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匹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匹夫-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恶一滞,面容尴尬。

    好嘛,取笑别人反被取笑了。

    梁建方突然发现自己的嘴……它咋就那么快呢?

    要知道,平日的梁建方可是个谨言慎行的人啊!

    还好,转头又看到王恶没正形的样子,梁建方也放下心来。

    这个监军,别的不好说,至少没那么小心眼。

    地府内的韩福通表示不服。

    蜀州征调府兵的过程,简单而又快捷。

    某一年,蜀州城内的那把火太吓人了,谁也不希望轮到自己家,“隔岸观火”最好不过。

    所以,再有甚么心思,都不要憨憨的去招惹皇室,切记切记!

    更不要说还是魔王驾到了。

    所以,他们要甚么,赶紧凑齐,就当是送瘟神吧!

    即便是家底掏出来,即便是把吃空饷拿到手的钱财翻倍送出去也在所不惜,狗命要紧!

    甚么?

    你说大唐没有吃空饷?

    从前朝往上翻,基本没有不吃空饷的朝代,区别是多少而已。

    具体到个别将军,比如说岳飞、戚继光,说他们没吃空饷,作者认。

    但是,他们只是个例啊!

    松外蛮是中国古代少见于史籍的民族,集聚地在今四川盐源以南、云南西洱河以北,大致在现江油市附近。

    时代变迁,松外蛮具体最后纳入哪个民族里头,至少作者是考证不出来了。

    嗯,连瞎扯都扯不出来。

    虽然梁建方手上的正兵不过两万,连辅兵算上也就三万余人,但对上松外蛮十余万人,即便没有火器也足够了。

    不看看兵甲之利、军士之精锐!

    松外蛮酋帅双舍又黑又壮,挥舞着双刀,领着两万蛮兵,在对面张牙舞爪的。

    端着望远镜的梁建方,无视对面松外蛮酋帅双舍的叫阵,镜头往斜对面的山梁上扫。

    “有点意思,还设了伏兵、摆了滚石。有两下子。”

    一旦临阵,梁建方就恢复了挥斥方遒的劲头,举手投足间满是自信,哪怕王恶在旁边也不能影响其丝毫。

    王恶当然也看到了,只是笑笑。

    如果梁建方需要热气球出战,王恶当然不会拒绝,但王恶不可能主动提出。

    因为,这会影响到梁建方的战略,不能主次不分。

    梁建方这种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即便没有火器与热气球的外挂,照样有自己的手段。

    一挥手,一名眉州别将率千名步卒冲了出去,一番凶猛的厮杀,松外蛮丢下百余县尸体,往后方狼狈撤去。

    别将要追,奈何本阵响起了鸣锣声。

    闻鼓而战,鸣金收兵,这是军中铁律,别将即便不太甘心,也只能带人回阵。

    百十颗人头,眉州的儿郎们今年又能分得些田地了。

    双舍每次出来,都会被砍杀一通。

    退回去引唐军吧,嘿,唐军不上钩。

    丢下千余具尸体,双舍终于认清了这残忍的事实。

    松外蛮的叛军不是那种四处流窜的反军,而是极其稳定的族群关系,军士中相互认识也不奇怪。

    所以,看到同族、同伴就这么死去,还是难免情绪波动。

    情绪这种东西是会传染的,等到双舍发现时,士气低落已经无法阻止。

    “不,不要悲伤!”双舍大叫。“打败唐军,建立松外蛮自己的国度!我们松外蛮的命运,不需要别人来主宰!不能再让大唐的狗官骑在我们头上!”

    贞观匹夫

 第四百四十九章 这锅耶耶不背

    三个昼夜,松外蛮连续十八次攻击,都被梁建方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没有奇兵,就是堂堂正正的布阵,规规矩矩的哨探,冷兵器常规化的防御做到了极致,投石车、车弩安放得无懈可击。

    说到投石车,双舍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松外蛮也不是不会制造投石车。

    可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自家投石车的射程不到唐军的三分之二,玩个狗篮子?

    好吧,梁建方的个人武勇在大唐排不上第一梯队,但论排兵布阵,确实是大将之姿。

    两万的唐军屹立在那里,却让松外蛮十万之数觉得压抑不已。

    没办法,松外蛮如棉花,数量虽多却松散;唐军如铁锭,数量虽少却紧密坚固。

    双舍要抓狂了,不击退唐军,如何建立理想国!

    他们的眼光几乎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没有能力看舆图。

    否则的话,双舍就会惊骇地发现,松外相对大唐不过是沧海一粟,且被大唐紧紧包围着,唯一勉强可以寻找外援的方向,却是大唐的藩国,对大唐言听计从的苏毗!

    这样的条件下想建立国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然,双舍也不是唯一这么做的。

    即便是后世,建国多年后依旧有人痴心妄想地建立国中国。

    然而,松外蛮是以双舍为酋帅,却不仅仅是双舍一个首领。

    蒙和、蒙羽及各部首领聚集帐中。

    “不能打了!降了吧!”

    蒙和捂着脑袋,头痛欲裂。

    “四面都是大唐的地界,我们连寻找帮手的机会都没有。”蒙羽叹了口气。“现在,连各地的粮食、盐都进不来,我们的粮食很快要告罄了。”

    自从松外蛮起事,各州县全部封闭关口,粒米不许流入松外。

    而松外蛮因为造反,壮劳力都在外头折腾,田地里的粮食自然长荒了,五谷不如野草高,秕谷比例极高,就是想回去安心当山民都不行了。

    人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人一年。

    即便双舍威信再高,解决不了饿肚子的实际问题,一样没人理他。

    很遗憾,双舍不是神仙,变不出粮食,除了空洞无物的口号,就是叫嚣打败唐军。

    偏偏梁建方的进攻犀利,固守更是不动如山,让双舍无从下手。

    怎么熬下去,成了压倒松外蛮的大山。

    ……

    “总管,昆明县那头已经严密封死了流通松外的所有渠道。”

    “总管,据斥候回报,松外蛮的粮草要出问题了。”

    然后,梁建方有条不紊地下命令。

    王恶坐次席,端着茶水,静静地听着梁建方的安排,偶尔会提出一点看法。

    无伤大雅。

    监军与总管,即便都是有能力之人,因为各自的立场与角度有异,稍微有些理念不同是正常的。

    王恶却没想到一个事实,他正在一步步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禀总管,斥候抓到一名松外蛮的探子。”

    梁建方很随意地挥手:“你们抓紧审问。”

    王恶忍不住跳了出来:“老梁……总管啊,还是额们亲自审一审吧?”

    梁建方茫然地抬头:“有甚好审的?不就是松外蛮缺粮,所以内部有分歧,有人打算来降么?”

    王恶一时竟无话可说。

    好嘛,这样的分歧是不会少的。

    如果是程咬金这老货,肯定会给监军解释两句,哪怕是敷衍或哄骗,绝不会像梁建方那样硬顶。

    所以,活该梁建方大器晚成。

    这个人呐,平时看上去温和、甚至有些畏缩,可一旦遇到正事,就会把蜷缩起来的刺全部射出来,性子差点的上司或君王会受不了的。

    所以,他在李治手里绽放光芒,是因为李治脾气好吗?

    不过,梁建方的判断基本没偏差,不审就不审吧。

    活该他当老铁匠的裨将,到现在还没能跟老铁匠平起平坐!

    哼!

    审讯结果报上来,与梁建方的预料无差。

    王恶抬头望着大帐顶,仿佛要找出一只蜘蛛。

    囧。

    ……

    没有粮食的人是恐慌的。

    更恐慌的是,因为自己的造反而导致了断粮!

    双舍带人,一次次拼了性命攻击唐军,却都如浪头拍打在石壁上,唐军岿然不动。

    每天扔下几百具尸体,却只能望着唐军固若金汤的防线颓然叹息。

    杀骡子、杀马、杀驴,啃野菜、啃树皮。

    凡是能吃的,基本没有了。

    打唐军、打自己人,部落之间相互攻伐,已是无法控制。

    争端的源头,也许仅仅是为了一小捧野菜。

    你饿,难道我不饿?

    别说还是不同部落的了,就是同部落,就是亲兄弟,都可能为了一口吃食反目成仇。

    蒙和、蒙羽等几个首领站在各部的汇聚点,努力地弹压着自己的部属。

    没用。

    甚至已经有人红着眼,打着人相食的主意了。

    饿到极点时,道德也好、法律也罢,统统去特娘的!

    “不能这样下去了!再耽误下去,都得完蛋!”

    蒙和烦躁地推了推头帕。

    蒙羽按了按腰刀:“蒙和,你不是派人去唐军求和了吗?”

    求和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乞降”这个词不好听啊。

    蒙和把头帕甩到地上:“我派了三轮人去唐营!没一个能回来的!”

    蒙羽苦笑着坐下。

    “唐军的姿势很明显,不想全死,就得全降,不接受零零星星的投降。”

    身后,七十多个部落首领傻眼了。

    蒙羽懒懒地躺在地上:“唐军的总管叫梁建方,一个名声不是太大、却极稳健的将领,双舍拼了命也没找出他们的破绽。监军王恶,名声可就大了,一个灭了数国、筑京观无数的魔王。”

    “你们觉得,魔王会怕松外蛮全部饿死?”

    王恶表示:这锅耶耶不背,找梁建方去!

    七十余部落首领迟疑着摇头。

    再闭塞,或多或少还是听过魔王的名头。

    即便没听说过,只听这名号就知道不是甚好人了。

    (找到松外的资料了。四川攀枝花盐边县:盐边县古称“大笮”,唐武德二年,即619年,以定笮镇改昆明县,县治盐边健康,隶属越郡,辖地今盐边、盐源,后没于南诏。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即648年,置牢州及寻声、林开、松外三县。)

    贞观匹夫

 第四百五十章 任人唯亲

    双舍很忙。

    十万人马里,双舍部独占三万,其余七十余部共占七万。

    势力大,影响力才大,双舍才得以成为酋帅。

    拳头大才是真的大。

    至于说那七十余部,虽然有七万人马,却是散沙一盘,双舍根本没工夫理会。

    双舍部同样是缺粮的,只不过情况没其他部落严重。

    起事之初,双舍便聪明地多备了一些粮草在双舍部。

    至于别的部落……

    唐人有句话说得特别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双舍部,现在很穷。

    穷到蒙和他们七十余部首领进大营时,只能看到双舍部军士就着热气腾腾的麸皮汤下咽。

    然而,这模样落到七十余部首领眼里,却激起了更大的愤怒。

    原本还存有一丝的内疚,瞬间烟消云散。

    凭什么我们连麸皮汤都喝不上,而你们却可以?

    孔子他老人家说得对,不患寡而患不均。

    哪怕仅仅是麸皮。

    扯淡、扯皮,无用的争执,火气在升温。

    “酋帅,多部不稳,我们联手都压不住了。”

    蒙和苦涩地开口。

    “我们没有酋帅的威信,压不住族人。更让人害怕的是,要是一处起来闹事了,后面就会接二连三地闹,我们再没有余力去对付大唐。”

    蒙羽补刀。

    双舍沉吟了许久。

    各部不稳是事实,再不出面压制一下,也许明天就会被接踵而至的内乱,熄灭了造反的火焰。

    点了两千精壮的族人,双舍骄傲地随首领们前行。

    平均每部千人,能翻起什么浪?

    蒙和部人数较多,三千人而已,战斗力却较双舍部低了一筹,双舍有什么好怕的呢?

    双舍扫了一眼小坪子上的蒙和部。

    面黄肌瘦,行尸走肉。

    蒙和部哟,完了。

    在整个松外蛮,威望直逼双舍的蒙和,从今以后,再没有在松外蛮发言的资格了。

    双舍泛泛而谈,说了些空洞无物的屁话,突然发现一件骇人的事。

    漫山遍野,全是松外蛮各部落的族人!

    数万之众!

    谁都知道,数万的饥民,那是一股让人震惊的力量!

    双舍后知后觉地扫了一眼四周,却见七十余首领早已默契地远离他们。

    再不明白其中的问题,那就是猪了。

    蒙和站在一块石头上,一指双舍:“他们还有麸皮汤喝!”

    一句话,拉开了内讧的帷幕。

    愤怒,填满了所有虚弱的身躯,给了他们最后的力量。

    这一刻,他们的敌人不是唐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