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不从皇命,擅自调兵已经为朕亲手刺死,现在朕就是你们的主子!朕是大清国的皇帝,你们的主子!怎么,你们这群狗奴才,见到主子就忘了规矩的吗?”
被皇上这么训斥着,那些惊慌失措的奴才们,愕然间无不是纷纷放下兵器,跪拜下去。
“奴才给主子磕头,求主子饶命……”
一时间,磕头声求饶声响彻云霄。
而黄台吉只是策马在阵前奔跑着,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吼道。
“你们这些狗奴才,一个个都看真切了,朕是大清国的皇帝,是你们的主子,不管你们是那个旗的,都是朕的奴才……”
其实在来的路上,在冷静下来之后,黄台吉就已经认定了一件事——只要杀了多铎,镶白旗的那些奴才们就绝对不会敢有丝毫的异动!
奴才永远都是奴才,奴才们对主子的敬畏是发自骨子里的,旧主子死了,无所是从的奴才只会乖乖的听新主子的话。
谁是大清国的主子!
是他,是他黄台吉,他是大清国的皇帝,也是满蒙八旗的主子!
第312章 兄弟
多尔衮来了!
他只率领了五千精锐过来了,原本他是来接多铎的,可是在看到镶白旗站到黄台吉的身后时,他就知道了结果。
面对黄台吉的一万多兵马,多尔衮倒没有一丝惧色,性格沉稳的他,只身一人策马前行,在他向前走的时候,黄台吉也策马向前。
尽管两人都没有邀对方出列,但是却都不约而同的走了出来,直到相隔一丈远的地方,都主动停了下来的。
“多铎死了!”
尽管与多铎的关系最为亲近,而且是一母同胞,但多尔衮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
他不生气?
不可能!
黄台吉非常了解自己的这个兄弟,他真的很能忍啊!当年逼他母亲殉葬时,他也是这样波澜无惊的。
他和多铎两个人的性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他内心在想什么?
就像现在,多尔衮怎么可能不生气呢?同为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先不说两人小时候的情谊,只说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两兄弟一起经历了自己的母亲为父亲殉葬的祸事,两人之间一直有很深的感情。
可是现在人已经杀了!
虽然已经杀了人,但是他并不后悔。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不得不杀!不杀,大清国必定会内乱四起,父汗的大业就会毁于你我的手中!”
黄台吉如实地说道。
“哦,尸首还我!”
“这是当然,再怎么说,多铎也是大清的亲王,也是我的兄弟,理应风光旖大葬。”
略点点头,多尔衮朝着黄台吉身后看去,面无表情的他随口说道。
“现在呢?打还是不打?”
黄台极看着多尔衮长叹道。
“大清国的江山要紧!”
“要是错过这个机会的话,四哥,你可就没有机会了!”
看了一眼黄台极,对这个结果,多尔衮并不觉得的意外。不过,他相信黄台吉可不是为了什么大清国的天下,他是觉得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
其实多尔衮自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也不想两败俱伤,拼个鱼死网破。毕竟在旁边有人在看着呢。
时间!
现在多尔衮所需要的是时间,而皇太极的这个选择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了。
“而且盛京,我是不会撤出去的!”
吃到嘴里的东西肯定不会吐出来的,就像他在锦州那边收编的那一万多人马一样。
黄台极点头说道。
“十四弟,你我兄弟虽有些误会,可归根到底,我们总还是亲兄弟,现在要是你我开战,恐怕真就中了朱慈颖的诡计?他苦心设计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让你我自相残杀吗?如果咱们为了之间的那点事自相残杀的话,非但会让大清国的元气尽失,而且他朱慈颖就在旅顺虎视眈眈……”
朱慈颖在旅顺!
尽管这些天,多尔衮从其它地方也得这个情报了,但是他难免还是会有些怀疑。
他朱慈颖怎么能一边伐辽东,一边守南京,一边又领兵北上的?
这几个月,他跑了多少地方,难不成这小子会飞?即便是这小子会飞,他的兵马又怎么可能会飞?
不过现在多尔衮已经累了。
心累了。
他已经不想再去思考为什么德世子能够日行千里,他就是火神了,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吧。
就当他是神仙吧。
心底颇为疲惫的这么寻思着,多尔衮仍然说道。
“明朝皇帝任命朱慈颖为平虏大将军,开府于旅顺,算起来他确实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如果你我兄弟二人自相残杀的话,恐怕最得意的也就是他了!”
既然皇上这么想,那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把,况且多尔衮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甚至这也是他能够忍受多铎被杀,没也有立即爆发的原因。
有些东西总是需要忍一忍。
尤其是眼下这种情况,如果他和皇上打了起来,笑到最后的必定不是他或者皇上,而是德世子!
甚至多尔衮相信眼下的这种局势有可能是德世子精心策划的。所有的人不过只是他手中的棋子罢了。
但即便是明白这一点,可是面对权力的诱惑,多尔衮还是毫不犹豫地充当了这个棋子。有时候,人总是这样,无法抗拒诱惑。
但是理智却让多尔衮不想在这个时候和皇上杀个鱼死网破。
“十四弟所言甚是,所以无论都不能让他称心如意如意了,这一路上,大哥已经想好了,盛京由你留守再合适不过。”
见多尔衮似乎在犹豫,黄台极又长叹道。
“老十四,这次朱慈颖领兵入盛京,尽杀为兄的子嗣,这么多子嗣中,只有豪格一人因为在四哥身边,所以活了下来,可是豪格的性格绝对不能继承皇位,这皇位既然可以父死子继,同样也可以兄终弟及,咱们这么多兄弟之中,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也就只有你,所以,我准备以十四为我大清国储君!”
什么!
瞬间,多尔衮整个人都惊呆了,他没有想到黄台吉会这么说。
兄终弟及!
以你为大清储君!
这……黄台吉是要退位吗?
目光死死的盯着黄台吉,多尔衮的目光中充满了怀疑,在此之前,他已经和洪承畴商量了很长时间,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定下的主意是什么?
不就是先求自立。然后扩充实力。最后自然就是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的话……
只是现在,他发现先前的计划完全没了用处。因为现在皇上亲自把皇位送到了他的面前。
“四哥,你这是……”
是真还是假?
老四是这样的人吗?
他怎么可能就会把皇位让给自己?真的是为了大清的江山?
“十四弟,无论如何,老汗打下来的江山,咱们这个大清国总要传下去,万万不能让明人钻了空子,灭了咱们大清国,要是那样的话,你我的子子孙孙都还得像老汗,像过去女真人一样,给明人做牛做马,甚至……”
盯着多尔衮,黄台吉反问道。
“十四弟,你觉得现在咱们还有机会再给明人做牛做马吗?一旦大清国没了,非但咱们爱新觉罗家,甚至就是所有的女真人,都会是身死族亡,无论是熟女真,还是生女真,都不可能活下来的……”
黄台吉的话让多尔衮不由有些诧异,他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被焚为赤地的多盛京,还有盛京城外的“京观”,德世子如此暴虐,肯定是不可能给大家留什么活路的!
要是大清国真败了,恐怕,这世上真的就没有女真人了!
见多尔衮陷入沉思中,黄台吉继续说道。
“所以,现在朕要保的是大清的江山,问题是……十四!”
盯着多尔衮,黄台吉沉声反问道。
“你愿意与朕一起保大清的江山吗?”
面对四哥的反问,多尔衮沉思良久,然后他就那样默默的盯着黄台吉,半晌都没有说话,一方面是在考虑着他的说是真是假,而另一方面,则在想着他的真实目的。
对于这个四哥……不能轻信啊!
要是信了,怕是会没命的!
“那么四哥呢?”
“嗯?”
“我在盛京,四哥又去那?”
多尔衮有些好奇的问道。
但是皇太极并没有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而是对多尔衮说道。
“多铎的王位还是由珠兰继承吧,还有他的镶白旗。”
珠兰是多铎的儿子明军破盛京时,他和弟弟多尼是在心腹家奴的保护下,逃出了盛京城,是城里爱新觉罗家少有的几个活下来的人。
皇上的话,让多尔衮愣了好一会儿。至少有那么一瞬间,他是感动的。
但是片刻后他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不禁感叹道。
“皇上真不愧是皇上啊!”
第313章 辽东三国志
“皇上回来了!”
当黄台吉率领大军回到位辽阳的时候,辽阳内外的八旗兵无不是张望着皇上身后的大军。除了皇上的亲卫之外,还有浩浩荡荡的上万镶白旗官兵。
见状众人也就明白了——多铎兵败了!
眼尖的人在皇上一回来的时候就注意到大军似乎没有厮杀的痕迹,大家身上的盔甲也没有沾上血,看不到什么破损的地方。
难道没有打起来?
可要是没有打起来的话,皇上又是怎么把镶白旗的兵给带了回来?
很快镶白旗旗主豫亲王多铎擅自离营被赐死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辽阳城。也就是在众人惊讶时,皇上又下旨——封多铎长子珠兰袭豫亲王位,领镶白旗。珠兰,不过就是一个五岁的小儿罢了。
五岁的小儿领镶白旗?
其实这也是黄台吉下旨的原因——至少十年内,珠兰都不可能直接领镶白旗,镶白旗会一直在他的掌握下。甚至这也是了主动送出珠兰和多尼给多尔衮的原因。
他所需要的只是镶白旗的兵马!
一进殿里,范文程就叩头请安,黄台吉却连正眼也不看他,说了句。
“你来了,起来,站一边去。”
一听这话,范文程心中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抬头看皇上时,只见皇上瞧也不瞧他,只管对翻看着手中的书,就这么等了不知多长时间,才看到皇上放下手中的书说道。
“范文程,朕亲手把多铎给杀了!”
多铎死了!
他终于死了!
尽管内心惊喜不已,但是范文程还是不露声色地说道。
“多铎意图谋反,按律当杀!”
不等范文程适应心底的欢喜,又听到皇上说道。
“朕把盛京让给老四了!”
“啊!”
范文程顿时傻了眼,这,怎么会这样?
“盛京,那,那可是咱大清国的京城啊!”
“不过就是死地而已,”
丢下手中的书,黄台吉说道。
“多尔衮占着盛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出来,想让他让出盛京,就非得大打出手不可!一旦打起来,无论胜负,大清国都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只会让明国占便宜,这必定也是朱慈颖的计划,所以,朕一路上思来想去,还是要把盛京给让出去!”
皇上,当初你追出去的时候,想要杀的可不仅仅只有多铎啊,您不是还要杀多尔衮,还恨不得食其骨吗?怎么突然一下子就这么大度了!
现在范文诚真的弄不明白皇上到底在想什么了。
在范文诚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又听到皇上说,
“嗯,朕不但要让出圣经,包括东京城。还有东京城以南的地方都会让出来。”
“啊!”
这下范文诚整个人都傻了眼,惊讶的看着皇上墓中近似不可思议的模样。
“皇上,那把这些地方都让了出来,咱们去哪儿呀?”
皇上,这是怎么想的,居然要把这么多地方都让给多尔衮。
范文成惊讶的看着皇上,足足愣了好一会儿,他才明白皇上的用意。
皇上,这是要让祸水南引啊。
是想要借明军的手去消弱多尔衮。同样也是借而滚去牵制明军,或者说根本就是想要借刀杀人,只不过他想借的是两把刀而已。
皇上这一周可真是真是下了血本呀!
这个本钱下的有多大?
简直就是把自己变成了丧家之犬。
这些地方都让给了多尔衮。自己到什么地方去啊?
……
两天之后,黄台吉的御营抵达了镇江城,即九连城,也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丹东。
略作休息后,黄台吉又骑马出营到江边查看。沿江驻防的满蒙八旗兵们,见到御营沿江而来,知道是皇上的圣驾来了。
“皇上万岁、万万岁!”的喊声,响彻了十里连营。
在山呼声中,黄台吉一路来到前沿,置身于江边,他的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鸭绿江对岸的情况,在对面同样也有大清国的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