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大明太凶猛-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这人啊,就是不识教化。”
  接了银票,陈名夏笑道:
  “来这一趟也不容易。既然都来到了,说说为啥要去天朝啊。”
  他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为了继续敲诈呀。
  不给对方以希望,又怎么可能敲骨吸髓,把他榨个干净呢?
  得,还得继续努力!


第765章 主人与狗
  当莽白在南天门被陈名夏吸骨敲髓的敲诈勒索时,缅甸正在迎来一场剧变……
  云遮雾障的西南丛林之中,尽是参天古树,绵延千里的丛林下昏暗不见天日,甚至让人望而生畏。绿色挟着浓厚的湿气扑面而来,丛林实在太绿了,绿的让人窒息,让人透不过气来……
  这里只有绿色,绿树、绿草、绿藤、绿地、绿苔,就连空气都是绿的,雨水也是是绿的,那怕就是连毒蛇飞虫都是绿的,整个儿就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绿色沙漠!
  就在这样的绿色世界中,此时却行进着一支队伍。这是一支奇特的队伍。
  他们全部是黑布短衣,手执藤牌短刀,乱哄哄的队伍之中,还有几头大象,大象的身上驼着粮食和器甲,周围的兵卒们手执长矛,虽然这支队伍没有打出旗帜,但从发式装束上却使人认出是这是某位土司的军队。
  “还有多长时间才到地方?”
  “回头人话,还要两天。”
  “传令下去,再走快一些,最晚明天晚上,就要与天军汇合。”
  随着一声令下,这支千余人的队伍又一次加快了行进的脚步。与此同时,在南蛮地绵延千里的丛林之中,还有其它数十支土兵队伍也在朝着天朝大军所在的位置行进着……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队伍已经赶到了密松,相比于那些少则数百人,多则四五千人的土司兵团,瑞丽江南岸的密松周围的这支大军,足足有二十五六万人,尽管这支大军看似浩浩荡荡,可实际上,兵丁的年龄各异,既然小到十五六岁的黄口,也有发须皆白年过六十老人。
  半个月前,为了抵抗大明的入侵,缅王莽达喇动员了全国所有的力量,非但所有年满18岁都被征召,连同十五六岁的黄口以及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也被征召了,不过,所谓的“全国”,其实也就是缅人以及过去一百多年完全征服的几个土司的而已,至于其它的土司,他们也在领兵赶过来,不过他们是要赶到北岸,赶到大明天军那边。
  不过即便是如此,密松河畔的这支大军,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毕竟,这是支二十五六万人的大军啊!
  非但人多,单就是战象就有多达五百多头。
  此时,面对着这支大军,即便是内心畏惧明朝的莽达喇,看着这支规模宏大的大军时,也忍不住胆气为之一壮。
  “这样一来,征南将军必定会知难而退了吧!”
  “大王放心,今天我大缅尽发举国之兵与明朝隔河相对,沐公爷必定会知难而退的,”
  莽达喇身旁一位穿着儒袍,手持孔明扇的书生颇为得意地说道。
  “只要大王的信使到了对岸,给足明朝面子,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
  手摇孔明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手策划了沙定洲叛乱的临安府生员汤嘉宾,在叛乱平定后,他与家人逃到缅甸,进入缅甸王廷,成为莽达喇的谋臣,其实,在缅甸也好、暹罗也罢,都有一些落魄士人做其幕僚,其中自然难免有人数典忘祖。而汤嘉宾就是这样的人,当年他策划沙定洲叛乱是为了权力,而现在,同样也是为了权力。
  “可万一要是征南将军铁了心要南下又该如何?”
  莽达喇有些紧张的问道。
  “大王不必担心,沐家看似是大明的黔国公,可实际上却一直为大明所提防,他们绝对不会为大明火中取粟的,虽说这次他沐天波看似率领三镇近五万大军,可这五万大军里,还有一镇警备队,可这一镇兵根本就是他沐家的私军,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冒着把自己的家丁赔上的,他这次南下,不过只是迫于皇命,只要大王服了软,明朝人把金字红牌重新发于各土司,他必定会撤兵的,毕竟,损兵折将于沐家来说,绝没有丝毫好处!”
  “但,但愿如此吧……”
  莽达喇和缅甸王廷宫臣无不是纷纷点头,打从几十年前,沐天波他爷爷领几千明军重创数万缅军后,缅甸的骨头就被大明给打断了,面对大明……实在是提不起抗争的勇气啊。
  “威廉上尉,你领火枪兵、铜炮部署于前岸,一定要让明军看到咱们有多少大炮!”
  明军打仗全靠火器!
  火器,咱大缅也有啊,而且还不少呢!
  甚至就连操作火器的都有不少是西洋人,要不就是西洋人和缅人生育的后代。
  “请大王放心,只要明国人看到我们的大炮之多,他们必定不敢冒犯我们!”
  穿着一身胸甲的威廉曾是英国水手,十几年前受雇于缅甸,负责训练缅甸的炮队、火枪兵,一直深得缅王的信任,在与暹罗人的战争中,曾多次立功。甚至被封为缅甸的万户侯。
  但,其实,他也就是个精通炮术的水手而已,至于战术……
  浩浩荡荡上百门大小各异的铜炮摆出来的时候,对岸的明军傻了眼,上到征南将军,下到普通的兵丁,都惊呆了。
  “佛祖保佑,这缅甸人是不是傻了!”
  放下望远镜,沐天波喃喃道。
  “他们是想把大炮都送给咱们吗?怎么就这么把大炮隔到咱们眼皮下面!”
  “将军,不会有诈吧!”
  “是啊,他们至少应该用土篮炮垒挡一把吧,这样一排排的摆在那,根本就是……”
  “就是为了给咱们看的!”
  在黔国公府的家将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众说纷纭时,李定国放下了望远镜。
  “莽达喇之所以会尽发全国之兵,甚至就连黄口小儿也被其征召,弄出这么大的阵势,与其说是要和咱们决一死战,倒不如说是想要向咱们示威,蚂蚁多了啃死象,将军,他是想让咱们知难而退啊!”
  两年前,李定国奉皇命被调往西南镇守府,在离开南京时,就曾从陛下那里知道了他此行的任务。不仅仅是镇守黔滇两省,还要重建三宣六慰,嗯,还有一件事,就是平衡沐家。
  大明在西南暂时离不沐家,而且陛下也不打算推倒沐家,但将来的南蛮地是绝对不容沐家插手,怎么办……
  也就是相机行事了!
  “他们想的倒是美!”
  沐天波冷笑道。
  “知难而退,即便是本公答应了,朝廷也不会答应!况且,伪王不除,缅人不靖,各土司又怎么可能引以为戒,怎么可能真心归伏我大明。”
  当然沐天波也不可能答应。毕竟他同样也需要靠着这场战争重新树立征南将军的威望,过去征南将军只需要一纸号令就可以号令整个南蛮地。
  但是在过去的百年之中,征南将军的威望却在一点点的消失。归根结底因为什么?
  说白了还是因为没有杀人没有打仗,古往今来,对于一族来说,所谓的威望从来不是给了他们多少恩惠,而是杀了他们多少人。
  杀的人越多。威望自然也就来了。而且还要时不时的拿那些异族的脑袋过来提醒一下他们。
  就像养狗一样,必须要时不时的踹上两脚,提醒那些畜生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要不然那些畜生就会忘乎所以。
  过去沐天波可以不去考虑这些,可以关起门来,当他的总府,但是现在不行,过去他哪怕想去提醒,朝廷也不会给他那个机会,现在他的机会来了。现在他必须要用那些人头来提醒所以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那咱们干脆就将计就计吧!”
  李定国开口说道。
  “先示弱吧,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第766章 打断他们的骨头
  明军信使四处传信各土司!
  各土司尽发土兵!
  木邦土兵正在赶往密松。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条条与各土司所有关的情报都汇集到莽达喇的案前,那些土司纷纷纷纷派出了土兵助阵,而且一些过去吞并的地盘,像孟养宣慰司等地也发生了叛乱。
  “要尽快让明朝撤军才是,他们再不撤的话,肯定会出大乱子的!”
  莽达喇忧心如焚地说道。
  “何止是大乱子啊,现在明军只有不到五万人,他们之所以没过江,是因为咱们有三十万大军在这,可要是那些土司都派兵过来,他们援军恐怕不下五六万人,到时候他们可就有十万大军了!”
  几个廷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缅甸有三十万大军!
  这个是号称罢了,即便是现在的二十余万大军,那也是尽发全国男丁,从十四五岁的黄口小儿到六十几岁的老丈,别说是父子兵了,甚至很多都是祖孙三代都被征召了。
  实际上,二十几万大军中青壮顶多也就是十万而已。要是明军有十万,那明军肯定会杀过瑞丽江的。
  “汤嘉宾,那边可曾联系上征南将军?”
  莽达喇连忙问道。
  “请大王放心,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征南将军身边还有镇守使,得避开他才行……”
  在汤嘉宾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的时候,莽达喇还在那暗自祈祷着佛祖保佑,让明军的军营中疾病传播,往往,这种祈祷都是非常有效的,别说是远道而来的明军,就是缅甸和暹罗打仗时,军中也经常有疾病传染,不过像明军那样远道而来的外地人,更容易感染疾病,那怕是在旱季,也是如此。
  事实上,这压根就不需要佛祖保佑,因为在这热带雨林,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甚至是大军打仗最大的敌人。几十年前,暹罗人兵围阿瓦城时,眼看就要破城时,军中疾病流行,非但死了数万暹罗人,就连他们的大王也染病死去。
  暹罗人都是如此,况且是这些从北方过来的明军,他们肯定也会水土不服,然后疾病横行。
  再然后……甚至都不需要动手,他们也就知难而退了。
  也许是心诚则灵,也许是莽达喇的祈祷真的派上了用场,有探子禀报明军的营寨中有许多人染病。
  “佛祖保佑啊!最多半个月,明军肯定就会撤军了!”
  莽达喇激动不已的发誓回到阿瓦城后,会再建一个金塔,以感谢佛祖的保佑。
  在这里作战,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活着的敌人,而是地形、气候,尤其是疾病。
  “这下征南将军,即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和咱们谈判了!”
  在莽达喇得意洋洋地说道,既然明军军营之中疾病流行,那么接下来只要自己给征南将军足够面子,让他有办法回去向大明的皇帝交代。这场战争自然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佛祖保佑啊!”
  就在他又一次说道着佛祖保佑时,他压根就不知道,在数十里外的江滩上,一支明军在土人向导的引领下,轻装简行武装囚渡越过了瑞丽江,迂回到了缅军的后方。
  其实,莽达喇那里知道,所谓的“军中疾病传播”不过只是沐天波放出了的风而已,是为了掩饰下一步的举动。
  “许校尉率领的部队已经抵达缅军后方,既缅军的警惕性不高,晋西伯为什么不愿意夜袭?”
  沐天波疑惑道。
  相比于大明的职业军团,缅甸的这群“农奴兵”压根就不够看的,甚至难挡明军一击,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沐天波就主张强袭,但李定国却不赞同。
  “夜袭,肯定能一击溃敌,但是黔国公,眼下二十几万缅军都齐聚于此,要仅仅只是击溃敌军,他们逃回去肯定还能重整旗鼓,战事不知道会延长多久。想要一战定乾坤,就非得把他们尽歼于此地,彻底打消他们重整旗鼓的念头!”
  既然要打,那就要彻底的把他们的骨头打断。而不是拖拖拉拉的留下什么后患。
  盯着地图了,李定国想了想,从新调整了部队的部署,然后才说道。
  “明天上午吧!”
  ……
  次日清晨,
  金色的阳光柔和的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芬芳。平静的瑞丽江面笼罩在一层轻纱中,偶尔有几只水鸟贴着水面飞过,在水面上留下了一串串涟漪。
  江边栅墙上的缅兵兴许是还没有睡醒,虽然拄着长枪可却不时的打着阿欠,在他身后数十个栅栏大营中,那些来自各地的缅兵,已经从睡梦中醒来了,这些或是穿着各色服装,或是打着赤膊的缅人,其实,大都是只是平民,他们平时为领主种地,在出征时为领兵打仗。说是平民,可按大明的标准,也就是农奴罢了。
  这些人互相招呼着,拥挤在那等待着领取饭食,在排队的时候,他们还会说着笑话。对于他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和昨天一样的清晨。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在江对岸,明军同样在忙碌着,一门门旋风火箭炮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