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旬时间,足够百骑将事情调查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两仪殿里的李世民恨恨地将茶盅砸到地上,摔成碎片。
“枉朕如此信任他,封他为平原郡公,他竟狼子野心!”
“刘兰之事,是鄠县犯官游文艺为求陛下饶恕他的家眷而供出的。游文艺事涉薛延陀,罪不可恕,臣为查证,斗胆允诺,如果情况属实,至少饶过他家幼童的性命。”
王恶禀告。
就算是可以先斩后奏,你也必须奏的,否则,容易被秋后算账。
李世民不耐烦地摆手:“你看着办!”
“召天水郡公、右武候将军丘行恭觐见!”
“召卢国公、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觐见!”
“召鄂国公、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觐见!”
杀气腾腾的命令下去,三条杀胚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两仪殿。
“拟旨,着百骑抽调人手,随卢国公、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奔赴夏州,抓捕所有刘兰逆党及其三族。反抗者,诛九族!夏州百骑,无论明暗,全员拿下,交百骑衙门审查!”
“拟旨,着百骑抽调人手,随鄂国公、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奔赴丰州,抓捕所有刘兰逆党及其三族。反抗者,诛九族!丰州百骑,无论明暗,全员拿下,交百骑衙门审查!”
“拟旨,命天水郡公、右武候将军丘行恭,随蓝田侯、百骑郎将王恶奔赴代州,抓捕所有刘兰逆党及其三族。反抗者,诛九族!代州百骑,无论明暗,全员拿下,交百骑衙门审查!”
丘行恭微微意外。
到自己这里,竟然是百骑为主了?
王恶拱手:“陛下,臣希望从火枪旅帅抽部分人手,再把陌刀旅帅王虎抽过来协助。王虎那厮,从倭岛回来一直在抱怨没机会出手。”
尉迟恭与程咬金见怪不怪,丘行恭却极度震惊。
这是公然讨人情啊!
换了自己,这么做会是甚么后果?
丘行恭揣摩了一下,然后觉得,自己可能就是发配去哪个犄角旮旯当折冲都尉了,一辈子回不来长安那种。
结果,李世民只是大手一挥:“准。”
丘行恭瞬间认清了形势。
即便邙山之战,自己随陛下探敌虚实,陛下的马匹中箭,自己下马换坐骑,步战王世充军,宠信依旧抵不过年轻的蓝田侯啊!
这待遇,都是段志玄、程咬金级别的。
人比人,气死人,骡子比马驮不成。
不过,谁让自己当初是平阳昭公主的娘子军成员呢?
平阳昭公主已于武德六年以军礼下葬了啊!
所以,丘行恭感觉,自己是那无根的浮萍。
朝无朋党,帝王所想。
朋党无派,千奇百怪。
孤立无援的丘行恭想保住自己,下手极为酷烈,同僚对此极为忌惮,他也屡被弹劾免职,却总是不过一季又官复原职,气煞了多少排挤他的人。
就此看来,李世民还是颇念旧情的。
丘行恭又拎得清,知道哪些是自己不能得罪的人,如程咬金、尉迟恭之流,丘行恭想都没想过。
王虎带两百陌刀手、程处亮带两百火枪手及一百炮手,丘行恭带五千右武候军士,在通化门外与王恶的两百名百骑军士汇合。
人员不多,加上辅兵甚么的,就是万人了。
明白《三国演义》里的八十万大军是怎么来的了吧?
有吹嘘的成分,但不过分,曹军加辅兵、加民夫也差不多四十万了,翻个倍而已,这牛皮吹得很大么?
之所以不走朱雀大街、出明德门,啧,平叛不是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丢人败兴的,还是低调些吧。
过太原,入代州,大军开战的架势直接让代州折冲府懵了。
这是平叛的姿势啊!
府兵即便对谁有好感,也不可能一头撞进这种与朝廷公然对抗的祸事里来。
那不仅仅是杀头,还会诛连九族!
府兵不动,就凭那几个将校,能掀起甚么浪?
府兵就老老实实地蹲在营房,百骑带着右武候军士入营绑将校,身后几个膀大腰圆的陌刀手为震慑,没哪个不开眼的挣扎一下。
家国强盛、天下太平之际,逆势而行,玩造反的勾当,结局几乎是注定了的。
螳臂挡车。
刘兰、刘昭父子为首,全家被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机巧都是笑话。
(《旧唐书》、《新唐书》记载都是刘兰,到了《资治通鉴》就成了刘兰成。难道是司马光给人当干爹当习惯了?)
刘兰没有喊冤。
能出动偌大阵仗对付他,没有真凭实据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狡辩,只会拉低了格调。
大丈夫做事,死则死矣,岂能贻笑万世?
代州百骑明部、暗部被一网打尽,在面如黑炭的王恶面前,没有人能抬得起头。
百骑校尉钱两文苦涩地抬头:“呵呵,想不到额们这群叛逆,竟然惊动了如日中天的郎将。不过,事情都是钱两文为报恩而起,请郎将高抬贵手,饶了他们。”
“呵呵,本将饶了他们?如果代州真的起事,多少安居乐业的百姓被迫流离失所,多少大唐军士反戈相向?那时候,谁放过他们?”
“大义与小恩面前,你们选择了小恩,就需要承受相应的后果。”
“当你们动了这个心思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你们自身、你们的家眷、你们的三族都将因此丧命!不要说你们不知道后果!”
“进入百骑的那天,你们就知道百骑是如何对付叛逆的。哦,现在新来了个掌刑叫周兴,你们可以去试试他的手艺。”
王恶面容狰狞。
百骑,永远容纳不了叛逆!
绝不原谅!
贞观匹夫
第四百三十四章 生啖
三个百骑营,全部审讯之后交给周兴处理。
有点残忍,但谁让他们是叛逆呢?
至于家眷,百骑内部有刽子手的,王恶能做到的是,尽快让他们上路,少受些折磨。
百骑内部,对于并无异声。
这不是江湖,没有甚么一人做事一人当。
战死了,你的家眷跟着享受哀荣;
投敌了、叛逆了,对不起,你的家眷同样免不了一死。
王恶判他们斩立决,已经是怜悯他们了,
“霍燃啊!这次的事不能再重演了,本将偌厚的面皮都觉得臊得慌。你的监察,每年分明察、暗访,对所有百骑,不分职务高低,尽数监察。”
“针对地方上的百骑,监察结果报铁九十七;高官,报本将;本将,准你越阶报陛下。此事,形成百骑内部规章,后来者不得违背。”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变质,没有监察的高压时时警醒,多少人已经飘了。
认真追究起来,百骑内叛逆的事未必还有,但其他破事不见得少了。
糖衣炮弹啊!
连老人家时期都有人经不住,何况是唐朝!
王恶的话一出,百骑内部都惊愕不已。
不是,你参照一下后世的监察制度就明白,哪个单位内部监察能管得了一把手的?越级上报更是职场大忌好吗?
王恶却是摆手:“别大惊小怪的,百骑以后做事都需要记得,头顶上悬着一把要命的横刀,不要越雷池一步!执行!”
霍燃伸手:“人员随额调配,钱财也得跟上。按这框架搭配上来,没有万贯办不到。”
王恶倒不在意:“等着,本将找陛下要。”
……
刘兰的审讯在大理寺。
升任大理寺卿的孙伏伽坐正堂,连刑都没动,刘兰就直接招认了。
何必呢?
再抵赖也抵赖不过去,没得三木加身,失了最后的尊严。
丘行恭安置了兵马,孤身出现在大理寺。
丘行恭的脾气是很大的,对刘兰之类的反贼零容忍。
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丘行恭已经咬牙切齿地发话:“黑了良心的反贼!大唐何曾亏待你,陛下何曾亏待你,竟不顾圣恩,行此大逆之事!你等着,本将会剖出你的心肝,看一看是不是黑的!”
大理寺内,三司会审的官员都不寒而栗。
别人说剖心肝,很可能是说说而已。
丘行恭说剖心肝,那是诚意十足的!
要不然,丘行恭为甚总被弹劾?
关键是,丘行恭干这事有点狠,可他的立场正!
要不然,你以为为甚他每次回家歇息都不超过一季?
怜悯的目光扫到阶下囚刘兰身上,看得视死如归的刘兰开始不安。
三司会审的结果,就是敲定了刘兰的罪名,定下了满门抄斩的判决。
判决书呈上太极殿,李世民当场朱批了一个杀意凛然的“斩立决”。
有不识相的官员准备出来彰显一下存在感,却被李世民暴戾的小眼神吓了回去。
怎么着,你是想陪刘兰往西市走一遭吗?
……
西市,丘行恭带着右武候军士隔绝人群,刘兰全家、同党,呼啦啦几百口人,被囚车送入此地,引得菜帮子的消费上了一个新台阶。
刘兰终究是硬气,看着亲朋一个个在身边倒下,眼里没有半点沮丧。
要逆势而行,就得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
只剩下刘兰一人时,丘行恭跳上台,探手从刽子手那里夺过大刀,一刀剁下刘兰的人头,接着挥刀,剖出刘兰的心肝。
西市围观的百姓疯狂地呐喊。
对付乱臣贼子,就应该挖出他的心肝,看看是红的还是黑的!
然而,丘行恭的下一个举动,让绝大多数人呕吐不止。
丘行恭竟然生啖刘兰的心肝!
除了灾荒之年百姓迫不得已会食人肉,真正吃人,从隋末到现在,毫无争议的只有朱桀一人。
无论是视觉、道德,丘行恭的所作所为也越轨了。
丘行恭没有食人的习惯,之所以表现出格,一来是向天子表忠心,二来是震慑对头。
太极殿内,弹劾丘行恭的奏章如雪片般飞上李世民的御案。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皇帝你必须严惩这个违背道德的禽兽!
李世民眼珠一转,目光移向王恶:“蓝田侯,你怎么看?”
王恶一拱手,神态认真无比:“臣站着看。”
满朝哄笑。
王恶态度明确。
跟丘行恭本来就不熟,就是同去了一趟代州,王恶犯不上为他扛火力。
要是自己麾下,王恶还有护短的理由。
右武候,那是老铁匠的地头,老铁匠都不出声,额凭甚出头?
再说,生啖人心,委实恶心了点。
于是,李世民召丘行恭上殿,臭骂了一顿。
然后……
哪里有甚么然后?
一事不二罚啊!
丘行恭的行为虽然葬德,你偏偏在《唐律》找不出任何可以制裁他的条款。
只有李世民、丘行恭知道,李世民的臭骂,不过是对丘行恭的保护。
【《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贞观末,(刘兰)以谋反腰斩。右骁卫大将军丘行恭探其心肝而食之,太宗闻而召行恭让之曰:“典刑自有常科,何至于此!必若食逆者心肝而为忠孝,则刘兰之心为太子诸王所食,岂至卿邪?”行恭无以答。】
……
魏王李泰很慌。
文学馆扛着死活不建,便是李世民在魏王府外妥地建了文学馆,李泰也避而远之,绝不踏入半步。
以文会友?
抱歉,本王最近喜欢以吃会友!
邀约文章?
胖泰封笔了!
偶尔有推却不开颜面的故旧到访,却见李泰、布里库提、李欣在院内排排坐,盯着厨娘转动钎子上滴出油脂的烤鸡咽口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看布里库提,当年嫁入大唐是何等的清丽可人、苗条婀娜,如今体型已悄然向李泰靠拢。
“惠褒(李泰字)兄封笔,实乃长安文坛一损失。”
顾胤拱手。
顾胤的年岁其实略大于李泰,互称兄,不过是文人之间的礼仪罢了。
“奉椅、茶、酒、箸!没眼力的,不知道独食不肥么?”李泰一通吆喝。
顾胤差点没笑出声。
亏你敢说独食不肥,你瞅瞅自个儿的身材。
第四百三十五章 括地志
烤鸡油脂流淌、香味四溢、表皮金黄,让人格外有食欲。
即便是以君子要求自己的顾胤,面对碗中切割好的鸡肉,也没有丝毫矜持。
和这鸡肉一比,自己以前啃的,都是木头。
“阿耶,这人好能吃哦,都第三只鸡了。”
小肉球李欣悄声对李泰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