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海中顿时闪现出那张娇俏的容貌,还有她轻柔的话语。当然还有大大咧咧的性格。
居然是她策划了这一切!
这……这,这可能吗?
她不是这样的人啊。
尽管静云说过他想当女将军,但是,也仅就局限于此了。他的性格一直是大大咧咧的,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机心呢?
面对惊讶不已的世子爷,陈长庚便继续解释了起来。
其实,那天济南城里可谓是热闹非凡,当成千上万的百姓群情激愤的闯进镇守中官的府邸时,在济南的大街上,有一队队英姿飒爽的女骑兵飞驰而过。让人侧目的不仅仅是她们都是女子,同样这支部队鲜亮的衣着与犀利的武器也让人侧目,惹得一些人又是心惊又是好奇的。
究竟是谁的人马能有如此的排场?
是德世子妃!
领着一队女骑兵的李静芸眉宇间带着忧色,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作为世子妃的她,一直扮演着笼络人心的角色——到兵营中看望的乡兵,给他们缝制棉衣,送去棉鞋,为什么做这一切,就是为了今天。
出生在军户家的她或许没有书香门第家女儿的聪明才智,但是她明白在眼下的这种局面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军心是民心。
作为世子妃的她,必须要为世子爷守住济南,守住他的根本所在!
想要守住这一切,就必须要牢牢的抓住军心,抓住民心。只要抓住了这两者。济南也就守住了。
其实她很清楚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领着府中的女兵一路南下,离开济南,但她不能走,因为济南是世子爷的根本所在!她不能辜负世子爷对自己的信任。
“小妹,一会到了巡抚衙门,要是……你只管按计划行事,为兄知道该怎么做!”
骑着马跟在小妹身边的李成奇,作为世袭军官的他当然知道,李家没有选择,要是他那妹夫,真的谋反了,李家只能跟着他谋反。
所以,自从知道自己的那个妹夫领兵南下之后,他就带着两个弟弟一同来到了济南。这样子,也就是他在帮妹妹出谋划策。
说起来,今天的这些事情至少有一半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呃,其实作为读书人的他并不愿意做这些事情,但是李家没有选择,他更没有选择。
“大哥,小妹知道该怎么做。”
李静芸扭头冲着大哥和二哥露出一个笑容。
“只是让爹和大哥二哥你们担心了,真是罪过的很。”
“瞧你说的,小妹,世子爷现在谋反那也是被逼的,谁让他功高盖主……”
不等二哥把话说完,李静芸的脸色一寒,冷脸说道。
“世子爷对大明忠心耿耿,又怎么会谋反,他自任大都督,也为了便于统领兵马,为了抗虏剿寇,所谓谋反,不过只是别人的欲加之罪而已,二哥往后切记不能再乱说!”
见小妹的目中带着恼色,知道她已经生了气的李成栋连忙说道。
“是,是是,都是二哥失言,二哥失言,其实二哥也是气不过,就那好坏不分的皇帝,就是……”
不等他继续说下去,李成奇就直接一鞭子抽过去说道。
“就你话多!”
他们兄弟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老大沉稳,老二莽撞。至于老三,哎,性格阴沉到他这个老大有时也觉得有些害怕。所以,压根儿就没敢带他过来。
说罢,李成奇指着前边说道。
“小妹,巡抚衙门到了!”
在衙门的差役想去通传时,李静芸便直接对身连的女卫说道。
“拦住他!”
李静芸之所以会带领府中的女卫来到这里,因为她知道,眼下巡抚衙门里正在商量着一件大事!
这件事,事关济南,事关世子爷的根本!
巡抚衙门里,身为山东巡抚的宋学朱,看着眼前的众人。山东参政邓谦、布政使张秉文,包括现任的济南知府韩承宣,他们都是世子爷救下来的人,像邓谦的长子就在世子爷军中。
在宋学朱打量着众人时,房内众人也是各有所想,在众人中,邓谦的性格最为耿直,在去年济南守城时,曾手架大炮,执劲弓斩射多名建奴,历史上城破被执,惨遭磔死,他的母亲绝食而死,两个儿子的被掳走,只有幼子逃了回来。不过在这个时空中却发生了些许变化。像邓谦这样本来会被杀死的文官,都活了下来。
甚至因为济南一战,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些许变化,见巡抚没有说话,一直强压着怒火的邓谦,主动打破沉默,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诸位,外人皆言世子爷已经是我大明叛逆,可邓某只知道世子爷领兵南下驰援江南,屡败建奴,后遭人构陷,虽困顿扬州,但世子爷仍然心念报国,不惜以身试险,以奇兵破辽东的克沈阳,后又于南京全歼阿巴泰麾下建奴岂止数万?立下如此惊世之功,可朝廷是怎么待世子爷的?居然欲关世子爷于中都墙,莫说是世子爷没反,就是这样的莫须有的罪名,难道世子就活该束手待毙吗?”
见邓谦打破沉默,韩承宣想了想,然后说道。
“承宣虽是位卑,可却也知忠义,世子爷忠义众所周知,如今遭人勾陷污为乱逆,朝中乱命不可从!”
这句乱命不可从,说起来与世子爷的那句“此乱命也,某不奉诏”,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也挑明了他的态度。
他的话声落下后,身为山东布政使的张秉文,想了想,然后说道。
“乱命不可从,我等理应保全德藩上下安危!”
布政使都表态了,那巡抚自然也需要表明态度,想了想宋学朱反问道。
“若是朝廷下旨,令我等拿下德藩上下,又该如何!”
“理应尽力保全!”
没有丝毫的犹豫,众人立即做出了选择,他们与普通的文官不同,他们都曾在济南城头持剑杀奴,都曾血洒疆场,心怀忠义的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世子被人勾陷,更不愿意助纣为虐。
“若是朝廷严旨,派中官领锦衣卫来济,亲自拿人,又该如何?”
派中官领锦衣卫来济亲自拿人,
就在众人沉默时,就听有人在门外说道。
“此乱命也,鲁不从诏!”
……
说话是谁?听着陈长庚讲述这一阵济南的变化,不用猜,众人也知道答案。
必定是静芸了!
朱国强颇为诧异的问道。
“然后呢?”
“世子爷,世子妃领着我们进屋,宋巡抚他们都纷纷给世子妃见了礼,然后请世子妃坐到了首席,那天臣可真是开了眼啊!”
即便是已经事过两天,但是提及那天发生的一切,陈长庚仍然忍不住感叹道。
“当日世子妃落座后,手里按着剑!看着屋中众人,然后说道——‘世子爷去年领兵南下抗虏,一心杀敌报国,屡建奇功,可却有奸臣勾陷世子爷谋反,置世子爷于死地,诸位皆是朝廷命官,皆是我大明忠义之士,妾身只有一事相问,诸位是愿为一已富贵,遵从乱命,还是为天地之正气,拒昏君奸臣之乱命!’,世子爷,您不知道,当日世子妃沉声反问之后,宋巡抚等无不是纷纷长揖及地……”
在陈长庚的感慨中,朱国强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身着一身戍装的静芸坐在那里沉声喝问时,是何等的风采?何等的英姿飒爽。
一时间,他不禁有些心折,这个女人总是出乎他的意料。
当初在济南守城的时候如此,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恰在这时,他又听陈长吏说道。
“世子爷,世子妃命臣过河来给您送信,临行时,嘱咐臣告诉世子爷——请世子爷只管为国杀敌,有世子妃在,济南、山东必定无事!”
从陈长庚那里接过李静云的信,朱国强仔细看了看,半晌都没有说出一句话了。
尽管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儿女情长,但是更多的是告诉他。让他不要担心。让他尽管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她在,家就在。
“这个女人……”
心底默默地念叨着这几个字。朱国强的心里不禁有些感动。然后在感动之余,他同样意识到一个机会,是静云创造的一个机会。
原本他还在犹豫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但是现在静云在济南做的事情却恰到好处的给他提了个醒。
其实事情哪有那么难啊?
撕破脸有撕破脸的做法,不想撕破脸也不想撕破脸的做法。济南那边就拿捏好了分寸,让自己处于进退两可的局面。
现在只要让自己,寻找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从而处于这种进退两可的局面,也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你说,如果咱们现在和朝廷决裂的话,对咱们来说,时机成熟吗?”
抬头看着陈长庚,朱国强反问道。
“世子爷,恐怕这就要看您怎么看了!”
面对世子爷的问题,陈长庚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而是笑着说到。
“其实是世子爷,您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不是吗?”
第262章 鞑子要去挖孔圣人的坟了
朱国强的心里确实已经有了主意。
只是,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必须要先做一件事,可是这件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去办的。
毕竟这件事,事关重大,稍不留神的话,自己可就是天下共敌,就是众矢之的了。
到那时可真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其实这两天,朱国强一直在考虑着这件事。
这件事儿好办。
但同样也极为难办。
好办,是因为这件差事办起来轻松。难办,是因为办这件的人不好找。有些事情真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能办的。
谁去办这个差事?
置身于帐篷中,朱国强开始在脑海中反复推敲着合适的人选。
先是从身边的家将,再到黄得功他们这些人,再到……都没有一个合适的。
办这件事的人,首先要可靠,其次是要了解建奴……突然,朱国强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来。
“传祖可法过来一趟!”
要说上次破沈阳,确实有不少收获,不说在沈阳缴得金银、掳得女子,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比如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在历史上这家伙本身在降清诸臣中地位并不算高,但因为是祖大寿的义子,还是得到满清的任用,他降清倒也是迫于无奈,崇祯四年的在大凌河之战中,祖大寿诈降后他作为人质被扣留在满清大营,过去的多年间,他就是黄台吉用于游说祖大寿投降的筹码,在满清那边的日子过得倒也舒坦,一直做到都察院右参政。
破沈阳时,这家伙反应倒是利索,一听说明军破城,就率领家丁反戈一击,从建奴后方杀了过去。当初为了表示大度,为祖大寿作榜样,黄台吉居然同意他保留家丁,也就是当初诈降时留在营中的几百人马。
尽管祖可法在历史上表现的并不算光彩,可他也算是临阵起义,而且考虑到他当初是为了掩护祖大寿等人诈降,加上祖大寿的原因,所以朱国强还是接受了他。
毕竟,他和洪承畴那样的铁杆汉奸还是有所区别的。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祖可法!
在心里念叨着这个名字的同时,朱国强的脑海中又一次闪过了那个念头——曲府!
他之所以把目光投向曲府,是因为那里有大明的衍圣公啊!这可是中原大地上唯一一个传承千年的“贵族”,虽然只是公,可却也是尊贵无比,没法子,人家有个好祖宗——孔子,孔圣人,那可是读书人眼里的至圣先师啊!
之所以盯上了曲府,盯上了衍圣公,说起来,倒也有那么几分无奈,毕竟,多尔衮一退兵,朱国强成了朝廷以及许多士绅眼中的“乱臣贼子”,现在是内部矛盾压倒外部矛盾,这绝不是他乐意看到的,想要扭转这个局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天下人看重外部矛盾!
只要重视外部矛盾!
自己才有机会徐徐图之将来!
而不是现在就与崇祯撕破脸,先北伐,再南征,然后再西征,无论是忠于崇祯的地方力量,还是流寇或是建奴,都要一步步的打,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根本办不成这些事。
可如果……也就是再忍上四年而已!
四年之后,直接大接收就行!
咱还是大明忠心耿耿的德世子!但是眼下,还是要想办法转移世人的注意力,还是要让他们把目光盯在建奴的身上!
“只能如此了……”
这么感叹一声,朱国强又在心里自言自语道。
“孔圣人啊,你也别怪我,您不是圣人嘛,被拿出来利用一下,这也是为国为民不是,这可是你教导的啊!……”
心里这么自言自语着,朱国强还真的相信了自己的解释,毕竟,那些为人的道理可都是孔夫子他老人家教的。
为国为民,牺牲一点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边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