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钟刚过去,朱国强就立即问道:
“何人职位最高?”
“卑职李龙拜见大将军!”
一个将官单膝跪下。
朱国强沉声喝道:
“立即清点人数。”
就在此时,有百十个士兵闻迅从营外跑了过来,他们从那赶回来,朱国强并不关心,只是沉喝道。
“斩了!”
朱国强喝道。
“啊?”
所有人都有些懵圈,就连他的侍卫也愣住了。
这可是百十个人,就这么杀了?
朱国强直接跳下占将台,“锵”的一声拔出长刀,朝那些士兵走去。
那百十个士兵无不是浑身发颤,但仍然难免心存侥幸,自认为是左良玉的兵,平虏大将军不会胡乱杀人。
一个显明是个老兵油子的家伙腆着脸说道:
“大将……”
声音戛然而止,朱国强手起刀落,尸首分离,腥红的血喷溅至半空……
“饶命!”
剩下的人顿时被吓到了,一些人甚至试图朝着营外逃去,这时那些侍卫才骑马追上,手起刀落间将逃兵一一砍杀。
一时间,大营内尽是一片血腥味,即便是见惯了生死的老兵油子,也被吓到了,营内鸦雀无声,四周尽是一片死寂。
朱国强再次回来时,不过只看了一眼,那些将领无不是被吓的浑身颤抖。
好家伙!
这平虏大将军也太狠了!就是迟到片刻而已,居然说杀就杀,还杀了一百多个!
那怕就是真的违背了军法,杀死几个领头的也就足够了。可他一动手就杀了这么多人。
到这个时候,大家伙儿才想起来,当初他在淮河北下令斩杀了几千逃兵。
抽十杀一!
这位大将军是真的会杀人啊!
看着营中的兵将,朱国强大声道:
“左良玉按兵不动,与流寇勾结,已经被我毙杀于九江!”
“轰!”
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皆是呆若木鸡,难以置信。
朱国强的眉头紧蹙,面色不善。
瞬间,营内立即静了下来,李龙等人无不是纷纷跪下:
“大将军,我等虽是左良玉部下,但吃得却是朝廷的俸禄,左逆按兵不动,勾结匪贼,全是他一人所为啊!”
“是啊,我等对朝廷可都是忠心耿耿的啊!”
大家伙儿都跪在地上表着忠心。朱国强这才笑道:
“这次本将军只诛左家父子,就是知道众将士都是忠贞之士,不过,尔等既然吃朝廷军饷,理应加强训练。否则养尔等何用?”
随后,朱国强又说道。
“从今天起加强训练,军中汰弱留精,凡留下来的精兵,每月足饷一两,米三斗,绝不克扣丝毫!尔等可信我!”
李龙等人连忙说:
“卑职深信不疑!”
“我等深信不疑!”
其余将士也跟着大喊。他们的神情甚至变得有些激动,毕竟他们可是听说过眼前的这位大将军,虽说治军严格,可却从来没听说过他拖欠军饷。
甚至就连说书先生都知道平虏军是“足食足饷”。岂不是意味着大家伙儿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朱国强点头这才点头微笑:
“很好。”
就在这时,马进忠等人已经闻讯赶了过来,一进营地,看到地上的尸首,他顿时就被吓出一身冷汗,过来就鞠拜道。
“卑职参见大将军,这士卒疏于训练都是卑职过错,请大将军责罚……”
“责罚?不用!马进忠,随我一起进城!”
朱国强笑道,然后便一马当先的离开了军营。直到出了军营,他才回头问道。
“马进忠,你可知我今日为何杀人?”
看着马进忠,朱国强倒没有因为他是左良玉的部将,而且出身流寇,而对他有丝毫的轻视。历史上,左良玉兵变东下时突然病死,其子左梦庚带领部下数十万明军投降,但是只有马进忠和王允成两人不从,率领部下逃走,之后马进忠虽然在湖北被迫向清军阿济格部伪降,清军南下之后,他把清军责令他运载的南征大炮丢弃在江中,然后率兵西上湖南岳州,重新归明。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像这样的忠臣不用,用什么样的人?
马进忠心想:还不是为了立威。
“你必定是觉得我是为了杀人立威吧!”
往前走着,朱国强一边走一边说。
“我这是为了你们啊!这几十万大军,要是不整顿,又如何维持战斗力?都是没有战斗力,将来你们的荣华富贵又怎么能保证?”
又一次回头看着马进忠,朱国强语重心长地说道。
“只有把军纪给整顿了,把战斗力给提高了,将来你们才能凭着军功挣荣华富贵,要不然啊……”
摇头长叹一声,他又说到。
“打了败仗的话非但没有了军功,甚至还有可能丢掉性命。你们说,不整顿行吗?”
第502章 武昌整军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杀人就是为了立威!
至于什么为了他人的荣华富贵,不过都是宽慰其它人的说辞而已,信与不信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杀人确实可以威慑军心。
这就足够了。
这边借口军纪杀了人,那边自然就是召集军中将领,让他们齐聚一堂议事。马进忠、王允成、马士秀、卢鼎等将领都是左良玉麾下,而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王复臣等人则是流寇西军出身,曾几何时,他们是敌人,而现在,他们却在同一个帐下为大将军效力。
但今天他们都没的寒喧的念头,谁都能猜出来,今天的这个会要商量的是什么。
正当他们心事忡忡的商讨着各种事由时,只听到那边有人大喝一声:
“大将军到!”
众人闻言无不是纷纷起身站立,待朱国将走来时,纷纷肃然向他施礼道。
“末将参见大将军!”
站在大殿上首,朱国强扬了扬手道:
“免礼!”
坐到椅上后,朱国强才翻手一压。
“坐,”
这时众人才纷纷坐下,待众人坐下后,朱国强才说道。
“今天请诸位过来,一来是因为大家现在都是我麾下将领,一起共事自然应该加以熟悉,二来,也是因为要对诸营的编制做出调整,不知诸将意下如何?”
朱国强的话音刚落,身旁的阎应元就捧着一大摞文书纷发给众将领。
“这是本将军拟定的镇守陆营章程,关于镇守陆营编制、配置以及人数都有说明,大家先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意见?”
所谓的镇守陆营,其实就是借鉴了晚清的“混成协”,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兵混合编成的独立旅。兵力约六千人左右,兵力比平虏军一营兵多,但远少于一镇。
按照朱国强的设想,未来的陆军除了十几个类似师的“镇”作为骨干之外,六千人左右的“混成营”,才是真正主力,毕竟,在这个时代,兵力有限,但是训练有素的混成营就足够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再多就有些浪费兵力了。当然,降军、降将,也要加以防范,对他们掌握的兵力当然要加以控制。
“回大将军,我等没有意见!”
连看都没看,马进忠便立即答道。
对此朱国强只是点点头,然后说道。
“兵贵精而不贵多,原本武昌有原左氏诸营兵十万、民壮十万,这几日原西军诸营十三万。看似浩浩荡荡数十万大军,但以我看来,不过只徒壮声势而已。所以必须要加以裁撤,汰弱留强。”
对此大家自然是早就有了准备,毕竟,几十万大军驻满了武昌周边,本身就不是长久之计,只有马士秀试探着问道。
“不知大将军以何标准进行裁撤?”
“年龄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身高四尺八寸,无不良嗜好的,不带暗疾者留用,其它人等一率裁撤,当然对于裁撤者,也不是一率不问,被裁撤者,发给田地三十亩,银饷十两。”
流寇糜烂地方的代价就是十室九空,数百万百姓惨遭杀戮,但这也让朱国强有了大量的无主土地可以安置遣散的兵丁,不过这些兵丁倒不是“新军户”,只是和官府招揽流民的待遇差不多,三年免税。要说有什么优待,那就是额外给了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不过即便是如此,众人闻言无不是一阵愕然,无论是否赞同,他们的心里都明白,三十亩地、十两安费费,意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这一切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将来的一切想象。
而这也意味着,只要大将军把这件事传遍各营,营中官兵必定乐意被裁撤,况且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心不甘情不愿被强征或者掳掠过来当兵的。现在有机会过上太平日子,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大将军,这,这,是否包括原来西营降兵……”
李定国试探着问道,尽管那天投降时,大将军曾说过,除了留用的戴罪立功外,其它人都要裁撤,但听到被裁撤的兵丁居然有这么好的待遇,自然有些意动。
“嗯……”
沉思片刻,朱国强说道。
“当日你等率兵‘阵前起义’,也算是将功折罪,本将军又岂会不念当时大家起义之功,不过……”
盯着李定国等人,他又说道。
“在岳阳除了王复臣麾下兵马阵前起义、弃暗投明外,其它兵卒都是战俘,除少数新掳百姓外,被就地释放外,其它人等就地屯田,等以后流放海外,当然他们要是在屯田的时候立下功劳,留在内地也不是不可以。”
朱国强的话音刚落,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西营将领无不是纷纷起身行礼道。
“多谢大将军恩德!”
看着他们那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朱国强的心底颇有些得意,不过用根胡萝卜,就成功把几十万“大西军”给瓦解了。其实,对于他来说,真正最担心的就是“大西军”,现在的大西军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与其它的流寇军中充斥着老弱妇孺不同,张献忠掳人只掳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壮丁。这导致其军中大都是青壮劳力。
也正因如此,如何安置他们就成了最让人头痛的问题。流放海外,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几十万人要运到什么时候,这些人总不能一直关在军营里养着吧。
还是先分别对待员,李定国等人麾下的算是“起义”,算是将功折罪,至于岳阳城下的是俘虏,是俘虏,当然要流放。
如此一来,就把看似兵强马壮的大西军给“一分为二”了,把不稳的苗头降到最底,剩下的就直接编成民壮,一边继续给军队效力,一边等待着船只到来,然后随船运往海外。
解决了裁军的问题后,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样把兵士们留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待遇——平虏军的军户待遇一出,众人一阵哑然,如果说他们先前内心深处还有抗拒整编,那么在得知“一月一两军饷,退役后百亩免赋军田”的待遇后,也就只能死了那份心思了。
对于军中的兵士来说,他们的眼里只有这份待遇,而没有所谓的将领,要是他们敢有异心的话,估计立马就会有人拿下他们的脑袋换军功。
在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下,二十万左家军,不过只留下了八万人,剩下的十二万就地安置在湖广各地。十三万“阵前起义”的大西军流寇,经过整编后,只剩下了不到五万精锐,其它人与左营裁撤官兵一同安置在湖广各地。
至于剩下的十几万战俘,则被分散在武昌、承天等地就地屯田。他们开垦的那些无主田地是作为官田,将来用予赏赐军户的。甚至朱国强还特意将这个消息告知的正在进行整训的各营官兵。
这些人一旦有人作乱的话,第一个上去和他们拼命的,就是这些正在整训的“新兵”,毕竟,这事关他们的自身利益——有没有“百亩军田”,就看他们老实不老实了。
当然,除此之外,朱国强特意将骑兵分别部署在长江两岸屯田地区,一旦他们稍有异动,骑兵就会尽量诛杀逆乱。
信任并不代表放纵,监督并不代表不信任。只有对他们严格的监督,才能够避免将来发生一些让大家都不愉快的事情,其实,朱国强也想多了,毕竟,只要李定国他们不背叛,即便是有几个乱兵,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第503章 大明祖制
平虏大将军南下平寇!
当这个消息通过朝廷的邸报传到各地时,整个湖广大地,都是为之一振,无不是官民百姓都对其翘首以待。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可在乎什么所谓的“不臣之心”,什么“清君侧”,什么这也好,那也罢,对于深受献贼之苦的他们来说,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下好了,献贼横行不了多长时间了!
随后,大家都在那里数着日子过,期待着平虏大将军的到来。
就在这样期待之中,武昌被“左良玉”克复,还不等人们反应过来,突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