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俄再起-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机将车慢慢的靠边停了下来,没办法对方的枪口正对着他得脑袋,他不得不在对方的手势下将车听到对方指定的位置。3个身着黑色中监委制服、2个全副武装的内务部特警迅速地将车给包围了起来。

    “捷列卡莫夫斯基同志,我们来自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我们的证件,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您的协助调查,请您跟我们走一趟。”一个为首的中监委制服男将副驾驶的门打开对着里面的年轻人说道。

    “为什……”刚刚从看守所中出来的捷列卡莫夫斯基很是惊恐的望着对方想问一个为什么,可是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完就被他自己给吞了下去,旁边那2个全副武装的特警同志的枪口毫不掩饰的对上了他,对方眼中更是冒着凶光。

    “带走”

    与此同时在亚美尼亚内务部副部长办公室,同样地3名中监委制服男子和2名内务部特警带走了副部长门捷列夫和他得秘书。在亚美尼亚共和国党委大院,6名中监委工作人员和10名内务部特警带走了亚美尼亚党委委员莫罗卡以及亚美尼亚党委副书记卡图波夫。

    4月29日,在《真理报》整理出版的一份内部发行的政治刊物当中记载了一条重要消息,“4月24日,因亚美尼亚重大交通肇事案而被法院判处3个月监禁的捷列卡莫夫斯基在某些人的帮助之下提前18天离开了看守所,这是一起严重挑衅国家司法权威的事件,书记处书记安德罗波夫同志指示相关部门要‘严厉查处’,中监委主席马谢洛夫同志也对此事做出指示此事要‘一查到底、严厉处罚牵涉到这个案件的相关党员’,在两位同志的指示下中监委、内务部派出骨干力量前往亚美尼亚调查此事,到目前为止已经将案件基本调查清楚,主要涉案人员已经全部被抓住(a表为涉案官员一览表)。至于此事件是否还有这更深一层的内幕目前不可知,调查人员表示将不放过任何疑点全力侦查。”

    “放弃吧,崔可夫同志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了,如果我们还不妥协的话那么事情将不再仅仅压制在亚美尼亚范围内了,‘涉案人员’将会在‘进一步调查中’加入我们的那些心腹,甚至还有我们。”拉祖莫夫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对着对面的两人说道,他故作轻松的说道,“现在妥协也仅仅是让那些不听话的小家伙们以后收敛一点、自己控制一下,我们还是有着不错的生活的。”

    “哼,说的轻松”其中一个非常不屑的说道,“现在我们退让了,那么以后呢?你又不是崔可夫同志的最终想法,难道你能够忍受再回到那样的生活吗?”

    “还有就是即使我们现在妥协了,但是在崔可夫同志的心中我们以前所做的那些还是记在他得心目中的,迟早有一天我们……如果一只妥协的话那个时候我们的力量将会弱到什么时候,为何不现在就反抗着,到现在我们还有着足够的实力的。”

    “足够的实力?可笑。没看到安德罗波夫和马谢洛夫两个家伙早就表态了吗,其他人是什么想法你知道吗?真的抗争起来谁会真的支持我们”另一个人同样不屑的说道。

    “难道他们就不怕崔可夫同志的后续行动吗”

    “被忘了,那几个人并没有在崔可夫同志推行改革行动的时候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他们的底子还是白的”

    “那你说怎么办?”

    “这……”激烈的炒在一起的三人顿时沉默了下来,是啊,现在这种被动的局面怎么应对呢?

    “铃、铃、铃”清脆悦耳的手机铃声从拉祖莫夫的口袋中传了出来,其他两人看了他一眼然后将目光移向了其他地方,拉祖莫夫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来电显示本来有些发黑的脸色立时阴转晴并带上了一丝微笑,“鲁萨科夫同志,您有什么指示?”

    拉祖莫夫虽然也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但是面对鲁萨科夫这个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的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地位稍稍的低了一些,所以说话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放低自己的姿态。

    “是这样的拉祖莫夫同志,这里有一个医疗检查专家团的一份关于你的文件,我希望你能来这里确认一下”

    咯噔,拉祖莫夫的心就是一沉,医疗检查专家团是崔可夫这个苏共总书记推行干部年轻化、健康化之后成立的一个医疗组织,它的目的就是为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以上级别的领导人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并向中组部和政治局递交相应的调查报告,而且还会时不时的对领导人的身体情况作出总结确认其是否能够承担繁重的工作。此时这种时刻这样一份来自于医疗检查专家团的文件显然不会对他有什么好处,相反可能就是可以足以致命的巨大炸弹。

    但是拉祖莫夫能说不去吗?不能他只能在另两个人复杂的目光中拖着沉重的身体坐上了专车来到了中组部鲁萨科夫的办公室。

    1984年5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外发布通知,原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拉祖莫夫同志因为个人身体健康不足以再承担繁重的领导工作,所以向最高苏维埃递交了辞职报告,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表决后同意了其辞职报告。苏联国家主席崔可夫同志其后正是在拉祖莫夫的辞职报告上签字,同时也签署了任命拉祖莫夫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命令,这也意味着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拉祖莫夫从此进入了二线,想要翻身除非苏联最高层遭逢巨大的变化不然就不要想了。

    5月8日,仅仅经过了3天的集体讨论之后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的人选就宣告于众,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多尔赫基当选,他得这一步到底是更进一步还是明升暗降目前外界还是看不太清楚的,毕竟这两个位置真正权力大小谁也说不上个绝对来。

    至于空下来的另外一个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名额却一直难产,这让不少对这个位置垂涎欲滴的人忍不住了,中央这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啊,这样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居然迟迟不决?

    不过很快一个传闻的传开也就让这些人明白了一些,传闻中说道苏联现在的最高领导人崔可夫同志认为现在的政治局结构并不合理,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党的集体领导和广泛代表性来,所以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政治局制度改革,因此这个候补委员的位置也就不能这么快就定下来了,不然等人家上任了突然又调整这其中有着太多的麻烦。

    面对这个传闻不少人心动了,从传闻中的几个关键词不难看出崔可夫同志和中央这是要有意扩大政治局了,没准自己也能有机会。这样的机会可真的不多,迈过了可能先人一步进入国家领导人序列,要是慢一步没准就要因为退休年龄限制而不得不退居二线了。一时间苏联的政治力量将刚刚爆发的一次既得利益集团和崔可夫总书记的较量‘遗忘’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正在酝酿的政治局制度改革,或许这是本势力的一个机会。

    本来可能因为这次人事调整而掀起的一股巨*因为政治局再度改革的传闻而平息于未然,苏联的政局再次进入了表面平静的状态,不过下面的暗潮也更加的汹涌了。

    时间在飞速的流逝着,世界整个范围内也在维持着相对的平静,可是这种难得一来的平静被一阵急促的枪声打断了。

    “砰、砰、砰”苏联与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上枪声骤起……

    +++

    有什么意见大家在书评区提,小兵希望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更多到,地址

………………………………

被拉去看月食,明天补更



    外面冻了一个半小时现在才回来,冻得手脚冰凉的估计是写不了了,明天早上还要去练车考驾照,所以下午回来之后马上码字两更补今天的。。。

    更多到,地址

………………………………

第671章 看似无碍

    

    中国和苏联有着世界上最为漫长的国境线,因为种种的历史遗留原因在边境问题上自然有着不少的纠纷和争议,这些问题也伴随着中苏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着,有的时候大家刻意的去遗忘仿佛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事情一样,有的时候又成了两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弄得就像2天内不解决就开战一样。

    两国的边境问题就这样反复了30多年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那就更别说去解决了,中现在的领导层都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那可是格外的强硬自然是不会在这种有关国土边界的问题上做任何的妥协让步的,而以强势著称的苏联元首崔可夫自然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中国让步,强势到底的双方自然是谈都很少谈。

    问题虽然不解决但是比之以往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经互会成为成员国之一之后,苏联看待中国的态度自然也就好了很多在边境问题上自然是不会刻意的去刺激中国高层那敏感的神经,而中国也不会在本国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关键时期去挑衅苏联,所以两国的边境上一直是和平的祥云笼罩四周。

    可是这样平和的气氛在8月8日的时候被打破了,中国和苏联的边境巡逻队在黑瞎子岛因为一些边境巡逻线的原因多次发生小摩擦,不过好在双方巡逻队的军官都比较克制双方顶多了也就是动用一些诸如树枝、棍子之类的木制品进行一场群殴,可是事情在8号那天发生了巨变,在一次‘例行’的群殴中苏联内卫部队边防第73支队的一名士兵忍受不住用随身携带的步枪对对面的中国…军人进行了射击,以此为导火线事件迅速扩大最终爆发了一场两国巡逻队的小规模交火冲突,造成苏联士兵1死3伤,中**方1死4伤。

    好在事件发生后两国的边防高层立刻控制了局面并没有让冲突升级造成两国边境局部冲突,但是也因此两**队在黑龙江两岸展开了对峙,战争阴云虽然并不浓厚但是还是在中苏两国良好的外交音律上掺杂了一丝不和谐的音符。

    “情报安全中心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意见?”事情不可忽视崔可夫直接召开了国防会议紧急会议讨论此次事情。

    刚刚升任国防会议委员、情报安全中心主任的卡图谢夫在崔可夫的注视下开口说道,“事情发生之后,格鲁乌的同志已经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调查,从目前得到的情况来分析并没有发现外国情报组织活动的痕迹,而且我们对所有冲突在场同志的调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这个事件目前结论是一个意外。当然这其中可能存在我们没发现的地方,我已经下令调查局介入调查,他们将配合格鲁乌的同志对事件进行再一次的调查。”

    “意外?”崔可夫的手指在桌子上静静的敲击着,想了一会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不管是不是意外这个意义已经不大了,冲突已经造成了,现在的任务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不要让这次的冲突给我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造成其他的影响。”

    “崔可夫同志,外交部已经正式照会了中国外交部对此事做出了解释表明了我们态度,对方也接受了我们,我认为事情已经不会对我们和中国的关系造成什么影响了”分管外交部的基里连科站了出来说道。

    “崔可夫同志,根据您的指示远东军区已经悄悄提升了警戒级别,同时总参谋部已经命令新组建的第28两栖坦克师开始在边境地区集结,我们可以给中国足够的压力,相信他们最终还是会放弃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作为苏军的总参谋长介绍了军方的行动。

    一个国家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身为国家元首自然不能事事关心,不然累死也处理不完,好的领导人就要学会下放权力,这次的事情崔可夫一开始并没有插手也没有下决定交给了基里连科和国防部商议解决,没想到两人居然选择了这种强硬的方法。

    他们的应对方式如果换一个苏联领导人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让崔可夫来看就感觉有点堵得慌了,自己的这些‘战友’还是没有正视中国,在看待中国的时候还是用以前的那种眼光啊,而且做出的决定明显的会让人产生一些误会。要知道国际上很多矛盾往往就是从这些误会中产生的,因为大家都是搞政治的人心难免的也黑暗了一些总会多想一些,有的时候多想就出事了。

    “不行,必须纠正他们的态度,现在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他们这种态度如果不改变,迟早会让中美彻底的走到一起。”崔可夫不得不这样想,谁让中国和苏联的交接面积太大了两国领导层不管怎样都不回完全放心对方的,两国注定戒备更多,如果被人家给利用了后果不堪后想。

    “同志们我想你们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出现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