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蒙古人的心里永远不会忘记成吉思汗,当年这么大的地盘,都是他们蒙古人的,可是现在呢?都让罗刹人占了,那么多汗国,都被灭了国,洪承畴,你说他们甘心吗?”
“王爷,要是他们甘心的话,当初王爷您说要西征时,要重现成吉思汗的辉煌时,那些蒙古人也就不至于那么激动了!”
这几年,蒙古人之所以愿意在王爷的麾下为大清国效力,为的是什么?一来是加入这个抢劫集团,大家伙确实都能够获利,无论是满人、汉人、蒙古人,都能够获得极为丰厚的回报。
在西征时,他们不仅得到了金银财宝、奴隶、女人,同样也得到了土地,大片大片的更为肥沃的牧场,对于蒙古人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就是满汉八旗,也对土地充满了渴望。
而在西方还有更多的土地,人口以及财富在等待着他们。等着他们去掠夺,对于这个抢劫集团来说,只要还可以坐地分脏,大家就会欢呼着“抢西”,和过去在辽东时,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抢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而已。
当然,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渴望——重现成吉思汗时的辉煌。当然,现在他们只能在大清国的率领下实现这个辉煌。
“蒙古人,只要他们愿意为我大清驱使,这天下早晚都是咱们大清国……”
笑了笑,多尔衮说道。
“你看,过了河,对岸就是土尔扈特人的牧场,他们是厄鲁特部蒙古人,也就是你们汉人说的瓦刺人,差不多三十年前,为了躲避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扩张,和鄂尔勒克被迫率部西迁到这里。现在的首领书库尔岱青,就是和鄂尔勒克的儿子,而和鄂尔勒克几年前死在罗刹人之手,书库尔岱青和罗刹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要是能把他们收入本王的帐下,我大清就能再多五六万蒙古八旗了!”
蒙古八旗,这几年大清国靠的是什么?
不是就是靠蒙古八旗嘛!
当初他多尔衮的麾下才多少兵马?
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多人,即便是后来又招抚了两万野人女真,又增加了三万汉军八旗,可现在他麾下却有足足几十万兵马,靠的就是征讨蒙古后,将喀尔喀蒙古编成八旗,五年前趁着准葛尔内乱的机会,率领十几万大军西征准葛尔,击败准葛尔各部后,将他们编成八旗。
现在他麾下四十万兵马里,满人不过只有五万,再加上五万汉军,剩下的三十万人里,蒙古人至少有二十五万,还有几万是征服哈萨克时,吸纳的兵丁。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也不觉得蒙古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威胁。
毕竟,大清国早就驯服了蒙古,而且蒙古人的特性就是强者为王!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姻亲加强与蒙古之间的联系。
满蒙联盟啊!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满人人口不足的唯一选择。当然,这个联盟并不是要重现其祖先成吉思汗的荣光!而是为了把蒙古捆绑在大清的战车上,为大清国攻城地。
过去是为了征服中原,而现在是为了征服罗刹,征服遥远的西方。
“半年前,库尔岱青曾对孤派去的使节表示了他对罗刹的敌意,他担心罗刹人下一步肯定会采取更进一步的手段侵略和控制他们,所以希望与大清国结盟。”
顿了顿,多尔衮道出了他的想法。
“孤准备迎娶书库尔岱青的妹妹,和他们联成姻亲之盟,你以为如何?”
王爷的话,让洪承畴的心里一阵嘀咕,你的后宫里可全都是蒙古各部首领的妹妹、女儿,
满清联姻,可不就是大清国的立国国策嘛!
还需要说嘛!
“王爷,要是这样的话,那聘礼可不能轻了,以臣之见,不妨派兵助他夺取阿斯特拉罕城,当年他就是的在围攻阿斯特拉罕城时战死的,夺下这座城,再把城交给他,那书库尔岱青必定可以为我大清所用!”
洪承畴的建议,让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只一个阿斯特拉罕城不一定能让书库尔岱青满意,孤打算把过去阿斯特罕汗国的地盘都许给他,然后再设扎萨克旗,让他为我大清驱使。”
尽管蒙古人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洲八旗人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现在更是成了八旗军的主力。但是在八旗蒙古之外,还有扎萨克旗,过去他们是满清降服漠南蒙古建立的数十个内扎萨克旗,他们并不属于八旗军系统。平常这些蒙古人可没工资拿,只有被满清皇帝征召卖命时才有出征行装银拿。他们实施的是兵民合一,平时自己养活自己,但是在划定的牧场内,却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这也是满清掌握蒙古人,让他们为自己驱使的办法。
在多尔衮与洪承畴商讨着的如何笼络书库尔岱青,让他为自己所驱使之后,洪承畴又问道。
“王爷,那李过打下布哈拉了!这件事儿咱们怎么处置?”
其实当初李过要西征的时候,洪承畴也想过要阻止他们,但是最后考虑到南边确实需要有人弹压,所以对此也就表示了赞同。
可是却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占了布哈拉国。
“无妨,那里先让他占着再说,南边在他们手上,比在那些色目人的手里放心。”
多尔衮眯着眼睛说道。
“况且,要是孤所料不差的话,大明,恐怕是要对咱们动手了。”
第667章 敌营十年
乾圣五年七月,黄河岸边的新安城。
这座城筑于五年的前,论其规模,顶多也就是和大明的县城差不多,但在关外,却是数得着的大城。
因为城池的规模不大,所以市场就在城南,城南的市场,云集着来自各地的客商,不但可以买到草原上各种货物,同样也能买到来自关内的各种货物。
或许,对于朝廷来说,新安城的那些人是一群叛逆、流寇,但是,对于商人来说,他们却是金主的,是财富,是机会。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朝廷并不反对商人出关进行贸易。要不然,直接封闭关卡就行了。
甚至相比于过去,现在的乾圣朝对于商人的限制很少,非但棉布、茶叶之类的商品可以自由的运往关外,就连同铁器也是任意贩卖。
也正因如此,在新安城南的市场上,总是有来自各地的客商,他们贩运着关内的商品,并把关外的货物贩运至关内。
置身于市场中,江义偶尔会去查看那些充满异域风格的铜器以及金银器皿,那些华丽的器皿,运回关内,尤其是运到江南,肯定能卖个好价钱——稀罕!
“江东家,你瞧,这东西可都是从那个什么布哈拉城过来的……”
店家热情的张络的着生意,主动的向江义介绍着数千里外的那场“大胜”。
对于布哈拉城的位置,江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就仅仅局限于它在极西之地。至于那里是什么模样,他并不清楚,也不解。但是那里却流寇刚刚征服的地方,而这些金银铜器以及刀剑,都来自那里。
“听说那些布哈拉女人,一个个都是明眸皓齿的,个个都像天仙似的,可惜了,都让皇帝赏给将士了,哎,要不然,现在的人市那边也不至于这么冷清……”
“可不是,我说怎么这次回来的,只有东西,没有人。原来都赏给当兵的了。”
江义笑呵呵的和店家聊着,从他的口中,他了解到布哈拉那座曾经拥有二三十万人口的大城,到最后不过只剩下了区区几万人——只是一些女人而已。那些女人又被分赏给了立下军功的将士。
当然,对于布哈拉所发生的一切,江义压根就在乎,他只是从店家口中的支言片语中套弄一些所需要信息。
至于生意,甚至都不怎么重要。
其实,所谓的生意,不过只是掩护而已,这些顺军从布哈拉富人、贵族的家中抢到精美的充满异域风格的饰物只要带回大明,就肯定能卖上大价钱。利润肯定能够得到保证。
可问题是,他需要了解到这次流寇远征的具体情报。毕竟,作为锦衣卫,这才是他的主业,至于商人……不过只是掩护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江义一直在到处收购那些布哈拉过来的器件,收购的同时,又不断的探听着各种消息。
“听说江东家,这两天一直在收购布哈拉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各种器件,不知道这件可入江东家的眼!”
身后的话声,让江义回过头来。看清来得人后,他的心里不由一惊。
是孙可为!
流寇的伪丞相!
他怎么会来这?
“呀,小人见过丞相!”
毕恭毕敬的行礼后,江义颇为谦卑地说道。
“丞相拿来的东西自然是好东西,什么入眼不入眼的……”
瞧了眼那个小巧的手镯,江义想了想,然后说道。
“丞相大人尽管开价就是了。”
眼前这个可是大人物啊!
“十文钱如何?”
十文?
这个价格根本就是白送啊!但凡是正常人,又怎么可能会出这样的低价?
愣了愣,江义试探道。
“在下出价一百两,不知道丞相以为如何?”
做生意的有这样还价的吗?
没有。
但是现在江义做的却是一个大生意。一个从他来到这里第一天起就在等待着的大生意。
“江掌柜果然还得一手好价……”
闻言,孙可为笑道。
“我有一个对子,不知道江掌柜能不能对得上,天王盖地虎……”
江义正色道。
“这个好对,宝塔镇河妖!”
……
有时候,接头就是这么简单,从还价到对暗号的过程中,江义的心里可谓是掀起一阵狂浪。
伪顺的丞相居然是北镇抚使的人!
居然是锦衣卫!
只是锦衣卫的人而已。
尽管心里有着无数个疑问,但是江义仍然按住了内心的好奇,他的职业告诉他,不应该对这件事好奇,而且对方这个时候找上门来,肯定是有大事,要不然也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身份。
即便是再无知,也知道,非到迫不得已,这位爷是绝对不会暴露自己的。
几分钟后,在集市上的一家茶馆包厢里,在伙计上茶退出去后,孙可为说道。
“这次找到你,是为了让你带封信回家。”
“丞相只管吩咐。”
“信是口信,你记住了就行!”
盯着江义,在过去的几天中,孙可为一直在观察着他,其实,这些人到达这里时,会主动的在报纸上发一个特定的广告,通过广告就可以找到他们,至于什么时候接头,什么时候传递情报,完全是孙可为自己做主。
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中,经他的手送出的情报,顶多只有十几份,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北镇抚使在大顺不仅只有他一个暗线。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级别最高的暗线就是他,毕竟,他是文官之首了。
“是。”
“伪顺计划在两月内,尽迁河套军民到布哈拉!”
好了!
在听到这个情报的瞬间,所有不明白的事情,似乎都明白了。江义完全不需要质疑情报的真假,毕竟,眼前这位爷的身份摆在这,自从李过西征后,眼前的这位可就是河套一带流寇的当家人。
他的情报还能有假。
“情报要尽快送回去!你亲自送!”
“我明天就走!”
“明天太急,别暴露了自己。后天走,路上赶赶时间就行!”
又过了一会,两人离开茶馆里,在茶馆门口孙可为笑道。
“贤弟莫送,不曾想,会在这里碰到同乡,往后有什么事,你只管去府上找我就是。”
“往后少不了打扰兄台。”
这样的一幕,在新安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不过就是异地的同乡相逢而已。至于一旁的掌柜、伙计无不是用羡慕的眼神瞧着那人。
那位可是丞相啊!
居然和丞相认了同乡,那往这位爷在新安城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只不过掌柜和伙计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是:刚才,就在他面前,潜伏在顺军营中长达十年之久的潜伏者,第一次与锦衣卫派来“暗线”取得了联系,并且送出了一份极为关键的情报……
第668章 文明征服野蛮
次日清晨,在镖局的护送下,骑着马的江义随同“义字号”的一百余辆大马车,一路顺着鄂尔多斯大草原向南走去,与几百年后这片草原变成了沙漠不同,17世纪的鄂尔多斯是一片极为优良的牧场。
放眼望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随处可以看到白色的羊群或者成片的牛马,这里仍然是蒙古人最重要的牧场,不过这里的蒙古人,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满清征服了,这几年一直为多尔衮南征北,眼下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大都是老弱妇孺。
但是对于这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江义并不在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