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好学的鞑清
  所谓的东京,就是辽阳,早些年曾经是建奴的伪都城。
  几乎是在费扬果率领两万大军离开盛京,增援辽阳的同时,潜伏在盛京城的内线,就将大量的情报送到了大将军府,送到朱国强的面前。
  盛京、辽阳等地正在尽量迁移军民撤向草原。
  撤向草原……
  盯着地图上的辽阳,朱国强的眉头锁成了一团。
  多尔衮打的是什么主意?
  难道他有什么阴谋?
  实在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的朱国强还是决定谨慎一些,立即命令道。
  “给杨御藩传令过去,让他谨慎一些。”
  崇祯十四年六月二十,辽阳城外。
  费扬果回头朝着辽阳城看去,长长的出了口气——他已经放弃了守城,如果要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那就在这里打吧!
  堂堂正正的和明人打一仗,向明军,当然也是向那些兄弟们证明,他同样也是努尔哈赤的子孙。
  费扬果身边的旗手高高举起了大纛旗,一众巴牙喇亲军拱卫在他左右。很快,就有传令兵过来禀报道。
  “贝勒爷,约莫万余明军,正在接近大军!”
  真的来了!
  费扬果心说:这一仗来的正是时候。既然十四哥想让自己给明军一个教训,那正好了!
  “传统下去,让奴才们都好好地休息,吃些肉干。”
  费扬果传令后,辛苦了大半个白天的八旗兵丁们也不多话,纷纷坐下休息,吃着随身携带的干粮,也就是肉干,这是他们与蒙古人学的,战时吃肉干更顶饿。
  第一次指挥这么大战阵的费扬果也没休息,而是带着自己的巴牙喇亲军在阵前不时的奔跑着,要是看到那一处炮垒堡篮筑的不对,就会跳下马,然后直接丢下几个竹子编的篮子,吩咐奴才们一会往里的可填入沙土,这种类似现代的沙包的堡篮,在野战中的作用很大,可以在短时间内构成一座“城堡”。
  就在他于阵前奔跑时,突然隐约的听到火铳发射声音从前方传来。跟在他身边的一个白甲兵胯下的战马猛的惨叫一声,将那个白甲兵摔下马去。
  一旁的白甲兵见状立即护着他,大声对说道:
  “贝勒爷,前面危险,尼堪的在打火铳,快躲起来!”
  他的话音刚落,费扬果就大声说道。
  “胡说,这么远的距离,他们打个鬼,他有火铳,咱大清国也有!”
  大清国确实有火铳,而且火铳也真不少,而火炮的历史更为久远。
  其实满清一直都很重视火器,如果谁以为东虏是靠弓马娴熟或者说仅凭重步兵打遍天下,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从努尔哈赤那会,东虏就一直重视火器,毕竟,他们的对手大明就擅长玩火器,后世本溪一带的威宁营,本身就是辽东明军最重要的冶铁所和铳炮作坊啊。刚打下威宁营,努尔哈赤就命令投降的汉官和工匠铸造大炮。到天聪四年时,后金就开始试制红夷大炮,而在孔有德、耿仲明率领上万火铳兵和炮兵,携带大量的火铳和红夷大炮归顺后金后,后金的火器部队就相当强大了。
  甚至,得益于威宁营一带优质的低磷铁——这正是近代英国海军横行大海的原因之一,满清的冶铁所制作的火器,对大明拥有极大优势的。
  低硫、低磷的原料制作出了精良的火器,况且还有满清的严厉督促,威宁营出产的兵器盔甲本身就极为精良,毕竟糊弄他们可是要杀头的!
  而去年入关在德世子的火枪、火炮面前吃了大亏后,满清上下对火器的重视,更是又上一层楼。他们先是费尽心机弄明白了红衣大炮打开花弹的秘决,同时又开始大造石发,最终在威宁营那边上万汉人工匠的努力,他们不但造出了就造出了几万支石发铳。然后就像黄太吉办新军似的,多尔衮也练起了火铳兵。
  火铳兵里既有满人,也有汉人,李定财就是汉人,他原本是北直隶人,十几年前,黄台极破墙入关时,不过十五岁的他和其它人一样被掳到了关外,从那以后就在主子的庄子里当阿哈,不知道遭了多少罪,甚至就是现在,他的后背上还是伤痕累累的。
  为了能活下来,为了好好的活着,他千方百计的讨好主子,终于得到主子的信任,不用再像过去那样成天被人打,而是拿起了鞭子监督其它人干活,原本的,他以为一辈子就是这样干下去,将来主子赏个媳妇,生几个孩子给主子当差,要是生个漂亮女儿,那可就发达了,把女儿往主子家一送,那可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可就在去年,王爷一声令下,他非但当了兵,而且抬了旗,成了旗人。是大清国的火铳兵,由朝鲜的铳手手把手的传统使用火铳的方法。脑子灵活的他,学东西很快,很快完全掌握了的铳术。能在百步之外击中人形大小的靶子,甚至甚至可以百发百中!
  这样的一身本事,让他在众多新兵中脱颖而出,甚至也正因如此,还得到了王爷的赏赐——除了像其它人一样,赏一百多亩地之外,还赏给他一个女人,甚至还告诉他,只要将来他立了功,就会像其他人一样,赏给奴隶。
  大清国是没的俸禄的,按照当年皇上的说法就是大清国不像大明有那么多银钱,不能像大明那样发俸禄,但是可以发给庄田、奴隶。他的主子就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满洲兵丁,可却也有十几个奴隶,几百亩田地,那日子过去就是寻常财主也比不上,况且去抢西的时候,也能抢到不少东西。
  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朝一日子自己也能像主子一样得到这一切——土地、银子、娘子、奴仆……
  只要立下功劳,就能得到这一切!
  当然,当初王爷之所以那么慷慨,就是因为看重他用火铳的本事,是想要千金买骨,是想告诉他们,只要好练火铳,为大清国效力,土地、银子、女子和奴隶都会有的。
  在关内吃了火器亏的多尔衮对火器的重视远超外界的想象!
  一回到盛京,就立即命人造铳铸炮,甚至准工匠中的能手直接入旗,赏给奴隶田地和奴隶,之所以对他们如此优待,就是为了让他们打造出更好的火器。
  同时还尽可能多的增加火铳兵,而李定财正是因为王爷的重视,才飞黄腾达的,不但得到了土地和奴婢。而且还摇身一变,从奴隶变成了官员,负责指挥和训练几百汉军的火铳兵。
  这下子李定财的干劲儿就更足了!
  曾几何时,他不过只是任人蹂躏的奴才。而现在他却摇身一变成为主子了!
  这样的好事儿到哪找去?
  咱王爷对咱们这么好,是为知己者死,那里还有不好好为王爷练兵?
  经过五个来月的严格训练,李定财手底下的汉军兄弟,都已经练出来了!他们无一例外地学会了如何操作火器。非但学会了使用火铳,甚至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刺刀。
  在这个时候,他们之所以学习的这么快,进步的如此飞速,说白了,就是因为如果不进步的话,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或许这就是王朝初期和王朝末期最大的区别,两百年后面对那种百年从未有过的冲击时,之所以选择保守,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而现在他们之所以选择学习,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
  所谓的我大清骑射立国其实不过也就是一个笑话而已,听听就可以了。火枪,当他们发现火枪厉害的时候,自然就会选择他……
第424章 枪队枪毙要先挨枪毙
  正午的阳光撒在了干涸的土地上,风中带着些土腥味。
  辽阳的大平原上两支军队正在严阵以待的对峙着。
  马背上的杨御藩轻蔑的看着对面整齐排列着的清军。从他们整齐的队列可以看出这支清军绝不是什么泛泛之辈,而且他们的军阵,还挡在堡篮的后面。
  看起来模样倒是挺周正的。不过即便是如此,杨御藩仍然在心中冷哼道:
  “哼,这些鞑子,还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他们以为用堡篮作墙,就能挡得住咱们吗?而且还把部队摆成这样的方阵。这不是摆明了请咱们教训他们嘛。既然如此就成全这些鞑子吧。”
  杨御藩抚须笑道。
  “开炮!”
  与平虏军各镇一样,鹰扬镇除了有二十四门九斤山地榴弹炮外,还有三十六门十八斤臼炮,这种重量只有一百四十多斤的臼炮,因其轻便且射速快而倍受明军的欢迎,一直都是平虏军的克敌利器。要是说它有什么不足的话,恐怕就是它的射程与九斤山地榴弹炮相仿,不过只有千米,所以明军往往只能在七八百米外就实施炮击。
  几乎是在明军的臼炮开火的瞬间,一直观望着明军的费扬果看到那一团团烟雾时就大声喊道。
  “趴倒,趴倒……”
  即便是头再铁,也铁不过明军的开花弹。
  面对明军的炮击,所有人都理智的选择了趴在地上,这是躲避炮击的唯一选择。建奴的学习速度很快,至少在这个时代,他们总是会主动的在战场上的敌人学习,毕竟,不学习是会死人的。
  这个可是真死!
  而且死的是自己,死的不是汉人。
  “找死!”
  从望远镜中看到建奴的方阵趴在地上时,杨御藩的嘴角挂起了一丝残忍的微笑,只见他颇为得意地说道:
  “出击!”
  在隆隆的炮声划破天际的同时,徐临山深吸一口气,右手齐腰托着枪托,枪身靠着肩膀与战友们排成整齐的队列,随着军鼓手的鼓点前进,他身边的弟兄并没有多少新兵,即便是徐临山,当初也是在金州前线见过血的,所以大家都显得很是镇定。在他们踩着鼓点行进时。耳边不断的传来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
  密集的炮弹像是雨点似的落在建奴的阵地上,大片大片硝烟在清军的阵地上升起,即便是相隔里许,他们仍然能隐约的看到有建奴被炸飞上天。
  在臼炮震耳欲聋的吼声中,在一发发炮弹不断落在清军头顶的同时。鹰扬镇的七千多名步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清军的阵地逐步逼近,枪在肩上,枪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步兵方阵踩着鼓点前进的。紧随其后的十二门九斤山地榴弹炮,它们作为机动火炮,伴随明军前进。在距离只有四百米左右时,炮兵忙活着把火炮推到炮位上。
  就在这一瞬间,原本被炮火压得喘不过气的清军阵地上有了动静,先是响起了沉闷的号角声。
  也应该有些动静了!
  不过,在明军的猛烈炮火下,建奴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要稍一抬头,就会被弹片削去脑袋,只要敢站起身来,就被炮弹炸飞上天。
  尽管只有三十六门臼炮实施了炮击,但是在一分钟内他们却打出了将两百发炮弹,如果建奴没有趴下的话,仅仅只是这样的炮击就足以把他们炸到崩溃!
  但是在猛烈的炮火中,那些建奴却大都是一动不动的趴着。
  “稳住,稳住……”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手持长枪的队长,不时的横着长枪,维持着队列的整齐。
  两百米!
  终于,在接近到百米距离的时候,臼炮的炮击停止了,毕竟,在清军的阵地前方百米内的范围内还有十几个弹坑,臼炮的准头很差,至于射程把握的也不是多么准确。剩下的就交给野战炮和步兵了。
  几乎是炮击停止的同时,徐临川看到建奴动了起来,说实话至少有那么一瞬间,徐临川还真有点担心不长眼的子弹打到在自己的身上。可即便是有些担心,但是他仍然机械的跟着战友向着敌人前进。
  眼看着建奴已经以堡篮后方重新组成了方阵,在相隔百米左右的地方,长官们下令停止前进了。
  “举枪!预备……”
  随着长官的口令,徐临川和他的战友们纷纷将火枪抵在了肩膀上。
  “放……”
  随着连长军刀挥下的那一刻。徐临川扣动了扳机。火枪激起硝烟挡住了他的视线。在枪身猛烈后座的瞬间,他就立即从腰包中摸出一发子弹,咬破纸壳,将火药倒进枪管,然后塞入弹子,用通条压实……
  “放……”
  随着长官的号令,他身后弟兄不断的扣动扳机,枪口喷出的烟雾遮挡了他的视线,不过即使是如此,他仍然却显得极为冷静,沉着的举起了火枪。
  “放!”
  刹时火枪再次吐出了一团和着焰火的白烟。这次透过烟雾,他甚至能够看到建奴的方阵中倒下去了一片人,不过建奴也没有站在那里挨打他们同样也在用火枪还击,一时间,战场上的枪声如新年的鞭炮似的连绵不绝,硝烟笼罩着整片战场,在徐临川的身边,不断的有弟兄被击中,发出惨叫声摔倒在地上,而且建奴的炮手也没有停下来,不断的朝着他们的阵列发射炮弹。
  因为距离很近的关系,徐临川甚至能够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