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虽勇,高句丽军却占据了地利,原本扩开的局面生生被他们逼得重新压缩到一起。
“差了点啊!”冯盎眼里难掩的失望。
“大总管,借几名炮手一用!”
程名振迅速让人掩护着炮手、帮忙提着迫击炮、弹药箱冲上了半山腰。
“几位兄弟,照城门轰,只要轰倒了,本总管为你们请功!”
炮手叽里咕噜的议论了一下。
这个难度比较高,因为迫击炮是抛射,不是平射,不是某些不靠谱电视剧那样把炮筒倾斜就能够做到的。
计算好曲线,不能被城墙挡住炮弹,炮弹的落点还要在门上,这个要求确实刁钻。
驱开大门这一路的军士,两名迫击炮手校了角度,炮弹迅速放入炮筒,炮弹呼啸着,砸到了城门上方的城墙上。
“搞乜?调一个刻度!”
两名迫击炮手骂骂咧咧的调整角度。
所谓的刻度,不过是他们根据自己经验总结出来的度数,王恶可没弄出刻度表盘来。
一枚炮弹落地,与大门只有一丝距离,爆炸的威力震得大门晃当。
另一枚炮弹落下,正正击在大门上,厚重的大门被炸出了裂缝,碎木屑到处乱飞。
“城门!立刻派人增援城门!”
察觉不对的守将咆哮道。
然而,已经晚了。
得到准确角度的迫击炮手迅速的开炮,不过十发炮弹,大门终于轰然倒塌。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正道的光
当大唐军士疯狂的涌入城门时,城头的抵抗已经没有了意义。
无数唐军攻上城头,配合王大度,将守军全部斩杀。
卑沙城,从今日起归属大唐!
卑沙城中,俘获的男女八千余口。
冯盎马不停蹄的派总管丘孝忠陈兵鸭绿水。
……
李勣兵锋直指辽东城(今辽阳),
拿下了新城(今抚顺北)的李道宗率四千骑与李勣汇合,拿下了建安城的王恶也率兵赶到。
辽东城城墙坚固,一时也攻不下来。
王恶的建议让人眼前一亮。
围点打援,然后李勣部再倚仗滑膛炮之利慢慢轰着呗,反正弹药足够。
“呵呵,阻敌之事,自有本王来做!”李道宗骄傲地挺胸。
身为开国名将,李道宗有资格说这话。
李勣自然遣李道宗阻敌。
王恶撇了撇嘴。
这老东西,非得出那么一个风头。
“王恶,你引胡兵至李道宗侧翼,与他遥相呼应。任城郡王虽然善战,可四千军终究少了点。”李勣下令。
三大帅中,李勣以稳见长,不可能让李道宗这一路出现闪失。
滑膛炮、迫击炮摆上,有一炮没一炮的轰着,辅兵们迅速的负土冲到辽东城的护城河畔,一袋又一袋土直接投入河中,即便护城河挖得再深也经不住这般填充。
“投石、箭矢!快!”守将李三刀咆哮。
高句丽军士再度汇聚,企图对城下的辅兵发动攻击。
段瓒狞笑着挥旗:“一个基数的自由射击!”
炮火连连,仅仅是炮弹落点的气浪就能直接将人掀飞,而那些四下迸射的弹片则在放肆的收割着性命。
再坚固的甲胄,在弹片强大的冲击力面前都不够看。
不过一轮射击,城头上便倒下了数百号死无全尸的军士。
李三刀又惊又怒,咆哮道:“李四棍,带人补上!”
李四棍是李三刀的堂弟,也是辽东城的副将。
听这堂兄弟磕碜的名字就知道,他俩出身不高。
低贱的出身却能委以辽东城的重任,自然是因为李三刀骁勇善战、敢打敢拼,才得渊盖苏文青眼有加。
所以,明知道现在极其危险,李三刀还是得让堂弟扑上去。
必要之时,李三刀自己也会上去!
李四棍咬了一下唇,带着军士扑上去,一轮箭矢下去,射死射伤了不少辅兵。
段瓒怒了:“程处亮,给我将他射杀了!”
“好嘞!”程处亮麻利地举起燧发枪,填弹、瞄准、开枪,动作一气呵成。
枪响。
一息之后,李四棍额头上多了一个血洞,身躯无力地倒了下去。
李三刀抖了一下。
唐人这火器,厉害!
这枪法,更厉害!
但是,可能因为李四棍的死亡放弃抵挡、束手待毙吗?
不可能!
李三刀换了一身军士装扮,倚着箭垛指挥军士,身后的将校有样学样,全部换上军士装束。
确实,这样躲过了程处亮点名,可指挥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滑膛炮炮弹砸在城墙上,即便城墙是取的上好青石垒成,也同样无法承受如此巨力的攻击,大片的碎石滚落到护城河中,城墙好几处同时坍塌。
“让人上来修补城墙!”
李三刀狂叫。
一拨拨民夫担着土石上城头,拼命的修补着缺口。
炮弹落处,民夫纷纷倒下。
大战之时,谁的性命有人在乎?
一日下来护城河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小半堵城墙残缺,守军伤亡过千。
李三刀抱着刀倚在城楼上,眼里全是忧虑。
唐军的攻击太猛了,大对卢,增援再不来快点,真支撑不了几天。
增援来得很快,积利城、石城的守军面对冯盎的大军,直接弃城而走,掉头支援辽东城。
毕竟,与辽东城的重要性相比,积利城、石城可有可无,而大对卢之前并未限死作战方式,转战也是可以理解的。
积利城守将东方炫耀、石城守将皇甫唯一与木底州守将金胜南汇合,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辽东城扑去。
辽东城后方是平坦之地,三军平行,向前方的李道宗逼去。
呵呵,唐军的战斗力确实举世闻名,可是,四千骑就要阻挡四万大军,想得太美了吧?
“唐军妄想螳臂当车!”东方炫耀冷笑。
“那是大唐名将李道宗,不可小觑!”皇甫唯一提醒。
“硬碰硬,高句丽不逊于唐军!”金胜南面现傲色。
李道宗马槊朝天,身后的骑兵也奋力举刀。
长时间征战的磨合,李道宗与这四千骑已经融为一体,一个手势就足够让大家明白过来。
不需要呐喊,四千骑随着李道宗,如拍岸的巨浪,狠狠向高句丽援军冲去。
如臂使指,这是李道宗敢于孤军打阻击的底气。
唐军如尖刀一般扎入高句丽军中,东方炫耀挥舞双刀向李道宗杀去,却被李道宗那如蛇信吞吐的马槊杀得手忙脚乱。
李道宗出招快也就罢了,力量却又大得惊人,双刀偶尔触碰到马槊,东方炫耀的手臂立刻被震得发麻。
李道宗一槊刺在他肩头,奋力挑起、甩落,东方炫耀如破布袋一般摔到地上,要不是皇甫唯一、金胜南合力缠住李道宗,让东方炫耀的亲卫有时间将他救回,才免了他成为第一个被唐军生擒将领的命运。
李道宗并不多纠缠,而是给麾下四千骑充当锋矢,在高句丽军中疾冲。
骑兵最大的优势,是那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高句丽军悍不畏死的扑上来,却一个个沦为唐军的刀下亡魂。
高句丽军论武器、甲胄、战斗力略逊于唐军,可战斗意识也挺强的,四万军结阵,一点一点收拢,慢慢将李道宗围起来,唐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李道宗也发现不妙了。
冲得太放飞自我,过于深入敌阵了。
李道宗从来不知怕字为何,即便深陷敌阵,杀开一条血路便是了。
当年征战窦建德时,比这要艰险得多,不照样熬过来了?
一声响,如银瓶乍破,一支数千人的兵马从高句丽军后方杀出,瞬间让高句丽军慌乱起来。
“营州都督张俭在此!高句丽中伏了!”
听到那大笑声,李道宗知道自己已经从一个被围困者,摇身一变成为插在高句丽军心口的一把尖刀。
只不过,即便加入了张俭,局面也只是扳平而已,毕竟这人数比终究悬殊了。
侧翼传来一声大笑,怪腔怪调的唐话在战场回荡:“兰州康禄在此!高句丽贼子,受死!”
兰州一万胡骑的入阵,唐军便占据了足够的优势,高句丽四万人马,已经分成了三伙,东方炫耀对付张俭,皇甫唯一迎战李道宗,金胜南迎战康禄。
正面,一面大纛迎风飘扬,硕大的“王”字入目,一万胡骑纵马狂奔,声势惊人。
“耶耶王恶在此!”
一手刀、一手左轮手枪的王恶嚣张地大叫。
至于说左手执枪没准头……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说得好像王恶右手执枪就打得准似的。
事实上,王恶的名头比他本人来得更有杀伤力。
“魔王!”
惊呼声中,十余骑高句丽军士冲出阵,迅速的向山林冲去。
战场保命守则:我不需要跑太快,只需要比我的同伴快那么一点点就行。
王恶与高句丽兵拼了一刀,发现手臂有点酸麻,索性左轮手枪乱发。
距离如此近,左手右手差别不大,准头都差不离,即便偏了,高句丽军人群如此密集,总要打中一个的。
安全有第五招这些老鸟守护,王恶索性收刀,麻利的上子弹,左轮手枪一通乱打。
在近距离,其实左轮手枪的杀伤力与刀枪差别不是太大,也就是听觉、视觉上给人造成冲击,再加上魔王的名头,迅速让恐慌蔓延。
终于,第一个逃兵出现了。
有一就有二,当溃逃之势形成时,再好的将领也只能徒呼奈何。
金胜南满眼的无奈。
平衡被打破了,王恶的到来恰恰是压倒高句丽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眼看着王恶冲来,金胜南拨转马头,策马就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王恶急了。
耶耶那么拼,可不就是想捞个人头立功吗?
抬起手枪,抖手六颗子弹射了出去。
即便是骑射,凭这六枪,就算枪法再怎么差,也有一枪命中的吧?
枪响处,金胜南应声落马。
王恶得意地吹了一下冒烟的枪管。
看看,耶耶还是有准的时候不是?
护卫们飞身下马,把摔得七荤八素的金胜南捆住,摁到马背上,马屁如潮:“郎君好枪法!”
王恶抚额。
一群没节操的,好甚么好呀,没看到这一枪是“正道的光”吗?
金胜南的盆骨估计都被打烂了。
金胜南被俘,东方炫耀、皇甫唯一连多逗留一下都不肯,直接落荒而逃。
反正,直接弃城、弃部众逃走的温审都没受多大处罚,我们这些与唐军厮杀败阵的,更不应该受重罚了。
李道宗神色复杂地看了王恶一眼,微微拱手,带军后撤。
胡人们欢天喜地的下马,开始剥高句丽军士的甲胄、衣物,搜索钱财、拾取兵刃。
穷久了,连高句丽军士的兜裆布都不放过,看得李道宗直摇头。
形容不够准确,是连尸体的兜裆布都不放过,那些高句丽俘虏,还是留了一身里衣的。
“筑京观!”
按惯例,王恶又当起了设计师。
一具具尸体被麻木的高句丽俘虏垒起。
。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一声叹
高耸的京观筑起,让辽东城里的军士为之惊心。
日盼夜盼,盼来的援军却成了京观!
李三刀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都是懵的,比炮弹震到脑壳还懵。
我还在前面拼命厮杀,我的援军却已成了唐军耀武扬威的京观!
金胜南被绑在斗车上,熟悉的面孔让李三刀几乎要崩溃。
该死的!
“取我弓来!”李三刀目眦欲裂,
三石强弓在手,李三刀顶着炮火,箭上弦,拉满弓,狠狠对金胜南射去。
高句丽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被活捉的大将!
金胜南看着李三刀挽弓,脸上浮现出一丝凄厉的笑意。
李三刀还真狠呐!
不过也好,自己堂堂大将受此奇耻大辱,还真不如死去干净。
唯一的遗憾,是射程不够!
唐人这斗车摆的位置太刁了,李三刀的三石弓全力一箭,无力的落到斗车上,离金胜南的脚还有两步!
这缺德的位置!
程处亮眼睛一亮。
高句丽军上下统一换成一样的装扮,搞得他都没兴趣击杀了。
至于射杀小卒子的活,段瓒的其他亲卫不正适合干这事么?
李三刀的出头让程处亮眼睛一亮,可逮到大个的了!
枪一摆,子弹上膛,程处亮睁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