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匹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匹夫-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哼,多少孕妇想在这时节吃点酸东西,没有!

    额家不光是有,还有许多酸菜,如泡胡萝卜之类的,馋死你们!

    就连陈成夫妇上门看陈诗语,都被她拉着尝了一遍酸果子,显摆的得意之情一览无余。

    陈成夫妇放下心来,女婿这般宠着女儿,亲家母还惯着女儿,原本心里关于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忧虑已经抛开,心情大为舒坦。

    “女婿啊,额总觉得三味书屋如今的势头,发展不下去了啊!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陈成也有自己的苦恼。

    说进取心也好,贪心不足蛇吞象也罢,总之,他还是很有大展拳脚的愿望。

    王恶淡淡地笑:“其实,你的想法很正常,如今收稿子的量上来了,可以弄报纸了。”

    “邸报不是朝廷才能弄的么?”陈成可是有见识的,糊弄不了。

    “邸报说大事,额们的报纸说小事,东家长西家短,朝廷有甚对民生有利的政策可以解读一下,甚地方丰产、甚地方遭灾,都可以说一说嘛。”王恶懒洋洋的指点,“五文钱一张报纸,怕卖不出去?”

    “当然,报童的话,估计你得费点心,收一堆乞儿,让苏乞儿派人教教他们,管他们的吃住、衣裳就成了。”

    陈成可是个老行家,闻言立刻盘算了一遍,摇头苦笑:“女婿啊!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干哩!按这做法,三味书屋一期就得亏钱,以后怎么维持啊!”

    王恶哈哈一笑:“岳丈你只看到明面上的东西。如果说,页面上的某个地方,固定留给夫人的玻璃店作宣传,俗称广告,夫人以每月千贯的价钱买这位置,岳丈你觉得如何?”

    “问题是,真会有这许多广告?”陈成还是有疑虑。

    “初期肯定没有,待夫人与额的产业陆续打广告,给他们打个样儿,自然有人会慢慢跟上。”王恶实话实说。

    “干了!”陈成满眼的兴奋。

    后知后觉的陈成夫妇突然反映过来一个问题,王恶说玻璃店是女儿的?这家伙整的,女儿这是经济独立了?

    “哦,一点小钱,她开心就好。”王恶不在意地挥手,逼格满满。

    岭南,高州。

    霜糖在不停地制造着。

    岭南气候炎热,秋季压根没甚影响,一车车的甘蔗拼命往霜糖作坊拉。

    冯盎亲自坐镇霜糖作坊,在大门外看着汉人、俚獠人汗流浃背地拉着甘蔗入作坊,却都是眉开眼笑的样子,心里直乐。

    “你,过来一下。”冯盎和颜悦色的叫来一个獠人。“说说,是哪里的?”

    “回国公,小人是北流的。”獠人认得冯盎,当初还在战场上斗过哩。

    “额记得你,当初谈殿手下一名勇将,是叫侬高吧?”汪柏涵手按在刀柄上,警戒的意味十足。

    “放下,放下。如今侬高是咱们的主顾了,不是当初兵戎相见的时候。”冯盎不以为意地摆手。“侬高啊,怎么想着从北流拉甘蔗过来,路不近,还不好走吧?”

    侬高放松下来,笑嘻嘻地回答:“小人家就是北流的,自然不能看着有挣钱的机会,乡邻们还苦苦熬日子,就带着一帮兄弟出来跑单边了。路是不好走,不过额们也慢慢在用水泥修路,这次卖甘蔗的钱,好些得买水泥回去,路再长,能铺得一点是一点。”

    “不错!有脑子!回头去水泥作坊那头,跟他们说,额准你们优先提水泥了。”冯盎眼里掠过一丝欣赏。

    侬高犹豫了一下,不确定地问:“国公,额就想问一下,额们以后能继续这样,不打仗吗??”

    冯盎骄傲的抚须:“能!一定能!”

    几名持横刀的俚獠人护着一个身材不高的清瘦汉子过来。

    “警戒。”汪柏涵低声下令,整个人已经绷得如豹子一般。

    “摆桌椅。”冯盎大声喝令。

    因为,对方是有资格与他平起平坐的谈殿,俚獠人的大首领。

    沸水、清茶。

    两人不像是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的对头,倒像是相交多年的老友。

    “十年了吧?啧啧,记得当年你意气风发的样子,如今可真老咯,头发都白了。”冯盎不胜唏嘘。

    “是啊!倒是额不明白,相持这几年,一向是旗鼓相当的,你凭甚在一年之内弄得额人心失散?”谈殿很不甘。

    “这是蓝田伯的布置。你看看,一个霜糖,能让高州挣钱,同样也能让俚獠人卖甘蔗挣钱,这样下去,有谁愿意一直靠打家劫舍过日子?从前隋到现在,乱得太久,死的人太多,人心思定啊!”冯盎轻轻倒上茶水。“放弃你心里那点执着吧,以一隅对抗全国,何其不智?”

    谈殿苦笑。

    纵然心有不甘,大势如此,奈何?

    “那你兄长?”

    冯盎轻叹:“若可能,劳烦大首领将他看守起来,不要让他再兴风作浪。朝廷这头,额会上奏折,保举你为南越州刺史,相应的,你也拿出点诚意,从南越州进贡一些稀罕之物,无须多名贵。”

    冯盎与谈殿携手而立,侬高等人见到,不禁放声欢呼。

    李世民接到冯盎的奏折,顿时神采飞扬。

    岭南平定,大唐去了一大患!当浮一大白!

    “着冯盎为岭南总管。”

    李世民简简单单一道命令,坐实了冯盎岭南独大的局面。

    意外的是,冯盎上表,辞谢了这道诏令。

    理由之一,是平定岭南之策是蓝田伯王恶之功,冯盎不敢居功;理由之二,是冯盎无心镇守岭南,要为大唐看看海外之地,准备组建水师闯荡大海。

    第一个理由,李世民还是认可的,冯盎这个人不错,还知道谦逊。

    第二个理由,李世民直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甚么玩意儿?还“额的征途是星辰与大海”?你那么能,咋不上天呢?

    哦,忘了,王恶那里已经可以让人上天了,朕想去坐坐,可惜房杜二人竭力阻拦,说是大唐现在经不起意外。

    去小王庄兴师问罪!

    一定是王恶撺掇的!

    一定!

    王恶意外的没有在蓝田伯府,而是在小王庄学院。

    作为名誉山长,王恶来巡视领地,顺便教一教娃儿们,再正常不过。

    “为甚额们一松手,不论是纸张、羽毛、还是石头,最后都落到地上?因为大地有吸引力,能够将额们牢牢吸在地上,这也就是额们为甚不飞起来的原因。”

    “你说热气球?那是因为气球里是热空气,比外面的冷空气更轻,所以被冷空气排挤上去了。”

    “布置一个有趣的作业,看看大小不同的鹅卵石谁先落地。”

    “山长说笑哩,自然是大石头先落地,因为它更重。”

    王恶轻笑:“是不是,你为甚不做了再说呢?”

    推开教室门,王恶奇怪的发现,李世民似乎在练大鹏展翅?

    蓝田伯府,书房内。

    奉上茶水,李世民品了一口,厚颜无耻的开口:“茶叶打包三斤。”

    还真是连吃带拿啊!

    王恶识相的认怂:“臣这里已经备了五斤。”

    小伙子,算你识相!否则,后面的事不好谈咯。

    “岭南平定,谈殿归顺,朕欲封耿国公为岭南总管,他却推辞了,说平定岭南之策是你献的,应该是你的功劳。但是,后面他说,要组建水师出海,为大唐探明海外之地,还说甚‘额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朕就想问,你知不知道此事。”李世民乜视着王恶。

    说知不知道有甚用?

    王恶走到一堵墙前,轻轻拉开帷布。

    半面墙壁上是王恶手绘的大唐舆图,李世民只是扫了一眼,便知道这纯粹是王恶闭门造车的产物,谬误不少——这家伙是有多懒,连去兵部取一份大致的舆图都不肯?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浑小子没有甚恶意,至少对大唐没有恶意。

    但是,另外半堵墙,让李世民窒息了——好大的世界,大唐才占了这么区区一点?

    额滴!都是额滴!

    李世民在内心咆哮,偌大的世界啊,只能是额滴!

    王恶按照记忆里的印象指指点点,全不在乎有没有谬误:“这里是倭国,地小,火山、海啸时常困扰着倭国人,看起来似的很贫瘠,然而在石见地区,有数量庞大的银山,并伴有黄铜、黄铁、方铅等大量矿藏。因为倭国生存的艰难,所以倭人会入大唐学习,掌握大唐的状况,蓄有足够的力量,将会对大唐狠狠一击,以求夺取陆地生存。”

    “依倭人的秉性,胜自然趁机占大唐土地,败又会装孙子,再遣人学习,然后再蓄力,等到日后大唐有难时,再狠狠刺上一刀。”王恶拼命撒着烂药。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

    倭国的遣唐使很恭谨,李世民正打算让他们进国子监学习,听到王恶的话,李世民犹豫了。

    “下面的南洋诸岛,盛产香料、黄金等物,更遥远的大陆,有着数倍于大唐的肥沃土地,有金山,有随便栽种就能亩产六石以上的食物……”

 第八十五章 遣唐使

    倭国的使者有个名目,叫遣唐使。

    遣唐使田中见二有点小焦虑。

    大把的银子撒出去,总算让那些朝臣松口,允许倭国进入国子监学习了。

    呵,这个口子一开,日后倭国再提出学习各种耕种技术、工匠之术,大唐,好意思拒绝么?

    可是,临门一脚却出了问题,不知为何,大唐天子就是不批准入学。

    田中见二急得团团转,可是却不敢直接去问大唐皇帝。

    真傻乎乎的问大唐皇帝,一旦被直言拒绝,就再也没有斡旋的余地了,必须找一个与大唐皇帝关系密切的重臣,晓之以利,问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大唐国公众多,谁才是皇帝最心腹之人?

    论官职自然是房玄龄、杜如晦最高,可论亲近,却是吏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当朝国舅爷!皇后长孙无垢的亲兄长!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话真不是吹的,即便要进大门,田中见二都花费了十两银子,心疼得他肝颤,这只是个门子啊!

    然后,进了正厅,田中见二才发现,更坑的在后面。

    连田中见二在内,等待被接见的人足足有十余人,要想优先见赵国公,得经过厅堂内鼻孔朝天的管事许可!

    然后,又是一番激烈的竞价,田中见二以二百五十两银子的价位争先,得到最前面的排序。

    “哈哈,这价位,还真是二百五。”竞价失败的人说着酸溜溜的话。

    田中见二挺直了五尺之躯。

    失败了就要认,否则连我这倭国人都要瞧不起。

    长孙无忌的书房很简朴,除了书、书柜,只有一套待客的案几。

    田中见二暗自腹诽,连下人都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你摆一副清廉如水的模样糊弄鬼呢?

    茶汤奉上,还是大唐原汁原味的茶汤,只是葱姜蒜都少了大半,受过严格训练的田中见二只一口就品出,这是市面上最廉价的茶叶。

    田中见二并不知道,长孙无忌这并不是装的,只是当年寄人篱下时,穷怕了,本能地保持最吝啬的状态,对于下人的敛财视而不见罢了。

    “这是一点小小的意思,请国公笑纳。”跪坐的田中见二躬身递上一张礼单,管家傲然接过,放置到长孙无忌面前的案几上。

    百余枚珍珠,两大箱白银,简单粗暴,却甚合长孙无忌的心,当下长孙无忌眉开眼笑的,殷勤的让管家……给田中见二再上一碗劣质茶汤。

    “贵使登门,有甚见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长孙无忌眉开眼笑,这笔横财还是能够略略打动一下他日益贪婪的心的。

    田中见二一个躬身:“长孙桑,倭国仰慕大唐璀璨文化,请求进入国子监学习,据闻已经层层批阅,到达了尚书省,不知何故却停滞下来,竟如泥牛入海,肯定长孙桑代为问询,并于其中斡旋一番,倭国将不吝感激。”

    长孙无忌沉吟。

    此事他多少还是知道的,不知道自家妹夫因甚对倭国突然产生了忌惮,但好处已经收了,这到嘴的肉怎么能吐出来呢?这不敬业!

    “你们从倭国远道而来,对大唐的形势不是太了解。如今陛下宠信的,可是蓝田伯王恶,正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老夫老咧。”长孙无忌顺势给王恶添点麻烦,以报当初王恶添堵之仇。

    “别的老夫不知道,可是论对倭国的态度,陛下之前可不是这样的,自从去了一趟蓝田伯庄上,回来便态度大变,倭国的请求自然也搁浅了。”歪打正着,长孙无忌编的瞎话,竟然真说中了事实。

    “多谢长孙桑,事成之后,倭国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