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俄再起-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这个事情的。

    除了政治以外,那就是经济了,而此次的党代会上确实有着一个重大的经济改革方案要进行讨论,这个方案理论上牵涉到苏联全国上下每一个人,这就是养老金制度!

    在周天策提出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前,苏联的养老保障模式属于典型的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养老保障制度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保证、并且是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劳动者个人不负担任何社会保险费用;养老保险受按劳分配原则的影响,与工龄直接挂钩;而且养老保险只有基本养老金一个层次,且不进行定期调整。

    这样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周天策领导的苏联未进行大规模改革以前是比较适合苏联的经济形势的,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这种养老保障体系对维护国家安定有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当周天策的改革开始一步步深入之后现在的养老保障制度将会非常不符合经济的发展形势,甚至还会对改革造成一定的阻力。

    因为在现有的养老保证制度之下工人所得到的养老保障金数额是和他的工龄直接挂钩的,在国有企业或相关单位工作的时间越久得到的保险金就越多,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人都是有惰性的,既然如此谁还想换地方或者去自己**的创业发展,而且因为现在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没有对刚刚发展起来的私营经济进行一定的规定,也就是说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事没有任何养老保险的,他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周天策的改革就是打破这种思想让人民更加有努力的精神、是想让苏联人民的未来生活更加的稳定富足,那么现在这种养老保障制度就不得不改变,不改变那些理想就根本达不到。

    而且也有其他两方面的原因让周天策必须进行这种改革,第一就是苏联现在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那种现收现付模式,就是现在工作的人为现在退休的人支付养老费用,可是当现在的这些人也老了呢,那时候国家那些工作的人能制造出足够的价值来支付现在这批人的养老费用吗?答案显然是不容乐观的,这种事情关系的可不是几个人而是整个国家上亿人口,一个不好就是社会动荡的结果,不进行任何改变最终等待周天策就是国家的动荡甚至苏联的解体!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养老保险更多的是靠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没有个人什么事,随着改革的深入相应的企业绝对会有着巨大的变化,那些适应了改革后的环境变化发展好的还好说,那些陷入低谷甚至破产的企业呢?原先企业的压力将全部转移到政府的身上,是的,过去的82年一年因为周天策进行的多方面改革、刷新吏治等努力下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因为世界粮食危机政府有了一笔额外的巨额收入但是这些还是弥补不了将来可能遇到的巨大窟窿的,现在不率先进行改变那么等到事情真的发生那么等待苏联政府的局面将让人受不了。那个时候美国等国家再在后面推上一把,最终的结果比在苏联境内爆炸10颗核弹还要严重。

    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周天策在80年就利用勃式的影响力让相关专家研究苏联的养老保证制度改革了,82年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原有制定的改革基础上进行深一步的验证讨论最终拿出了现在这份将会提交到苏联党代会上讨论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

    新的方案中,养老金将会有个人和国家共同承担,比例基本上就是五五分,不再有企业什么事情了,个人的养老金将会每月存到养老保障基金会的个人账户上,而国家也会按照答应的比例将钱每月达到相应账户。这些钱将会由养老保障基金会利用投资进行保值,而那些投资的项目主要为银行的股份、国家重大盈利基础工程、相关能确保盈利性的企业。

    “为了这次的改革能够成功,为了养老保障基金的投资能够确实做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作用,国家将会开放苏联通、苏移动在内的28家相关重点盈利性企业让基金会进行投资,其他诸如将要组建的各地商业银行和联盟组建的商业银行也将会优先考虑养老基金的投资方案,我们的目的就是确保所有苏维埃人民要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周天策在党代会会议上如是说道,“而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资金不被挪用,我们将会将其项目向政治协商业协会议、其他非合法政党组织、公民个人进行开放,允许所有人对基金的投资计划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不法行为我们将会全面调查,国家安全委员会将会确保这一方面的安全,所有违反者数额巨大的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

………………………………

第567章计划单列州

    

    第567章计划单列州

    养老保障制度的改变绝对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单单一次会议是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的,在这次的党代会上只是通过了《苏维埃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条例》这个方案,同时也通过了养老保障制度4年改革具体方案,根据制定的方案在4年后也就是1987年2月份以前苏联将会基本完成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所有工人、职员、集体农庄人员都会改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至于为私营经济工作的职员他们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将会与上面那些人员看齐,不过因为牵涉过多所以最终完成时间可能会晚一些,而且相应的出资比例也会进行一定调整,不过最终也将会在1989年以前完成苏联全体公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最终实现新的养老保障制度。

    新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计划一提出就在苏联国内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普通的工人、职员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国家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以前的养老保障制度不好吗?而且这样一来本来没有任何养老保障压力的个人在以后也将承受一定的养老压力了,很多人对这个制度的改革持怀疑态度,甚至还有不少的人已经暗中沟通准备在新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实行期间进行抵制行动,最终让中央放弃这个‘不得人心’的改革计划。

    基层的质疑和反对周天策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了,但是他没有想要妥协的意思,社会主义的政府确实应该保证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提供各项福利,但是这个前提是政府负担能力之内的,而很明显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继续坚持下去绝对会超出政府的负担能力,最终受到损失最严重的还是基层的人民。现在改革还未加深、各大国有集体企业效益还不错可以拿出相应的资金来支持养老制度的改革,不然真的等私营经济体系对国有和集体企业造成巨大冲击的时候再改革,谁为个人承担那些欠账去?如果企业不能那么最后就是政府买单,那可不是几个亿就能搞定的,与其将来长痛还不如现在来个短痛来的好。

    与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深受大部分人民的关注相比,在这届的党代会上给提出的另外一项制度改革就有点不受人民的重视了,不仅仅是人民连很多基层、中层的苏联领导感到都没有觉察出这项制度改革有着怎样的影响。但是高层和核心层的领导们却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个改革将开创苏联政治版图的一个新局面。

    在2月18日的党代会上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体委员审议并通过了《加强中央对莫斯科党委领导的相关计划》,按照这份计划从83年开始莫斯科苏共党委的地位将会得到巨大的提成,党委所有相应成员的地位将会与加盟共和国中央党委地位保持一致,成为苏共中央除所有加盟共和国中央党委之外的计划单列州。而且莫斯科党委的管辖范围也将有所扩大,周边一些地区的管辖权将会移交到莫斯科党委手中。

    表面上来看这个改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一开始就连不少莫斯科党委的高层领导都没有想太多,他们只是为自己得到的好处而兴奋激动。以前莫斯科党委的地位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比较高的,甚至比一般加盟共和国的中央党委还高,就是因为莫斯科党委第一书记格里申同志是政治局委员。可是自从格里申调往哈萨克斯坦党中央第一书记之后莫斯科党委地位一落千丈,党委第一书记别说是政治局委员了就连候补委员都不算,当然了莫斯科党委最辉煌的时候他们这些除了第一书记以外的其他领导也没有享受到多么大的好处,但是总归是让人有一点值得骄傲的地方啊,现在更是全体领导层进行相对应的级别提升,这样的好事可是不多见的!

    可是仅仅过去了两天之后莫斯科党委高层的领导们就回味出其中的不同之处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政治上更是如此,中央既然全面提升莫斯科党委的地位那么绝对是有着一定的图谋的,他们这些官场老油条再仔细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央这是在分权!

    “分权的目标就是所有的加盟共和国,虽然15个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已经是非常多了,但是作为仅次于国家最高领导机构的领导机关,仅仅15个同等级领导单位对于我国这个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来说还是不够的。如果不进行分权的话那么在权力下放这种局面下我国国内各加盟共和国将会拥有非常巨大的权力,如果不对他们进行限制的话那么中央政府的威信将会在以后受到挑战,这种局面绝对是所有领导者都不想看到的,由此崔可夫同志这样改革可以说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安德罗波夫面对自己的儿子奥西波夫这样解释道。

    “而莫斯科党委因为是这项改革的试点,所以相关的领导同志都会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你这次过去要谨慎的处理那里的一切,不要让我失望。”面对自己这个即将成为莫斯科党委第一副书记的儿子安德罗波夫忍不住叮嘱了几句,虽然也知道后者在政治经验上并不缺乏相反还十分出色,但是当父亲的还是有些担心。

    “父亲,我会做好我的工作,配合好各位同志的”

    莫斯科党委的领导层凭借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很快明白了这次集体升格其中的奥秘,各加盟共和国领导层很快也通过各种渠道明白了这其中的深刻含义。面对中央这种非常明显的削权手段,各加盟共和国领导层要说不生气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人想自己手中的权力被别人给分了去,但是有再多的不满、又再大的委屈在这种事情上大家也只能吞到肚里去。

    中央这么明显的做就是在警告地方了,我就是怕你们会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预防,现在要是地方站出来强烈反对的话,中央会怎么想,中央的权威还要不要维护?恐怕到时候各加盟共和国迎来的就是已经不在‘干涉朝政’的克格勃特工了。

    再说了苏共中央也不会不考虑各加盟共和国的情况就那么蛮横的去分权,崔可夫同志可是一位非常有眼光也懂得下面同志困苦的领导人,要不然苏共中央就不会拿本来就很难被俄罗斯党委控制的莫斯科党委当做例子了,崔可夫同志要是把列宁格勒地区计划单列出来中央的意图不是一样实现吗?只不过那样一来俄罗斯党委的权力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了,有了这些考虑各加盟共和国领导层心里也就接受了这个变化。

    不过虽然清楚下面的人会理解中央的苦心,但是周天策等人还是不能什么都不做,在党代会期间周天策就专门为计划单列州这个事情和各加盟共和国第一书记进行了分别交谈,做对方的工作,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党代会结束之后已经轻易不在公开露面的勃式在《真理报》的第二版发表了一份文章,而文章内容就是为了这份计划单列州计划说话的,他写道,“中央将会综合考虑每隔地方的政治情况和发展情况来做最后的决定,任何计划单列的州都不会影响所属加盟共和国党委的正常工作,相反凭借联盟中央的资源计划单列州将会有着快速的发展和改变,这样能够为各加盟共和国解决许多他们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需要的政策,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给这个政策进行最大的支持。”

    有了前后两任总书记同志的一致意见下面的同志各种想法也就风消云散了,他们已经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局面的改变。

    在党代会上明确了莫斯科党委地位提升的事,另外一个事情也就提上了议程,那就是莫斯科市政府的地位问题,虽然从来没有明确的规定什么但是的当地党委和政府名义上是一个级别这种事情已经是大家所默认的潜规则了,现在莫斯科党委即将迅速的集体升级到加盟共和国党委这种级别,那么莫斯科政府也应该享受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