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俄再起-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上不够大胆,造成国家干部的年轻化一直无法进行等等。

    这次大讨论来的很快但是去的也很快,从17号的大爆发之后在以后5天内‘客观’派渐渐占据了绝对优势,基本上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而民众显然也支持这个,苏联最高层显然也接受这个,这样一来看着局势发展慢慢放下心来的人们很快发现在22日之后的各大媒体报道中基本上已经只剩下一个声音了。

    最终的声音就是列宁同志、斯大林同志、赫鲁晓夫同志、勃列日涅夫同志,都是党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们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领头人带领了一个时代的苏联发展,为苏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苏联向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迈进指明了道路,虽然在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只是主干道路上的小曲折,是我们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是可以原谅可以容忍的。

    “人民的意识应该已经统一了,宣传部门后面的工作就是要继续强化4位领导人的客观评价,以前那种多次反复造成民众思想混乱的局面以后就不要再出现了”虽然知道安德罗波夫可能了解自己的意思但是周天策不得不再次叮嘱一下。他可真的怕下面的人再把这个问题弄砸了,他周天策可不是否认前任的人,更不会去干那种否认前任从而否认自己接替合法性的事情,周天策是被苏联以前那几次的事情搞怕了,有那么否认前任的人吗?思想不混乱那才叫有问题呢!

    “是,崔可夫同志。在这个事情上宣传部门一定会严格强化的,一定保证党的思想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

    第534章中7国联合调高石油价格中的委瑞内拉应为‘利比亚’,谢谢大家的指正。

    。。

………………………………

第542章 苏移动和苏联通

    

    第542章苏移动和苏联通

    在国内进行关于前面领导人大讨论的时候周天策也没闲着,虽然现在出于维持政治稳定的需要他不适宜进行影响过于巨大的行动和人事调整,不过其他一些方面的事情还是没问题的,就比如关于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发展。

    3月19日,苏联移动公司的新任总经理、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尼基京就来找周天策就苏联移动技术方面的新成就进行汇报工作,在苏联移动成立之后周天策就明确指示苏联移动应该将盈利后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储备当中去,下面的人也是严格按照周天策的指示去做的,现如今经过2年多的不断大规模投入终于到了采摘阶段果实的时候了。

    “在移动通讯技术上,我们的莫斯科移动通讯第第二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的全部技术研发以及相关设备配套工作,已经可以开展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大规模运营了。而新的移动通讯设备技术也被和我们关联的研究所不断研究出来,目前已经在电池持久化、小型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已经可以进行大规模应用,而且在手机屏幕上目前彩色屏幕技术已经成熟,但是还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应用。”尼基京很是兴奋的说道,“而且我们也在基站方面进行了最新的技术应用,现在的基站覆盖面积比之以前提升了40%,我们现有的基站已经完成了我国出西伯利亚地区外大部分人口聚集区的全面覆盖,已经可以向苏维埃人民全面提供移动通讯技术了。”

    下面的人汇报的这样兴奋周天策也就想实地去看看,3月21日在尼基京的陪同下、众多保卫人员的护卫下周天策对苏联移动莫斯科总公司和相关研究所进行了视察,他也趁机看了一下报告上所声称的通讯新技术。

    在周天策看来这个通讯新技术还是那么的落后,不过比现在大面积应用的移动通讯技术有了不小的提升,最起码信号更稳定了、通话质量更好而且也能发短信了,至于什么手机移动上网之类的功能那就不要想了。而且据技术人员称第二代通信技术最起码可以做到清晰的全国联通、漫游了,不用像以前那样离开本地区之后通话基本上就是完蛋。在手机这个通信终端方面苏联的技术也在大手笔的投入下进步了非常多,现在的手机也就比之后世那种大路货大哥30%左右,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有人会说了,以前在苏联移动成立的时候你崔可夫送出去的手机就那么小了,怎么现在还这么小,这不是没进步吗。这个可和周天策送的那个不同,现在这种可是大规模商业用的手机,周天策送的那个是实验室特制,那个时候做出来一个手机耗费怎么也要在1万卢布以上,而现在手机成本已经到了500卢布左右,进步还是很大的。

    既然新技术成熟了那就没有不应用的可能,而且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因为技术本身的限制很难做到全国漫游、互联,使得苏联移动的业务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现在有了这个更先进的第二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那么苏联移动真正的实现全国互联、漫游也就成为了可能。

    而且周天策最近一直在接到中国方面的请求,他们希望能够引进苏联全套的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周天策以前还犹豫是否出售给中国,现在好了有了更好的自然可以大规模的出售给中国,而且2年以后甚至还可以把技术卖给中国,甚至可以给他们生产许可证让他们帮助生产第一代通信技术下的手机。这样也算是间接帮助中国移动技术的发展,总比到了后来想买技术人家都不卖的好。

    不过苏联认可了苏联移动可以大规模进行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的运营工作,不过这其中还是有着一些问题要处理的,比如垄断!

    不知道是受周天策一开始的鼓励还是本公司管的好苏联移动这2年多来的服务态度都比较好,收费等方面的风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周天策最近还是在浏览互联网论坛的时候发现有人抱怨某几个苏联移动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这也引起了周天策的重视。苏联移动显然是一个吸金奶牛,为了保证他的利益国家显然不可能让其他企业步入到这里面来,但是这也就意味着苏联移动垄断了整个行业,短时间内问题还可以甚至还能通过他本身的努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就比如新一代移动技术的研发。但是时间长久了绝对会滋生种种弊端,最终闹得整个行业垮掉。

    要想尽量避免这个就需要引进竞争机制,而又因为特殊性,所以外国资本、民间资本都不予考虑,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周天策在3月25日下令成立苏联联通公司,同时和苏联移动公司一起负责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的运营。两者之间没有管辖关系,是纯粹的竞争关系。联通公司成立的相关人员从信息产业部、苏联移动公司、各大大学进行招收,最晚将于1982年7月中旬完成组建工作,并会在第二代通讯技术的正式运营。

    下面有人反应苏联联通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成苏联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基站架设任务,在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的正式运营。对这个问题周天策就是一个句话,“国家将组建专门的基站总公司,以前苏联移动建设的信号基站将会被国家全部收购,以后的基站建设也将会由基站总公司负责其他公司不再参与这其中。苏联移动和苏联联通两个公司将只作为运营商,采取租用的方法得到基站的部分使用权。”

    这样一来两家公司同时开展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运营也就成为了可能,而且同时也避免两家或者以后开放后更多家公司进入这个行业在基站方面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至于苏联移动在营业点的建设方面问题,周天策就没办法了,作为新成立的企业这样的困难是必须去面对的,中央除了给一笔款子以外不能再提供别的了。

    “希望两家的竞争能为苏联移动通讯行业制造辉煌!”坐在前往美国的专机上周天策想到。

    。。

………………………………

第543章 第一次访美

    

    第第一次访美

    即使并不是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是对于周天策这个苏共总书记的到来美国方面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迎接一国元首的规格来进行的,一点也没有借助这个机会用政党元首规格迎接这种做法削周天策面子的意思,想来这个世界上估计也没有其他国家会有这种想法。

    对于周天策上任以来第一次出访外国就是来美国,美国上下都十分的重视,虽然是对手,但是那是值得尊敬的对手,美国总统卡特、国务卿马斯基、上下院议长都前往机场迎接周天策一行。周天策也很重视此次对美国的访问,身边带来的人马都是苏联国内的核心高层,比如政务院第一副主席谢洛科夫、书记处书记安德罗波夫等人。

    双方在记者们的镁光灯下亲热友好的完成了各项公式化的外交程序之后就分开了,因为周天策到达美国的时间是下午2点,经过一段简短的休息之后周天策就和美国总统卡特进行了最高层对话。

    与一般人理解的最高领导人私下对话说说笑笑、弯弯绕绕不同,周天策和卡特之间除了开始时的握手问好以外下面就直接进入主题,两人的谈话也没有什么好的气氛。好气氛干什么,难道以后两人做朋友吗?

    不过两人也不会那么一开始就直接的在两方最关注的事情上进行交锋,虽然好气氛并不需要但是怎么也要通过前面的小事对对方进行一个初步的直接了解啊,不然万一要是在后面的谈判中因为不了解而造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直接碰撞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再说了想要打败你的敌人首先你就要了解他。

    首先周天策拿出了苏联将在美国大规模采购粮食的事情来和卡特沟通,卡特显然对于周天策大规模在美国采购粮食的想法有点惊奇,对方国内虽然爆出了粮库亏空大案但是在上海经互会高层会议上这个事情明显就摆平了,怎么还向美国进口?不过想想苏联放开酿酒限制之后每年那恐怖的产酒量卡特心里也就有了点底,但是他还是不准备在这个问题上太放松,他只是答应周天策不会干涉苏联在美国的正常经济活动,除非这种活动影响了美国法律。

    结合下面情报部门的分析和自己刚才对卡特的体会周天策对卡特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是一个谨慎、细心的人!

    其后两人又在其他诸如南极开发、北极航线规划等等一系列双方没有太明显冲突的问题上就行了交流,可以说在这些方面达成的统一意见都让两人感到满意。尤其是在北极问题上周天策在这次的事情上让美国有了很大的让步,不仅仅赞同且支持了周天策提出的北极旅游观光想法,而且还准备在国内对此进行一定的宣传放松本国公民通过苏联前往北极旅游的限制。当然美国不是老好人,他也有着一些暗中的收获,就比如可以通过那些‘民间’的爱好者对北极地方进行详细的侦测,粗略勘探那里的资源分布情况。

    随着这些的过去两人的谈话进入了更深一层,周天策将互相承认对方专利、保护对方专利利益,构建共同管理的国际专利注册管理机构一事拿了出来。

    “崔可夫先生,对于您所提出的经互会组织和wto组织成员国间互相承认专利,国际统一注册、统一保护这件事情我是很赞成的,美利坚愿意和苏联一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维护我们的利益”面对周天策首先拿出的国际专利问题卡特思考了一会之后就全面赞同了,这种事情虽然对苏联等经互会组织有很大帮助但是对美国来说作用也不小,要知道自从二战之后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阵营就是西方专利的荒漠了,专利发明者别想从那里得到一美分的利益,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好的机会那显然是不能放过的。

    更何况通过两国及其他国家共同支持成立的国际专利注册管理机构两国还可以得到不少对方专利发展方面的信息,对于本国技术发展方向、对应策略制定是有着很大好处的,这样的事情焉能放过。

    虽然两人就国际专利达成了统一意见但是显然这件事情要是想真正的完成落实下去问题少不了,对于那些双方有争议的专利怎么处理、以前遗留的问题解决、国际专利注册沟通、法律法规同步等等都是一个个难关,要想彻底的谈拢这些经互会和世贸组织方面没有个1…3年是不可能的,关系未来谁也不会轻易让步啊。

    其后两人有就中东的两伊战争问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也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不过统一意识那就谈不上了,这里牵涉到了双方太多的利益谁显然也不会松手,大家也就谈谈了解一下对方的底线,省得以后动不动就是搞军事对峙浪费本来就不多的军费。

    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卡特试探性的提出了一个话题,那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