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武笑了,笑得有点凄凉:“一帮傻子啊!真以为求饶就能活命?这是不死不休的仇啊!换成你,你会饶过对手?”
渊盖苏文轻笑:“大王还是如此睿智,可惜却干出了不明智的事。”
高建武叹道:“本王还是低估了你。不过,既然是王,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不可死于刀兵之下。”
(哈哈,终于赶出来了。)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征讨高句丽
渊盖苏文一笑。
这一点不算要求的要求,还是可以满足的。
两名军士手持一条白绫,环绕高建武的脖子,然后在两边用力拉扯。
高建武的嘴张大,眼珠子都快鼓出来了,颈骨咯咯作响,终于头颅无力地垂了下来。
既然下手了,自然不会再留隐患,高建武的嫔妃、子嗣全部都没有躲过去。
斩草除根。
这一日,平壤城内血流成河。
那些贵族的家人奢望能活下去,哪怕男为奴、女为娼,只是在渊盖苏文勃发的杀机下,这已是一种奢望。
平壤城外多了数十座大冢,一座冢埋一家人。
这一天,平壤城中的权贵噤若寒蝉,生怕渊盖苏文杀起了性子,顺手将他们抹杀了。
“父亲,叛逆已除,接下来,父亲是不是该登上宝座了?”渊男生有些期盼。
渊盖苏文呵呵一笑,目光中透着几分睿智:“男生啊,你觉得渊氏手控高句丽军政大权,与真正的王室有什么区别?只要手中有足够的刀把子,这个世界就是你的,那些虚名要了有什么用?王室,有时候就是拿来挡灾的。”
渊男生愣了半天,才勉强消化这信息量颇大的话。
“男生啊,父亲考考你,你觉得现在应该推谁上去当那个傀儡?”渊盖苏文问道。
“父亲,高生如何?高生素有贤名,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渊男生思索了一阵。
“可是,越是贤明,对渊氏的威胁越大。难道你愿意把渊氏掌控的权力分给他人么?”渊盖苏文偏头看向渊男生,眼里带着一丝笑意。
“这样啊!”渊男生轻轻笑了一声。“如果按这标准选,高藏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高藏是王室子嗣,高建武的侄子,每天吃喝玩乐,荒唐之名平壤尽知。
正躲在狭**仄的府邸中搂着侍女、啃着烧鸡、心内惴惴不安的高藏,不知自己还能活几天。
连荣留王高建武都死了,还有什么是渊盖苏文不敢干的吗?
彻底灭了高氏血脉,也只是渊盖苏文反掌之间的事,一无钱财、二无势力,连护卫都只有小猫三两只的高藏,敢奢望自己能活下去吗?
看似美食、美人,其实不过是高藏为自己准备的最后晚餐罢了。
大门开了,一队军士走了进来。高藏一个哆嗦,好悬没尿出来。
动作也太快了,能等我吃完这只烧鸡么?
看清军士簇拥的少年,高藏手里的烧鸡再也拿不住了,噗通一声掉在地上,手也不住的颤抖,看上去有几分风烛残年的感觉。
渊……渊男生?
自己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宗室,都出动这样的大人物来对付,还真看得起自己呀!
渊男生看了一眼瑟瑟发抖的高藏,心中越发满意了。
父亲定下的标准确实很高明,而高藏此时的表现也无比适合傀儡的角色。
“来人,侍候大王更衣。”
卢乌带着人过来,手持王袍,给高藏批上。
现在的卢乌今非昔比,王宫护卫大统领的位置让他意气风发。
对于酬功,渊盖苏文从来不吝啬。
高藏哆嗦得更厉害了,却不是怕的,而是兴奋的。
天上掉下那么大一块肉馅饼啊!热乎的啊!
哪怕是傀儡,高藏也心甘情愿。
“美食管够不?”高藏舔着嘴唇。
“管够!”渊男生满意地点头。
“美人管够?”高藏眼里放出异样的光芒。
“管够!”渊男生更满意了。
如此识相的傀儡,满足他一下有什么不好呢?
高藏登基为王,人称宝藏王,只是这位宝藏王登基的第一天,就公然宣称所有事务归大对卢处置,然后缩到后宫胡天胡地了。
……
四月初,大唐皇帝李世民御驾亲征,令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总管,王恶为辽东道副总管,率军六万,并兰、河二州归降胡人,自陆路向辽东进发;
令大唐远洋水师都督冯盎,征江、淮、岭、硖兵四万,于长安、洛阳募游侠儿三千,走海路自莱州向平壤攻击;
令新罗、百济各自出兵牵制高句丽。
征讨的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渊盖苏文对大唐使者无礼,另一个更粗暴简单,渊盖苏文弑君,可高建武是大唐册封的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武德)七年,遣前刑部尚书沈叔安往册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仍将天尊像及道士往彼,为之讲《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观听者数千人。)
大义在手,即便有人再不服气也只能憋着。
太子留守长安监国,以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高士廉为辅臣,文武俱是当世顶尖的配置,足够了。
王恶这个副总管,负责管理的兰、河二州的胡人。
胡人懒散,不讲队列也就算了,营房里还乱成一片,不时还能看见新鲜出炉、散发着腾腾热气的翔。
或许是胡人素喜荤腥、少食菜蔬的缘故,那味道更加的浓重,即便是农家子弟出身的王恶也几乎扛不住。
尤其让人敬佩的是,那些勇士们还能在翔不远处津津有味的吃着肉干,一点不介意这种混合的味道。
前面的路上,一个白花花的屁股露出,正蹲在道路中间酝酿。
王恶实在忍不住了,一马鞭抽过去,那屁股上顿时现出一道血印子,胡人嗥叫着提起裤头往远处跑去。
胡人统领叫康禄,原先是西域石国人,不知怎么流落到了兰州。
“见过副总管!”
王恶嫌弃地摆手:“看看这营地脏成甚么样子了?就是猪圈都比这干净!立即安排人打扫干净,在营地角落里挖茅坑,再有胡乱便溺的,一次抽鞭子,两次吊辕门,三次,直接赶出队伍!”
官大一级压死人,甭管愿意不愿意,康禄都得召集人马,叽里咕噜的喝骂了一通,下面人叽里咕噜一通回话,康禄又是一通喝骂。
通译憋着笑小声同步:“康禄说蓝田侯命令打扫营房、挖茅厕,胡人们不乐意,说大家已经习惯了,结果康禄一说蓝田侯就是魔王,胡人们瞬间老实了。”
魔王这名头,在大唐还不特别彰显,在胡人中间可是无比的可怕。
传说中,魔王一顿要烤一个异族吃,还要撒茱萸的那种;
传说中,魔王能够让瘟疫肆虐;
传说中,魔王喜欢堆京观。
所以,胡人们瞬间成了乖娃儿,打扫营房、挖茅厕,一个个唯恐表现差了,被魔王抓去烤吃了。
王恶哭笑不得。
后面两个王恶确实干过,没甚好推辞的,可是烤人是个甚么鬼?
王恶的口味还没那么重!
不过,胡人开始令行禁止的好事,至少便于管理。
当然,你也别拿他们往卫军、府兵上面靠,差不多就得了。
本次的重点与以往重点完全不同,押送辎重的民夫、辅兵成了重中之重,再度扩充的火枪旅帅轮番看守辎重。
辎重之地,严禁烟火,一丝都不行。
那些炸药包、弹药、炮弹,哪一样都不能沾上火星子,否则就是弥天大祸。
那些大大小小的滑膛炮,正是此次征战的主力,决不能在显露威力之前就贸然亮相。
征发的民夫,总共不过五万人。
前朝时,首征高句丽,出动了百万大军,征发了百万民夫,百姓甚至打断自己的手脚来逃避征发与徭役;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上曰:“……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岂比隋之行怨民哉!)
此时,同样是出征高句丽,连胡人算上也不过十万军队,征发的民夫五万,每日在队伍后附骥的人群络绎不绝,无数的游侠儿托关系给皇帝递话,愿以私装从军:“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
李世民果断拒绝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三月,丁丑,车驾至定州。丁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馀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唯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年份因为剧情的推进,已经不再适用史实。)
虽然有游侠儿效力是好事,可游侠儿不会接受纪律的约束,更多时候会帮倒忙。
平壤城内,听闻唐军大军出去,人心略慌。
不过,大对卢渊盖苏文还镇定自若,总算还有主心骨,倒不至于崩溃。
“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令你二人率本部,再召集靺鞨部,凑够十五万兵力,增援……安市城。”渊盖苏文的命令让朝臣们心头一抖。
也就是说,建安城、盖牟城、卑沙城、辽东城、白岩城可能不保了?
一向傲气十足的大对卢,在大唐的大军面前,已经默认要损失城池了?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夺建安城
“命边关诸军加强戒备,防止新罗、百济趁火打劫。辽东诸城,结城自守,坚壁清野,不给唐军可趁之机。”渊盖苏文的智商绝对在线。“所有内陆诸城,兵力全部抽到平壤。”
将军豆方娄皱眉:“大对卢为何集结重兵在平壤,而不是增援辽东诸城?”
渊盖苏文看了他一眼:“看来上次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大唐使团逃逸之事你还没有听闻,他们就是出了平壤,直接出海,大唐有如山岳一般的巨船、数里外可以大范围杀伤的火器接应,除了靠人命硬扛,别无良策。”
“唯一的指望,是那种火器体型巨大,不易下船,否则,乐子大了,平壤的城墙怕经不起几下攻击。”这话,渊盖苏文只是放在心里,不能宣之于口。
主要是,这事太伤士气了。
事后渊盖苏文曾亲自去现场看过,炮弹的威力,通过现场还原,让渊盖苏文觉得惊讶。
如此强大的威力,城墙再厚,能扛住多少发?
更让人觉得头疼的,是那让人绝望的射程。
三五里的攻击距离,意味着你连对方的人都没看清楚,就可能丢了性命。
豆方娄脸色一变。
这意味着,都城已经不安全了,随时可能笼罩在大唐的打击下。
那样的巨船,意味着大唐随时有能力运输兵力过来战斗。
远程攻击力强,真的除了用人命去堆外,再无良策。
大将温沙门沉吟了一下:“大对卢,大唐既然有如此厉害的船只与火器,高句丽一时也无法抗衡,不如谋划迁都?”
渊盖苏文脾气虽然不好,对自己麾下的大将却有所偏袒,即便温沙门说出这过分的话也不以为忤,只是和颜悦色的解释:“迁都是不行的。这时候迁都,无疑是在向唐国示弱,会导致军心涣散。”
温沙门沉吟了一下,毅然抬头:“如此,请大对卢给我首战之机!”
渊盖苏文轻轻摇头:“你去打头阵,浪费了。你去打伏击吧。”
温沙门算是高句丽比较难得的智将,当炮灰确实可惜了。
王宫中的高藏听到大唐大军压境的消息,无趣地打了个呵欠。
自己不过是个傀儡,命运早就注定了的,高句丽是胜是负,对他没有太大影响。
反正,就算败了,被大唐俘虏了,去长安也总得给点王侯待遇吧?
酒照喝,美人照抱。
……
新罗,金城。
哪怕雇佣军已经撤走,新罗朝堂依旧一片激昂。
无论是什么立场,只要还以新罗人自居,与高句丽的死仇就化不开。
大唐天子的圣旨,敦促新罗出兵牵制高句丽,配合大唐的攻势。
新罗上下一心,问题就是出动兵马的多少与谁掌军。
金城的港口已经加强了防御,与百济边境的兵马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