汁只有一个念头——活着!
  活下去!
  可是怎么活下去呢?
  波斯的冬天,远远比不上大明,甚至都没有下什么雪,可即便是和如此,这个冬天,在伊斯法罕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饥民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干脆躺在地上。那躺在地上和靠墙而坐的都是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饥民。到处是老人、妇女和小孩——男人们都在军队中,幸亏如此还可以分到一些粮食,要不然只会饿死更多的人。到处都有人在叫着饿,还有抽泣声、啼哭声、呼喊声、求救声。
  最后声音渐渐的停止……
  就这样,伊斯法罕的人们熬过了一个冬天,终于,春天来了。
  城内不少许多空旷的地方,长出了野草。不少人开始提着篮子去挖野草,但人多草少,没几天就被挖光了。
  城内的挖完了,饥肠辘辘的百姓,还会到城外去挖,相比于城内,在城外,尤其是在与唐军交界的旷野上,长满了各种各样可以食用的野菜。
  不过,一开始时,并没有什么人敢到两军交战的旷野上挖野菜。但是饥饿总会给人勇气,那怕是在波斯人的眼中,唐军是一支从地狱杀出来恶魔军团,他们到处奸掳烧杀,这也是他们甘愿死守城池的原因,但是现在,饥饿却让人们忘记恐惧。
  霍婆子沿着大街小巷走了几里路,当来到开封西门时,太阳已经有城头那么高了。
  刚开始时,只有一些孩子趁在天色未明的时候,在城外挖野菜,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唐军并没有开枪,到后来就有一些妇人被饥饿逼得走了出来,在两军交战的前沿挖着野菜。野菜越挖距离唐军的阵地就越近。
  那些女人往往穿着破烂的衣裙,蒙着脸,很难看清楚相貌,不过,唐军却很少打扰她们,慢慢的,当城里的百姓发现唐军并没有袭击他们时,人们的胆子就变得大了许多。
  于是越来越多的妇人走出了家门,来到这里挖野菜。
  面对这些出现在战场上的女人,鹿砦后方战壕里的唐军兵士却显得有些犹豫了。他们握着火枪,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是开枪还是不开枪?
  其实,那怕是他们曾毫不客气的埋藏了数以十万计的被征服者,但是在大多数时候,他们仍然是善良,毕竟,文明已久的汉人骨子里就没有野蛮,战争或许是催生他们的野性,屠城的命令下达后,或许野性会掩盖理智,但是面对这些可怜的妇孺时,他们仍然还是会犹豫。
  就在将士们犹豫不决的时候,身处前线王辅臣,在得到的禀报后,那双大眼猛然瞪大道。
  “杀?为什么杀啊!一个个就没有脑子吗?”
  训斥同时,王辅臣又大声嚷嚷道。
  “一个个当真是杀人杀红了眼了,都是些娘们而已,弟兄们不远千里南下为的什么?不就是能有一个暖床的娘们吗?这个时候杀,杀光了女人,弟兄们怎么传宗接代?”
  作为晋侯姜瓖麾下大将王进朝义子的王辅臣,似乎有些瞧不上部下动不动就“杀杀杀”的作风。
  “可是,将军,要是不开枪的话,任由那些娘们挖野菜,城里的人吃饱了,可是会杀过来的……”
  部下的担心让王辅臣哈哈大笑道。
  “杀过来?就他们,从去年到现在冲了几次了?他们想来送人头,老子正差人头作军功哪!”
  想了想,王辅臣又说道。
  “告诉弟兄们,只要不是男人,就不要开枪,小心警戒就行,还有,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只要能把那些女人哄过来,谁哄来的就归谁,当谁媳妇!他们想吃野菜,别忘了这里还有群掂记她们的爷们哪!”
  “哄过来?咋哄?咱们这可没几个会说波斯话的?”
  不等王辅臣说话,就有人哈哈大笑道。
  “你傻啊!这是什么时候,都快饿死的人了,想哄还不简单,一张饼就能换个大闺女了!”


第834章 投降了,快吃肉
  被掂记上了!
  那些挖野菜的妇人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被这群如狼似虎的唐兵给掂记上了。
  幸好,长官们特意交待了,不要用强,以防把那些女人给吓走了。
  和其它人一样,清晨,潘泰亚就穿着厚厚黑袍走出了所波斯军队的防线,她并没有在靠近波斯城池的地方挖野菜,而是径直朝着唐军的防线走去,直到走到鹿砦前才停了下来,在这里,甚至可以看到那些与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