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又需要强军来驻防,如果蜀中内部没有足够的军事镇压,恐怕那些宵小之辈会忍不住上蹿下跳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四方兵源的补充供给,新练之军却也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真要是一时供给不上兵源断绝,这就如同血液到不了心脏,立时恐怕就会出事。
尤其是大规模消耗士卒之时,便是在战争阶段,若此时后援无力,恐怕于站前局势大大的不利,那时胜败之数便是极尽倾向于敌手了……
是以就算张飞有些闷闷不乐,没有就会代替黄权去荆州跟自己二哥汇合,却也无有怨言的练兵去了。
因为他很清楚,有足够的士兵可用,才是最直接增强己方实力的事情,若是可战敢战之士日渐稀少,乃至用一批少一批,别说荆州守不守的住了。
单单是蜀中恐怕都得要因此而遭殃,要知道南中诸郡那群人可并不很安分。
异族动乱与地方豪强的野心相比较,简直是不值一提……
牵一发而动全身,江东惨败孙权溃逃,造成的连锁反应完全没有表面上显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蜀中刘备这边顾全大局已经做好了驰援的准备,但这种时候最大的敌人却往往出现在内部。
尤其是以高门大户世家为主要战力的江东,更是十分的明显……
早在赤壁之战时,江东各家就有不少是极力主张投降于曹操避而不战的。
因为对于这些世家大族而言,投降曹操跟继续效忠孙权,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乃至稍微大一点的差异都没有。
充其量就是效忠的主公换了一个人,双方的规矩有些细微区别罢了,否则还能是怎样!
难不成曹操接手了江东之后,就一定会铲除以四大家族为首的江东地方势力吗。
这等做梦一般的事情还是不要想了,就算曹操自己清楚江东世家尾大不掉,终归是个隐患,也不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大肆挥舞屠刀的……
然而当时周瑜尚在,孙权更是余有血气,那像现在这般一门心思都在算计上面。
是以两人联手再加上世家当中有一部分人也并非一门心思想要改换门庭,这才使得孙刘两家联盟初步呈现,进而两家合力打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大战……
可今时不同往日,周瑜不在是一方面,鲁肃无法做到像周瑜那般左右逢源也没有那股子威严可以镇压所有人。
而作为主公的孙权又是刚刚遭逢大败,正是在江东话语权最低的时候。
如此微妙的时刻,原本应该是臣属一方的江东各大世家突然间跟孙权站在了同一个层面上。
很多人已经暗自琢磨起来,是否要趁着此时机会,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了。
要知道江东无损之时他们都能够主张投降,这一次损失不小各家都伤了几分,那还不是心思活络另寻转机。
在各自家族利益之前,共主孙权的重要性是越发的低微。
毕竟在自家传承都要有可能断绝的时候,谁还会一门心思的搭乘孙权这艘漏水的破船呢…………
汉当兴
第452章 会稽魏氏
世人常道江东四家吴之四姓,分别为顾,朱,张,陆这四个在江东最大家族孙氏手下茁壮成长的世家。
然而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之地,又怎么可能是吴郡一方便能全部代表的了。
真正让顾朱张陆名声鹊起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深得孙权的信任,同时更重要一层,便是孙家的根基也在吴郡,不提携同乡的自己人难道还要抬举外郡之人吗。
就算是同属江东,这其中也一样会分出个亲属内外的关系来,若不然也不会有四姓之名代表整个江东的事情了……
这一点便如同蜀中刘备这边各方派系林立是一个意思,荆州一脉,蜀中一脉,早前北方元老隐隐又是一脉,三方虽然眼下无有争端分歧,但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会渐生嫌隙,这也是刘禅所担心的地方。
本来他正打算趁着汉中平定益州全属闷头发展的时候,来梳理这个问题呢。
结果却又碰到了孙权惨败的这档子破事,要怪也只能怪张辽不该爆种的那么早,怪孙权这个老阴哔太自信了。
没有那个金刚钻你揽什么瓷器活,之前打合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没有军事指挥能力,结果这次又是不长记性。
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就直逼合肥而去,看起来是你孙权乘胜追击,实际上却早就中了曹军的奸计。
落到如今大败的境地简直是自作自受,天知道孙权那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甚至刘禅都打算撬开孙权的脑袋瓜子看看,那里面是不是全都装的水啊……
若非是孙权行事鲁莽遭此大败,江东内部何以至于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就算是一些人心中有异,在孙权尚未式微之前也定是忠心不便的,哪会出现心在这等情况。
说到底这一切还都是孙权自己作的罢了,怨天怨地怨不得别人,若江东真的因此而分崩离析,孙权身上却是担起其中五成责任,且一点都不为过……
前线大败情势危机,按理说江东后方应该是迅速给予支援,最起码也应该是调兵遣将把手长江各处渡口,而后将主公孙权安安稳稳的接回来稳固局势安定人心才对。
可外人言道的江东四家大部分人基本上都随着孙权出征去了,就算有一些留守在家中也不过耳耳之辈。
反观是会稽郡的魏家与虞家留存实力颇重,或者说这两家大部分人都不得重用,要么是被孙权厌恶,要么便是个性十足之辈。
总之全都不入孙权亲信之列,是以在顾朱张陆四家骨干随军出征时,这两家的重要人物反而全都留守于后方……
会稽魏氏,家主魏腾,其祖魏朗乃博古通今之才,名噪一时比肩陈蕃,胡广一流。
而魏腾更是深得其祖风遗,性格刚正直率,办事坚持原则而不畏强权,典型的硬骨头驴脾气。
这等人放在地方为政署理一郡一国之地倒也算是大才,但问题在于现下正处在乱世之时,身不由己者不计其数,诸侯主公之命若不遵从焉有活路。
魏腾当初就是得罪了孙策,而且是那种欲杀之而后快的得罪。
眼看着孙策都要把刀砍进魏腾的脖子里了,还是吴夫人出面保下了魏腾,借此来给江东各大世家一个现例,让孙氏占据江东有了一份正面的影响。
然而孙策是听他娘的话,可魏腾跟吴夫人之间可没什么交情,甚至这等有救命之恩的事情,落到魏腾嘴里却变成了挟恩图报之事。
摆明了是吴夫人有所求而魏腾自己又是有用之人,这才给他留了一条命的机会。
若非如此依着当时孙策的性格,相杀一个无有名望没什么风闻的人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魏腾原本还对孙坚有那么几分敬佩的好感也消失殆尽,转而对江东孙家彻彻底底的看不上眼。
其人更是死活都不愿意出仕,虽说没有勒令家族子弟跟自己一样,但他这个做家主都这样了,下面的人怎么可能不行之效仿。
如此才有会稽魏氏逐渐隐没,没有人在官场之上,不得江东共主孙权的喜欢,可不是就得慢慢的没落吗……
而会稽郡另外一家虞氏,跟魏氏的情况其实是相差仿佛,甚至这两家的家主在性格上都一般无二。
虞氏家主虞翻的脾气甚至比魏腾还要臭,当初在孙策帐下任职时就是不是的劝谏进言。
后来孙策被人刺杀暗算,孙权承兄之基业上位,虞翻更是一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依旧是我行我素的敢谏直言,以至于跟孙策性格大相径庭的孙权对其是相当不满。
要知道虞翻能够在孙策手底下安稳的活着,却是因为孙策的脾气古怪,不仅没有厌恶虞翻反而还觉得这家伙有个性,很是喜欢!
甚至魏腾当初要不是事出有因,因此恶了孙策,他魏氏跟虞氏说不定就成为孙策的左膀右臂了……
然而新主新脾性,孙权最烦的就是有人跟自己对着干,偏偏虞翻就喜好这一口,主臣二人之间的关系就从来没好过。
基本上也就维持在一个表面上的和谐罢了,一个维持好自己仁主的面皮,一个则依旧我行我素的直言敢谏。
如此也就导致了虞翻本人才学能力都是当世一流,甚至于曹操那边都早有耳闻,孔融更是跟虞翻神交久矣的情况,却依旧得不到孙权的重任。
可惜了虞翻秉承忠臣之道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也不晓得他值于不值……
而此时正值江东乱象渐起,这跟孙权相性不合的两家便是趁此机会各有各的打算。
其中尤以魏氏魏腾最为活跃,左右联络暗中部署,摆明了是心有异动之样。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使这几年魏氏在会稽郡逐渐没落,却也不是谁都能随便拿捏之辈。
更别说他本身的影响力依旧存在,魏腾这边上蹿下跳的搞事情,可消息却是封锁的很好。
纵使吴郡丹阳等地有所风闻,却也没有十足的证据,对魏氏也就暂且容忍,毕竟他们眼下更重要的人物是接应前线战败的大军跟自家主公…………
汉当兴
第453章 分道扬镳
魏氏有异,但却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成大事。
毕竟魏氏眼下不复当初风采,孙权没有他老哥孙策的那般英武强势,但却也有自己一套的手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会稽郡早就已经不是魏氏的天下了,甚至以往只能屈居于二位的虞氏都已然反超。
故而魏腾就算是暗中有些部署打算,但他自己很清楚,单单只靠着魏氏一家恐怕是难以成事。
其所谋之事甚大,当是要有万全准备充足底气才可,一家之力无以为继,更何况是半残的世家,自是需要同道中人外援臂助了。
而这等事后,魏腾第一个想到,也是最适合作为他魏氏臂助的,便是其性格相合的至交好友虞翻其人,乃至于是虞翻背后所代表的会稽虞氏……
高门大户隔城相望,魏腾坐在马车上静心凝神了一路,却是在想怎样才能够劝说自己那位老友搭上他这艘船,跟自己一起趁机举世推翻江东孙氏的暴政!
没错,在魏腾眼里,自孙策伊始,整个江东便处在了暴君的统治之下。
纵使是和兄长性格完全相左的孙权上台,魏腾也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变化,甚至他认为的那份暴政还变本加厉了许多。
原来孙策在位时或许还都摆在明面上说,可到了孙权这里就开始玩花花肠子了。
暗地里的小动作不知道有多少,甚至孙权都不仅仅是针对如魏氏这些家族,就连吴郡四姓也被包括在内,只不过远远不及魏氏这般凄惨罢了……
故而魏腾是打心底里瞧不上孙权,甚至觉得他比其兄长,那个没脑子的孙策更加的令人厌恶。
正巧如今时机来临,魏腾如果还不有所动作的话,怕不是他魏氏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仲翔吾弟进来可好,为兄登门叨扰了!”
魏腾满脸笑容大步来到虞翻面前,拱拱手以作样子,俩人之间关系亲近的很,这些小节礼仪很多时候就不甚在意了。
同辈中人看重的便是一个情谊,繁文缛节依旧一板一眼那才显得见外了些。
当然,有些人性格如此却又是另一说了,便比如现在正迎接魏腾的虞翻就是刻板规矩之人……
“周林兄登门造访愚弟自是荣幸直至,岂敢怠慢,还请兄长入座暂歇,弟这便让人煮水烹茶以待!”
“不是为兄多言,以你我兄弟二人之间的交情,还何须在乎那一盏茶水上,每次贤弟都这般,到是让为兄感到好生见外……”
魏腾佯作责怪,但却一点都不在意的翻身坐下,早已是轻车熟路的很。
虞翻见此笑了笑并未言语,好友至交脾性如何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但对于自己的规矩虞翻却从来没有说要胡乱打破的意思……
茶茗入口醇香浓厚,虞氏作为江东大族会稽望姓,家里用来待客的茶品自然是非比寻常。
而作为亲近至交的魏腾,所享受的茶茗却又更高了一个档次,那是虞翻平日里自己饮用之物,自然是虞府上最好的……
然而茶水再怎么香醇回味,却始终是身外之物,入口作香只在一时片刻,家族流传绵延千百年才是真正的持久!
而这,正是魏腾今日到访虞府上来的目的,什么品茶会友,说白了通通都是借口罢了……
茶也喝了,点心也吃了,虞翻不言语可魏腾却不能在这里跟他一直耗下去,便是主动放下茶盏起了话头:“不知近来风闻之事,贤弟可曾听说一二……”
“哦?不知兄长所言为何事?弟近日在府上钻研经义,到是对外界之事少了几分探知。”
虞翻不动声色的把问题又重新推回到了魏腾的身上,摆明了是不打算先开尊口的。
在座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