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当兴-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统兵作战之人并非他们自己,两家主帅都各有各的打算。
    程普老将稳重很正常,夏侯惇就算在行军布阵上稍逊一筹,但曹操都亲自到了许昌,远远的遥控指挥自然也不是不可能。
    是以两家现在其实都在慢慢的积蓄气势,等待对方出现破绽,亦或者各自另有谋划,否则这一场大战还真说不好什么时候才能开打呢……
    若是寻常之事,刘禅说不看也就不看了,无需那么多的关注便是,有那份时间却还不如转心的搞好自家内部问题。
    别以为刘备这边占领了益州全境就是真的安稳了。
    要知道张鲁虽然在临死之前送了他们一份大礼,将汉中内部的世家大族杀了个七零八落,刘备着手掌控的十分顺利。
    可益州本土蜀中境内却还有一大堆烂摊子的事情等着处理呢,更不用说南中那边的麻烦事……
    单单就是一个雍家,就已经是刘备的心头之患,马良在郡中准备了那么久的时间,不也只是进展缓慢完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吗。
    要向真正的搞定南中问题,地方那些听调不听宣各有异心的世家豪强是个大问题,而蛮夷不知礼数胡乱作为也一样需要处理。
    毕竟这天下四夷,真正能够像老五溪蛮王那样明晰大势变化的人还真只是少数,反正到目前为止刘禅就只发现了老蛮王那一个人而已……
    前戏准备充分,甚至都有点用力过猛的意思了。
    可正戏却是迟迟不曾开场,急坏了刘禅,也急坏了公孙康,甚至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士燮都有点觉得无聊了。
    但他们怎样想也依旧决定不了会战中两家各自的决定,除非是亲自下场,否则也就是在一旁干着急的份罢了……
    场面宏大的曹孙会战一时半刻没个动静,刘禅也不可能将注意力全都放在那边。
    自家这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处理,有闲心关注一时也就够了,反正过程什么其实对刘禅而言并不太重要。
    他真正看重的还是结果,而且是希望出现那如同自己设想一般的绝佳结局。
    毕竟只有如此,才是最符合刘禅这边利益的…………
    汉当兴

第446章 太守之选
    在汉中这地方带了好几个月,前前后后大小事情不断,刘禅感觉自己好像就有得闲的时候。
    报复三叔吧,结果却是没有操作好,搞得马超跟三叔这俩人现在互相不对眼,一有机会就想拳脚相加。
    算计孙权吧,却没想到凌统那货又突然间吃错了药,差点没让孙刘两家因此闹出点大事情来。
    最后看场戏,结果还是前戏十足正戏没有,刘禅都等了好半天,结果人家正主就是不动弹,反倒是让他这个看戏的在一旁干着急,这事你说气不气。
    到最后总结来看,刘禅觉得汉中这个地方好像跟自己相性不合,貌似他到了汉中就一直都是诸事不太顺利的样子。
    哪怕是成功劝说了老爹刘备,让他放弃了那个危险的想法,可刘禅始终觉得,若是老爹不在汉中南郑待着,法正等人说不定也就不会其心思联合进言了。
    所以刘禅觉得自己还是赶紧离开汉中的比较好,当然也少不了老爹一起的才行,毕竟班师回成都这事不也得是老爹开口才成吗……
    汉中稳定之后,刘备自是要回返成都,而后就自己势力的下一步开始考虑和打算。
    目前看来该打该占领的地方都基本上到手了,凉州曹操已经新添驻军,于禁,张郃再加上一个曹真,这三人的组合不说有多强,但肯定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将其拿下的。
    更别说汉中其实是一体两面利弊相合,易守难攻的同时,却也代表着其难进难出。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落到什么好处,刘禅可不觉得自己贸贸然的撺掇老爹出征西凉就能够去的成效。
    哪怕现在曹操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江东那边,但于,张,曹三将便是他留下的后手,显然曹操也很清楚凉州之地的重要性……
    是以综合现在的局势来看,还是应当要以发展民生积蓄力量为主要任务。
    正巧是趁着曹操跟孙权俩人狗咬狗的时候,如此大好的时机要是不把握住,那岂不是天大的浪费吗。
    与其浪费时间浪费兵力财力去做那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让自己的根基更加壮大一些,也好为将来做好铺垫不是……
    刘备率众离开,但汉中也不可能就这样扔在这里不管不顾的。
    虽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汉中如何自处的大方向刘备也给出了蓝图。
    便是在积极发展自身囤积钱粮的同时,也要最好防备工作,一面要抵挡凉州的曹军,一面也要小心荆州的敌人。
    同时还要坚固武都方面,两郡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如此方才能够形成一道坚固的堡垒防线。
    与之相比,反倒是魏延新下的上庸等地成了曹军的突破口,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毕竟从水路进汉中实在是有些困难,翻山越岭的更是麻烦,相信荆北的曹军也不会在面对南郡威胁的情况下,做出这等失了智的事情……
    然大方向虽然有了,但汉中仍然是需要一个总揽全局的掌舵者才行,地位如此之重是为蜀中门户,若是随随便便派个人镇守,那岂不是在拿整个益州的安危在开玩笑。
    所以这个汉中太守的人选当是重中之重,必须要谨慎再谨慎。
    首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其忠诚,其次才是个人的能力方面,如此刘备才可以真正放心的返回成都去……
    挑选镇守汉中之将,刘备本打算是召集众人开个大会,好生的讨论一番。
    刘备表示自己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霸权主义者,开会议事决定最后的人选,这样不更显得民主一些。
    当然了,刘备表示自己在有一票否决跟一票确定权的时候,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也没什么……
    然而正待刘备打算去把法正等人叫来的时候,却突然间看到了在院子里面吃火锅的刘禅。
    这要是在以前,刘备可能也就是上前层梁口吃的然后拉着宝贝儿子一起去议事殿中商量。
    可自从上一次,父子之间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辩论之后,刘备便觉得自己这宝贝儿子貌似成长了太多太多,甚至相较于法正等人的意见,他已经开始下意识更相信刘禅的话了。
    这其中不排除父子血缘至亲的关系,但其实更多却是刘禅优秀表现的作用,给了刘备惊喜的同时,也让原本有些间隙的父子关系重新回到了原点,甚至是更近了一步……
    “咳咳咳……”
    伴随着一阵典型老父亲的暗示,刘备负手走到了刘禅身旁。
    “嘶……父亲!”
    吐出烫嘴的肉片,刘禅忙不迭起身见礼。
    当然,若是刘禅没有满脸通红汗流直下的话,可能更加符合他少主的身份一些……
    “禅儿不必拘礼,坐下便是……”
    展示了一番老父亲的威仪之后,刘备很是满意的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却一点都不客气的坐在了石墩上,眼睛却一直盯着面前的火锅。
    看着自家老爹如此样子,刘禅自是反应迅速,连忙招呼侍从再拿出一副碗筷,当即递到了老爹手上。
    刘备自是理所当然的接过,父子俩人就此在这石桌上一起品尝起了美味的火锅……
    在从刘禅筷子上抢下最后一块肉片吃紧嘴里后,刘备放下了碗筷一脸满足的样子。
    这一顿意外的饭食吃的舒服很是美味,但口腹之欲终究只在于一时,刘备可没忘了自己因何来此……
    老爹都放下筷子了,刘禅自然也得跟着才行,哪怕他还差一点点才吃饱,但毕竟不是没有肉了不是。
    虽然桌上还有不少其他的食物,但一向标榜自己是肉食主义者的刘禅表示,火锅没有肉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该吃也吃完了,一碗茶水下肚正好再解解腻,便是到了讨论正事的时候。
    “禅儿,为父已然打算班师回返成都,只不过这汉中新定我等若是离去,恐怕失了震慑,必是要有一勇谋双全之人镇守此地才行,不知禅儿可有何人选推荐?”
    父子俩人关系如此亲近,自然无需什么遮遮掩掩的。
    更别说经历了上次的事情,刘备对自己儿子更是无比的信任,刘禅但凡给出个名字来,只要不是太过离谱的,刘备都打算就随刘禅的意思了……
    “汉中太守?这不是魏延应该坐的位子吗?”
    正在揉肚子消化食物的刘禅听到老爹这番话,脑子里顿时想到了那位口味奇重的将军。
    不过看老爹现在的样子,貌似汉中太守之位仍然是悬而未决,并没有直接被冠在魏延的头上啊。
    却也不知道是老爹心中另有人选,还是故意跑到自己面前来打算考验一番了…………
    汉当兴

第447章 非你莫属
    实际上刘禅想太多也没什么用处,父问子答即可,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
    眼下汉中既定武都又夺,正是需要一员勇谋兼备之将来此镇守,保证忠心必是其首要前提。
    那眼下众多文武之中,自家三叔却是第一个被排除掉的了。
    不为别的,单单只是汉中离着成都着实有些距离,刘禅很清楚自己老爹担心的那一点,怕三叔在汉中没有约束无法无天,最后很容易就酿成大错……
    而紧接着马超也要被排除在外,不是孟起能力不够,实在是新人加入时间太短,这等分赏重任若不以老人为先,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再往下数自是就轮到魏延魏文长了,其人不管是忠诚还是能力,都足以担当起汉中太守的重担。
    另外平心而论,刘禅跟魏延也合作了不少次,从来都只感觉这位老兄是那种积极立功谋求表现的典型。
    唯一野心体现的地方,那也就对功绩方面的无比苛求了。
    只不过这些在刘禅看来,也更多是魏延自己寻求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并没有涉及到什么过度的地方。
    当然了,人心是会变的,日后魏延如何刘禅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
    但就眼下来讲,魏延却是完全匹配汉中太守的职务,监管武都防务。
    由他来抵挡北方凉州跟荆州场面的曹军,不说别人只论刘禅自己,那他也是相当放心的。
    可能唯一让刘禅不太能够接受的事情,便是魏延那独特的个人喜好了吧。
    首级将军收藏颅骨,这种口味比较重的癖好,刘禅表示敬谢不敏完全没有涉及的欲望,尤其是在他某一次好奇心作祟之下,参观了魏延的战利品收藏库后……
    “父亲,儿以为汉中之重为益州北大门户,同时需要兼顾武都郡的防备,必是要挑选一位有勇有谋之人才可担此重任!
    是以儿斗胆举荐魏延魏文长将军为汉中太守之职,命其统率大军镇守此地,为父亲北边最坚实的壁垒!”
    在刘禅看来,把魏延推到汉中太守的位子上,基本就等于是顺水人情一样。
    毕竟历史的走向就是如此,再加上魏延本身在汉中任职期间一直兢兢业业无有疏漏,十年镇守便足以分见内情。
    当然,这些原因之余,却也一样少不了刘禅跟魏延的那点私人情谊,好歹也是一起作战的战友不是……
    “吾儿言之有理,文长劳苦功高忠诚勇谋一样不差,的的确确是汉中太守的绝佳人选!”
    听完刘禅之言,刘备顿时点头首肯,言语之中就好像是早就敲定了魏延一样……
    父亲果然早就心中有了人选,此一问看来便是考较的意思。
    刘禅暗自翻了翻白眼,自觉心中所想不差,只觉得老爹这般做法实属是有些多次一举了。
    然而刘禅却不曾想到,刘备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其中五分是其确实想过了魏延作为镇守汉中,但却并非是全部的缘由。
    毕竟就算刘备有此决定,但汉中实乃益州门户重中之重的要地,那是万万不能有失。
    任选汉中太守这等大事,刘备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一言而决,反倒是正准备召集众人商讨一番。
    但他此番路过刘禅这边,心神一动有此一问,却是因为他对自己这宝贝儿子的信任与肯定!
    可以说刘禅现在的话对刘备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个非比寻常的程度,这跟以往的却是大不相同。
    以前刘禅说的话刘备采纳听取,其实更多是因为对自己儿子的宠溺罢了。
    说白了就是儿子还小,话可以随便说说,真正听不听的还得看刘备自己……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当初入川之初,雒城之前等等地方,刘禅的进言其实都属于此。
    可最近这段时间,刘备却是发现自己这宝贝儿子已经渐渐成长了起来,不应该拿以往的那种眼光去看待他了。
    尤其是在父子俩人就‘蜀公’这件事争辩一番后,刘备更是深深的感觉自己老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