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但进入地下宫殿的这些家伙,身处圣殿教堂内神殿的英国女王和教皇、以及其他所有人,都被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彻底惊呆了。
有些英国佬的双眼瞬间就红透了,直接抱头惊呼起来,其中就包括英国首相。
在遍及世界各地的无数直播端,人们都陷入了呆滞状态,紧接着就像触电一般,猛地从沙发上窜起,疯狂惊呼起来。
直到此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隐藏在圣殿教堂地下的这处圣殿骑士团宝藏有多么巨大、多么惊人,足以轰动整个世界。
与此同时,人们也瞬间想到,斯蒂文那个混蛋究竟得到了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简直幸运到了极点,绝对能令人羡慕至死!
而此时的叶天,头脑却非常清醒,而且在不停高速运转,在思考接下来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等现场惊呼声稍落,叶天这才轻轻拍了拍手掌,惊醒了现场所有人,然后微笑着朗声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这座地下宫殿,这就是圣殿骑士团七百多年以前隐藏起来的宝藏、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宝藏之一。
虽然这处圣殿骑士团宝藏非常巨大、也极其惊人,但据我估计,这并非圣殿骑士团宝藏的全部,只是那个著名宝藏的一部分”
话音未落,现场及无数直播端已再次沸腾了。
“什么?这还不是圣殿骑士团宝藏的全部?圣殿骑士团宝藏究竟有多么巨大?未免也太惊人了吧!”
“真的假的?斯蒂文这个家伙不会在胡扯吧?难道圣殿骑士团洗劫了整个中世纪欧洲?”
就在人们惊呼不已之时,叶天清朗的声音再次传来。
“先不说这个话题了,咱们这次下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将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几个箱子搬到圣殿教堂里,然后请教皇和女王陛下亲自打开他们。
届时,你们每一位、还有无数直播端前的每一位观众,都将亲眼看到装在那些箱子里的物品,我敢肯定,那绝对是一个轰动全世界的伟大瞬间。
打开那些箱子、公开展示装在箱子里的物品之后,教皇和女王陛下就会离开圣殿教堂,后续的清理行动将全面展开,相信还会有很多惊喜出现。
这座建造于中世纪的地下宫殿,已被我彻底排查了一遍,所有机关陷阱都已解除,没有任何危险,大家可以放心进入,好了,大家请跟我来吧”
说着,叶天就迈步而出,一马当先地向这座地下宫殿的深处走去。
其他人立刻跟了上来,一个个双眼放光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满眼的好奇与期待,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转眼的功夫,叶天已来到这座地下宫殿的大厅中央,这里有一个高约一米五左右的祭台,依靠着一根人抱粗细的大理石柱。
在这个祭台上方,摆放着一个长宽高都在四十厘米左右的木箱,上面长满了青苔,掩盖住了箱子的本来面目。
那个箱子后方,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同样长满青苔的三杈枝烛台,高约五十厘米,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作的,安静地竖立在那里。
两个三杈枝烛台中间、则是一个耶稣受刑十字架,高大约六十厘米,挂在后面的大理石柱上,十字架上同样长满了青苔,看不清楚质地。
就这个祭台上的情况、以及那些三杈枝烛台和十字架营造出来的氛围,不论任何人,瞬间就能看出,装在祭台上那个箱子里的东西绝对非同寻常。
来到这个祭台前,叶天立刻停住脚步,看向了祭台上的那个箱子。
很快,其余人也来到这里,纷纷看向了这个祭台、以及祭台上的箱子和十字架等等。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英国女王和教皇、以及直播端所有人,也都看到了这个祭台、以及祭台上的一切。
等大家到齐、并欣赏了片刻,叶天这才微笑着说道
“肯特主教,这就是我所说的祭台之一,从这个祭台的形式和氛围来看,装在祭台上那个箱子里的东西,一定非同小可,很有可能是某件基督教圣物。
因为我的无神论者身份,谨慎起见,所以我并没有触碰这个祭台上的一切,打开那个箱子,清理箱子和烛台、以及十字架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
清理箱子和烛台、以及十字架上的青苔时,你们务必小心谨慎,这些东西已经地下深处沉睡了七百多年,目前的状况如何,咱们谁也不知道!”
“好的,斯蒂文,放心交给我们吧,我们会万分小心,绝对不会给这些历史久远的古董文物带来任何损害”
肯特主教点头应道,语气斩钉截铁,眼神中充满期待。
紧接着,肯特主教就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白色软布,跟另外一名梵蒂冈高级修士一起迈步上前,开始清理祭台上的那些东西。
他们两人各有分工,肯特主教擦拭祭台上的那个箱子,另外那名高级修士负责擦拭两个三杈枝烛台和后面的十字架。
随着他们的动作,那个箱子上的一块青苔、以及一枝烛台底部的青苔,就被轻轻擦掉了,大家眼前同时闪过一片耀眼的金光。
“哇哦!这是一个黄金烛台,而且上面镌刻着精美的花纹”
擦拭烛台的那位高级修士直接惊呼起来,语气中充满惊喜的味道。
随着他的声音,大家目光全都被吸引过去,看向了那个三杈枝黄金烛台。
但是,叶天却紧盯着肯特主教手底下的那个箱子,脸上迅速浮现出了惊喜的神色。
当然,这是表演给现场众人、表演给直播端所有观众看的。
经过肯特主教的擦拭,那个箱子的本体终于露了出来。
看得出来,那个箱子是用一种紫褐色的木材制作而成,表面泛着油光,原生的木纹非常美丽。
虽历经七八百年的漫长历史、并且处于这样一种阴冷潮湿的环境之中,那个箱子的表面却历久如新,就像刚制成没多久似得。
扫了一眼那个箱子,叶天立刻故作兴奋地说道
“太棒了!这个箱子是用非洲紫檀制作而成的,不但防腐防蛀,而且非常坚固,也就是说,保存在这个箱子里的东西,很可能完好如初”
听到他这番话,肯特主教的脸上也迅速浮现出一片狂喜之色,手底下擦拭青苔的动作,顿时变得更快了。
很快,这个祭台上的三样物品就被清理出来,露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重新绽放着灿烂的光芒。
摆在祭台中央的那个箱子,通体由非洲紫檀打造而成,前面的锁扣等所有金属件,全部用黄金制成,耀眼夺目。
在这个紫檀木箱的每个面上,都刻着精美的纹饰,箱子顶部刻着一个马其他十字架,十字架下方则是一个双人单马的圣殿骑士团标志。
箱子后方的两个三杈枝烛台和十字架,全部是用黄金制成,上面镌刻着精美的纹饰,在灯光下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除去黄金固有的价值,这三件黄金制品的制作技艺都非常高明、显然出自名家之手,每一件都是价值不菲的古董文物。
等肯特他们完成清理工作,站在这个祭台前故作陶醉地欣赏了片刻,叶天这才微笑着说道
“伙计们,这个祭台已顺利清理出来,咱们去下一个祭台吧,相信那又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说着,叶天已迈步而出,向几米之外的下一个祭台走去。
被他这番话惊醒的其他人,立刻跟了上来,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的。
。阅址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东宫君臣
东宫,显德殿。
(隋时称嘉德殿,唐初更名为显德殿。后因中宗李显为太子住东宫,避其名讳,改称明德殿。它为东宫第一正殿,是皇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一堆的奏折,忽然意兴阑珊。
监国期间,战战兢兢,唯恐哪里出了纰漏,到最后也不过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还行”。
当太子难,当明君座下的太子更难。
如芒在背,战战兢兢,不晓得甚么时候就祸事了。
可是,辛辛苦苦熬了半年多,连一句鼓励的话都不值得说么?
太子妃苏嫣然娉婷走来,眼里带着一丝关切:“殿下若是太劳累了,不妨歇息一番。”
李承乾抬眼,眼里说不出的淡漠:“孤记得曾经说过,你不许进入显德殿。”
苏嫣然一脸的委屈:“妾身只是关心殿下……”
李承乾抬手止住这话:“偌大的东宫,寝宫占了一半多,你要管寝宫,那是太子妃分内之责,孤无话可说;可这前殿,是孤处理公务之所,你贸然进来,是想……干政?”
这顶帽子有点大。
虽然大家都知道当今长孙皇后是有能力干政的,咳咳,但是,这属于不可描述事件,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虽然大唐取大隋而代之,但脉络是相承的。
大隋开科举,大唐也开科举;
大隋伐高句丽,大唐也伐高句丽;
大隋独孤皇后有能力干政,大唐长孙皇后也有能力干政。
总而言之,大唐的大方针基本是延续大隋的,区别是大唐做得更完美。
但是!
不管怎么说,明面上,后宫干政是被排斥的。
苏嫣然气结,一跺脚一拧身出了显德殿。
一片好心,竟错付这无情郎!
苏嫣然不是想添乱或者干政,只是真心想为李承乾分忧。
苏家家学渊博,祖上苏绰是西魏丞相宇文泰最器重的大行台度支尚书、司农卿,耳濡目染之下,苏嫣然处理政事也颇有造诣。
只是,没想到李承乾的态度如此冷漠,甚至隐隐有些敌视。
年轻的苏嫣然自然不知道,历来有为君王对自己的权力极为看重,不是极为亲近之人,极难从他们手里分走权力。
储君,那也是君!
对于李承乾来说,苏嫣然只是随便的选择,远远谈不上“亲近”,自然更不可能让她接触自己仅有这鼻屎大点的权力。
呵呵,女人!
宦官郎力士也很着急。
身为太子的贴身老奴,不能为太子分忧,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东宫的中、后宫,自合卺之日起,太子鲜有涉足,前宫又多是于志宁、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魏征、孔颖达、陆德明等老顽固,可怜的太子竟无处可去。
“殿下,崇文殿与内坊之间空地甚广,何不建上几间屋子,作为休憩之所?”
郎力士迅速在脑中梳理了一遍东宫的地形,建议道。
休憩之所,说得好听,不过是给李承乾一个贤者时间的去处,不受人干扰的去处。
偏僻的房屋,也称曲屋。
只是盖点简易木屋而已,找个跟将作大匠阎立本说一声,东宫自己出钱财,将作监出人力、材料,开始动工。
天气虽然有点冷,却也不至于到无法开工的地步,太子的钱财给到位了,匠人们自然兴高采烈的上工。
太子詹事于志宁入显德门,便见匠人忙忙碌碌的进出,车马进出,砖石木料承载其上,不由大怒。
大唐置詹事府,设太子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
由此可见,于志宁之位高权重,实属东宫太子属官之首,便是连宫内事务都可以插手。
入显德殿,便听得丝竹之声,竟是李承乾向太常寺下辖太乐署讨了一名眉清目秀的乐童,在那里为他吹奏发音清越、音质柔和的《高山流水》。
于志宁越发不高兴了。
“如今的东宫是隋朝时修建的,那时人们就说它奢侈豪华,怎能再进行雕凿装饰。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他们带着钳子凿子等物来往进出,宫廷警卫不能盘问。警卫在宫外,奴隶在宫内,怎不令人担心呢?东宫里多次响起乐声,乐官乐工时常被留在宫里不让出去,前几年皇上的口谕告诫,殿下能不想想吗?”
一上来就板着脸说教,谁听了不来气?
更别说口气还是吃了枪药似的。
“孤就修造几间曲室,就成了奢侈豪华、雕凿装饰了。怎么,孤有用都得詹事恩准么?”
李承乾的暴戾脾气一下就激了起来,用词也狠毒起来。
“恩准”二字,委实诛心。
“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很好,孤这就将詹事之意传达工部、将作监、火器监、军器监与内侍省。”
于志宁一下就懵了。
高官看不上工匠、官奴,那不是传统吗?
就算用词失当,语气激烈了些,那不也在情理之中么?
太子有意将这言论扩大,到时候各部门闹将起来,责任是谁的?
于志宁已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