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还可以放开枪械制造,让民间也参与到武器的生产之中,又何必拘泥于非要统一配发呢?
  自备的关键是什么?
  是自己买啊!
  大将军府这边顶多也就发一支就行了。
  “其实,世子爷,现在,现在咱们这边,就有人卖火枪。”
  什么有人造火枪卖?
  朱国强本能地问到。
  “是什么人?”
  这天和往常一样,赵云富一直待在铺子里,偶尔的他也会到后面的印房去看一下印出来的东西。
  就在他和往常一样,在那里悠闲地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生意的时候,突然有两个官差走进来,其中一个还是他的熟人孙得海,两个人过去一起在军中效力。
  孙得海一见到他就有些焦急地说道。
  “赵云富,你私造火枪的事案发了!”
第322章 大明军火商
  每次建奴入寇,都会掠走大量的百姓,这些百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过最多的还是工匠,各种各样的匠户,铜匠、铁匠、木匠……基本上,三百六十行行行皆有。
  而赵云富则是的画匠,他们家世代印年画,既会画,也会印,当然也会做生意,凭着这手技术到也积蓄了万贯家业,不过建奴来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被建奴掠到沈阳后,凭着一技之长,在建奴的印坊里专门印制年画之类的套色彩画,倒也没受什么罪。不过就是变成了奴隶而已。
  被救出来之后,开始时赵云富和其它人一样被编入军中,不过很快就因为随手画的一幅画被带到了钱德功的面前,即便是直到现在,赵云富都记得当时军门怒形于色的模样。当时他直以为自己要死了。
  后来……非但没死,军门在得知他会印彩画后,还特意问他会不会印。
  随后,在钱军门的命令下。赵云富就重新找回了沈阳印坊里的徒弟、师傅,大家印了起来,每天都能印个几万张画,那些画后来都被用天灯洒给建奴了。
  再后来,和其它人一样,赵云富也退役了,不过他并没有选地,那怕是凭着功劳他可以优选领地,而是招呼着徒弟、师傅们,在大连办起了印坊,即便干起了老本行。
  别说,作为大连第一家民办的印坊,他的生意确实倒也不错,不过,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么一家印坊。
  还能再干点什么买卖?
  一开始,他瞧上了捕渔,捕鱼挣钱,毕竟搁大连家家户户都吃海鱼,可捕渔需要出海,需要有人懂在海上使船,他身边的人对此都是外行。
  外行人绝对不能插手内行的事儿,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他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还有什么生意。
  也就是在这时候,他的眼睛落在火枪上。
  其实,对于火枪,他并不陌生。在沈阳时印坊旁边就是虞衡司的制兵器的工坊,那里就有工匠制作鸟铳,甚至在他的印坊里,就有会制鸟铳的工徒。
  说干就干,虽然鸟铳和火枪不一样,可凭着一支损毁的火枪,他还是找来了工匠依着葫芦画瓢,制出了鸟铳,办起了作坊,还顺利的卖了十几支,利润虽然有限,但正像他猜的那样——这玩意很受欢迎。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他扩大作坊,那边就被大将军府的人请来了。
  案、案发了……
  战战兢兢的进了屋,赵云富的心都捏成了一小把,他犹豫着是跪还是不跪,按照大明的规矩,是不用跪的,可按照大清……不对,是建奴的规矩是要跪下的,到底是跪还是不跪。
  “草、草民赵云富参见世子爷,世子爷吉祥……”
  话一出口,赵云富就想咬自己的舌头,这当真是当奴才当惯了,懊恼之余,他抬眼一瞧,心里顿时七上八下起来。
  真的案发了!
  世子爷手里拿的不就是作坊里造的火枪吗?
  打量着手里沉甸甸的步枪,尽管它的枪管经过经心的打磨,可隐约还是能够看到一些锻痕,尤其是枪击等部件,锤打的痕迹清晰可见。
  确实是崇祯年间打制的火枪啊!
  纯手工打制!
  没想到这么快,居然就有人仿制出它了。这真不容易呀,看样子是真不能小瞧这些古人。尤其是不能小瞧这些古代的能工巧匠。
  要是能在制作精细一些就好了,其实朱国强并不知道,这支枪之所以不够精细,是因为买主要的太急。
  抬眼看着进屋的商人,朱国强笑着发话。
  “免礼,赐坐。”
  尽管赐了坐,可赵云富也不敢大模大样的落座,只坐了半个屁股,双手扶着膝盖,掌心里却不住的冒着汗。
  “这是你造的?”
  “回,回世子爷话,是,是作坊里的工匠做的。”
  “怎么想起来造这个?”
  朱国强温言发问。
  被吓了一跳的赵云富急忙就要下跪。朱国强连忙开口阻止道。
  “别跪了,我就是一问,可没想要追究什么。况且大明也没禁百姓造火枪,我是想问,你怎么想起来造火枪的,好卖吗?”
  虽说《大明律》的兵律中禁止民间私有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应禁军器者。而且私造者,加罪一等。
  可真的不禁鸟铳、佛郎机,为啥……鸟铳不是火筒,佛郎机不是火炮。
  好吧,这是文字游戏。
  没罪?
  闻言,赵云富的心里猛松口气,不过既然无罪,那世子爷来找自己干什么?
  “好,好卖……”
  赵云富点点头,连忙答道。
  “当时草民想既然大伙都分散到卫所里了,手里没家伙肯定睡不踏实,万一要是鞑子打过来呢?所以,造火枪肯定好卖,正好认识个造鸟铳的师傅,不过鸟铳比不上世子爷军中的火枪,后来寻了个坏了的火枪,比照模样造了出来……”
  听着赵云富讲着他造枪的经过,朱国强的心里倒颇有些感叹,算算日子的话,大连第一支火枪,应该是他的作坊里先造出来的。
  够开挂的吧。
  其实,倒也不算开挂,除了击发枪的击发机外,火枪与鸟铳的区别并不大,至少枪管是相同的。手工打制只需要一个铁匠铺就行了。
  而赵云富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造出火枪,就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些熟练的工人……他们都曾制造过鸟铳,所以快就制出了新式的火枪。
  “嗯,你能看到这其中的商机,倒也难得,”朱国强的语气依旧十分和善,脸上也洋溢着的笑容。
  “你不要害怕……”
  “草民惶恐……”
  赵云富心道:见着这样的大人物,不怕才怪!
  朱国强笑着:
  “你的那个作坊太小了,这样,我出一万两银子,再给你找个地方,然后再提供一些设备,你呢,继续造火枪!”
  顿时赵云富就是一头雾水,世子爷这是什么意思?继续造火枪?
  这算怎么回事儿?
  “嗯,现在军工厂里头造的火枪,一时间只能供应军中,至于民间嘛,暂时还顾不上,可百姓也需要武器自卫,就另外建个工厂来造它吧,你来负责,算你两成的股份,怎么样?”
  瞬间,赵云富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姑且不说这两成份子值多少银子,单就是这个世子门下走狗的身份,那可就是一般人求也求不来的啊!
  “草民愿意为世子爷效死!”
  激动之余,赵云富立马起身给世子爷磕头。
  对于他身上遗留的毛病,朱国强倒没有去纠正,只是笑着:
  “好,卫所的备兵需要这些火枪啊,要是人人手里都有火枪,鞑子就不可能再嚣张起!对了,你算是大连第一个做火枪买卖的人,你说说,目前这个火枪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其实这也就是随口一问而已。这种击发枪应该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吧。毕竟是19世纪水平的划时代“黑科技武器”。
  “这……”
  面对世子爷的提问。想了想,赵云富答道,
  “世子爷,咱们的火枪确实方便的很,比鸟铳方便极了,不用火绳,不需要担心雨水,点火更是利索的很,不像鸟铳那么麻烦……不过小人接触过一些军户,他们觉得咱们的火枪那里都好,就是,就是那个火帽不好!”
  什么?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整个人都傻了眼。这个火帽可是火枪的核心,对于个时代来说,它根本就是等于外天顶星人的黑科技。
  他们居然觉得它不够好!
第323章 蒸汽时代的序幕
  火帽不好,并不是真的不好,他它虽说不起眼,但是,他的出现却改变了武器时的发展。增加了火枪的发火率,工资,提高了火枪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刚一出现就迅速淘汰了燧发枪。
  尽管它是真香。
  但是,军户在训练之外很难得到多余的火帽,因为获得火帽的渠道只有卫所,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火帽。自然的这也就限制了军户的使用。
  放开火帽对外出售呢?
  似乎不太现实,毕竟火帽还没有自产,其实说起来,这也是因为能买到砸炮纸,一箱砸炮纸足足可以制几十万发火帽。
  尽管另一边数量管够,但是总是这么买,也不是长法,还是要自己制造雷汞,实现火帽的生产自主化。
  得,在此之前还是燧发枪吧!其实击发枪也是在狗锁式燧发枪的基础上改进的。
  与击发枪相比,尽管燧发枪的发火率低一些、射速稍慢一些,但是只要有燧石,有火药就可以正常击发,就眼下来说,比击发枪更适合卫所里的军户。毕竟燧石遍地都是,技术简单来源丰富,当然也足够先进,毕竟一个半世纪后的拿破仑时代用的也是燧发枪。
  往后就民间燧发枪,军队击发枪吧,正好还可以保持军队对民间的武器优势。
  新的工厂并没有建在大连,而是建在大沙河,选择建在这里是为了利用水力,这是距离大连最近的河流,有了在王陵附近建工厂的经验,很快就在大沙河畔合适的区域建了一个引水渠,并安装的水轮机,只不过这个水轮机并不是用来发电的,而是用来驱动传动轴,说起来和水车效果一样,但那种冲击式水车的功率低不说,而且在冬季也不能使用,这也是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初期水轮机与蒸汽机一同取代水车的原因。
  尽管按照厂房的设计,在大沙河枪械厂投产后,锤锻车间和五台水力镗床,每天可以生产数百支火枪,但是大沙河距离大连还是太远。
  工业需要动力!
  而动力需要蒸汽机!
  “实在不行,就是弄台柴油发电机过来吧!”
  又一次,面对着兵工厂那几台效率低下的大风车,朱国强默默的想到——大连城区附近没有可利用的水力,风车就是工厂唯一的动力源,但是风车的效率实在是太底。
  刚开始时,朱国强想过号称穿越神器的锅驼机,就是种锅炉和蒸汽机连在一起的动力机器,装着轮子,可以移动。用煤炭、木柴、重油等做燃料,适于农村使用。可以驱动水泵进行灌溉,驱动发电机发电,当然也可以直接驱动机械制造中的各种工作机械。
  只不过……买不到啊!
  那玩意五十年代就在中国停产,六七十年代就基本上全被淘汰了,淘汰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玩意到那去整?燃料再方便,能有柴油机方便?
  “也不知道,陈之唤的蒸汽机造的怎么样了?”
  心里这么寻思着,朱国强特意去了海边的兵工厂,人未到车间就听到熟悉的机器轰鸣声。
  没错,就是这种声音!
  机器的声音!
  快步走到车间,朱国强先看到一台足有半间屋子大小的机器正轰鸣作响的运转着。灰头灰脸陈之唤的指挥着工人铲着煤,浑身都是煤灰。
  盯着面前这台烟筒里喷吐着浓烟,炉膛里煤炭燃烧,伴随着飞轮的飞速旋转,不时喷出些许蒸汽的大家伙,朱国强惊讶道。
  “造出来了?”
  “臣见过世子爷!”
  陈之唤的神情显得有些得意,去年与葛世振一同投到世子爷门下后,他就一门心思扑在蒸汽机上,从那时起,他所思所想就是蒸汽机,他始终相信,只要造出了蒸汽机,就能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仅只是想肯定不行,除了想之外,他还从世子爷那得到了一个模型,还有一些图样,就是瓦特蒸汽机的图样,其实还是开了挂的。
  不过尽管开了挂,但是靠着一个模型、图样,想要造出蒸汽机也不容易,甚至在王陵那边时,前都炸了好几台——锅炉压力太大。
  幸好有世子爷的支持,要不然工厂主事早就把他和他的弟子们赶出去了,他们都是养济院的孤儿,当然是上过私熟的孤儿。
  “造是造出来了,可是性能还很一般。”
  陈之唤说道:
  “它好漏气,虽然用膛床膛出来的活塞紧密性很好,但仍旧会有漏气,不过已经可以让蒸汽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