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在即,苏我氏府邸在即,所有人的眼睛都发红。
斩杀苏我入鹿、控制舒明大王,我们就是权力巅峰上的舞者!
铺天盖地的箭雨迅速毁灭了所有人的痴心妄想。
前方映着阳光发出耀眼光芒的铁甲、寒芒点点的刀枪,整齐到让人窒息的队列,都在表明一件事:圈套!
三万精兵,对付十万的乌合之众,不是手到擒来吗?
“他们人少,杀过去!杀了苏我入鹿,荣华富贵都是我们的!”
有人咆哮道。
苏我入鹿的身形出现在阁楼上,微笑着对身边的中臣镰足道:“师弟,你觉得师兄的布置如何?”
中臣镰足微笑道:“世间最难解的计谋,就是阳谋。大臣的布置,其实很多人都应该能猜出来,但有几人能跳得出来?错过了这次机会,他们难再觅得下手的机会,所以,即便是飞蛾投火,他们也只能来。”
苏我入鹿对中臣镰足更欣赏了。
诶,这位小师弟,要是愿意出仕辅佐自己就更完美了。
苏我入鹿微微挥手,倭国精锐整齐地往向前逼去,一个简单齐刺,一排私兵瞬间倒下。
无法防御,这种相互间配合的手段,不是纷乱的各家族私兵能比拟,几乎是一个私兵同时面对两枝长枪,顾此失彼,注定得死亡。
侧翼的精锐刀盾手战法不同,一组刀手深深地扎入私兵中,其他各组以其为依托,迅速的扩大战绩,如同尖锐的刀锋斩在热油上,打断了私兵的阵脚。
“盾手,顶上!”一名物部氏族人气急败坏地咆哮。
滚滚刀盾蜂拥而至,将那名物部氏族人斩杀。
“投石车!”
有人疯狂地呐喊。
是的,相对于苏我家族,投石车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所有进了藤原京的投石车,都被突如其来的苏我家族精锐投掷火油,进而付之一炬。
滚滚的浓烟让所有家族的心理防线崩溃,想要循原路退出藤原京外,却愕然发现,城门紧闭,城头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弓箭手,城门前是厚实的刀盾阵列。
苏我石川麻吕已经带走了十万人马,苏我入鹿哪里还有这么多的精兵?
后知后觉的各家族,推断出一个让他们难以置信的结果:苏我石川麻吕率领的十万兵,不过是苏我入鹿调集过来的杂兵,是个大幌子!
真正的精兵,从来不曾离开过藤原京!
瓮中捉鳖。
纵然有人困兽犹斗,在绝对的实力碾压下,很快身首异处。
终于,有人承受不了这巨大的压力,弃了兵刃,跪地求降。
见贤思齐,很快就跪倒了一大片。
渐渐地,私兵再无人站立。
前呼后拥的苏我入鹿出现在城门前。
琢磨了许久,中臣镰足忍不住叹服。
师兄就是师兄,这一出手果然不凡,一招瓮中捉鳖,用城市复杂的地形限制了投石车的发挥,伏兵首攻投石车,强势兵力截断各家族退路。
这环环相扣的攻击,足以让这些乌合之众崩溃。
不对!
上次围攻藤原京的打法,虽然说不上惊艳,却比这些乌合之众强悍得多,行事也极有章法,若是按那打法,大臣即便获胜也没那么轻松。
“果真,藤原京稍一空虚,这些乱臣贼子就来造反了!”苏我入鹿眼里闪过一丝狠厉。“全杀了!”
中臣镰足心头一震。
好几万人呐!
把他们贬为奴隶不行吗?
只是,中臣镰足无法开口。
这个时候,谁提出异议就是与苏我入鹿作对,苏我入鹿能直接弄死他。
最终,中臣镰足还是弱弱地问了个问题:“大臣,不审问他们的背后势力?”
苏我入鹿摇头:“不需要费那工夫,看他们的甲胄、兵器,就能大致判断出来头。再一个,即便苏我家族权倾朝野,也不可能独自执掌朝政,要是一家家清算下去,朝堂要空了啊!”
中臣镰足暗笑。
你还知道自己成千夫所指了啊!
叫你牛的,连山背兄王子都杀,知道啥叫后患无穷了吧?
当年飞扬跋扈的账,总是要买单的。
“不过,物部氏的残部,很不老实啊!”
苏我入鹿狞笑。
这一次的算计,唯一的遗憾,就是引不出唐人来。
否则,倭国就有借口收回难波租界。
哪怕收不回,也可以砌石墙将租界隔绝起来。
遗憾呐!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威慑力
在租界里坐卧不安的梁洛仁,得知去藤原京搞事的队伍全军覆没,不由一阵后怕。
要不是总董事运筹帷幄,生生压制住自己,那堆尸体里,应该有自己一份吧?
梁洛仁清楚自己在场指挥,能够形成局部优势,却绝对没法活着从藤原京离开。
……
百济,熊津城以北正在移交给高句丽,唯有买召忽是百济的飞地。
但是,新得的土地对高句丽来说,同样是飞地。
中间还有一片原新罗国、现大唐新罗府的土地横亘着,对高句丽同样是个头疼的问题。
泗沘城内几乎都炸了。
那么大片国土拱手相让,除了卖国,还有什么词形容?
扶余义仁公然发声,指责太子扶余义慈僭越、卖国,应当受到审判,不配为百济储君,并信誓旦旦的承诺,如果自己登上储君之位,一定会收回这些遗弃的国土。
扶余义慈气得砸了几个精美的三彩瓷瓶。
要不是为了对抗大唐,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就你知道维护国土,本太子不知道?
那一群公然与扶余义慈作对的官员,光天化日之下,前往大唐使馆拜谒扶余义仁,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八大家族的态度,颇有首鼠两端之意。
扶余义慈想杀人,奈何手下无人。
连泗沘城的治安都要倚仗八大家族的私兵,扶余义慈能怎么办?
上次没能弄倒岐味,已经成为泗沘城的笑柄。
扶余义慈实在没招了,亲自去后宫将武王扶余璋请了出来,哪怕是做个人偶,都比自己决断来得名正言顺。
“扶余义慈是本王任命的监国太子,所有行为均得到本王的认可。”
扶余璋这则通告让泗沘城沉寂了一阵。
扶余义仁这个铁头娃针锋相对的开出一个通告,严重质疑武王扶余璋是被扶余义慈挟持了。
扶余义慈几乎要气疯了。
合着只要是不顺着你的心意,就特么是假的?
问题不在于扶余义仁的捣蛋,而是扶余义慈发现,自己现在谁都不敢相信了。
难啊!
……
买召忽租界。
冯智玳知晓买召忽成为飞地的事实,忍不住呵呵冷笑。
买召忽租界的宝船日夜在海面上游弋,只要是高句丽的船只敢靠近买召忽的海域,立刻炮弹侍候。
想恶心人?
呵呵,让你高句丽的飞地彻底成为孤地。
高句丽飞地的最高长官——太大使者木江坐蜡了。
主将公孙远的禀告让所有人觉得手脚冰凉。
飞地,这回真成了飞地。
陆地上有新罗府横亘,海上有买召忽租界作梗,得地的喜悦瞬间荡然无存。
“太大使者,怎么办?”
公孙远手足无措。
作为败军之将,公孙远面对唐军本来就缺乏信心,何况要面对的是满载火炮的宝船!
阴险的唐人,我们从高句丽下来的时候,你怎么不拦截?
木江沉默了一阵。
“慌什么!至少我们已经成功立足。传令下去,各县迅速组织秋收之后的粮食、税赋征收,入冬之前青壮集训必须到位!或许我们无力抗衡唐军,但至少能让他们崩几颗牙!”
木江的话听起来很提气,可细细揣摩,呵呵,就是“硬撑”二字。
……
最近的王恶有点膨胀。
好好的金城不呆了,带了三千火枪手、一百炮手,往七重城走去。
甚?
皇帝的旨意,近期不要惹是生非,稳住新罗府?
嗨,没听说过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么?
冯盎镇守金城,冯胜带兵往百济边境,让阶伯感受一下大唐的热情,王恶自己往七重城给高句丽送点温暖。
看看,新罗府是不是瞬间安定下来了?
“老弟,不厚道!为甚不是你镇守金城?”
冯盎抗议道。
王恶嬉皮笑脸的回答:“因为,镇守之事需要德高望重和长者才能办到啊!”
冯盎并不满意这答复。
人老奸,鬼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老油条级别的冯盎当然看得出王恶没说实话。
“冯智章、冯智玳兄弟俩都在大出风头,这时候兄长应当稍微收敛一下锋芒。”王恶点了一句。
冯盎沉思了一阵,默默地点头。
风头都让冯家出完了,难免有功高震主之嫌。
看看李靖就知道,他已经辞了尚书右仆射一职,在家静心养身,轻易不出门,谢绝任何访客。
这才是明哲保身之典范。
或许,这趟回转岭南,自己应该考虑含饴弄孙了吧?
反正,冯盎的年纪都一大把了,也应该安享晚年了。
高句丽国内被王恶出现在七重城的讯息吓了一跳。
哪怕是大唐那些用兵如神的名将、老帅,都没法让他们震惊。
王恶富有攻击性,还是火器的鼻祖,带着的兵马看似不多,实际上已经足够开启一场战役,谁不怕他突然抽风?
高句丽名将温沙门带领五万大军驻扎在边界,战战兢兢的防守着,时时刻刻有斥候在山林里盯着七重城的动向。
王恶带兵出了七重城,向西移动,温沙门迅速带大军沿着边界线平行移动;王恶掉头向东,温沙门也得迅速向东。
形象的比喻,这就是在遛狗。
只可惜,无论部下怎么抱怨,温沙门仍旧坚定不移的跟随王恶的脚步。
呃,这句话好像有点奇怪。
要命的是,明明王恶的人马还在七重城,可探子的回报,却表明了王恶身在娘臂城!
温沙门不得不拨了二万人马给副将,让他驻扎到娘臂城对面,继续沿用这方法盯住王恶,却绝对不许轻举妄动。
七重城的守将已经换成了大唐远洋水师的一名校尉,邹士信。
对于七重城的防御,几乎没人在意。
大唐贞观朝的防御宗旨只有一个:打出去!
“蓝田侯,为甚不打?”
邹士信的话让麾下军士惊讶。
王恶麾下才多少人?
远超十倍之敌,听他们说起来,似乎那都是纸糊的?
王恶伸了个懒腰:“虽说如今火器昌明,直接碾压就可以打败对手,可兵法也要讲究一点,好歹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作为朝廷的将军,你需要明白,很多时候,战争只不过是政治的延伸,打或者不打,要考虑政治层面。”
“在占据优势时,拳头没打出去,有时候比打出去更有威慑力。”
。
第三百三十七章 鸟尽弓藏
大唐,长安,两仪殿。
虽然眼下是太子监国,但一些重要的事还是需要皇帝亲自处理的。
比如说朝鲜半岛的事,事情之大、情形之诡异,就不是李承乾可以处理得了的。
“说说你的看法。”李世民考较起来。
李承乾惊讶地看了阿耶一眼。
似乎有些僭越了啊。
“按理说,大唐新纳新罗府,应当安稳人心,耐心消化上一两年,稳住高句丽、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倭国,再对百济徐徐图之。可是,感觉无论是蓝田侯还是醴泉县子,都有些操之过急。”
李世民低低的哼了一声:“以你现在的眼光,能看到这点已经不错了。有一点你须记住,计划没有变化快,临阵之机,前方的将帅有权力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当年的隋炀帝一征高句丽,就是因为限死了将帅之权,自己又作出错误的判断,才导致一征高句丽惨败的。”
“否则,你以为前隋的武力会低于大唐?要是额让你做事,却又束缚了你的手脚,你觉得能办好不?”
“王恶兵临高句丽边界,这是在对高句丽施压;冯盎镇守金城,嗯,此地也确实需要一员老将坐镇;冯胜推进到新罗府与百济边界,让百济国高度紧张,兵力抽调一空,尽数集结于黄山伐。”
“百济因此惶恐,请求倭国出兵相助,倭国屠了百济古禄只县、道际县……太荒唐了吧?铁三十三,此事可信否?”
阴暗的角落里传来铁三十三斩钉截铁的回答:“此乃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